第150章 驃騎年少易狂躁

字數:5619   加入書籤

A+A-


    至於其他想加入這場變革之人,則鼓勵前往投靠新朝廷尋求機遇。 曹氏一家深知隻有通過實力才能獲取未來的榮耀。
    “要成大業者不拘小節。”曹操對著弟弟說,並且勸解大家不要忽視當前勢力下的機會,應該抓住時機爭取建功立業。
    在驃騎府裏。
    雨絲連綿密布,敲打著屋頂瓦片,發出陣陣聲響。廳堂裏的劉牧寫下一封信封好交給副將,並告訴他快速傳達出去。
    身旁謀士賈詡提醒說:"曹操此人野心勃勃,是未來不可忽略的人物,許子將以其亂世能臣而稱道。”
    麵對這位具有領導氣質的統帥,賈詡深深鞠躬表示崇敬。 因為大家知道這個時代迫切需要像這樣的豪傑挺身而出挽救衰敗。
    此時在朝堂會議上。
    皇帝下令重新任命三位高位,調整朝局平衡。 大臣們都意識到這些人事調動預示著重大政治轉變已經開始形成氣候。
    這一舉措引起了眾多人物的不同反應,尤其對於那些一直關注政壇動態的人來說更為明顯;同時也顯示出當權者試圖鞏固權力並穩定局麵的決心所在。
    最終,一切行動都是為了迎接一個即將改變整個局勢的新時代到來——一場席卷中原大地的政治變革就此揭開了帷幕。
    段君是個粗獷之人,既然願意身先士卒,其他人自然不介意將他當作先鋒。若能讓朝局產生波動,那就再好不過了……
    “起草詔書。”
    帝王劉廣看也不看段君一眼,冷漠地下令:“晉升王強為河北太守,並兼任司隸校尉一職,其子王亮入宮陪伴皇子明讀書。”
    “吸。”
    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員們臉色驟變。王強突然飛黃騰達,既成為掌握重兵的太守,又兼任權力極高的司隸校尉;其次子也成了皇子明的伴讀。這種安排顯然是要將王強培養成權臣,與大將軍段君形成對立局麵嗎?
    “陛下。”
    段君的臉色劇變。原本,王強僅僅是禁衛軍中的一名指揮官,如今的晉升幾乎堪比自己。更甚者,陛下似乎想通過這種手段動搖劉明作為太子的地位。
    “段君。”
    “大漢的大將軍。”
    劉廣撫劍轉過身來,厲聲道:“朕的旨意無人能阻擋,大漢是朕的大漢。朕為皇子選擇陪讀難道還要經過你的同意?”
    “微臣不敢。”
    “請陛下饒恕微臣。”
    段君臉色發白,跪倒在地。這一刻,他真切地體會到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真實含義。這是一切權力都歸於天子的體現,皇帝隻要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切,在這裏沒有人敢質疑或反抗。
    “陛下。”
    太常卿趙然站出來施禮道:“近年各州郡動亂不斷,邊疆也不安定。我認為這是地方官員失職所導致的結果,人心離散讓江山處於危機之中。我們應該派遣清廉有才的大臣去地方穩定局勢,治理四方。”
    “哦?”
    “太常卿有何打算?”
    劉廣的眼神深邃如大海,令人難以直視。
    果然,自從李誌和吳誠等宗親開始強調支持董扶的話後,這些宗室便再也無法坐視不理。
    “陛下。”
    “微臣雖然才能有限,但願意前往益州,安撫南方部族,施行政策使他們順服,但由於南中的荒蕪和複雜性,恐怕沒有足夠軍事力量支持的地方刺史無法勝任此任。因此請求陛下重新授予刺史統領一州的軍政權力。”
    “陛下!”
    “絕不能恢複古舊的政治體係。”
    執金吾張良怒不可遏,狠狠瞪了一眼趙然,嚴厲反駁說這將會帶來極大的危險。
    “執金吾!”
    趙然回瞪對方,義正言辭地質問是否因為擔心他身為宗親就會背棄大漢。
    接著發生了一係列激烈的對話和論戰。最終,劉廣宣布提拔趙然出任益州牧,同時讓宗正劉虞管理幽州。
    從此,宗室勢力開始了對地方士族的強大挑戰,而帝王則以此為契機穩固其絕對權威,控製十三州的局麵,令全國上下震動。
    在二月末春日明媚之時,這段朝議的消息早已遍布四方。
    這次,劉林不是為了戰爭而是擔任巡按察訪徐州的地方官務。他帶上五百士兵以及護衛他的武士韋典同行,並特別挑選了一位宛如白玉、散發著聖潔光澤的少女——沛國甘姓的女孩陪同,傳說中的她被稱為“白玉 ”。
    這個女孩顯得有些緊張,“公、公子。”
    即便以劉林出色的外表來看,在她的映襯下,他似乎都變得黯淡了些。
    “你應該叫我丈夫。”
    “你是我的側室,家父已為你們訂婚並記錄到宗正府上。保持生疏會讓外人誤會失禮。”
    甘梅低聲細語地回答劉林的問題,她用纖細的手指幫劉林按摩著腿部以防血液不暢。當詢問她對宗教的看法時,甘梅表明不信奉佛教。知道丈夫不喜歡佛法,且此行目的是解決水運問題而非宗教事務,因此對佛事並無興趣。
    三月之初到達下邳城外,映入眼簾的是正在興建的眾多佛寺。宏偉壯麗的寺廟拔地而起,人們絡繹不絕前來參拜。其中一名重要官員曹仁也在附近巡視等待著,期待驃騎大將軍的到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場景展示了一個新的政治時代正在來臨,帝王與宗室聯手,意圖重塑東漢王朝的權力格局。
    如果不是曹將軍手握驃騎的令符,臧將軍恐怕還在獄中吃著粗糧吧。這次聽說驃騎將臨徐州,便提前領兵趕來下邳,確保一切安全無虞。
    “曹刺史。”
    “為什麽驃騎會來?”不遠處,率領軍團的李融匆忙趕了過來。他不過是個小角色,為他人衝鋒在前,主要負責傳播佛事,在朝中紛爭裏還不太懂得其中利害,自然也說不清楚自己究竟犯了什麽禁忌。
    “你會明白的。”曹操抬腳眺望遠方,指向遠處:“張高、鄭讓,是不是驃騎到了?”
    “到了。”
    “驃騎來了。”臧霸和夏侯惇看到遠處飄動的旗幟影子後,急忙從衣襟中取出銅鏡整理裝束。這是準備出征北方異族的大漢驃騎,如果能被選入陳國當將領,封侯指日可待。
    遠處,五百禁衛護衛著四匹馬拉著的車緩緩而來。旌旗所至之處,前來徐州的佛教徒們全部讓開道路。
    “驃騎。”
    “人真多。”典韋駕車前行,口中喃喃自語:“先有禁衛持旗,這些人才會避讓,仿佛生怕擠占了他們的位置一般。”
    “慢點走。”王明掀開車簾察看情況。隻見百姓麵露虔誠表情,嘴裏似在低聲誦念。
    這應該是外來文字,王明聽不懂,隻覺得煩悶。“夫君,”甘玲解釋道:“這是《問地獄經》,有佛法者前往某地宣講,傳聞從邦外傳來的經典已在白馬寺翻譯成漢文。進入浮屠寺廟無需耕作繳稅,可以每天食信徒供奉,不少人隨僧眾離開了這裏。”
    王明顯得不悅,眉頭微挑。
    大漢非天賜?我說甘家人,天生為佛?
    片刻之後。
    車隊停在了一片寺廟群外。“驃騎。”“參見驃騎大人。”
    在寺廟門前,以李融為代表的信眾紛紛跪拜,五百禁衛分開擋開了想要靠近的人們,人們則在後頭竊竊私語評判著這支車隊。
    王明下了車,在廟門前凝視。那座金燦燦的佛像十分顯眼,顯然不是鍍金技術,而是一種古老工藝製成的。
    “法師慧空拜見驃騎大人。”一位穿著簡陋麻布的僧人合掌鞠躬問候。
    “慧空?”王明目光平淡。這個法號似乎與某些地方有關聯。
    慧空沒有回應,小心翼翼地抬頭,突然感覺如刀割心一般痛楚,眼中湧出淚珠,忙用袖口擦淨血跡。
    曹操輕哼一聲,古代有此術法不鮮見。唯有漢家封臣才有資格對宗室成員施行此術,否則便是死路一條。
    王明智勇等人上前,謙遜表示這是來自三郡信徒修建的寺廟。這裏不僅大小建築眾多,還聚集了大量民眾。
    曹操麵色突變,感到李融的話意帶著威脅——裹挾十餘萬信徒,不容驃騎幹涉佛法事宜?
    “確實。” 王明握住甘玲的手輕輕踩在地上:“雖然他們日夜頌經,我聽見的是邊境漢人的呐喊和敵人們的呻吟!”
    “驃騎年少易狂躁。”
    “應放下武器歸依佛陀,消除殺氣。”慧空念道。他竟想勸說大漢驃騎放任不理國家?
    “和尚!” “你找死嗎?” 典偉大喝,目光怒不可遏。怎能如此輕慢驃騎?
    肅殺氣氛彌漫。眾人嚴陣以待。
    “我們僧眾夜夜祈求邊疆軍卒安康。” 慧空辯解,“怎能在寺廟持武呢?”
    “陛下在洛邑時,曾下令止戈。”王明繼續向前,淡笑道:你說服我可以立於這片土地,那麽你能否告知為何建寺不向州府繳納稅賦?”
    慧空猶豫不定,偷偷看一眼李融。這種學說最初為抗衡傳統學派而來,免稅是特權,豈能在眾人麵前坦白。
    就在此時,典偉挺身而出擋住對方。禁衛隨即上前,攔住所有僧人。
    “如何說服我?如今白馬寺譯經之事已流傳,《地獄事經》又當如何?”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