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件要務

字數:7846   加入書籤

A+A-


    1
    這本是他離別之前托付給蒙帥的一件要務。
    當年旅行經過定邊鹽湖時,他曾親見那片廣袤鹽田,如今卻遺憾未能清晰記起具體位置,隻能憑模糊印象圈定一個大約數縣大小範圍。
    最終這批俘虜亦會被列入官籍簿,派遣去開發鹽田勞動。
    相比傳統奴隸製社會,大秦皇室的奴隸並非完全無權。
    盡管人身自由受限,但他們依然可保有自己的財務和一定社會地位,而且同樣參與二十級軍功爵位晉升係統。
    例如曆史中的張虎便是借此製度,依靠組織高效的囚犯軍隊成功擊潰強敵。
    更重要的是,在鹽場工作能夠極大限製逃脫行為——四周盡是不毛之地,逃離基本等同於自尋絕路,同時駐守周邊的邊關大軍也足夠遏製所有暴亂可能。
    林遙略作整理後補充記錄:請趙將軍務必仔細篩查每名戰俘身份信息,特別是分離各級頭領角色。
    沒有首腦領導,則羌人整體難成規模聯合。
    後期進入生產環節,更需篩選忠誠骨幹力量予以激勵,引導他們協助管控群體運作內部矛盾轉移至族群之間競爭。
    最後一步是設立明確獎勵機製。
    受啟發於後來企業管理理念引入量化績效考核體係 (kpi),他計劃讓采鹽工人收益直接關聯成果數量;此方案還可廣泛複製到各類皇家手工作坊及店鋪管理領域。
    日結清算模式下,當天收入越高則績效工資提成就會隨之增加。
    回想過去逛街遭遇服務態度問題不禁莞爾。
    既然如此傲慢無禮,那何不改進薪資結構使之更加靈活高效?
    看著天色漸漸轉暗,仿佛預告初雪降臨。
    古禮規定冬季結束時期皇帝需要舉辦盛大的祈福儀式以祭告天地山河。
    結合最新軍事戰果報告恰逢其時策劃另一大型獻俘活動。
    屆時公開斬決若幹主要敵酋首領,告慰為國捐軀之英魂,並昭示四方蠻夷知悉大秦赫赫武功威懾遠揚邊境之外!
    與此同時,各郡代表也將應邀齊聚觀摩整個過程,借此舉展示國家強大力量並鞏固中央權威統治。
    隨後林遙寫畢簡文交由侍官送呈相府審核,並返回批閱後續隴西南線傳回的新一批公函指令。
    以上內容保留原意重新撰寫而成)
    改寫後的故事:
    胡燁揮手示意眾人安靜,心裏暗想,要是此刻上天要懲罰秦朝的話,那大秦王朝就真的要早早終結了……
    哎……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諸位大人也是來參觀新式造紙的?”
    “正是!”
    之前胡燁曾把一些劣質紙張分賜給大家,然而和胡燁用來當廢紙不同,這些高級官員們都鄭重其事地收藏起來,從不輕易示人。
    因為此時並不是後世那個書籍泛濫的時代。
    要知道一部四十萬字的經典,如果用竹簡抄寫,按照每片三十字計算,就要上千片竹簡,重達幾十斤……
    所以古人才會有學富五車的說法,其實並不算多,最多隻相當於一套名家文集罷了。
    當等候在工坊中的工匠大師墨承見到湧來的一大群高官時,愣在當場,不知所措。
    在他看來,不過是製作點紙張,怎會引來這麽多人關注?
    胡燁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墨家向來主張技藝應代代相傳,在他們看來,真正的技術需要通過實踐鍛煉,所謂的技藝精髓不過是一些模型罷了。
    在這個生產工具落後的年代,要保存複雜的機械設計圖,隻能靠昂貴的絲綢來承載。
    對於工匠而言,祖傳的技藝遲早需要改良升級,因此使用實物模型教學更為可行。
    這半年來被淘汰的各種模型,都被胡燁細心收集起來……
    在胡燁心中,如同明老師所說,書本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階梯。
    知識分子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或思考記錄成冊,便是智慧結晶。
    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既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凝結在一輩輩傳承的典籍中。
    真正來說,此刻的書籍是整個民族千萬年的積累成果,並非個別聖賢的一己之功……
    胡燁的目標就是承接並繼續這些即將遺失在歲月裏的知識。
    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鼓勵!
    墨承快步上前施禮,隨即引領大家參觀。
    場麵讓墨承仿佛置身油坊……
    胡燁走進工坊,發現眼前的布局與先前完全不一樣了。
    原本用於農田灌溉的水道加寬,渾黃的河水湧入其中,驅動著一排巨大的水輪運轉。
    河水流動,輪軸旋轉,發出清晰的嘎吱聲響。
    不遠處的棚屋裏,擺放著整齊的泥磚灶台,下麵填滿了煤球,上麵的大鍋裏熱水翻騰,蒸汽彌漫。
    馮清觀察了一番遠處的水輪結構,向墨承詢問:“這水輪是作何用的?大鍋裏又煮的是什麽?”
    墨承拱手回答:“大人不知,製紙原料需經蒸煮搗碎方可成材,這水輪驅動的正是用於碾碎原料的裝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少府官員林子仔細查看後點頭稱是:“這裝置確實跟腳踏米碓有點相似之處。”
    “腳踏米碓?”禦史王安疑惑問道。
    林子思索半晌,最終含糊其辭:“這是個安陸地方的小官吏提出的設計改進,因此得到陛下額外嘉獎五百銅錢以及一塊牌匾……”
    治粟內臣陳廣微皺眉頭表示質疑:“這機器雖節省人工,但對於稻穀還適用,若處理紙漿則存在問題。
    據我了解,這設備若長時間運行,軸心易磨損需常更換。
    砂礫處理可以間斷,但紙漿卻需長久不斷加工,停止一次都會影響整體效率更換非常麻煩……”
    胡燁聽罷暗暗點頭讚許這位工程大家見識非凡,畢竟能在缺乏精密測量工具的時期建成堪比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灌溉百萬畝良田實屬難得。
    可惜啊……胡燁略顯惋惜。"治粟內臣說得沒錯!”墨承回轉身向胡燁致禮說道:“不過陛下親創的滾珠軸承已很大程度緩解頻繁更換軸心的問題!”
    看到眾人目光齊齊投來,胡燁隻是淡然一笑:我不過是搬運知識之人……
    墨承帶著馮清等人走到水輪旁邊詳細解釋說:“這是新型連體水磨裝置,采用豎置葉輪架構,隻需一組主葉便可推動
    古文記載:張侯曾提到:“因此明智的人治理千萬之眾,其理法應簡潔易懂,以便凡夫俗子都能明白。”意思是說:隻有智慧非凡者理解的理論,無法推廣為法律,因為民眾並非人人擁有這般睿智。
    僅有賢士方知的道理,亦不適合作為法律依據,因為黎民不全都是賢能之人。
    故明智製定法則需確保清晰明了,確定本分,愚鈍和聰慧者皆可以領會。
    進一步詮釋道:“聖人需要以廣博胸懷統禦眾生,因此有些規則即使智者理解後他人仍不明所以,不能定作規範;而某些僅賢者才能掌握的概念也不能成為法律條文,原因即在於民眾非賢非聖。” 所以,有德者立法時必定使其顯豁達易懂,明確界定各範疇意義,讓愚昧或精明智巧之人俱能夠遵循。”
    “況且按照燕法規定,裏長雖是官場中的小吏,仍須手持二尺竹簡向萬民宣揚教令!但現實中有不少地方長差參半,百姓對法令即便知曉一些,也隻是零星片斷。”
    所以渴盼了解整個國法的心切,“仿若久旱渴望甘霖降臨一般。”
    如此舉措順應了民心,“就連古代先哲也比不上這種決策!”
    李毅言罷,在最後不忘順便討了個巧。
    魏劫仍然執迷不認地辯道:“人的本性乃是趨惡避善。
    若是把當前法令普及全國範圍執行下去,恐怕會出現奸佞狡猾的罪犯乘機找漏洞來損壞這套法規。
    一旦這類情況出現怎麽辦?”
    朱蘇心裏暗暗讚同此觀點,認為魏劫提出確實存在一定道理——在未來的歲月中他也見過那些專門挑刺的訟師類型人物。
    然而細一反思,又覺不對……畢竟盡管秦代以法治理念治國但執法環節終究依賴於人完成,最終決斷權力仍舊歸屬官員。
    所謂的這些訟師大多是與執行人員內外勾結形成幫派的存在。
    於是聽聞蒙毅一聲朗笑隨之說道:
    商君書有言:“當小吏清楚普通百姓知曉法令的時候,他自然不敢違反律例去對待老百姓們。
    與此同時民眾也不敢隨便違法冒犯法官大人。”
    假若有違反規則的現象產生則應當訊問司法部門,該單位將以對應懲罰條例通告違犯之人。
    百姓得到明確答複轉達相關負責人。"官員明白這一點後就必然不敢肆意破壞規則。”
    這樣一來做到家喻戶曉的法紀,便可以促使公家辦事人員謹慎行事不敢徇私枉法;這同時保障普通民眾權益促進公正公平!
    對於那些故意鑽營空子的人,“隻需要根據既定燕律對他們采取措施即可。”
    果真無愧辯論行家裏手身份…… 朱蘇注意到魏劫陷入沉默,腦海裏閃過類似注釋內容:就如同管理馬匹一樣。
    如果指派養馬員互相監察結果往往導致相互掩蓋包藏私弊難以實現真正目的假如允許駿馬來評判馬夫...
    過了一會兒在靜寂氛圍下,馮季朝著扶蘇問道:"那麽陛下準備發布何種具體法典?"
    燕律體係十分龐雜包括但不限於《農業耕種律》、《畜牧管理律》、《倉儲儲存律》等等詳細項目,如一下子全部印刷成冊發行出來成本巨大許多普通人承擔不起購買負擔。
    扶蘇微笑表示:"暫且隻需針對關係平民日常生活部分編印民用條款內容。”目前皇帝召見了一些精通本土法律知識的專業刑曹專家進行梳理工作。
    他們將常見違規行為列舉並附注詳細說明,並整合進了實例指導教材供大眾參考學習用 。
    負責製作這些出版物所需要的木質印刷模板近幾日內就會完工交貨。
    馮季聽取完匯報之後閉目沉思許久。
    今天這場麵完全超出預計範疇顯然事先已精心規劃布置好的一切進展得相當順利完美契合預設步驟走向看起來這一切根本不是巧合更像是經過深謀遠慮的設計布局結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來他還打算借探討過程中誘導對方輕易承諾把整套繁複冗長所有章節一次性完整呈現刊發出來這樣反倒留下操作回旋空間餘地存在。
    鑒於現有燕法體製設置明確指出政府官員子女可獲得進入學校進修學習機會。
    考核達標畢業後有機會優先任命擔任各級行政職務而教學科目主要覆蓋射擊、駕駛戰車等技術以及全麵研習國家法度等方麵的內容。"通過法術教導培養接班隊伍"作為基礎教育方針導向模式之一。
    若是一開始決定公開所有條款那必將引起強烈反響抵製抗議。
    因為在特定知識領域壟斷優勢下才能夠持續確保這些世家傳承長久占據高位局麵延續不至於輕易喪失特權地位
    想到這裏馮季暗歎口氣心想
    那些來自東部草原的使者,被李雲隨手安置在接待外國使節的機構裏。
    表麵上是促進鄰邦友好,實際上他打算從這些人嘴裏套取有關草原各部落的情報。
    趁此機會,他還計劃與他們磋商在北部邊境開設交易市場的可能,以便用本地特產與他們進行商品交換。
    李雲內心善良,不忍心看見那些人過著困苦的生活,他希望能將自己治下所產的河東鹽田的食用鹽與他們的藥材、毛皮、牲畜等特色商品交換。"陛下,這裏就是新設立的琉璃作坊?”趙武四下打量著,帶著幾分好奇。"其實是玻璃作坊。”李雲更正了他的說法,然後又搖搖頭:“叫琉璃也並無不可。”
    據聞這種工藝早在古時便已流傳,隻不過早期的製品不過是製作金屬器皿的副產品罷了。
    因此,在為皇帝挑選隨葬品時,李雲不顧宮廷匠師公子辰的反對,選用了不少宮廷中的琉璃器,以此取代部分金屬器。
    若非擔憂工程浩大,李雲甚至想把皇陵內部銅製密封的部分改換為更廉價的新材料。
    他這樣做一來是為了維持鑄幣所需的貴金屬存量,二來也是想著將來可以鑄就一些精美的銅質武器作為展示。
    玻璃的製作相較而言簡單得多。
    主要步驟包括使用耐高溫容器燒熔原料,而關鍵材料如矽砂、石灰以及純堿在當地都能輕易找到。
    隻不過現在冬天即將來臨,關中的天然堿儲備尚未抵達,隻能另尋他法提取。
    幸好民間常用來生火做飯的柴草灰裏含有大量可利用的堿成分。
    於是,各地紛紛貢獻這些原本不起眼的物品。
    當朝廷決定收購這些廢料時,當地民眾歡欣鼓舞,積極響應。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