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開智(二)

字數:5254   加入書籤

A+A-


    在山穀的部落的發展進程中,老人意識到衛生設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人畜糞便來促進農作物生長,於是決定建造一座茅房並製作化肥。
    老人首先在山穀的部落營地的邊緣選定了一塊合適的空地來建造茅房。這塊空地既要遠離水源,避免汙染,又不能離部落居住區域過遠,方便人們使用。他帶領智人們開始挖掘茅坑,茅坑的大小根據部落人口數量而定,一般能容納數周的排泄物積累。挖掘時,他們將挖出的泥土堆放在一旁,這些泥土後續將用於覆蓋糞便。
    茅房的主體結構用木材搭建。老人指揮智人們砍伐一些粗細適中的樹枝,將它們插入地下,形成茅房的框架。然後在框架上橫向捆綁更多的樹枝,以加固結構。四周的牆壁用編織緊密的竹片或樹枝圍合起來,既能遮擋視線,又能保證一定的通風性。茅房的頂部則用寬大的樹葉或茅草鋪蓋,層層疊疊,確保能夠防雨。在茅坑上方,放置一塊帶有孔洞的木板或石板,方便人們如廁時站立。
    為了便於清理和收集糞便,老人還在茅坑一側設置了一個簡易的通道,通道用石塊鋪就,略微傾斜,通向一個專門用來儲存糞便的區域。當茅坑內的糞便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通過這個通道將其轉移到儲存區。
    製作化肥的過程也頗為講究。老人先在儲存糞便的區域底部鋪上一層厚厚的幹草或樹葉,這可以吸收多餘的水分,防止糞便流淌。然後將從茅坑中清理出來的糞便均勻地鋪在幹草上,每鋪一層糞便,就再覆蓋一層幹草或樹葉,如此交替進行。這樣做不僅有助於控製氣味,還能為發酵過程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堆積到一定高度後,老人會在肥料堆上澆一些水,保持適當的濕度,促進微生物的生長和發酵。他還會定期用工具翻動肥料堆,使內部的糞便也能充分發酵。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原本的糞便逐漸轉化為富含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有機肥料。
    到了耕種季節,部落成員們將這些自製的化肥運送到農田裏。他們把化肥均勻地撒在田地裏,然後進行翻耕,讓化肥與土壤充分混合。使用了這種化肥的農作物生長得更加茁壯,產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這座茅房的建造和化肥的製作,不僅改善了部落的衛生狀況,減少了疾病的傳播風險,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遠古部落智慧在生活和農耕領域的生動體現,為部落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教智人先學習簡單的語言和文字,就帶領智人走山望水,當行至一條清澈的溪流之畔,潺潺的水聲在山穀間回蕩。老人蹲下身子,用手輕觸水麵,泛起層層漣漪。他隨即拾起一根樹枝,在溪邊濕潤的沙地上,緩緩勾勒出一個流暢的符號,向猿人們示意這便是代表“水”的字。智人們圍攏過來,眼睛緊緊盯著沙地上的痕跡,有的好奇地用手指模仿著比劃。
    不久後,他們在一片林間空地準備生火。老人熟練地鑽木取火,不一會兒,火星閃爍,火苗躥起。智人們興奮地看著這神奇的一幕。老人拿起一塊扁平的石塊,在旁邊的樹幹上刻畫出“火”字的形狀,嘴裏重複著“火”的發音。智人們張著嘴,努力學著老人的發音和動作,試圖記住這個與火焰相關的符號。
    就這樣,老人帶著智人,在遇到山川時教“山”字,看到樹木時教“木”字,他們以大地為紙,以樹枝石塊為筆,一點點地將文字的種子播撒在智人那質樸而充滿潛力的心田中。
    老人對智人的教化逐步深入,開始教他們算數。老人席地而坐,目光溫和地看著圍聚身旁的智人。他先拾起數根樹枝,在地上整齊地擺了兩根,隨後又擺了三根,同時嘴裏清晰地說道:“這是二,這是三。”接著,他把兩根樹枝與三根樹枝緩緩推到一處,再逐根點數,鄭重告知智人這便是加法,二加三等於五。智人們麵露迷惘,眼神中滿是不解。老人並未氣餒,一次次重複演示,還將樹枝遞到猿人手中,鼓勵他們自行嚐試。有的智人小心翼翼地拿起樹枝,依樣笨拙地擺弄。之後,老人又在地上畫了五個圈,繼而擦掉兩個,解釋這就是減法,五減二等於三。智人們皆全神貫注,許久之後,幾位較為聰慧的智人眼中終於閃過一絲領悟之光。老人欣慰地笑了,繼續用更多樹枝以不同組合耐心教導,引領智人緩緩踏入數學智慧的啟蒙之境,
    在那片未經開墾的荒野之畔,老人決心將開荒造田之法傳授給智人。他站在一片雜草叢生的土地前,手中緊握著一把簡陋的石鋤,這是他精心打磨而成的工具。
    老人率先揮起石鋤,奮力刨進土裏,翻起層層泥土,向猿人們展示如何鬆動堅硬的土地。他邊勞作邊講解,告知智人這樣能讓土地更適宜植物生長。接著,他又拾起地上的石塊,將大塊的土坷垃敲碎,使土地變得平整。
    隨後,老人帶領智人們走到湖邊,並開始指揮智人用手中的石斧石鋤石片等工具挖一條水溝,把水引到新開墾的田地之中,讓土地得到潤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後,老人從他在動物身上扒下的皮縫成一個袋子中取出一些穀種,撒播在田地裏。他告訴智人,這些種子將會在土地裏生根發芽,長成他們可以食用的糧食。為了讓智人記住這一過程,老人讓他們重複自己的動作,盡管智人們的動作起初極為笨拙,但在老人的耐心指導下,也逐漸掌握了開荒造田的基本技巧。在老人的引領下,智人們開啟了從狩獵采集向農耕文明過渡的重要篇章。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當大地回春,老人引領智人們走向荒野,開荒種地。他揮舞著自製的鋤頭,用力翻鬆土地,播下珍貴的種子,又引水灌溉。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嫩綠的幼苗破土而出,讓智人們驚歎不已。
    閑暇時光,老人坐在樹蔭下,幹枯的藤蔓與樹枝在他手中穿梭交織。他一邊編織,一邊指導智人們如何讓草鞋更合腳、籃子更堅固、簸箕與篩子更實用。智人們手指笨拙地學著,漸漸也能編出有模有樣的物件。
    老人還挖掘黏土,製成各種形狀的坯子,教智人們燒製瓦罐。熊熊烈火中,瓦罐逐漸成型,為儲存食物與水提供了便利。
    而在每一個清晨,空地裏老人用樹枝在沙地上畫出一個個字符,教智人們識字。從簡單的日月山川,到表示動植物的字體,智人們跟著老人的聲音,努力念誦著,在知識的海洋裏慢慢啟航,一步一步地向著文明邁進。
    在老人的教導下,智人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生產生活方麵,智人們從單純依賴狩獵和采集轉變為開展農耕生產。他們學會了開荒造田,種植糧食作物,這使得食物來源逐漸穩定,不再完全受季節和獵物數量波動的影響。隨之而來的是居住模式的改變,他們開始在田地附近定居,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村落雛形,減少了因追逐獵物而不斷遷徙的奔波。
    工具製作技術大幅提升,從簡單粗糙的打製石器發展到能夠製作更為精細的石斧、石鋤等農耕工具,以及編織草鞋、籃子、簸箕、篩子等生活用品,甚至還掌握了燒製瓦罐的技藝。這些工具的出現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生活品質,例如瓦罐可用於儲存糧食和水,延長了食物的保存時間。
    在文化認知領域,智人們開始識字,這為他們傳承知識、記錄信息創造了條件。他們對自然現象和周圍世界的認知不再局限於本能的感知,而是能夠通過文字和語言進行交流、學習與傳承。老人傳授的文字練成句子、講解地理知識,讓他們對所處的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夠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如依據星辰辨別方向、根據地理特征尋找水源等。
    今天老人要教智人製作弓箭 ,召集智人們,老人微微彎下腰,在身旁那一堆早已準備妥當的材料裏,仔細地挑選出一根修長、筆直且蘊含著恰到好處彈性的樹枝。他高高舉起這根樹枝,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上麵,形成斑駁的光影。老人嘴裏發出聲音,此刻都被老人的聲音所吸引,紛紛圍攏過來。他們那毛茸茸的大手,帶著幾分好奇與敬畏,輕輕觸碰著樹枝,粗糙的指尖感受著樹枝獨特的紋理與彈性,眼神裏滿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老人緩緩席地而坐,將樹枝的一端穩穩地抵在地上,隨後從腰間抽出一把曆經歲月打磨、刃口依舊鋒利的石刀。他的神情專注而嚴肅,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隻見他手法嫻熟,動作流暢,石刀在樹枝上輕輕劃過,木屑如同雪花般紛紛飄落。他小心翼翼地削去那些多餘的枝丫和微小的凸起,每一刀都蘊含著對力量與精準的把握。智人們圍坐成一圈,蹲在老人身旁,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著老人手中的動作,那專注的神情仿佛要把老人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烙印在腦海之中。他們的呼吸似乎都變得輕柔而緩慢,生怕驚擾到老人。
    不多時,樹枝在老人的精心修整下逐漸呈現出弓身的模樣。老人站起身來,雙腿微微分開,紮穩馬步,雙手握住弓身中間部位,然後緩緩用力彎曲。那樹枝在老人的力量作用下,優雅地彎曲成一道弧線,展現出良好的彈性。老人一邊彎曲樹枝,一邊用簡單而直白的聲音向智人們講解彈性對於弓的至關重要性。他告訴智人們,隻有這樣富有彈性的弓,才能在瞬間積聚起強大的力量,將箭如閃電般射向遠方,精準地擊中獵物。智人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但他們從老人的語氣和表情中,能深切感受到這一特性的關鍵。有的猿人忍不住模仿老人的動作,雙手握住樹枝用力彎曲,盡管他們的動作顯得有些笨拙和生硬,但那份努力和熱情卻清晰可見。
    弓身製作完成後,老人開始教導智人製作箭。他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不遠處的一叢灌木旁,從中選取了一些筆直的細樹枝。回到原地後,他再次拿起石刀,將細樹枝的一端放在地上,然後用力削尖。石刀在樹枝上劃過,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不一會兒,樹枝的一端就被削成了鋒利的箭頭。老人將削好的箭拿在手中,翻過來調過去地展示給猿人們看,同時用手指著箭尾,在上麵刻出一道淺淺的凹槽,向智人們解釋這個凹槽的作用是為了能穩穩地搭在弓弦上。猿人們認真地學著老人的樣子,拿起樹枝和石刀,努力地製作箭。雖然他們的動作遠沒有老人那麽熟練,有的甚至不小心割破了自己的手指,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依舊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製作中。
    在製作了多支箭後,老人終於迎來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試射。他從容地將箭搭在已經製作好的弓上,手指輕輕拉住弓弦,緩緩向後用力,弓弦逐漸被拉緊,發出“嗡嗡”的低鳴。老人的目光如炬,透過弓身與箭,鎖定了遠方一棵粗壯的大樹。隨著一聲清脆響亮的弦響,箭如同一道銀色的閃電,劃破空氣,疾馳而去,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後,穩穩地紮進了樹幹之中,箭尾還在微微顫動。猿人們先是一愣,隨後爆發出陣陣興奮的歡呼和吼叫,他們被弓箭的神奇威力徹底震撼了。在老人耐心細致的指導下,猿人們開始不斷地練習製作弓箭和射箭的技巧。
    日子一天天過去,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智人們在老人的教導下,逐漸掌握了製作弓箭的精髓。他們從最初的生疏笨拙,到後來的熟練自如,這期間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汗水。而隨著弓箭的出現,智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再僅僅依靠近距離的搏鬥和追逐來狩獵,而是可以站在安全的距離外,用弓箭瞄準那些敏捷的獵物。這使得他們的狩獵範圍大幅擴大,收獲的獵物也更加豐富多樣。他們能夠獵取到奔跑速度極快的鹿群,也能捕捉到棲息在樹上的飛鳥。食物逐漸充足起來。
    喜歡哎!天道推著你發展請大家收藏:()哎!天道推著你發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