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煉鐵

字數:5561   加入書籤

A+A-


    一群智人在一片布滿碎石與泥土的湖灘上嬉戲玩耍時,其中一隻智人手中握著一塊粗糙的石塊,當他不經意間將這塊石塊靠近地麵上一些細小的、散發著金屬光澤的碎屑時,那些碎屑竟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迅速地吸附在了石塊之上。這奇異的景象瞬間引起了其他智人們的注意,他們圍聚在一起,好奇地擺弄著這塊神奇的石塊和那些被吸附的碎屑,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在討論著這不可思議的現象。雖然他們還無法理解其中的原理,但磁石那獨特的吸引力卻深深印刻在了他們簡單的認知裏。
    與此同時,在湖的另一邊,老人正站在一片開闊地上,眼神堅定而深邃,心中謀劃著一場足以改變猿人族群命運的偉大變革——煉鐵。老人深知,若能將那堅硬的鐵礦石轉化為可用的金屬,智人們的生活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於是,他開始著手準備。老人帶領著一群年輕力壯的智人,在周圍的山脈間仔細探尋。他們翻山越嶺,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終於在一處偏僻的山穀深處找到了蘊藏豐富的鐵礦脈。看著那裸露在外、黑褐色的鐵礦石,老人的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希望的光芒。
    隨後,老人又指揮智人們收集各種材料,用來建造煉鐵所需的熔爐。他們搬運來粘土和水用石鋤攪拌做成泥塊,按照老人的指示,一塊一塊地堆砌起來。老人親自檢查每一塊泥塊的位置和排列,並用泥水刮平爐麵,確保熔爐的結構穩固。在建造熔爐的同時,在旁邊做一個火爐燜燒些木炭 老人一邊忙碌著,一邊不時地望向那些智人手中的磁石,他深知,這塊磁石或許會在未來的煉鐵之路上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選定好適宜的場地後,老人帶著智人們開啟了燒製坩堝這項關鍵工作。他們先采集來特定的黏土,這種黏土質地細膩且富有黏性,是製作坩堝的理想材料。智人搬來木炭在平麵的大石頭上用石頭敲碎碾壓成木炭粉末,老人蹲下身子,將黏土捧在手中,加水後反複揉搓並摻和一些木炭粉,如同在雕琢一件絕世珍寶,把黏土中的硬塊和雜質一一去除,直到黏土變得柔軟順滑、均勻細膩。
    智人們圍在一旁,眼睛緊緊盯著老人的每一個動作,他們粗糙的大手也學著老人的樣子,在黏土堆裏忙碌著,盡管動作略顯笨拙,但那份認真卻絲毫不減。當黏土準備妥當,老人便開始塑形。他把黏土放在一塊平整的大石塊上,以手為工具,熟練地將黏土捏成坩堝的形狀。他的手指在黏土上靈活遊走,逐漸捏出了坩堝的底部、筒身和邊緣,每一處弧度和厚度都恰到好處。
    其他智人也紛紛效仿,努力地塑造著屬於自己的坩堝。有的智人在塑形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黏土總是無法成型,老人便會耐心地走過去,手把手地指導,糾正他們的手法和力度。
    待坩堝塑形完畢,就迎來了最為關鍵的燒製環節。老人指揮智人們給火爐加柴火,柴堆中間留出空間用來放置坩堝。他們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黏土坩堝放置在柴堆中央,確保它們擺放平穩且互不幹擾。隨後,老人點燃了柴堆。火焰起初緩緩升騰,逐漸變得猛烈而熾熱,舔舐著坩堝。
    智人們緊張地注視著燃燒的柴堆,他們不時地添加木柴,讓火勢持續旺盛。在高溫的烘烤下,黏土坩堝慢慢發生著變化。原本濕潤的黏土逐漸脫水,顏色由深變淺,開始變得堅硬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坩堝在火焰中被燒結,內部的結構變得更加致密,能夠承受高溫的考驗,足以容納即將煉製的鐵水。老人始終守在一旁,密切關注著燒製的進度和火候,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不容許有絲毫差錯,因為這些坩堝將是他們開啟煉鐵新紀元的重要容器。
    老人深知,要讓熔爐中的火焰達到煉鐵所需的高溫,強勁且穩定的氣流不可或缺,於是他決定帶領智人們製作風箱。
    他們在森林中尋覓合適的木材,最終選定了質地堅韌且輕便的樹幹。老人手持石斧,用力砍伐,每一下都精準有力,伴隨著清脆的砍伐聲,一段段合適長度的木材被收集起來。
    回到營地,老人開始指導智人們對木材進行加工。先將木材粗略地修整,削去多餘的枝丫和樹皮,使其表麵較為光滑。接著,老人用石鑿在木材上精心開鑿出一道道凹槽和孔洞,這些將是風箱內部空氣流通的通道。
    為了製作風箱的箱體,他們把加工好的木板拚接在一起。老人用藤蔓搓成的繩索仔細地捆綁固定,確保箱體的密封性。同時,在箱體的一側安裝上一個可以活動的木板作為活塞,活塞與箱體內壁貼合緊密,保證在推拉過程中空氣能夠有效進出。
    然後,是製作風箱的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處,老人用獸皮製作了一個單向閥門,隻允許空氣進入而不會倒流。出風口則連接上一根中空的竹筒,以便將風箱吹出的強風引導至熔爐。
    智人們在老人的耐心教導下,逐漸掌握了製作風箱的技巧。盡管過程中不乏失敗與挫折,有的智人不小心鑿壞了木板,有的在捆綁時繩索鬆開,但他們沒有放棄。經過數日的努力,一個個簡易卻實用的風箱終於製作完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風箱被放置在熔爐旁,智人們拉動活塞,強勁的氣流呼嘯而出,吹向熊熊燃燒的爐火。火焰在風箱的助力下,瞬間變得更加猛烈,舔舐著坩堝中的鐵礦石,為煉鐵大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讓智人們向著掌握先進技藝的道路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在一片空地上,老人開始指揮智人們再建造幾個小火爐。智人們先去收集來大量幹燥的草,他們用粗糙的雙手將草緊緊捆成一個個結實的草團。這些草團將成為小火爐最初的框架與隔熱層。
    隨後,老人捧來一堆黏土,他把黏土加水攪拌均勻,使其變得柔軟而易於塑形。智人們學著老人的樣子,用黏土圍繞著草團堆砌起來。他們一層一層仔細地塗抹,將黏土拍實、抹平,慢慢構建出小火爐的爐壁。老人在一旁不時地指點,提醒智人們注意爐壁的厚度與密封性,確保小火爐能夠有效地聚攏熱量。
    幾個小火爐逐漸成型,然後挖個孔裝上風箱放火點燃草捆烘幹爐壁。接下來,便是處理鐵礦石的環節。智人們將采集來的鐵礦石放在一塊巨大的扁平石頭上,用手中簡陋的石錘反複敲打。一開始,鐵礦石隻是出現一些淺淺的裂痕,但隨著敲擊次數的增多,礦石逐漸被撚成了細小的粉末。
    智人們的手臂因為長時間的用力而酸痛,但他們依舊堅持著。每一下敲擊都伴隨著沉悶的聲響,石錘起落間,鐵礦石粉末在石頭上堆積起來。老人看著專注的智人們,心中滿是欣慰,因為他知道,這每一步都是智人們走向掌握煉鐵技藝的關鍵步伐。
    當小火爐的建造工作完成後,智人們便開始為煉鐵做最後的準備。他們四處搜集來大量的木炭,這些木炭是之前在森林中燒製而成,此時成為了提升火爐溫度的關鍵材料。
    智人們小心翼翼地將木炭倒入小火爐中,隨後點燃了火種。起初,火焰隻是星星點點地在木炭間閃爍,隨著風箱推拉作用下,火勢逐漸蔓延開來。火焰越燒越旺,舔舐著爐壁,爐內的溫度也在緩緩上升。老人守在火爐旁,目光緊緊盯著爐內判斷著火候。
    智人們則在一旁按照老人的指示,將鐵礦粉和石灰石準備好。當火爐的溫度達到了合適的程度,那是一種足以讓鐵礦粉發生神奇轉化的熾熱,老人一聲令下,猿人們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先在爐內鋪上一層厚厚的木炭,那木炭在高溫下微微泛紅,散發著熾熱的氣息。接著,猿人們抓起一把鐵礦粉,均勻地撒在木炭之上,鐵礦粉如同細密的沙粒,覆蓋在熾熱的炭層上。隨後,又拿起一把石灰石,輕輕地鋪灑在鐵礦粉上。就這樣,一層木炭、一把鐵礦粉、一把石灰石,層層疊疊地在小火爐內堆積起來。
    隨著不斷的添加,小火爐內仿佛構建起了一座神秘的能量塔。木炭持續燃燒提供著高溫,鐵礦粉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在石灰石的輔助作用下,燒結成塊狀物。等火爐冷卻後,將火爐推倒,取出塊狀物 ,用石斧輕輕敲碎找出裏麵的生鐵塊
    老人帶領智人們開始著手製作斧頭磨具。他們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用黏土堆砌出磨具的大致形狀,隨後找來一些光滑的石塊,精心地打磨著黏土表麵,使其更加規整。在關鍵的刃口部位,老人更是親自動手,用尖銳的石片仔細雕琢,確保角度精準,以便能塑造出鋒利的斧頭刃。
    磨具製作完成後,智人們將之前辛苦煉製出的生鐵塊以及收集來的鐵砂搬運過來。生鐵塊散發著金屬特有的光澤,雖然表麵還略顯粗糙,但已初具雛形。鐵砂則像是細碎的黑色精靈,在陽光下閃爍著點點光芒。智人們用簡陋的工具將生鐵塊敲碎成合適的大小,與鐵砂混合在一起,然後一捧一捧地將它們堆滿了斧頭磨具。
    接著,眾人齊心協力將裝滿生鐵塊和鐵砂的磨具緩緩抬向熊熊燃燒的熔爐。熔爐內火焰肆虐,高溫撲麵而來,仿佛要將一切吞噬。智人們小心翼翼地將模具放置在熔爐的特定位置,然後迅速退開。此時的熔爐像是一個巨大的魔法容器,即將對磨具中的金屬進行再一次的錘煉與塑造。老人站在一旁,眼神堅定地注視著熔爐,心中默默祈禱著這次的鑄造能夠成功,因為這把斧頭一旦成型,將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沒成,果然不行 。還得找焦炭
    老人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現有的燃料或許是導致煉鐵不成功的關鍵因素。於是,老人決定帶領智人們踏上尋找焦炭的征程。
    他們穿梭在茂密的森林與險峻的山脈之間,目光在每一寸土地上搜尋。終於,在一處曾經發生過森林大火且地層有豐富煤炭資源的地方,老人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物質。這些物質是煤炭在高溫缺氧環境下部分幹餾形成的焦炭雛形。老人興奮地招呼智人們過來,向他們展示這些來之不易的發現。
    然而,這些焦炭雛形還不能直接用於煉鐵,需要進一步的加工處理。老人指揮智人們收集起這些焦炭雛形,在附近空曠的地方搭建起簡易的幹餾裝置。他們用石塊堆砌成一個封閉的空間,留好通風口和出氣孔,把焦炭雛形小心翼翼地放置其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接著,智人們按照老人的吩咐,在裝置下方點燃木柴,開始對這些焦炭雛形進行二次幹餾。火焰在裝置周圍燃燒,溫度逐漸升高,裝置內的焦炭雛形慢慢發生著變化。經過漫長的等待和耐心的守護,當裝置冷卻後,一塊塊質地堅硬、發熱值更高的焦炭出現在他們眼前。
    智人們滿懷希望地帶著這些焦炭回到煉鐵的地方,重新點燃熔爐,將焦炭投入其中。這一次,隨著焦炭的燃燒,熔爐內的溫度迅速攀升,鐵礦石開始逐漸熔化,流淌出熾熱的鐵水。
    有了焦炭助力,熔爐成功煉出鐵水後,老人再次帶領智人們製作斧頭磨具。他們重新挑選了一塊質地細膩且堅固的黏土,加水反複揉捏,直至黏土柔軟且富有韌性。
    老人率先動手,將黏土在一塊平坦的大石板上攤開,用手和簡單的木片工具塑造出斧頭磨具的大致輪廓,精心勾勒出斧頭的刃部、頭部以及柄部的形狀,每一處線條都力求精準流暢。智人們圍在一旁,仔細觀摩老人的動作,隨後紛紛效仿。他們雖然手法略顯笨拙,但憑借著認真的態度,也漸漸將模具的雛形打造出來。
    接著,老人拿起一塊光滑的石頭,對磨具表麵進行細致的打磨,以確保其平整光滑,避免在鑄造過程中出現瑕疵。智人們也學著老人,用各種形狀合適的石塊對自己製作的磨具反複打磨,並不時向老人請教技巧。
    在刃口部分,老人格外用心,他用尖銳的骨器一點點地修整出鋒利的角度,同時向智人們講解刃口角度對斧頭使用效果的重要性。經過數日的努力,一個個全新且更加精良的斧頭磨具終於製作完成,它們整齊地排列在營地中,仿佛在靜靜等待著鐵水的傾注,即將化身為助力智人們開拓新生活的強大工具。
    喜歡哎!天道推著你發展請大家收藏:()哎!天道推著你發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