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山穀震動
字數:9923 加入書籤
在漫漫巡視途中,呂少曦與黃芪的交流早已超越了君臣與醫患的範疇,他們的對話如同潺潺溪流,從朝堂政務的波瀾壯闊,流淌至民間百態的煙火日常,又蜿蜒進哲理思辨的深邃幽徑。每一次交談,呂少曦都能從黃芪的言語中,挖掘出新穎的見解與獨到的智慧,這讓他對這位出身民間的女子愈發刮目相看。
一日,車隊抵達一處寧靜的小鎮,天色漸晚,餘暉灑落在客棧的青瓦之上。呂少曦處理完當日政務,心中難得閑適,便命人準備了幾壺美酒,獨坐在客棧的庭院中,小酌起來。微風輕拂,酒香四溢,他的思緒也隨之飄遠,想起這一路巡視所見的民生百態,心中感慨萬千。
不知不覺間,呂少曦多飲了幾杯,臉頰微微泛紅,意識也有些許迷離。隨行的侍衛見狀,連忙喚來黃芪,希望她能照顧陛下。黃芪匆匆趕來,見呂少曦半靠在椅上,眼神微醺,她微微皺眉,眼中滿是關切。
“陛下,您飲酒過量了,早些歇息吧。”黃芪輕聲說道,聲音溫婉而柔和。
呂少曦抬起頭,看著眼前的黃芪,恍惚間隻覺她周身似有柔和的光暈,平日裏交流時的才情與智慧,此刻在朦朧醉意中愈發迷人。他輕輕點頭,在黃芪的攙扶下,腳步虛浮地走向房間。
黃芪小心翼翼地將呂少曦扶到床上,為他蓋好被子,正欲轉身離開時,呂少曦的手突然伸出,拉住了她的衣袖。
“別走……”呂少曦的聲音帶著幾分醉意,又透著一絲莫名的依賴。
黃芪身形一僵,臉頰瞬間泛起紅暈,她試圖掙脫,但呂少曦的手卻抓得更緊。在這寂靜的房間裏,兩人的呼吸聲清晰可聞,氣氛變得微妙而曖昧。
許久,黃芪才輕聲說道:“陛下,您先歇息,民女就在外間,若有需要,喚我便是。”
呂少曦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手緩緩鬆開。黃芪輕輕退出房間,靠在門框上,心中怦怦直跳,她怎麽也沒想到,會與皇帝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呂少曦的臉上,他緩緩睜開雙眼,宿醉的頭痛讓他不禁皺了皺眉。回想起昨夜的情景,他的心中湧起一絲異樣的感覺。
此時,門外傳來黃芪輕柔的聲音:“陛下,您醒了嗎?民女為您準備了醒酒湯。”
呂少曦應了一聲,黃芪端著湯碗走進房間。她依舊是那身素雅的衣衫,神色間卻多了幾分羞澀與拘謹。
呂少曦看著她,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黃芪不僅有著出眾的醫術,更有著獨特的思想和魅力,這些日子的交談,早已讓他對她另眼相看。而昨夜的親密接觸,更是讓他心中有了新的決定。
“黃芪,”呂少曦輕聲喚道,“這些日子,多虧有你相伴,與你交談,朕受益匪淺。”
黃芪微微低頭,輕聲說道:“能為陛下分憂,是民女的榮幸。”
呂少曦微微頷首,目光堅定:“朕決定,封你為芪才人,正五品。往後,你便留在宮中,伴朕左右。”
黃芪聞言,頓時愣住,手中的湯碗險些掉落。她怎麽也沒想到,命運會在這一瞬間發生如此巨大的轉折。她連忙跪地謝恩:“民女謝陛下隆恩,定當竭盡全力,侍奉陛下。”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車隊,眾人紛紛向黃芪道賀。而黃芪的心中,卻五味雜陳。她深知,這突如其來的恩寵,將徹底改變她的人生軌跡,未來等待她的,是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宮廷生活 。
恩寵與征途:山穀終至的命運交織
隨著呂少曦的一聲令下,浩蕩的車隊再次啟程,踏上蜿蜒曲折的西行之路。官道兩旁,山巒起伏,田野廣袤,村莊與城鎮如散落的棋子點綴其間。陽光灑在大地上,給這一路的風景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在這漫長的旅途中,黃芪的身份悄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一介民間醫女,搖身一變成為皇帝身邊的芪才人,她的生活也隨之被卷入了宮廷的漩渦之中。而車隊每一次停歇,每一處驛站,都見證了她與呂少曦之間日益加深的羈絆。
夜宿驛站時,昏黃的燭光在窗欞上搖曳,勾勒出屋內兩人的身影。呂少曦處理完一天的政務,略顯疲憊地靠在榻上,目光落在正在整理藥箱的黃芪身上。她的側影在燭光下顯得格外溫柔,舉手投足間,既有醫者的幹練,又不失女子的溫婉。
“芪才人,過來陪朕坐坐。”呂少曦的聲音打破了屋內的寂靜,帶著幾分疲憊後的慵懶。
黃芪微微一愣,臉頰瞬間泛起紅暈。自被封為才人後,她已有過幾次侍寢的經曆,但每一次麵對皇帝的召喚,她的心中依舊會湧起緊張與羞澀。她緩緩起身,蓮步輕移,走到呂少曦身旁坐下。
呂少曦伸出手,輕輕握住她的手,說道:“這一路,有你在身邊,朕的日子倒多了幾分趣味。與你談天說地,讓朕對這世間萬物又多了許多新的感悟。”
黃芪微微低頭,輕聲說道:“陛下如此誇讚,是民女的福氣。能為陛下排憂解難,民女心中也深感欣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呂少曦輕輕將她擁入懷中,感受著她的溫暖與柔軟。在這遠離京城的驛站裏,兩人沉浸在這片刻的寧靜與甜蜜之中。
車隊繼續前行,每到一處,呂少曦都會帶著黃芪微服出巡,深入民間。他們穿梭在熱鬧的集市中,看著百姓們討價還價,買賣著各種生活用品;走過田間地頭,聽著農民們訴說著莊稼的收成與生活的艱辛。黃芪總是認真傾聽,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而呂少曦也總是耐心傾聽,將她的話默默記在心中。
“陛下,您看那邊。”黃芪指著不遠處的一座破廟,眼中滿是憂慮,“那裏住著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呂少曦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眉頭微微皺起:“朕會命當地官府妥善安置他們,不能讓百姓流離失所。”
就這樣,在一路的走走停停中,呂少曦與黃芪的感情愈發深厚。而他們的車隊,也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山穀。
山穀中,風景如畫,青山綠水環繞,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木香氣。呂少曦的妻妾兒女早已得到消息,早早地在山穀口等候。當車隊緩緩駛入山穀,孩子們歡呼著跑上前,撲進呂少曦的懷中。
“父親,您終於回來了!”孩子們的聲音充滿了喜悅與激動。
呂少曦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心中滿是欣慰。他一一抱起孩子們,親吻著他們的臉頰。
這時,他的妻妾們也走上前,向他行禮。她們的目光落在黃芪身上,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好奇。這位突然出現在皇帝身邊的芪才人,她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呂少曦微微轉身,向妻妾們介紹道:“這是芪才人,一路上多虧有她陪伴。”
黃芪微微欠身,向眾人行禮:“見過各位姐姐。”
妻妾們微微點頭,臉上露出禮貌的微笑。雖然心中對這位新來的才人充滿了好奇與疑惑,但在皇帝麵前,她們也不好多問。
山穀中的生活寧靜而祥和,呂少曦與家人團聚,享受著難得的天倫之樂。而黃芪,也在這陌生的環境中,努力適應著新的身份與生活。
穀中論道:賢才匯聚的智慧盛宴
在山穀的第二天,晨曦初破,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在地麵上灑下斑駁的光影。呂少曦早早起身,端坐在銅鏡前,由侍從們為他精心整理衣冠。今日,他要去拜訪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君賢先生。君賢先生乃隱世高人,博古通今,對天下局勢有著獨到的見解,呂少曦一直對他敬重有加,此次前來山穀,便是為了聆聽他對朝堂政事的高見。
“陛下,今日的朝服已備好,這是按照您的喜好,新繡製的金龍紋錦袍。”一位侍從恭敬地說道,手中捧著一件繡工精美的朝服,金線繡就的金龍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呂少曦微微頷首,站起身來,任由侍從們為他穿戴整齊。他望著鏡中威嚴的自己,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與敬重。穿戴完畢,他輕輕轉身,對身旁的太監說道:“去請芪才人過來,朕要帶她一同去見君賢先生。”
不一會兒,黃芪身著一襲淡紫色的宮裝,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進來。她的妝容淡雅,眼神中透著聰慧與好奇。見到呂少曦,她微微欠身,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禮:“陛下,民女前來聽候吩咐。”
呂少曦看著她,眼中滿是溫和:“芪才人,今日朕帶你一同去見君賢先生,他乃當世大賢,你若能聆聽他的教誨,定能受益匪淺。”
黃芪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謝恩:“多謝陛下恩賜,民女定當用心聆聽。”
於是,呂少曦帶著黃芪,在一眾侍衛的簇擁下,向著山穀深處的閣樓走去。一路上,清風拂麵,花香四溢,山穀中的景色美不勝收。但呂少曦和黃芪都無心欣賞,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對君賢先生的期待。
來到閣樓前,隻見這座閣樓古色古香,飛簷鬥拱,雕梁畫棟。四周綠樹環繞,靜謐清幽,仿佛是一處與世隔絕的仙境。呂少曦上前,輕輕叩響了閣樓的門。
“吱呀”一聲,門緩緩打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出現在門口。他身著一襲素袍,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睿智與深邃。此人正是君賢先生。
“陛下大駕光臨,老朽有失遠迎,罪過罪過。”君賢先生微微欠身,行了一個禮。
呂少曦連忙扶住他,說道:“先生不必多禮,朕今日前來,是想向先生請教朝堂政事,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君賢先生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客氣了,快請進。”
眾人走進閣樓,閣樓內布置簡潔而雅致,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君賢先生請呂少曦和黃芪坐下,又命童子沏上了香茗。
“陛下,不知您此次前來,所為何事?”君賢先生緩緩問道。
呂少曦微微皺眉,說道:“如今新朝初立,朕雖已采取諸多措施,但朝堂之上仍有不少問題。比如官員貪汙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地方治理也存在諸多難題,朕深感憂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君賢先生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出現這些問題在所難免。依老朽之見,當務之急是要完善律法,加大對貪汙腐敗的懲處力度,讓官員們不敢貪、不能貪。同時,選拔人才要注重品德與才能並重,不可隻看家世出身。對於地方治理,可派遣清廉能幹的官員前往,實地考察,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製定治理策略。”
呂少曦認真聆聽,不時點頭表示讚同。他與君賢先生你一言我一語,深入探討著朝堂政事。從官員考核製度的完善,到民生政策的推行;從邊疆防禦的策略,到文化教育的發展,兩人無所不談。君賢先生的每一條建議都切中要害,讓呂少曦受益匪淺。
而黃芪,坐在一旁,靜靜地聆聽著他們的對話。她雖不常插話,但眼神中透著專注與思索。她深知,這些政事關乎天下百姓的福祉,能聆聽兩位智者的討論,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不知不覺間,日頭漸漸西斜,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眾人身上。呂少曦和君賢先生聊得興起,竟忘記了時間。這時,黃芪的目光被書架上的一本古籍吸引,她輕輕起身,走到書架前,仔細端詳著那本書。
“先生,民女能否借閱這些書籍一觀?”黃芪轉身,向君賢先生請示道。
君賢先生微微一笑,說道:“姑娘但看無妨,這些書籍能遇到像姑娘這樣愛書之人,也是它們的福氣。”
黃芪微微欠身,謝過君賢先生,然後小心翼翼地取下那本書,回到座位上,認真翻閱起來。書中的內容深奧而精妙,是關於治國理政和哲學思想的論述,黃芪越看越入迷,仿佛置身於一個全新的知識世界。
在一旁討論政事的呂少曦和君賢先生,偶爾也會看向黃芪,見她專注讀書的模樣,心中不禁對她的好學精神感到讚賞。
“陛下,這位姑娘氣質不凡,想必不是尋常之人。”君賢先生輕聲說道。
呂少曦微微一笑,說道:“先生好眼力,她是朕新封的芪才人,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對藥理、政事都有自己的見解,是個難得的才女。”
君賢先生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許:“如此佳人,又有如此才學,而且我觀她小小年紀《人經》已經圓滿了,確實大才也,實乃陛下之福,也是國家之福。”
呂少曦與君賢先生的討論仍在繼續,而黃芪則沉浸在書籍的世界裏。閣樓內,茶香四溢,書香彌漫,三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裏,卻又都為了同一個目標——新朝的繁榮昌盛而努力著。
天色漸暗,窗外的天空被夕陽染成了橙紅色。呂少曦終於起身,向君賢先生告辭:“先生,今日與您一番長談,朕受益匪淺。日後若有疑惑,還望先生不吝賜教。”君賢則是邀請呂少曦在閣樓居住幾日。
在君賢先生誠摯的邀請下,呂少曦決定在這清幽的閣樓住下,與先生一同商討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山穀中,夏日的時光總是格外悠長,日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地細碎的光影,為這寧靜的世界增添了幾分靈動。
白日裏,呂少曦與君賢先生在閣樓中相對而坐,麵前的長桌上擺滿了各地的輿圖、典籍以及民生奏報。他們時而蹙眉沉思,時而激烈探討,從農業的深耕細作到商業的流通發展,從科舉製度的完善到軍事力量的布局,每一個關乎國家興衰的議題都被反複剖析。黃芪雖不常參與核心討論,但她總會在一旁靜靜地聆聽,偶爾為兩人添上一杯香茗,她聰慧的眼眸中閃爍著對治國理政知識的渴望與思考。
夜幕降臨,暑氣稍稍退去,山穀被月色籠罩,仿佛披上了一層銀紗。呂少曦與黃芪在湖邊悠然散步,湖麵波光粼粼,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荷香。四周靜謐無聲,隻有他們的腳步聲和偶爾的輕聲交談,為這寧靜的夏夜增添了一抹溫馨。
“芪才人,今日聽先生所言,你可有什麽想法?”呂少曦打破沉默,轉頭看向身旁的黃芪。
黃芪微微沉吟,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陛下,君賢先生所言,讓民女深感治國之艱,也明白了諸多政策需權衡利弊,因地製宜。就像科舉選才,不僅要考學識,更要注重品德,才能為國家選出真正的棟梁。”
呂少曦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你能有這般見解,實屬難得。”
然而,這份寧靜祥和並未持續太久。突然,天地猛地震動起來,呂少曦和黃芪腳步一個踉蹌,差點摔倒。緊接著,平靜的湖水開始劇烈翻騰,水花四濺,發出巨大的聲響。岸邊的樹木也被震得搖晃不止,樹葉簌簌落下。
“這……這是怎麽回事?”黃芪驚恐地拉住呂少曦的衣袖,聲音顫抖。
呂少曦麵色凝重,緊緊握住黃芪的手,試圖穩定她的情緒,同時警惕地環顧四周,試圖尋找這異象的根源。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如流星般從閣樓中飛出,瞬間來到他們身邊。正是君賢先生,他神色嚴峻,目光中透著憂慮。他二話不說,迅速拉起呂少曦和黃芪,腳下輕點,如履平地般飛回閣樓門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人站定,君賢先生抬頭望向閣樓頂,眉頭緊鎖,神色凝重。呂少曦和黃芪也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夜空中並無異樣,唯有那閣樓在月光下靜靜矗立,仿佛在訴說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先生,這究竟是何緣故?”呂少曦焦急地問道。
君賢先生沉默片刻,緩緩說道:“陛下,依老朽之見,這或許是天神的預兆。自古以來,天地異象常被視為上天對人間的警示,隻是具體所指,還需細細思量。”
呂少曦的臉色愈發凝重,他深知君賢先生所言非虛,這突如其來的震動和湖水翻騰,絕非尋常之事。他心中湧起一股不安,暗暗思忖著國家的局勢,是否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先生,依您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呂少曦問道。
君賢先生微微搖頭,說道:“陛下暫且寬心,此時匆忙行事恐生差錯。陛下和芪才人先去休息,待老朽今夜仔細推演一番,明日再與陛下商議。”
呂少曦雖滿心憂慮,但也知道此時不宜急躁。他微微點頭,對君賢先生說道:“那就有勞先生了。”
說罷,他帶著黃芪走進閣樓。兩人回到各自房間,卻都難以入眠。呂少曦坐在床邊,望著窗外依舊翻騰的湖水,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了新朝初立的種種艱辛,想起了百姓們的殷切期望,這突如其來的異象,讓他深感肩頭的責任愈發沉重。
黃芪也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她回想著剛才的驚險一幕,心中仍有餘悸。同時,她也在思考著君賢先生所說的天神預兆,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夜已深,山穀中的一切似乎都陷入了沉睡,唯有那翻騰的湖水依舊在月光下訴說著這神秘的變故。呂少曦和黃芪在不安中等待著天明,期待著君賢先生能解開這天地異象背後的謎團,為新朝的未來指引方向 。
君賢先生在安置好呂少曦與黃芪後,懷著滿心的憂慮與虔誠,拾級而上,徑直來到閣樓頂層。月光如水,傾瀉在這座古老而神秘的閣樓之上,四周靜謐得有些壓抑,唯有先生沉穩的腳步聲在木質樓梯上回響。
頂樓的天神像在朦朧的月色下,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氣息。君賢先生緩緩走到像前,雙膝跪地,雙手合十,額頭輕觸地麵,行了一個大禮。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長長的,仿佛與這天地融為一體。
“天神在上,方才山穀突現地震,湖水翻騰,此乃異象。懇請天神明示,這究竟是何預兆?”君賢先生的聲音低沉而懇切,在空曠的頂樓回蕩。
然而,天神像靜靜地矗立著,沒有絲毫反應,四周一片死寂。君賢先生並不氣餒,他深知與天神溝通並非易事,需心誠誌堅。他閉目凝神,在心底默默祈禱,希望能得到一絲啟示。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縹緲而空靈的聲音在君賢先生的心底響起,那聲音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又似近在咫尺。“等呂家那兩人要離開山穀前,你帶來見吾便可。其他的順其自然,讓呂家人在山穀隨意就行。”
君賢先生心中一震,他明白,這便是天神的回應。雖然這回應並未直接說明地震的預兆,但卻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指示。他緩緩起身,再次對著天神像行了一禮,眼中滿是敬畏。
“謹遵天神旨意。”君賢先生低聲說道。
他轉身,緩緩走下樓梯,心中暗自思忖。“呂家那兩人”,自然是指呂少曦和黃芪,可天神為何要在他們離開山穀前見他們?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君賢先生搖了搖頭,他知道,有些事情,時機未到,強求不得。
回到自己的房間,君賢先生坐在榻上,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呂少曦的雄才大略,也想起了黃芪的聰慧靈秀。這兩人,在這新朝的舞台上,注定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這山穀中的異象,或許正是一個契機,一個關乎新朝命運的契機。
夜已深,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君賢先生的臉上,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期待。他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要做的,便是等待時機,再遵照天神的指示,將呂少曦和黃芪帶到天神麵前。至於之後會發生什麽,他隻能順應天意,靜候天命的安排 。
喜歡哎!天道推著你發展請大家收藏:()哎!天道推著你發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