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九皇子監國

字數:8503   加入書籤

A+A-


    九皇子結束漫長巡視,到現在基本已經差不多都巡視完,他坐在離京城不遠的府衙的公案桌前陷入沉思,鋪開宣紙,提筆總結一路見聞。
    西麵反賊是心腹大患,雖然前期他們占山為王,勾結各方勢力,時常劫掠百姓、阻斷商路,嚴重威脅當地安寧與國家穩定。但是後期當地官府也抓了不少人,他們也就慢慢的小心謹慎的出來活動。雖然平叛過程也不算艱難,最終鎮壓,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時間,足見肅清餘孽、安撫百姓、重建秩序的任務艱巨。
    其他地區雖無大規模動亂,小毛病卻層出不窮。部分地方官員行政效率低下,公文積壓,百姓訴求長期得不到回應;有的稅收執行混亂,隨意增減稅額,加重百姓負擔;還有些地方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遇上災害便無力抵禦,莊稼歉收,百姓生活困苦。
    好在如今有了這位新上任的監察禦史。他雖曾固執刻板,但為人清正廉潔、堅守原則。九皇子破格提拔他為正五品監察禦史,賦予整頓全國吏治、徹查冤假錯案的大權,還賜予象征權威的唐橫刀。此人上任後,定會給官場帶來新氣象,那些敷衍塞責、中飽私囊的官員,恐怕要收斂行徑。
    九皇子深知,大尚國開國僅二十餘年,根基未穩。當下官員大多守規矩,隻是少數被權力、利益蒙蔽雙眼,滋生貪腐、不作為等亂象。他提拔監察禦史,就是要防微杜漸,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想到此處,九皇子擱筆,長舒一口氣。他明白,國家治理任重道遠,自己還有許多事要做。但有了這次巡視的經驗,又增添得力幫手,他對大尚國的未來充滿信心。稍作休息後,他將再次踏上行程,為守護國家、造福百姓而不懈努力 。
    出了府衙夕陽的餘暉為這座古老的城池勾勒出一層暖橙色的輪廓,街邊的店鋪在暮色中陸續亮起燈火。九皇子結束了在這座城池的最後巡視,他的身影被落日拉得修長,身旁緊緊跟隨的是靈兒和珍兒。
    九皇子微微仰頭,深吸一口帶著煙火氣息的空氣,緩緩轉身看向兩位姑娘,眼中滿是曆經奔波後的疲憊與即將回宮的欣慰:“靈兒、珍兒,今日便收拾行囊吧,明日我們就回宮。”
    靈兒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嘴角上揚,迫不及待地說道:“真的嗎殿下?終於能回去了,我都有些想念宮裏的姐妹們了。”珍兒則溫婉地笑著,輕輕點頭附和:“是啊,這一路雖見識頗多,可宮裏到底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
    九皇子看著她們,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這一路辛苦你們了,跟著我風餐露宿,曆經不少艱難。回宮後,好好休息些時日。”
    回到客棧,三人各自回到房間。九皇子看著屋內尚未整理的書卷和衣物,思緒飄回這漫長的巡視之路。一路上,他目睹了民生百態,處理了諸多棘手事務,有成功解決難題後的欣慰,也有麵對複雜局勢時的焦慮。如今即將回宮,他知道還有許多事要向父皇稟明,也有更多關於國家治理的想法亟待與朝中大臣商討。
    另一邊,靈兒和珍兒的房間裏充滿了忙碌又歡快的氛圍。她們一邊收拾著衣物,一邊小聲談論著回宮後的打算。“珍兒,你說我們回去後,要不要給姐妹們帶些這裏的特產?”靈兒翻找出幾件當地特色的小飾品,在手中比劃著。珍兒微笑著回應:“好呀,她們肯定會喜歡的。”
    收拾妥當後,九皇子走出房間,看著客棧外逐漸熱鬧起來的夜市,心中感慨萬千。明日回宮,意味著這一階段的工作告一段落。
    九皇子的馬車緩緩朝著京城行進,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隨著京城的輪廓越來越清晰,九皇子的心情也愈發高興,既有回到熟悉之地的安心,不知道呂少曦修煉的如何,母妃怎麽樣了。
    京城城門前,一如既往地熱鬧非凡。百姓們如潮水般進進出出,擔著貨物的小販腳步匆匆,手推車載著生活的希望吱呀作響,馬車、牛車交錯其中,一片熙攘的市井景象。九皇子的馬車在人流中顯得格外醒目,緩緩靠近城門。
    城門官眼尖,一眼便瞧見了那氣派的馬車,立刻上前將其攔下。就在這時,侍衛迅速掏出令牌,在城門官眼前一亮。令牌上獨特的九皇兩字的印記,彰顯著九皇子尊貴的身份。城門官見狀,臉色驟變,神情瞬間變得恭敬起來,扯著嗓子對正在檢查百姓的兵卒大聲喊道:“清人!快給皇子殿下讓道!”
    兵卒們聽聞,立刻行動起來,迅速疏散周圍的百姓,為馬車開辟出一條寬敞的通道。百姓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雖然不知道馬車裏坐著的究竟是何許人也,但從這陣仗便能猜出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紛紛自覺避讓。
    九皇子的馬車緩緩駛入城門,車輪在青石板路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進城後,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九皇子透過車窗,看著這熟悉又親切的京城街道,心中感慨萬千。離家許久,此刻歸來,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車一路朝著皇宮的方向行進,不多時便來到了宮門前。守衛宮門的士兵見到九皇子的馬車,立刻行禮致敬。馬車緩緩穿過宮門,駛入皇宮內院。九皇子知道,這一趟巡視的結束。
    九皇子踏入宮門,熟悉的雕梁畫棟映入眼簾,心中滿是歸家的溫暖。他轉身對珍兒和靈兒輕聲吩咐:“你們去安排人手,把這次巡視帶回來的東西都搬回偏殿,仔細些,莫要損壞了。”兩位姑娘領命而去,腳步輕快。
    九皇子整理了一下衣衫,徑直前往主殿向母妃請安。踏入主殿,便看到母妃正端坐在殿內,神色溫婉。幾年未見,母妃不僅容顏未改,反倒越發年輕,周身散發著修煉者獨有的氣韻。
    九皇子快步上前,跪地行禮:“兒臣給母妃請安,讓母妃掛念了。”母妃連忙起身,將他扶起,眼中滿是慈愛:“快起來,我的兒,這幾年在外巡視,受苦了。”
    母子二人坐下,九皇子便細細講述起這七八年間巡視途中的見聞。從偏遠城鎮的風土人情,到處理的棘手難題;從遭遇的天災人禍,到與黑惡勢力的鬥智鬥勇,樁樁件件,都飽含著艱辛與成長。母妃聽得入神,時而蹙眉擔憂,時而微笑點頭,眼中滿是對兒子的驕傲與心疼。
    正說著,殿外傳來通傳聲:“陛下駕到!”九皇子連忙起身迎接。呂少曦皇帝大步走進殿內,九皇子站起來躬身行禮:“你來啦。”皇帝笑著扶起他:“免禮,吾兒此番歸來,辛苦了。”
    九皇子抬頭,看到呂少曦的那一刻,心中滿是驚喜,看來沒偷懶,還是有望能盡快去往另一個星球。以往略顯蒼老的呂少曦,如今臉色紅潤,狀態極佳,花白的頭發竟也隱隱有轉黑的跡象。呂少曦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著說:“這些年,朕也未曾懈怠修煉,如今身體愈發康健,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九皇子繼續講述著巡視中的故事,呂少曦和母妃不時提問,給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主殿,這一刻,九皇子深深感受到,無論在外曆經多少風雨,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 。
    九皇子開口說道:“我已將此次巡視的詳細內容呈送上去了,你都看過了嗎?”呂少曦皇帝輕輕頷首,眼中透著幾分讚賞:“都看了,你在外的一舉一動,朕都心中有數。你這一路,辛苦且用心,做得很好。”
    稍作停頓,呂少曦話鋒一轉:“對了,你也早就該出去開府建衙了,要不是你這次出去巡視,朕早就讓給你出去開府了。你八哥也早早就出去開府了,你也尋個時機,組建自己的府邸吧。”
    九皇子聽聞,連忙擺手拒絕,語氣堅定又坦然:“我就不了。我覺得在偏殿住著就挺好。實在沒那個心思爭奪皇位,治理國家雖重要,但於我而言,能為百姓做些實事,在民間行走排憂解難,便是最大的成就。而且我還有更重要的事,你是知道的,不然我也不用這麽催你快點修煉”九皇子直視著皇帝的眼睛,“所以啊,您還是把心思多放在修煉上吧。等您修煉到天境,便能像君賢先生他們一樣,即便幾百歲,依舊風華正茂。到那時,這皇帝的帽子,還得穩穩地戴在你頭上,想摘都摘不掉呢。”
    呂少曦皇帝聽後,不禁笑出聲來,眼中滿是欣慰:“你這孩子,想法倒是通透。不過,開府建衙也不隻是為了爭權奪利,更是讓你有個施展抱負的地方,能更好地為朝廷效力,你再好好考慮考慮。”
    九皇子回應道:“我明白您的苦心,隻是如今還想多在宮中陪伴著母妃監督下您的修煉,也想趁著您修煉的這段時間,好好看著皇宮。開府之事,往後再說吧。”
    然後就聽到呂少曦罵其他幾個皇子,九皇子靜靜地聽著父皇的數落,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皇家子弟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各有各的無奈與苦衷。
    呂少曦又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滿是疲憊與失望:“老大身為長子,本寄予厚望,卻利欲熏心,勾結外敵,即便北境之事因你處理得當未釀成大禍,但他的所作所為也絕不可原諒。可皇後卻念著母子之情,拿北境並入版圖之事為他求情,婦人之仁,實在糊塗。”
    提到老二,皇帝的語氣稍稍緩和了些,但仍透著一絲恨鐵不成鋼的意味:“老二那性子,太木訥了,以前他們一起讀書時就這樣,現在整日抱著書,也不知讀進去了多少,也不見他有什麽長進,難當大任啊。”
    說起老三,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眼中閃過一絲厭惡:“老三出宮建府後,竟自甘墮落,沉迷於吃喝嫖賭,成何體統!丟盡了皇家的臉麵。”
    “老四和老五,表麵上在府裏規規矩矩,像個乖寶寶,實則心思深沉,鬼知道他們在盤算些什麽,監國時便一直在重要位置安插自己人。
    老六就更不用說了,天生的壞種,濫殺無辜,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鮮血,如此惡行,天理難容!”皇帝越說越氣,聲音也提高了幾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七沒什麽主見,倒也老實本分,可整日就知道在府裏研究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於國於民,也沒什麽貢獻。
    老八還算不錯,為人仁慈,隻是魄力不足,這次輪流監國,他的缺點也暴露無遺,難以震懾群臣,處理起政務來畏首畏尾。”
    九皇子聽著呂少曦的話,心中默默思量著各位皇兄的情況。他知道,父皇對皇子們的期望很高,可如今卻一個個令他失望。
    九皇子輕聲說道,“各位皇兄雖有不足,但也並非一無是處。或許給他們一些時間和機會,加以引導,他們能有所改變。”
    呂少曦皇帝看著九皇子,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你這孩子,心地善良,又有能力。隻是為父擔心,你太過善良,日後在這複雜的宮廷鬥爭中,會吃虧啊。”
    九皇子微微一笑,說道:“我明白您的擔憂,但我相信,隻要心懷正義,問心無愧,便無所畏懼。會保護好自己。”
    皇帝點了點頭,拍了拍九皇子的肩膀:“有你這句話,朕便放心了。你先去休息吧,明日就由你去監國吧,朝廷還需你多多費心。”
    九皇子微微皺眉,臉上露出無奈又略帶調侃的神情,直視著呂少曦皇帝:“您說了這麽多皇兄們的情況,繞來繞去,說到底不就是想讓兒臣監國嘛。”他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我真對皇位沒什麽興趣,也不想卷入這複雜的宮廷爭鬥中。而且我等著你突破境界呢”
    不等皇帝開口,九皇子又接著說道:“而且,我也覺得老八挺不錯的呀。上次他提出和北境一起到海對岸做生意的想法,十分新穎且有遠見。若能實施,不僅能促進貿易往來,增加國庫收入,還能加強與北境的聯係,鞏固邊境穩定,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以他的能力,監國想必也能勝任。”
    呂少曦皇帝聽著九皇子的話,微微歎了口氣:“吾兒,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八雖有想法,但正如朕所說,他仁慈有餘,魄力不足。在朝堂之上,麵對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若沒有足夠的威嚴和果斷,很難掌控局麵,推行政策。這監國之事,責任重大,關乎國家的興衰榮辱,為父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你最為合適。”
    他抬頭看著九皇子,目光中滿是期許和信任:“你這些年在外巡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了解民間疾苦,也懂得如何處理複雜的政務。最重要的是,你心懷正義,一心為民,為父相信,你若監國,定能讓大尚國蒸蒸日上。”
    九皇子沉默片刻,心中仍有些猶豫:“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也感激您的信任。隻是我更願在民間行走,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監國之事,責任太重,我恐怕難以勝任。”
    呂少曦皇帝輕輕拍了拍九皇子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吾兒,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無論在朝堂還是在民間,都是為百姓謀福祉。你監國,同樣可以推行有利於百姓的政策,讓更多的人受益。為父也並非要你一直監國,隻是希望你能在這段時間裏,鍛煉自己,也為大尚國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九皇子聽著呂少曦的話,心中的天平漸漸傾斜。他想到這些年在民間看到的百姓疾苦,想到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終於緩緩點了點頭:“我試試吧,但我有請求,若我監國期間,有更合適的人選,能勝任其職務,我可會換人,哪怕是對方是一介布衣,而且你不能插手”
    呂少曦皇帝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吾兒,朕答應你。相信你定不會讓朕與天下百姓失望。”
    九皇子行禮告退,走出主殿,望著夜空中的明月,心裏想著,我做事可是很霸道的,那些官員會不會跳腳啊。臉上帶著微笑,搖了搖頭,走回偏殿休息去。
    天色微亮,晨曦的微光還未完全驅散皇宮大殿前的薄霧,早朝的鍾聲便已悠悠響起。文武百官們身著朝服,神色各異,匆匆朝著大殿匯聚而來。有的神色凝重,腳步匆匆,似乎在思考著今日朝堂之上可能會討論的要事;有的則三兩成群,小聲交談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與疑惑。
    九皇子一身華服,神色平靜,穩步走進大殿後門。此時,伺候呂少曦皇帝的老太監清了清嗓子,尖細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開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日起,由九皇子殿下監國,欽此!”
    話音剛落,滿朝文武整齊劃一地躬身領命,口中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九皇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聲音響徹大殿,氣勢恢宏。
    九皇子微微頷首示意,隨後不緊不慢地朝著台階走去。當他踏上台階,目光掃向前方,隻見在皇帝的龍椅前麵,突兀地擺放著一個小公案和一把椅子。他眉頭微微一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看都未再多看一眼,徑直朝著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龍椅走去。他身姿挺拔,步伐堅定,穩穩地坐上龍椅,而後轉頭,神色淡然地對身旁的公公說道:“把前麵的公案和椅子撤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舉動瞬間引發了底下大臣們的一陣騷動,眾人開始竊竊私語。
    “這九皇子也太直接了,那公案和椅子可是特意為各位皇子準備的,他這般舉動,實在有違常理啊。”一位年邁的大臣小聲嘀咕著,臉上滿是驚訝之色。
    “是啊,雖說如今監國,但畢竟不是皇帝,直接坐上龍椅,還撤了特意準備的東西,難免讓人覺得有些僭越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不過,九皇子這些年在外巡視,聽聞頗有一番作為,或許他自有想法,不願被這些規矩束縛。”一位年輕些的大臣小聲為九皇子辯解道。
    大臣們的議論聲雖小,但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內,卻顯得格外清晰。九皇子神色平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他知道,自己的這一行為,必然會在朝堂上掀起波瀾,但他心中有自己的考量。他認為,監國就當有監國的威嚴,既然肩負起這份重任,就不能被形式所累 。
    公案和椅子被順利撤下,大殿內一時安靜得落針可聞,九皇子再次轉頭看向身旁的公公,目光交匯間,公公心領神會,立刻向前一步,扯著那標誌性的尖銳嗓音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喊罷,便又恭敬地後退一步,回到原位站定。
    這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餘音還未散盡,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便從朝臣隊列中站了出來。他身形佝僂,卻努力挺直脊梁,臉上帶著憤慨與不滿,手指微微顫抖著指向九皇子,大聲指責道:“九皇子殿下,此舉實在僭越!龍椅乃陛下專屬,您雖奉命監國,可這龍椅也不是您能隨意坐的。那公案和椅子,是陛下念您監國辛苦特意準備,您卻這般無視,簡直目無君上,置祖宗禮法於何地!”老臣情緒激動,說到最後,聲音都微微發顫,顯然對九皇子的行為極為憤怒。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一些平日裏就循規蹈矩、恪守舊製的大臣紛紛附和,他們臉上帶著義憤填膺的表情,七嘴八舌地指責起來。
    “是啊,這成何體統!祖宗定下的規矩,怎能隨意破壞?”
    “九皇子殿下年輕氣盛,可也不能如此肆意妄為,不顧皇家威嚴和朝堂規矩啊!”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默不作聲,他們神色各異,有的麵露猶豫之色,似乎在權衡利弊;有的則悄悄打量著九皇子的臉色,試圖從他的反應中揣摩出他的心思。還有少數幾位平日裏與九皇子有過接觸,知曉他能力和為人的大臣,雖未出聲,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他們擔心九皇子初臨朝堂,便因這一行為陷入困境 。
    喜歡哎!天道推著你發展請大家收藏:()哎!天道推著你發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