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質問

字數:4359   加入書籤

A+A-


    這時,又一個大臣站出反駁長孫無忌道:“楚王私自殺害有功之臣,
    而且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猖狂,簡直是無法無天!”
    房玄齡緩緩步出列隊,語態平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分量,為楚王辯解道:
    “楚王殿下此番行徑,背後自有其緣由,此事錯綜複雜,還需我等細細斟酌,從長計議。
    再者,我大唐律法嚴明,審案之事自有大理寺、刑部及禦史台三法司各司其職,共襄其成。
    因此,陛下,微臣鬥膽建議,不妨啟用三堂會審之製,以彰公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群臣紛紛按捺不住,各抒己見,
    一時間,爭論之聲四起,宛如潮水般洶湧澎湃。
    李世民端坐龍椅,被這紛擾之聲攪得心頭煩亂,眉頭緊鎖。
    他深知,李夜之事已然鑄成大錯,人命關天,豈能輕易了結?
    更令他左右為難的是,身為大唐之主,他豈能因一己之私,讓親子陪葬?
    然而,這帝王之位,既是榮耀,亦是枷鎖,每一道旨意,都需慎之又慎,不可輕率。
    李世民內心煎熬,望著下方爭執不休的群臣,心中五味雜陳,
    這場風波,究竟該如何平息,方能既不失公允,又不傷父子之情?
    李世民猛地自禦座上挺身而起,其聲如洪鍾,瞬間壓過了朝堂之上的紛紛擾擾:
    “此事尚存諸多疑雲未解,真相未明之前,處置之議暫且擱置。
    諸位愛卿,我們還是先議他事吧。”
    言罷,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彌漫開來,群臣見狀,
    紛紛歸位,朝堂之上,議題更迭,秩序得以恢複。
    朝議終了,李世民步伐沉穩,再度踱回禦書房前,
    目光溫柔卻複雜地落在了依舊長跪不起的李夜身上。
    望著那倔強而堅定的背影,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惜。
    緩緩步至李夜身旁,李世民的聲音低沉而溫暖,仿佛春日裏的一縷和風:
    “李夜,朕的記憶未曾有誤,上次你以膝觸地,乃是為了請纓出征,滿腔熱血,令人動容。
    朕著實未曾料到,這第二次,竟會演變成如此光景!
    你可曾細細思量過你此番舉動的深遠影響?
    你已步入婚姻的殿堂,肩上扛著家的責任,可曾有過片刻念及家中親人的安危?
    皇後因憂心你之安危,已近一月未能安枕,這份深情厚誼,你可有絲毫感知?
    至於你自己,這一生的路,你可曾認真規劃過?
    此番風波一起,你在大唐權勢的天平上,已然搖搖欲墜,
    聲名掃地,前程盡毀,你可意識到了這殘酷的現實?
    你的未來,已被厚重的陰霾所籠罩,再無光明可尋,
    如此嚴重的後果,你可曾真正放在心上?
    朕亦是曆經戰火洗禮之人,對你與那些袍澤間深厚的戰友情誼,自是感同身受。
    也知道你想幫他們複仇的心,但如今,這結果,是你想要的嗎?
    夜兒,身為大唐的親王,複仇之事,豈需你親力親為?
    你心中所料無誤,柴紹確乃朕之骨肉至親,朕心裏是真的舍不得。
    但試問,朕又豈會輕易舍你?你我父子相認雖短,然朕對你的性情,已是洞若觀火。
    你何不運用那睿智之腦,何必如莽撞武夫,行事不計後果?”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痛心疾首,繼續說道:“朕深知,那些死去之人,
    他們是多年陪伴你之人,如親人一般,但朕與皇後,同樣是你至親至愛。
    你此舉,豈非為了他們,而置朕與皇後於不顧?你可曾念及朕心之痛楚?”
    言罷,李世民怒氣難抑,身形一動,一腳輕輕卻堅決地踹在了李夜身上,
    力度雖不重,卻滿載著一位父親對子嗣失望與痛心的複雜情感。
    李夜身形踉蹌,這一腳,似是踢散了他心頭的迷霧,
    也讓他猛然驚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逾越了為臣為子的界限。
    宮廷之內,空氣仿佛凝固,隻餘下父子間微妙的情感糾葛,
    在靜默中緩緩流淌,帶著幾分無奈,幾分悲涼,卻也預示著一段新的思考與抉擇的開始。
    李夜聽到李世民的質問,他緩緩抬起頭,目光與李世民那滿是痛苦的臉龐相撞。
    那雙曾經堅毅果敢的眼眸,此刻卻泛起了微紅,似乎承載著無盡的哀傷與失望。
    李夜的心猛地一緊,喉嚨像是被什麽堵住了一般,發不出半點聲音。
    他嘴唇微顫,想要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隻能聽到父子倆沉重而紊亂的呼吸聲。
    李夜的眼眶漸漸濕潤,他低下頭,淚水滴落在冰冷的地麵上,
    發出細微而清脆的聲響,如同心碎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宮廷內回蕩。
    李世民看著那低頭流淚的李夜,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柔軟。
    他輕歎一聲,隨即大手一揮,命令一旁侍立的宦官:“扶他起來。”
    宦官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攙扶起李夜。
    李夜起身時,身體微微顫抖,臉色蒼白如紙。
    李世民目光冷峻,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李夜,你身為大唐親王,當知法度森嚴。
    此事已鬧得滿城風雨,你若主動認罪,尚可保全幾分顏麵,也可從輕發落。
    切莫讓一時意氣,毀了你一世英名。”
    李夜聽到李世民的話,他眼中閃過一絲掙紮,喉嚨滾動,反聲道:“陛下,臣知罪,
    但臣隻知身為將領私自出征乃大不敬,卻不明何錯之有於為袍澤討回公道!”
    他抬頭,目光如炬,直視著李世民,語氣中帶著不容忽視的堅定。
    “雖說臣殺了柴紹,那是他該死,這事臣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所以還望陛下體諒!”
    李夜的話語堅定而決絕,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
    李世民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拳緊握,仿佛有怒火在胸中翻騰。
    他猛地站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李夜,每一步都踏得地板咚咚作響。
    李夜的背脊挺得筆直,毫不畏懼地與李世民對視。
    宮殿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一根弦隨時可能斷裂。
    李世民停在李夜麵前,怒目而視,鼻尖幾乎碰到李夜的鼻尖,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威脅:
    “你當真以為自己沒錯?朕今日就要讓你知道,何為君為臣綱,何為大唐律法!”
    喜歡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