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四十)
字數:5853 加入書籤
話說有一天,一個滿臉疑惑的小弟子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虔誠地問道:“仙師啊,我有個問題困擾了好久,傷寒十三日不解,這可咋整啊?有沒有什麽神奇的方劑能解救我這顆忐忑不安的小心髒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胡須,說道:“哎呀,小家夥,你這是遇到難題了啊!來來來,讓我給你說道說道。”
仙師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還拉了點小肚子,這原本是柴胡證的表現。但要是按常理用瀉下藥,應該是不拉肚子的。現在反而拉肚子了,這說明醫生給你用了丸藥來瀉下,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哦!潮熱是實證的表現,這時候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解表,然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來主攻。”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連忙追問:“那這小柴胡湯和柴胡加芒硝湯到底是怎麽做的呢?藥材都有哪些?有啥神奇的功效啊?”
仙師微微一笑,說道:“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咱們來看看這小柴胡湯。這方子啊,可是解表的神器,裏麵有七味藥材,分別是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
柴胡半斤,換算成現代就是25克),這家夥可是疏肝解鬱的高手,能幫你把胸脅的滿悶感給疏散開,讓你的心情豁然開朗。
黃芩三兩,也就是15克),它呢,是個清熱燥濕的好幫手,能把體內的熱邪給清除掉,讓你的身體不再那麽燥熱。
人參三兩,15克),這可是大補元氣的寶貝,能幫你補充因為生病而消耗的氣血,讓你精神煥發。
半夏半升,25克),它能化痰止嘔,讓你的胃口大開,不再惡心嘔吐。
甘草三兩,15克),這可是中藥裏的“和事佬”,能調和各種藥材的藥性,讓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甘草還能緩急止痛,讓你的身體不再那麽難受。
生薑三兩,15克),它是個溫中止嘔的好東西,能幫你把胃裏的寒氣給驅散掉,讓你的胃暖暖的,很舒服。
大棗十三枚,咱們也別具體換算了,因為大棗的大小不一,但這裏可以理解為適量),它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讓你的身體更加強壯,精神更加飽滿。
製作方法嘛,很簡單啦!把這七味藥材放到鍋裏,加上一鬥二升的水換算成現代就是2400毫升左右),煮啊煮,煮到剩下六升水1200毫升左右)的時候,把藥渣濾掉,然後再煮,煮到剩下三升水600毫升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啦!每天分三次喝,每次喝一升200毫升左右),保證你藥到病除!
當然啦,這方子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胸中煩而不嘔,那就去掉半夏和人參,加上栝蔞實一枚這栝蔞實啊,能寬胸散結,讓你的胸口不再那麽憋悶);如果你口渴,那就去掉半夏,加人參到四兩半22.5克),再加栝蔞根四兩20克),這栝蔞根可是生津止渴的良藥哦!
說完了小柴胡湯,咱們再來看看這柴胡加芒硝湯。這方子啊,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了芒硝,專門用來攻下實熱的。
柴胡二兩十六銖,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13克),雖然比小柴胡湯裏的柴胡少了點,但依然是疏肝解鬱的主力軍。
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大棗的用量都比小柴胡湯裏少了點,但它們的功效依然不變,依然是清熱燥濕、大補元氣、調和藥性、溫中止嘔、補中益氣的好幫手。
半夏二十銖,咱們也別具體換算了,但這裏可以理解為比小柴胡湯裏的半夏少了點,20克),它在這裏依然負責化痰止嘔。
重點來了!這芒硝二兩,也就是10克),可是個攻下實熱的猛將!它能把你體內的熱邪和實邪都給攻下來,讓你的身體瞬間清爽起來!
製作方法嘛,跟小柴胡湯差不多啦!把這八味藥材放到鍋裏,加上四升的水換算成現代就是800毫升左右),煮啊煮,煮到剩下二升水400毫升左右)的時候,把藥渣濾掉,然後加上芒硝,再煮一會兒,煮到微微沸騰的時候,就可以啦!也是每天分兩次喝,每次喝一半,保證你藥到病除!
為什麽這些藥材能治病?
說到這裏啊,可能有小夥伴要問了:“這些藥材為什麽能治病呢?它們是怎麽發揮作用的呢?”
別著急啊,我這就給你揭秘!
中醫啊,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就是說要根據每個人的病情、體質、病因等因素來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而這些藥材呢,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藥性和功效。
比如說這柴胡吧,它為什麽能疏肝解鬱呢?因為它能入肝經啊!肝主疏泄嘛,疏泄不暢就會導致胸脅滿悶、心情抑鬱等症狀。而柴胡呢,就能幫你把肝經的疏泄功能給恢複過來,讓你的心情豁然開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芩為什麽能清熱燥濕呢?因為它能入肺經和大腸經啊!肺主宣發肅降嘛,大腸主傳導糟粕嘛。要是肺和大腸的功能失調了,就會導致熱邪內生、濕熱蘊結等症狀。而黃芩呢,就能幫你把肺經和大腸經的熱邪和濕邪都給清除掉!
人參為什麽能大補元氣呢?因為它能入脾經和肺經啊!脾為後天之本嘛,肺主一身之氣嘛。要是脾和肺的功能虛弱了,就會導致氣血不足、精神萎靡等症狀。而人參呢,就能幫你把脾經和肺經的氣血都給補起來!
半夏為什麽能化痰止嘔呢?因為它能入胃經啊!胃主受納和腐熟水穀嘛。要是胃的功能失調了,就會導致痰飲內生、惡心嘔吐等症狀。而半夏呢,就能幫你把胃經的痰飲給化掉,讓你的胃口大開!
甘草為什麽能調和藥性呢?因為它能入十二經啊!也就是說啊,甘草是個全能選手!它能跟各種藥材都能搭配得很好,讓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
生薑為什麽能溫中止嘔呢?因為它能入胃經和脾經啊!胃和脾都喜歡溫暖嘛。要是胃和脾受寒了,就會導致胃寒嘔吐、脾胃虛寒等症狀。而生薑呢,就能幫你把胃和脾的寒氣給驅散掉!
大棗為什麽能補中益氣呢?因為它能入脾經和胃經啊!脾和胃都是負責消化吸收的嘛。要是脾和胃的功能虛弱了,就會導致氣血不足、身體消瘦等症狀。而大棗呢,就能幫你把脾和胃的氣血都給補起來!
芒硝為什麽能攻下實熱呢?因為它能入大腸經啊!大腸是傳導糟粕的嘛。要是大腸裏有實熱和宿便積滯了,就會導致便秘、腹脹等症狀。而芒硝呢,就能幫你把大腸裏的實熱和宿便都給攻下來!
有一天,小弟子一臉懵懂地跑來問:“師父啊,我聽說有人傷寒十三天了,還過經了,然後開始說胡話,這該咋整啊?有沒有啥神奇的方子能救他一命?”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還挺上道兒,知道來找我這個“江湖老中醫”。於是,他故作深沉地捋了捋長胡子,緩緩說道:“這事兒啊,得從傷寒說起。傷寒十三日,過經,還譫語,那是因為體內有熱啊,得用湯藥給他瀉一瀉。不過呢,要是這小便還挺順暢的,按理說大便應該幹結才對,可他偏偏拉肚子,那就說明之前的醫生給他用了丸藥來瀉下,這不是瞎胡鬧嘛!要是他自己就拉肚子,那脈象應該微弱,手腳發涼才對,可他脈象還挺和緩,這就說明他體內其實是實的,得用調胃承氣湯來治。”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調胃承氣湯?這名字聽起來還挺高大上的,師父,快給我講講這方子咋配的,每種藥材都有啥神奇功效?”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心想這小子還真是個好奇寶寶。於是,我開始娓娓道來:“調胃承氣湯啊,這個方子其實挺簡單的,就三味藥:甘草、芒硝、大黃。不過呢,這簡單裏頭可藏著大學問呢!”
“先說甘草吧,這家夥可是中藥裏的‘和事佬’,啥方子都能搭一把手。它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緩急止痛,還能調和藥性,讓方子裏的其他藥材別那麽‘火爆’,能夠和諧共處。在這裏呢,甘草主要是用來保護脾胃的,畢竟咱們要用大黃來瀉下,脾胃可不能太受傷。”
“再來說說大黃,這家夥可是個‘猛男’,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啥活兒都幹。在調胃承氣湯裏,大黃可是主角兒,它負責把體內的熱邪和積滯給清出去。不過呢,咱們也不能讓它太猛了,得用酒洗一洗,這樣它就能溫和點兒,不會一上來就把人給‘幹趴下’。”
“最後就是芒硝了,這家夥是個‘晶體戰士’,味鹹性寒,能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它在這裏的作用就是幫助大黃把體內的熱邪和積滯給‘融化’掉,然後一起排出體外。不過呢,芒硝這家夥可不能一開始就跟甘草和大黃一起煮,得等它們煮得差不多了,再把芒硝加進去,稍微一煮就行,不然它可就‘化’沒了。”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點頭稱是。於是,張仲景仙師繼續說道:“好啦,現在咱們來說說這個方子咋配吧。甘草二兩換算成現代就是10克),芒硝半斤換算成現代就是25克),大黃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把這甘草和大黃放到鍋裏,加上三升水換算成現代就是600毫升左右),煮到隻剩下一升水換算成現代就是200毫升左右),然後把藥渣倒掉,再把芒硝加進去,稍微一煮,等到芒硝都化了,這湯藥就算熬好了。”
“喝的時候呢,得一口氣喝完,別分好幾次喝,不然效果可就不好了。這方子啊,就是用來調和胃氣的,讓胃裏的熱邪和積滯都排出去,這樣人就能舒服多了。”
小弟子一聽,眼睛又亮了:“師父,那喝了這方子,人就能立馬好了嗎?”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笑道:“哪有那麽快的事兒啊!中藥治病啊,得慢慢來,急不得。這方子啊,隻是把人體內的熱邪和積滯給清出去,讓人能舒服點兒。要想徹底治好病啊,還得靠人自己的正氣來慢慢恢複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突然又問道:“師父啊,那要是這人喝了方子還是不好咋辦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這話,差點兒沒笑出來:“你這小子啊,還真是會找茬兒!不過呢,你說得也有道理。要是這人喝了方子還是不好,那就得看看是不是方子用錯了,或者是不是還有其他病沒查出來。所以啊,咱們當醫生的啊,得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說到這裏啊,張仲景仙師突然想起了一個笑話,於是就跟小弟子分享了起來:“你知道嗎?有個病人去看醫生啊,醫生說他得了傷寒,得吃瀉藥。這病人就問啊:‘大夫啊,我這傷寒咋還得吃瀉藥呢?’醫生說:‘你這是熱邪內盛啊,得把熱邪給瀉出去。’這病人一聽就慌了:‘大夫啊,我這身子骨可禁不住瀉啊!’醫生說:‘你放心吧,我給你開的瀉藥可溫和了。’這病人一聽更慌了:‘大夫啊,溫和的瀉藥?那不是得瀉好幾天嗎?!’”
小弟子一聽這個笑話啊,立馬就笑得前仰後合,連眼淚都出來了。張仲景仙師說:“你看啊,這中藥治病啊,有時候就像是這個笑話一樣,得讓人既害怕又期待。害怕的是怕藥太猛了傷身體;期待的是希望能快點兒把病治好。所以啊,咱們當醫生的啊,得把方子開得既有效又溫和才行。”
小弟子一聽這話啊,立馬就豎起了大拇指:“師父啊,你可真是個‘江湖老中醫’啊!不僅醫術高明還能講笑話逗人開心!”
張仲景仙師一聽這話啊,心裏那叫一個美啊!不過呢,他還是得保持點兒形象不能太得意忘形:“好啦好啦!你小子就別拍馬屁了!快去把調胃承氣湯的方子給我抄一遍吧!以後遇到這種情況啊你也知道該怎麽處理了!”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