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五十四)
字數:5464 加入書籤
話說有一天,咱們這位聰明伶俐的小弟子,瞪著他那雙求知若渴的大眼睛,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麵前,一臉認真地問道:“仙師啊,我這心裏頭有個疑惑,就像是心裏頭長了個小結巴似的,非得說出來才痛快。您知道那小結胸病不?就是心口窩那兒,一按就疼得跟被蜜蜂蟄了一樣,脈還浮滑浮滑的。這病,得咋整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家夥還挺會形容,便笑眯眯地說:“哦,你說這個小結胸病啊,那可是中醫裏頭的‘小調皮’。它就喜歡躲在心窩那塊兒,你一按,它就跟你抗議,疼得你直咧嘴。脈浮滑,就像是河裏的浮萍,隨風飄蕩,沒個定性。不過別怕,咱們有妙招——小陷胸湯,專治這種‘小搗蛋’。”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跟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小陷胸湯?聽起來就像是給心胸開的一扇小窗戶,讓那鬱悶的氣兒都透出去!快跟我說說,這方子咋配的?”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髯,悠悠道:“聽好了,小陷胸湯,就三味藥,簡單卻威力無窮。黃連一兩,半夏半升,還有個大個兒的括蔞實,一枚足矣。不過啊,咱們現在得換算成現代的計量單位,一兩大約就是5克,半升嘛,你就想象成一小堆,差不多也是25克的樣子。括蔞實,挑個大的,圓滾滾的,看著就喜慶。”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嘴裏還念叨著:“黃連一兩,那就是5克,半夏半升,嗯,一把抓,括蔞實一枚,得挑個胖的……”突然,他眼睛一轉,笑道:“仙師,這藥材不會也要挑顏值吧?是不是長得好看的療效更佳?”
張仲景仙師被逗樂了,笑道:“你這小子,倒是挺會逗樂。藥材嘛,不看顏值,看的是藥性。黃連苦寒,就像是夏天的冰塊,能清心火,燥濕解毒;半夏呢,辛溫,像是冬天裏的一把火,化痰散結,和胃止嘔;括蔞實,甘寒,它就像是個大自然的寶藏箱,既能清熱化痰,又能寬胸散結。這三味藥,一寒一溫一甘,搭配得恰到好處,就像是三劍客,聯手打敗那小結胸病這個大壞蛋。”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原來如此,這三味藥簡直就是心胸的超級英雄啊!那製作起來複雜不?要不要念個咒語啥的?”
張仲景仙師哈哈大笑:“咒語倒是不需要,不過步驟還是得講究。先把那括蔞實用水六升,也就是大約六瓶礦泉水的量,給它煮個透,煮到隻剩下三升,這時候,括蔞實的精華就都被熬出來了,水也變得黃澄澄的,像是秋天的稻田。然後,再把黃連和半夏加進去,繼續煮,煮到隻剩下兩升,這時候,藥香四溢,就像是山間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最後,把藥渣過濾掉,分成三份,溫溫地喝下去,就像是在給心胸洗個熱水澡,舒服得很。”
小弟子聽得如癡如醉,仿佛已經聞到了那藥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聽起來就像是製作一杯高級的中藥雞尾酒,既有療效,又有情調。仙師,喝了這湯,是不是就能立馬感覺心胸開闊,連呼吸都順暢多了?”
張仲景仙師笑著點頭:“正是如此。不過啊,藥雖好,也得對症。這小陷胸湯,專門對付的是痰熱互結於胸膈的小結胸病。要是碰上了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胸不適,那可就不靈了。所以啊,學中醫,最重要的是辨證施治,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有一天,一個小弟子蹦躂著來到張仲景仙師麵前,一臉求知若渴的樣子,就像是找到了寶藏的探險家。他眨巴著大眼睛,問道:“仙師啊,我有個問題想不明白,為啥太陽病得了兩三天的人,躺下就難受得要命,非得起來折騰不可呢?這裏麵有啥玄機嗎?”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仿佛在說:“小家夥,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咱們中醫的學問啊,深似海,廣無邊,且聽我慢慢道來。”
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講解:“你想啊,太陽病,那可是外感風寒的大事兒。得了這個病的人啊,就像是被冬天的寒風凍成了冰棍兒,全身都不得勁兒。這時候,如果病了兩三天,還躺不下,非得起來蹦躂,那這裏麵學問可大了去了。”
“首先啊,咱們得明白,心下這個地方,那可是脾胃的領地。脾胃是幹啥的?那可是咱們身體的後勤部長,管著吃飯喝水、消化吸收這些大事兒。太陽病一來,風寒邪氣就像是一群不速之客,闖進了咱們的身體。這時候,脾胃要是再受點委屈,比如說吃了點寒涼的食物,或者身體本身就有點虛寒,那心下這塊兒可就熱鬧了,得,結塊兒了!”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仿佛在說:“哇,這麽神奇?”
仙師繼續笑道:“別急,還沒完呢。這時候,你要是一摸病人的脈,哎呀媽呀,微弱得跟小貓叫似的,那就說明這病人本來就有點虛寒底子。這時候,要是有個糊塗大夫,一看病人躺不下,就以為是肚子裏有積食,非得給開一劑瀉藥,想把那“積食”給瀉出去。哈哈,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啥?因為這時候病人的脾胃本來就弱得跟紙似的,你再一瀉,那脾胃就更受傷了。要是瀉得厲害了,把身體裏的正氣都給瀉沒了,那邪氣可就得意了,它們會在胸膈這塊兒安營紮寨,形成結胸。結胸是啥?那可是中醫裏的重症啊,相當於身體裏的交通大堵塞,氣血都運行不暢了。到時候,病人就得受罪咯!”
小弟子一聽,嚇得吐了吐舌頭,仿佛在說:“媽呀,這麽嚴重!”
仙師看他那樣子,又笑了起來:“不過啊,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這樣。要是瀉得沒那麽厲害,邪氣還沒來得及形成結胸,那它們就會跟著瀉下的大便一起跑出去了。但是啊,這時候病人還是會拉肚子,而且拉出來的都是熱乎乎的,還帶著邪氣呢。這種拉肚子啊,咱們中醫叫它‘協熱利’。雖然聽起來嚇人,但總比結胸要好治多了。”
小弟子一聽,這才鬆了口氣,但是又忍不住問道:“那仙師啊,這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到底該咋治呢?”
仙師微微一笑,說道:“治這個病啊,咱們得先辨證。要是病人心下結塊兒、脈象微弱,那就說明他脾胃虛寒。這時候啊,咱們得用溫中的方法,給脾胃加點暖氣兒,讓它們暖和起來。比如說啊,可以用點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之類的方子,把脾胃裏的寒氣給驅趕走。脾胃一暖和啊,那心下結塊兒就會慢慢散開,病人也就能躺下睡覺了。”
“但是啊,要是病人已經瀉下了,形成了結胸或者協熱利啊,那咱們就得另想辦法了。結胸啊,那可是個大工程,得根據具體情況來治。協熱利呢,咱們可以用點清熱利濕的方法,把身體裏的邪氣給排出去。總之啊,中醫治病啊,就像打仗一樣,得根據敵人的情況來製定戰術才行。”
小弟子一聽,連連點頭,仿佛在說:“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仙師看他那樣子,滿意地笑了笑,然後又說道:“不過啊,小家夥,你得記住,中醫的學問啊,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你得多讀書、多實踐、多思考才行。就像咱們吃飯一樣,得一口一口地吃,才能吃飽吃好。學醫也是這樣啊,得一點一點地學,才能學成大家。”
小弟子一聽,連忙躬身行禮道:“多謝仙師教誨,弟子一定銘記在心!”
仙師哈哈一笑,揮了揮手道:“去吧去吧,好好琢磨琢磨去!”
於是啊,小弟子就蹦蹦跳跳地離開了仙師的房間,心裏那叫一個美滋滋啊。他想著:“原來中醫這麽有趣啊!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醫,成為像仙師一樣的大醫家!”
有一天,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一臉好奇地問:“師父啊,我一直對太陽病下之後的那些變化感到困惑,您能給我講講不?”
張仲景仙師一聽,捋了捋他那飄逸的胡須,笑眯眯地說:“喲,小徒弟這是求知欲爆棚啊!行,那我就給你說道說道。”
“太陽病啊,那可是中醫裏的一大類病,簡單來說,就是外感風寒,邪氣侵犯了咱們人體的太陽經。要是這時候,醫生一個不小心,或者患者心急火燎地想要快點好,用了瀉下的藥,那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首先啊,咱們得摸摸脈。要是下完藥之後,脈跳得急促,就像小兔子亂撞一樣,但胸中沒有那種憋悶、疼痛的感覺,那恭喜你,這說明病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身體正在努力把邪氣往外趕呢!這時候,你隻需要安心等待,喝杯熱茶,說不定明天就能活蹦亂跳了。”
“但是呢,如果脈還是浮的,就像水麵上漂著的木頭,那可得小心了,這說明邪氣沒有被趕出去,反而有可能在胸中聚集,準備搞個大事情——結胸!想象一下,胸裏像是塞了個大氣球,又脹又痛,那可不好受。”
“再來說說脈緊的情況,緊脈啊,就像緊繃的琴弦,一摸就知道這家夥是個急脾氣。這時候,患者很可能會覺得喉嚨痛,就像被火烤了一樣。為啥呢?因為邪氣順著經絡往上衝,到了喉嚨這裏就卡住了,能不疼嗎?”
“還有脈弦的,弦脈就像拉滿的弓弦,繃得緊緊的。這時候,患者兩脅,也就是腋下到腰這一塊兒,可能會覺得緊繃繃的,像有人用手掐著一樣。這是因為邪氣竄到了肝膽經絡,肝膽主疏泄,一旦被堵,人就感覺不自在。”
“脈細數的話,那就更頭疼了。細脈像細線,數脈跳得快,加起來就像是細小的水流在急促地流淌。這說明邪氣雖然被趕出去了一部分,但還有一部分在腦袋裏搗亂,頭痛就像被緊箍咒套住了一樣,怎麽也止不住。”
“脈沉緊的,那可真是讓人想吐啊!沉脈像是藏在深水裏的大石頭,緊脈又說明邪氣在鬧騰。這時候,胃就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捏住了,翻江倒海,不吐不快。”
“脈沉滑的,那可要小心拉肚子了。滑脈就像滾動的珠子,說明體內有濕熱。邪氣帶著濕熱往下走,到了大腸,大腸就受不了了,開始瘋狂地往外排,結果就成了協熱利,也就是熱性腹瀉。”
“最後說說脈浮滑的,這可是個狠角色。浮脈說明邪氣還在體表,滑脈說明體內有熱有濕。這時候,邪氣就像是帶著一群小兵,在腸道裏搞破壞,結果就可能導致下血,也就是便血。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得趕緊治療。”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問:“師父,您這說的是真的嗎?怎麽聽起來跟武俠小說裏的情節似的?”
張仲景仙師哈哈大笑:“中醫啊,有時候就是這麽神奇。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可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不過呢,你也別太緊張,學中醫就像打遊戲,等級越高,遇到的怪物越厲害,但你的技能也會越來越強。隻要你用心去學,總有一天,你也能成為一代大俠,哦不,一代名醫!”
小弟子聽了,眼睛一亮,興奮地說:“師父,那我可得好好努力,爭取早日成為一代名醫,到時候,我也要像您一樣,懸壺濟世,拯救蒼生!”
張仲景仙師欣慰地點點頭:“好徒弟,有誌氣!不過啊,別忘了,學醫最重要的是仁心仁術。你要時刻記得,你手中的每一味藥,都是患者的希望。隻有用心去感知每一個生命,才能真正成為一位優秀的中醫。”
說完,師徒倆相視一笑,繼續投入到中醫的海洋中,探索著那些神奇而又神秘的奧秘。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