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五十五)

字數:5827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咱們的小弟子,一臉求知若渴的樣子,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仙師啊,我聽說病在陽的時候,本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但要是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用冷水往身上噴,這該咋整呢?有沒有什麽神奇的方子能救場啊?”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髯,笑眯眯地說:“嘿,你這小家夥,問題還真不少。好吧,既然你誠心發問,那我就給你說道說道。要是病在陽,本該發汗解表,結果卻用冷水一噴,這熱就被‘劫持’住了,出不來了,反而會讓人更加煩躁,皮膚上還會起雞皮疙瘩。這時候呢,病人可能會想喝水,但又好像不那麽渴,這時候,就該咱們的文蛤散上場了。”
    “文蛤散?聽起來像是海鮮大餐的配料啊!”小弟子眨眨眼,一臉好奇。
    “哈哈,此‘文蛤’非彼‘文蛤’,它是中藥裏的一種,能清熱利濕,對於這種情況下的煩熱、口渴但不欲飲的症狀有奇效。”仙師解釋道。
    “那文蛤散怎麽做呢?是不是跟炒海鮮一樣簡單?”小弟子繼續追問。
    “差不多啦,不過咱們這是藥,得講究點。取文蛤25克五兩換算成現代克數哦,記住,古代一兩大約等於現代5克),麻黃、甘草、生薑各15克,石膏25克,杏仁30粒去皮尖),大棗12枚劈開)。把這些藥材搗碎成散,就像調配一份特製海鮮調料一樣,然後用沸水衝調,就像泡方便麵那樣,不過咱們這是為了治病哈。記住,這是一次的量哦,分三次溫服。要是吃了之後肚子疼,那就再加點芍藥15克,中和一下藥性。”仙師邊說邊比劃,仿佛真的在調配一份美味的“藥方大餐”。
    “哇,這麽神奇!那要是文蛤散搞不定呢?”小弟子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無數病人在他手下重獲新生的畫麵。
    “要是文蛤散還不行,那咱們就得請出五苓散了。這五苓散啊,簡直就是治水神器!豬苓、澤瀉、茯苓各9克十八銖換算),桂枝6.25克半兩換算),白術9克。把這些藥材搗碎成散,就像製作秘製調料一樣,然後用米湯調和服用,就像喝粥那樣,不過這可是藥粥哦。記得,一天喝三次,還得多喝熱水,喝到微微出汗,病就好啦!”仙師說得繪聲繪色,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
    “治水神器?聽起來像是能召喚洪水退去的大法師啊!”小弟子笑得前仰後合。
    “沒錯,五苓散就是咱們中醫裏的‘治水法師’,專門對付那些因水濕內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啥的。豬苓、澤瀉利尿消腫,茯苓、白術健脾祛濕,桂枝溫陽化氣,五行相生相克,病自然就好啦!”仙師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那要是病得更嚴重,寒實結胸,沒有熱證,又該怎麽辦呢?”小弟子窮追不舍。
    “這時候啊,咱們就得用上三物小陷胸湯或者白散了。小陷胸湯,聽著就像是小型的‘陷阱’,專門對付那些胸膈間的痰熱互結。黃連6克,半夏7.5克半升換算,想象成半碗米飯那麽多),瓜蔞實一個大的這個嘛,你就想象成一個超級大的梨子吧)。把這些藥材放水裏煮,先煮瓜蔞實,煮到水剩下一半,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水再少一半,然後分三次溫服。黃連清熱燥濕,半夏化痰散結,瓜蔞實寬胸散結,三藥合力,就像一把利劍,直插病灶!”仙師手舞足蹈地描述著。
    “哈哈,這簡直就是中藥版的‘複仇者聯盟’啊!”小弟子笑得合不攏嘴。
    “至於白散嘛,那就更厲害了,簡直就是‘強力清潔劑’。桔梗、貝母各1.5克三分換算),巴豆0.5克一分換算,記住,巴豆可是有毒的哦,得小心使用)。把這些藥材搗碎成散,再用米湯調和服用。身體強壯的人吃半錢匙,身體弱的人就少吃點。吃了之後啊,要是病在膈上,就會吐出來;要是病在膈下,就會拉肚子。要是不拉,就喝杯熱粥促進一下;要是拉個不停,就喝杯冷粥緩緩。這白散啊,就像是身體裏的‘智能清潔機器人’,哪裏需要清潔就去哪裏!”仙師越說越起勁,仿佛真的在操控一台台智能機器人。
    “哇,這麽神奇!那這些藥材都有啥作用啊?”小弟子一臉崇拜地看著仙師。
    “聽好了啊!文蛤能清熱利濕,就像給身體開個‘除濕機’;麻黃發汗解表,就像給身體開個‘排風扇’;甘草調和藥性,就像給身體來個‘大和諧’;生薑溫中止嘔,就像給身體送杯‘暖寶寶’;石膏清熱瀉火,就像給身體澆盆‘涼水’;杏仁止咳平喘,就像給身體裝個‘消音器’;大棗補氣養血,就像給身體加個‘能量棒’。至於五苓散裏的藥材嘛,前麵已經說過了哦。小陷胸湯裏的黃連清熱燥濕,半夏化痰散結,瓜蔞實寬胸散結;白散裏的桔梗宣肺祛痰,貝母清熱化痰,巴豆峻下逐水。怎麽樣?這些藥材的作用都記住了嗎?”仙師一口氣說了這麽多,似乎連他自己都被自己逗樂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記住了記住了!仙師您真是太厲害了!這些藥材在您的手裏就像變魔術一樣,什麽病都能治!”小弟子拍著手歡呼起來。
    “哈哈,這可不是變魔術哦,這是咱們中醫的智慧和傳承。記住啊,學醫之路漫漫其修遠兮,你要上下而求索哦!”仙師語重心長地說。
    “是!弟子一定牢記仙師教誨,努力學習中醫知識,為天下蒼生謀福利!”小弟子立正敬禮,一臉堅定。
    “好!有誌氣!那咱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吧。回去好好複習哦,下次咱們再接著聊!”仙師滿意地點點頭,揮手示意小弟子可以離開了。
    小弟子蹦蹦跳跳地離開了仙師的房間,心裏充滿了對中醫的熱愛和向往。他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雖然充滿挑戰和艱辛,但隻要心中有夢、腳下有路、手中有方,就一定能夠在這條中醫之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有一天,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一臉好奇地問:“仙師啊,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明白,就是那個太陽與少陽並病,它到底是個啥玩意兒?為啥會讓人頭疼腦熱,還時不時感覺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頭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大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說道:“哎呀,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太陽與少陽並病啊,那可是中醫裏的一門大學問呢!來來來,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首先啊,咱們得知道,中醫裏的‘太陽’和‘少陽’可不是天上的那兩個大火球哦!它們呀,是咱們身體裏的兩條重要經絡,就像是兩條高速公路,負責運輸氣血和能量。太陽經呢,就像是一條寬敞的大道,主要負責咱們身體的外圍防禦,像是給身體穿上了一層厚厚的鎧甲。而少陽經呢,就比較神秘了,它像是隱藏在身體內部的一條秘密通道,負責調節身體的各種機能,保證咱們的身體能夠正常運轉。”
    “現在啊,假設這兩條高速公路同時出了問題,那就是太陽與少陽並病了。你想想啊,高速公路上要是堵了車,那得多難受啊!同樣的道理,咱們身體裏的這兩條經絡要是堵了,那身體肯定也會不舒服啊!”
    “所以啊,太陽與少陽並病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頭項強痛,就像是有人拿著個大錘子在你的後腦勺上砸了一樣。有時候呢,你還會感覺頭暈目眩,就像是喝了十瓶二鍋頭一樣,走路都走不穩了。更糟糕的是,你還會時不時地感覺胸口像是被什麽東西給壓住了,透不過氣來,就像是孫悟空被如來佛祖的五指山給壓住了一樣。”
    小弟子一聽,嚇得眼睛都瞪圓了:“啊?這麽嚴重啊!那仙師,咱們得趕緊想辦法治治啊!”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別急,別急。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對症治療。對於太陽與少陽並病,咱們得先從經絡入手,給它們疏通疏通。”
    “怎麽疏通呢?很簡單,咱們可以用針灸的方法。你看啊,這個大椎穴,就像是太陽經和少陽經的交通樞紐,咱們隻要在這裏紮上一針,就能讓這兩條經絡的氣血流通起來。還有啊,肺俞和肝俞這兩個穴位,它們分別是肺經和肝經的‘大門’,咱們給它們來個‘開門見山’,讓氣血能夠順利地進入這兩條經絡,這樣一來,身體的各種不適症狀就會慢慢緩解了。”
    “不過啊,你可得記住了,對於太陽與少陽並病的患者,咱們是絕對不能隨便發汗的。你想啊,這兩條經絡都已經堵得不行了,你要是再發汗,那不是雪上加霜嗎?到時候啊,患者就會開始胡言亂語,就像是中了邪一樣,脈弦大而有力,就像是琴弦被繃得緊緊的,隨時都會斷掉一樣。”
    “要是到了這一步啊,咱們就得趕緊采取措施了。怎麽辦呢?還是針灸!不過這次啊,咱們得換個穴位,紮期門穴。這個期門穴啊,就像是身體裏的一個‘排氣閥’,咱們隻要在這裏紮上一針,就能把身體裏多餘的氣血給排出去,讓身體恢複到正常的狀態。”
    有一天,小弟子,一臉好奇地湊到他敬仰已久的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仙師啊,我有個問題一直想不通,您能給講講不?就是那婦人要是中風了,又發燒又怕風,碰巧大姨媽還來了,這究竟是個啥情況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說道:“小徒啊,你這問題問得真是有趣,來來來,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咱們先說這婦人中風啊,就跟咱們平時說的感冒差不多,隻不過發生在女性身上,症狀可能還會有點特別。發熱惡風,那就是說她體溫升高,還特別怕風吹,一吹就更難受了。這時候呢,如果她的大姨媽,哦不,是月經,恰好來訪,那情況就更複雜了。”
    “為啥複雜呢?因為女性在這個時候,身體是比較虛弱的,氣血都在忙著招待大姨媽呢,外界的邪氣,比如風邪啊,就容易趁虛而入。這風邪一來,跟體內的熱邪一勾結,哎呀媽呀,那就熱鬧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得了,這熱鬧可不是好事。七八天之後,可能發燒退了,體溫正常了,脈也跳得慢了,身體也涼快了,你以為這就沒事了?錯啦!這時候啊,可能會出現一個新問題,那就是胸脅下滿滿的,好像有個大氣球在裏麵撐著,還硬邦邦的,跟結胸似的。你說這結胸是啥?哎呀,就是胸口那塊兒堵得慌,跟有個大石頭壓著一樣。”
    “更神奇的是,這人還可能會胡言亂語,一會兒說自己是仙女下凡,一會兒又說自己要跟月亮私奔,把周圍的人嚇得一愣一愣的。這時候啊,咱們就得注意了,這很可能是熱邪跑到血室裏去了!”
    “啥?血室?聽起來好神秘啊!”小弟子瞪大了眼睛,一臉驚奇。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解釋道:“這血室啊,其實就是指女性的子宮。中醫裏常說,子宮是孕育生命的宮殿,也是氣血匯聚之地。這熱邪要是跑到裏麵去了,那可就亂套了。你想想啊,子宮裏麵原本應該是溫暖舒適的,現在突然來了一股熱邪,那還不得跟炸了鍋似的?”
    “所以啊,這時候咱們就得想辦法把這熱邪給趕出去。怎麽趕呢?刺期門穴!期門穴啊,就是肝經上的一個穴位,它跟子宮啊,有那麽點兒千絲萬縷的聯係。咱們通過刺激這個穴位,就能讓肝氣舒暢起來,肝氣一舒暢,氣血就流通了,那熱邪也就跟著跑出來了。”
    “不過啊,這刺穴也是有講究的。你得找準穴位,還得掌握好力度和深度。要是刺得淺了,熱邪趕不走;刺得深了,又可能傷到無辜。所以啊,這活兒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中醫大夫來幹。”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仙師啊,那這刺穴之後呢?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笑道:“哪兒有那麽簡單啊!刺穴隻是第一步,後麵還得調養呢。這調養啊,就包括吃藥啊、休息啊、飲食啊等等。你得讓身體慢慢恢複元氣,氣血得補回來,免疫力得提上去,這樣才能徹底打敗那可惡的熱邪。”
    “所以啊,小徒啊,這中醫啊,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你得有耐心、有恒心、有愛心,還得有慧根。隻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大夫,才能為天下蒼生解除病痛。”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