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五十八)

字數:6445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一臉疑惑地問道:“仙師啊,我這心裏有個疙瘩,一直解不開。傷寒五六天了,又吐又發燒,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捋了捋長髯,笑眯眯地說:“哎呀,你這小家夥,問題還真不少呢!來來來,聽我慢慢道來。”
    “傷寒五六日啊,這時候身體裏的正氣和邪氣正在激烈交鋒呢。要是這時候你出現了嘔吐和發熱的症狀,那多半就是柴胡湯證找上門了。柴胡湯啊,那可是個好東西,專門對付這種半表半裏的邪氣。但是呢,要是有人不長眼,給你胡亂用了其他藥來下泄,嘿,這時候你得注意了!”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啊?那要是用了其他藥,柴胡湯證還在咋辦?”
    張仲景仙師擺擺手:“別急嘛,要是柴胡湯證還在,那就再喝柴胡湯唄!雖然之前被誤下了藥,但也不算太糟糕,頂多就是身體會出現點‘蒸蒸而振’的小反應,就是全身會微微發抖,然後突然發熱,出一身大汗,病就好啦!這就叫‘雖已下之,不為逆’,懂了吧?”
    小弟子撓撓頭:“哦……那要是情況不妙,心下滿而硬痛呢?”
    張仲景仙師歎了口氣:“那可就麻煩咯,這就是結胸證啊!得用大陷胸湯來對付。這方子可猛了,得小心用!”
    “大陷胸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小弟子眼睛一亮。
    “那當然!這裏麵有大黃六兩換算成現代就是30克),芒硝一升這個嘛,咱們就不換算體積了,理解成大量就行),還有甘遂一錢就是0.5克啦)。先把大黃煮煮,煮出味道來,再把芒硝和甘遂加進去,煮個兩滾兒,然後溫溫地喝下去。這藥啊,喝了之後保證你拉得痛快,病也就跟著跑了!但是啊,記住了,拉得太猛了就得停藥,不然身體可受不了!”
    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這……這也太猛了吧!”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猛是猛了點,但對付結胸證這種硬邦邦的邪氣,就得用猛藥!不過啊,要是隻是心下滿,但不痛,那就是痞證了。這時候啊,柴胡湯可就不管用了,得用半夏瀉心湯來調和。”
    “半夏瀉心湯?聽起來好像很溫柔的樣子。”小弟子眨眨眼。
    “沒錯,這方子就是用來調和脾胃的。裏麵有半夏半升就是25克啦),黃芩、幹薑、人參都是三兩各15克),甘草三兩15克,還得炙一下),黃連一兩5克),還有大棗十二枚就是普通的紅棗啦)。把這些藥材放在一起煮,煮出濃濃的藥汁來,再分三次喝下去,保證你脾胃舒暢,病也就好啦!”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仙師啊,你這方子真是太神奇了!不過啊,我還有個問題,這些藥材都是幹啥用的啊?”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你這問題問得好!聽我給你一一道來。”
    “先說大黃吧,這可是個通便的高手!它能把腸道裏的垃圾都清理出去,讓身體更清爽。芒硝呢,也是個通便的好手,還能清熱潤燥。甘遂呢,就比較猛了,能破水飲、散結滯。這三味藥組合起來,那威力可不是蓋嘿,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嗎?在中醫的神奇寶庫裏,有一劑古方叫做“半夏瀉心湯”,那可是藥材界的“全明星陣容”,每個藥材都身懷絕技,簡直就是中藥界的“複仇者聯盟”!
    “首先,咱們說說這位“半夏大哥”,他啊,就像是身體的“除濕機”加“化痰器”,專治那些濕氣重、痰多的毛病。而且,要是你哪天吃多了不舒服,想吐又吐不出來,半夏大哥還能出手相助,幫你“降逆止嘔”,瞬間舒服多了。
    接著,咱們有請“黃芩小妹”,她可是清熱燥濕的高手,夏天吃多了上火的食物,或者身體裏有熱毒,黃芩小妹一出手,立刻給你來個“清熱瀉火大掃除”,保證你體內環境煥然一新。
    再來看看“幹薑大叔”,別看名字裏有個“幹”字,人家可是暖男一枚,專門對付身體裏的“小冰山”。胃寒、手腳冰涼?幹薑大叔一來,立刻給你“溫中散寒”,還能“回陽通脈”,讓你全身暖洋洋,冬天也不怕冷了。
    緊接著,“人參大爺”隆重登場,這位可是中藥界的“老壽星”,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簡直是身體的“超級充電寶”。吃了人參大爺,保證你精神抖擻,活力滿滿,好像年輕了十歲!
    然後,咱們還有“甘草小弟”,這位可是中藥界的“和事佬”,能調和各種藥材的脾氣,讓它們和睦相處,發揮出最大的效果。而且,甘草小弟還能緩急止痛,哪裏不舒服,它都能上去安撫一下,讓你不那麽難受。
    別忘了還有“黃連姐姐”,她和黃芩小妹是親姐妹,都是清熱燥濕的高手。黃連姐姐的味道雖然有點苦,但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她的瀉火解毒能力可是杠杠的!
    最後,咱們這位“大棗妹妹”,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人家可是健脾益氣的行家。每天吃幾顆大棗,保證你脾胃強健,氣色紅潤,美得跟朵花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藥材大佬們組合在一起,那就是“半夏瀉心湯”,簡直是中藥界的“豪華套餐”。不管是傷寒五六日的嘔吐發熱,還是結胸證的硬滿疼痛,或者是痞證的滿而不痛,隻要一碗半夏瀉心湯下肚,保證你藥到病除,恢複得跟沒事人一樣。
    所以啊,別看中藥名字古怪,藥效可不容小覷。下次要是身體有點小狀況,不妨試試這些中藥界的“超級英雄”,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記得,中藥雖好,也要遵醫囑,別亂吃哈!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仙師啊,你這醫術真是太高超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跟你學習!”
    張仲景仙師欣慰地笑了笑:“好好好,你這小子還算有點慧根。不過啊,學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下苦功夫才行。加油吧!”
    有一天,一個滿臉求知欲的小弟子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仙師啊,我這心裏頭有個大大的疑惑,就想問問您,太陽少陽並病這事兒,到底是個啥原理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還挺上道兒,便捋了捋長髯,笑眯眯地說:“這事兒啊,說來話長,不過既然你問了,咱今兒就好好聊聊。”
    “首先啊,你得知道,咱們中醫裏頭有個六經辨證,說的是人體有六條經絡,分別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六條經絡啊,就像六條高速公路,各自管著一片區域,負責運輸氣血、抵禦外邪。太陽經呢,就像是京城的大門,守衛森嚴;少陽經呢,就像是京城的巡邏隊,四處溜達,時刻保持警惕。”
    “現在啊,假如有個家夥,哦不,是外邪,它想進咱們身體裏頭搞破壞。它一看,太陽經的大門守得嚴嚴實實的,進不去啊,怎麽辦呢?它就轉頭去找少陽經了。少陽經這巡邏隊啊,平時雖然警惕,但有時候也會打個盹兒。這不,外邪就趁虛而入了。”
    “太陽少陽並病,就是說這個外邪同時惹上了太陽經和少陽經。這倆經絡一看,哎呀媽呀,來者不善啊,趕緊調動氣血來抵抗。結果呢,氣血一團糟,就在身體裏頭打起來了。”
    小弟子一聽,瞪大了眼睛:“啊?打起來了?那咋辦呢?”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別急嘛,這事兒還沒完呢。這時候啊,要是有個糊塗醫生,一看患者這症狀,哎呀,肚子脹、便秘啥的,以為是裏麵有積食呢,哢嚓一下,就給開了瀉藥。”
    “這一瀉可不得了了!本來氣血就在身體裏頭打得火熱呢,你這瀉藥一下去,氣血更亂了。就像是兩撥人在打架,你突然衝進去扔了個炸彈,你說這場麵得亂成啥樣?”
    “所以啊,這一瀉之下,就成了結胸了。結胸是啥呢?就是氣血在胸口這塊兒堵住了,下不去了。你想想啊,胸口這塊兒堵得慌,能不難受嗎?所以患者就會覺得心下硬邦邦的,跟有塊大石頭壓著似的。”
    小弟子一聽,嚇得一哆嗦:“那……那要是再瀉下去呢?”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再瀉下去啊,那就更糟糕了。氣血都被瀉沒了,脾胃也傷了,腸子也亂了套了。這時候啊,患者就會下利不止,啥也吃不下,連水都喝不進去。你想想啊,人要是連水都喝不下去了,那得多難受啊?所以啊,這人肯定會煩啊,煩得要命!”
    小弟子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仙師啊,這太陽少陽並病到底該咋治呢?”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這事兒啊,其實也不難。關鍵是要看準病因,辨證施治。要是太陽少陽並病啊,咱就不能光想著瀉,得想著怎麽調和氣血,怎麽驅邪外出。就像是兩撥人打架,你得先勸架啊,讓他們別打了,然後再把壞人趕出去。”
    “所以啊,這時候啊,咱可以用點小柴胡湯啥的,調和一下少陽經的氣血,讓外邪無處遁形。然後再用點桂枝湯啥的,扶持一下太陽經的正氣,讓大門重新關上。這樣一來啊,外邪就被趕出去了,身體也就恢複如初了。”
    有一天,咱們這位聰明伶俐的小弟子,眉頭緊鎖,一臉疑惑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雙手合十,虔誠地問道:“仙師啊,弟子有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想問問,如果一個人脈象浮而緊,醫生卻誤用了下法,結果這緊脈反而往身體裏麵鑽了,弄出了個痞證,摸起來軟軟的,但其實就是一股氣堵在那兒,這該怎麽辦呢?有沒有什麽靈丹妙藥可以解救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說道:“哎呀,我的小弟子啊,你這問題問得好!這脈浮而緊,原本該是表證,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結果誤用了下法,這不,邪氣就趁機鑽到裏麵去了,跟裏麵的正氣糾纏不清,形成了痞證。這痞證啊,就像是家裏的客人賴著不走,雖然不占地方,但就是讓人心裏不舒服。不過別怕,咱們有秘密武器——小青龍湯!”
    小弟子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連忙追問:“小青龍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那它到底是怎麽做的呢?仙師快教教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仲景仙師微笑著,緩緩道來:“這小青龍湯啊,可是個寶貝,裏麵有麻黃、芍藥、細辛、幹薑、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這八味藥材。聽好了,咱們要把這三兩麻黃、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幹薑、三兩炙甘草、三兩桂枝,還有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這裏的三兩啊,咱們現代換算成克,就是大約15克,所以每樣藥材都是15克,半夏和五味子嘛,半升大約就是現在的25克左右),統統放進一鬥水裏,注意啊,這麻黃得先煮,煮到水少了兩升,把上麵的沫沫去掉,然後再把其他藥材加進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藥液,把藥渣濾掉,溫溫地喝下去,一天喝三次。這藥方啊,簡直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一邊點頭一邊記錄,突然又想起了什麽,問道:“仙師,那要是病人渴了怎麽辦?或者拉肚子了?又或者小便不利,肚子脹脹的?還有喘得厲害,這藥方要怎麽調整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心想這小弟子真是聰明絕頂,於是耐心解答:“要是病人渴了,那就把半夏去掉,加上括萎根三兩,也就是大約15克,因為半夏有點燥,括萎根呢,能生津止渴;要是拉肚子或者老想歎氣,那就把麻黃去掉,加上一枚炮附子,附子能溫陽散寒,止瀉止痛;要是小便不利,小腹脹脹的,也是去掉麻黃,加上四兩茯苓,也就是大約30克,茯苓能利水滲濕;要是喘得厲害,那就加上半升杏仁,去皮尖,也就是大約25克,杏仁能宣肺平喘。你看,這藥方靈活多變,就像是個萬能小超人,啥問題都能搞定!”
    小弟子一聽,簡直要崇拜得五體投地了,連聲說:“仙師真是神人也!這小青龍湯簡直就是中醫界的變形金剛啊!不過,弟子還想問問,這些藥材到底有啥神奇的功效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更是來了精神,開始詳細講解起來:“麻黃啊,那可是發汗解表的高手,能把體表的邪氣趕出去;芍藥呢,能養血斂陰,跟麻黃一唱一和,防止發汗太過傷了正氣;細辛呢,溫肺化飲,就像是個小暖爐,把肺裏的寒氣都驅散了;幹薑呢,溫中散寒,能把肚子裏的寒氣都趕走;炙甘草呢,調和諸藥,就像是個和事佬,讓大家和睦相處;桂枝呢,溫通經脈,能把全身的陽氣都調動起來;半夏呢,化痰止咳,就像是個清潔工,把體內的痰液都清理幹淨;五味子呢,收斂肺氣,防止肺氣耗散太過。你看,這八味藥材,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才能發揮出小青龍湯的神奇功效!”
    小弟子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一個神奇的中藥世界,各種藥材在他眼前翩翩起舞,他忍不住感歎道:“原來中醫這麽神奇啊!小青龍湯這麽厲害,簡直就是中藥界的f1賽車,速度快,效率高,還能根據路況靈活調整策略!仙師,弟子決定了,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中醫,成為像您一樣的大神!”
    張仲景仙師一聽,欣慰地笑了,摸了摸小弟子的頭,說道:“好樣的!中醫這門學問啊,博大精深,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不過啊,也別忘了享受生活,畢竟咱們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工作生活也要平衡才行啊!”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