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十五)

字數:6193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一臉好奇地問:“師父啊,我聽說有個病叫二陽並病,太陽證沒了,就剩下一個勁兒地發潮熱,這該咋整呢?有沒有啥神奇的方子能搞定它?”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心想這小子還真是個好奇寶寶。於是,他慢悠悠地說:“哎呀,你這問題問得好!二陽並病啊,就是陽明和太陽兩個經的病同時來搗亂,但太陽那邊已經繳械投降了,隻剩下陽明還在那兒鬧騰,發潮熱,手腳還時不時地冒點汗,大便拉不出來,嘴裏還胡言亂語。這時候啊,咱們得用一劑猛藥,讓它老老實實投降,那就是大承氣湯!”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大承氣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師父,快給我講講這方子是怎麽配的,還有那些藥材都是幹啥用的?”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胡子,開始娓娓道來:“這大承氣湯啊,可是個老方子,裏麵有四味猛將:大黃、厚樸、枳實、芒硝。咱們先來說說大黃吧,這家夥可是個直腸子,它一進肚子,就像個清道夫一樣,把腸道裏的垃圾都往下推,還能清熱瀉火,簡直就是腸道的守護神!”
    “哦,原來大黃是幹這個的呀!”小弟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別急,還有呢!”張仲景仙師繼續說,“厚樸這位將軍啊,它可是個暖男,能溫暖脾胃,還能行氣消脹。你想啊,腸道裏垃圾多了,肯定會脹氣嘛,厚樸一去,脹氣就消得無影無蹤了!”
    “哇,厚樸這麽貼心啊!”小弟子驚歎道。
    “再來說說枳實吧,這家夥可是個大力士,能行氣破積。它一進肚子,就像個大力士在推磨一樣,把腸道裏的積滯都給它推出去!”張仲景仙師形象地比喻道。
    “哈哈,枳實真是個大力士!”小弟子笑得前仰後合。
    “最後就是芒硝了,這家夥可是個魔法師,它一進肚子,就能讓腸道裏的水分都吸到一起來,然後形成個大便球,嗖的一下就排出去了!”張仲景仙師幽默地說。
    “師父,您這形容得太生動了!那這些藥材要怎麽配呢?”小弟子迫不及待地問。
    “聽好了啊,大黃要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厚樸要半斤換算成現代就是25克),枳實要五枚換算成現代大概也是幾十克),芒硝要三合換算成現代就是15克,具體多少看情況)。先把厚樸和枳實放水裏煮,煮到水剩下一半的時候,把渣子撈出來,再放大黃進去煮,煮到水再少一半,再把渣子撈出來,最後放芒硝進去,稍微煮一下,就像給湯加點鹽一樣,然後就可以分兩次喝了。記住啊,喝完要是拉了,就不用再喝了!”張仲景仙師詳細地說明了製配方法。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好像已經聞到了大承氣湯的香氣:“師父,這方子聽起來好厲害啊!那喝了之後會有什麽感覺呢?”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那感覺啊,就像肚子裏開了個運動會,大黃、厚樸、枳實它們都在裏麵拚命跑啊跑,想把腸道裏的垃圾都趕出去。芒硝呢,就像個拉拉隊隊長,給它們加油打氣。等它們都跑完了,你就會感覺一身輕鬆,就像卸下了個大包袱一樣!”
    “哈哈,這感覺聽起來太棒了!”小弟子興奮地跳了起來,“師父,我以後也要學會用這個方子,去幫助那些被二陽並病折磨的人!”
    張仲景仙師欣慰地點點頭:“好啊,徒弟有誌氣!不過啊,你得記住,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方子。大承氣湯雖然厲害,但也不能亂用哦!”
    “知道了,師父!”小弟子認真地回答。
    說到這裏啊,咱們再聊聊這大承氣湯背後的中醫理論吧。中醫啊,可是個博大精深的學問,它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陽明病啊,就是陽明經上的病,陽明經可是個很重要的經絡,它跟脾胃、大腸都有關係。陽明病一般表現為高熱、口渴、便秘等症狀,就像身體裏有一團火在燒一樣。
    這二陽並病呢,就是陽明和太陽兩個經的病同時發作了。太陽經啊,就像是人體的守門員,負責抵禦外邪的入侵。但要是太陽經守不住了,外邪就會趁機而入,跑到陽明經裏去搗亂。這時候啊,陽明經就會像個戰場一樣,充滿了火氣和垃圾。
    大承氣湯啊,就像是個清潔工加消防員,它既能清理腸道裏的垃圾,又能撲滅身體裏的火氣。大黃能清熱瀉火、通便排毒;厚樸能行氣消脹、溫暖脾胃;枳實能行氣破積、推動腸道蠕動;芒硝能潤燥軟堅、促進排便。這四味藥配合起來啊,就像是個無敵戰隊一樣,能把腸道裏的垃圾和火氣都趕出去!
    有一天,咱們這位聰明又好奇的小弟子,眨巴著大眼睛,一臉認真地跑來找張仲景仙師,開口就問:“仙師啊,我這心裏頭有個大大的疑惑,非得您來解不可!您說說,這陽明病要是碰上了脈浮而大,嗓子眼幹得能冒煙,嘴裏苦得跟吃了黃連似的,肚子脹得跟懷了娃一樣,還喘得上氣不接下氣,這該咋整?有沒有啥神奇藥方,一吃就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長髯,那眼神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說道:“哎呀,我的小徒兒啊,你這問題問得好!陽明病嘛,就像是身體裏的小火爐燒得太旺,脈浮而大就像是那火苗呼呼往上竄;咽燥口苦,那是火氣直往上衝,把津液都烤幹了;腹滿而喘,那是腸胃裏的熱氣太多,脹得跟個小氣球似的,呼吸都費勁兒。再加上發熱汗出,不怕冷反而怕熱,身子沉得跟灌了鉛一樣,這一連串的症狀啊,就是陽明病的典型表現。”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連連點頭,心裏頭那個佩服啊,簡直是要溢出來了。
    仙師接著說道:“要是這時候,你給病人發汗,那可就壞了事兒了,想象一下,小火爐裏的火本來就已經燒得旺旺的,你再往上澆點水,那不是火上加油嘛!病人立馬就會變得焦躁不安,心裏頭亂得像有隻小貓在撓,說起話來顛三倒四,那就是譫語啦。要是你用溫針療法,哎呀,那更是不得了,病人會嚇得一激靈一激靈的,煩躁得整晚都睡不著,那感覺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烤火,你說難受不難受?”
    小弟子聽得哈哈大笑,心想:“這陽明病還真是調皮得很,非得讓人體驗一把‘火烤的滋味’才肯罷休。”
    仙師看小弟子笑得前仰後合,也忍不住樂了起來,繼續說道:“還有啊,你要是想著給病人瀉下,想把這股火給瀉出去,那也不行。你想啊,腸胃裏頭本來就已經空了,你再這麽一折騰,那外來的邪氣可就趁機鑽了空子,跑到膈肌那兒搗亂去了。這時候,病人心裏頭就會煩得要命,像是有一萬隻螞蟻在爬,舌頭上還會長出一層厚厚的苔,那叫一個難受啊!”
    小弟子一聽,忍不住皺了皺眉,心想:“這陽明病可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讓人左右為難。”
    仙師見狀,微微一笑,說道:“不過啊,你也別太擔心,咱們中醫有的是辦法對付它。對於這種陽明病,咱們有個方子,叫做梔子豉湯,那可是專門對付這種‘火上加火’的病症的。”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催促道:“快快快,仙師,快跟我說說這梔子豉湯是怎麽配的?我得好好學學!”
    仙師也不賣關子,清了清嗓子,說道:“這梔子豉湯啊,其實就兩味藥,一個是梔子,一個是香豉。梔子呢,咱們用十四枚,注意啊,這裏的枚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得是那種中等大小的梔子才行。香豉呢,咱們用四合,也就是四把的量,記得要用棉布把它包起來,不然煮的時候都散了。”
    小弟子一聽,連忙拿出小本本記下來,嘴裏還念叨著:“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記住了記住了。”
    仙師看著小弟子認真的樣子,心裏頭那叫一個欣慰啊,接著說道:“然後呢,咱們把這梔子先放到四升水裏頭,用小火慢慢煮,煮到水剩下一半多一點的時候,也就是二升半左右,就把梔子渣滓撈出來。接著再把香豉放進去,繼續煮,煮到水剩下一升半的時候,就可以關火啦。這時候,再把香豉渣滓撈出來,剩下的湯藥,咱們分兩次喝,每次喝之前稍微加熱一下,要是喝下去之後,病人覺得想吐,那就趕緊停下來,別繼續喝了。”
    小弟子一聽,連連點頭,心裏頭那個激動啊,就像是得到了什麽寶貝似的。不過轉念一想,他又問道:“仙師啊,這梔子和香豉到底有啥神奇的地方,能讓這陽明病聞風喪膽呢?”
    仙師一聽,哈哈大笑,說道:“你這小家夥,問題還真不少。這梔子啊,可是個清熱瀉火的好手,它能把火氣從身體裏頭導出來,就像是給身體開了個‘排氣扇’一樣。而香豉呢,雖然聽起來像是廚房裏的調料,但其實它也是個寶貝,能宣散鬱熱,就像是給身體打開了一扇窗,讓熱氣散出去。這兩味藥一搭配,那效果可就杠杠的了!”
    小弟子一聽,恍然大悟,心想:“原來這梔子豉湯是這麽回事兒啊,中醫真是博大精深,太神奇了!”
    仙師看小弟子一臉崇拜的樣子,心裏頭那叫一個美啊,不過他還是不忘叮囑道:“不過啊,小家夥,你可記住了,這方子雖然好,但也不是萬能的。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病情也有輕重緩急之分,所以在用藥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切不可盲目照搬,否則的話,好心也可能辦壞事哦!”
    有一天,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小弟子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張仲景仙師的草堂前。他眨巴著那雙充滿求知欲的大眼睛,一臉天真地問道:“仙師啊,我聽說陽明病要是渴得要命,嘴唇幹得像沙漠裏的仙人掌,舌頭都能舔到鼻子了,那該咋整呢?有沒有啥靈丹妙藥能救急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大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胡須,說道:“哎呀,我的小徒啊,你這是遇到‘渴渴大軍’了啊!別擔心,咱們中醫界有招兒,白虎加人參湯,專治這種‘幹渴難耐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弟子一聽,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沙漠中的綠洲,連忙追問:“仙師,快說說,這白虎加人參湯是個啥寶貝?怎麽做?吃了能立馬變水寶寶嗎?”
    仙師笑著搖了搖頭,開始娓娓道來:“這白虎加人參湯啊,可不是一般的湯水,它是古代名醫的智慧結晶,專門對付陽明病那種熱得跟火山爆發似的,身體裏的水都被烤幹了的情況。來,咱們先看看它的配方:知母30克六兩換算成現代計量,一兩等於五克哦),石膏50克一斤),炙甘草10克二兩),粳米大約30克六合,這裏的合是古代的量器,咱們就估算個大概吧),還有人參15克三兩)。怎麽樣,聽起來是不是挺豪華的?”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心想:這藥方子簡直就是中藥界的“滿漢全席”啊!
    接下來,仙師開始講解製作步驟,仿佛是在調配一場精彩的中藥烹飪大賽:“首先呢,你得找個大鍋,哦不,是藥罐,把這一堆寶貝藥材統統扔進去,再加上十大碗水一鬥水,古代計量單位,咱們換算成現代的大碗吧)。然後,開大火煮沸,轉小火慢燉,記得要看著火候,別把咱的‘人參大補湯’煮成了‘黑炭焦糊湯’。等到粳米煮得軟軟糯糯的,湯色變得清澈透亮,香味四溢的時候,就可以關火啦!最後,把藥渣過濾掉,留下精華,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每次溫服一升,保證你喝完之後,從裏到外都水嫩嫩的!”
    小弟子聽得直流口水,仿佛已經嚐到了那碗神奇的湯藥,連連點頭:“仙師,這聽起來就像是給身體做的spa啊!那這些藥材都是幹啥用的呢?為啥能這麽神奇?”
    仙師微微一笑,開始科普模式:“知母啊,這家夥可是清熱瀉火的高手,專門對付那些因為內熱過盛而引起的口幹舌燥,就像是給身體裏的火爐澆上一盆涼水,瞬間降溫。
    石膏呢,更是個重量級的選手,它能清熱除煩,還能生津止渴,想象一下,你身體裏的熱氣被石膏這個大冰塊一點點吸收掉,是不是超爽?
    炙甘草,別看它名字裏有個‘甘’字,它可是調和各種藥材的能手,讓整個方子更加和諧,喝起來不會覺得太苦。
    粳米,這個就比較接地氣了,它能養胃和中,幫助消化吸收,就像是給身體墊個軟軟的枕頭,讓你在吃藥的同時也能照顧好胃寶寶。
    至於人參嘛,那可是大補元氣的明星藥材,能增強免疫力,補充因為生病而消耗的能量,讓你快速恢複活力,變回那個生龍活虎的小弟子!”
    小弟子聽得如癡如醉,仿佛自己已經變成了中醫小達人,開始自言自語起來:“知母降火,石膏冰塊,炙甘草調和,粳米養胃,人參大補……這簡直就是一場中藥界的狂歡節啊!”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