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二者取其一

字數:6024   加入書籤

A+A-


    然而聽到此番懇請的話語後,張大海依然態度堅決表示不再次出手相助:誰都不能強迫別人一次次無償給予幫助,這不符合基本道理。
    "張強同誌,其實當年與您的口頭協議早該形成書麵文本詳細討論了,我可以接受派人洽談的建議,但也警告您做好準備——國外類似產品已經開始更替升級。
    你們若無法盡快適應市場變化節奏,隻會越來越落後。”
    這一信息無疑給了張強當頭棒喝般震撼,令其幾乎喪失信心回應。
    "怎麽可能?客戶總不至於拋棄我們去找別的供應商吧?畢竟這屬於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啊。
    "
    "你怎麽可以這樣天真?生意就是生意。
    一旦中斷供應渠道,對方當然立即另尋替代廠商投產。”
    "可是至少看在多年的情分麵上給我們一次機會不是嗎?"
    “情麵?你以為對方是誰,能談情說義嗎?國際商業世界裏,根本沒人顧及情感。
    能不向我們索賠就已相當克製。”
    接下來的交談更為殘酷,盡管提供了一些建議比如集中現有資源完成數控機器下線目標並通過進一步技術研發構建競爭優勢梯隊,但對於現階段缺
    還好,李強現在已經擔任了京城第二機械廠的副廠長,主要負責生產工作。
    如何拯救這個大型工廠的問題,已經不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
    當他回到京城第二機械廠時,張華第一時間請他去了辦公室。
    “李廠長,您見到王大海了嗎?他是怎麽說的?我們的家用機床什麽時候可以恢複出口?” 張華現在是真的著急了,上級領導幾乎每天給他打三次電話詢問這個問題。
    “我見過王大海了,他說出口的事要我們自己和對方談判,售後問題也由我們自行解決。” 李強隻是將王大海最後的態度傳達給了張華,具體執行細節由他們去商量。
    “我們自己去談?這什麽意思?今天不是你跟他談的嗎?那我們還要跟誰談呢?” 張華睜大眼睛,一副疑惑的表情。
    “張廠長,你知道的,我是找的住在新時代大廈的王大海,而不是聯合國家那邊主持海龍集團的劉建國。”
    聽完這話,張華一下子站起來,又是個理由,王大海你也太沒出息了吧?連承認真實身份都沒膽量嗎?
    但是麵對這種耍賴的行為,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無論京二機有多大的麵子,也無法要求國家強製讓王大海和劉建國合並。
    如果真的這麽做,簡直就是撿芝麻丟西瓜。
    上級部門比他們更明白輕重緩急。
    王大海訓誡了李強一番,然後想起給他的建議,覺得這個主意真的很不錯!
    別以為那個年代的京城住房不成問題,在沒有商品房的時代,房子短缺的程度後人難以想象。
    如今京城第二機械廠的員工都住著這麽好的房子,整個城市的人都羨慕不已。
    如果他們表示願意整棟出售職工樓,王大海敢打包票,這些房產一定會搶破頭。
    缺乏房源的單位太多了,不隻是政府機關,還有各個工廠。
    即便建新房不容易,但如果有買現房的機會,各單位分分鍾都能想辦法湊錢。
    王大海把這個建議寫成了一份報告,通過自己的關係遞交給了上級領導。
    現在的他的首批學生已經走上崗位,這點小事並不難辦到。
    報告送到上級領導那兒,也讓他們大吃一驚,並誇讚這個王大海不愧是在商人中摸爬滾打過的。
    當秦華再次哭窮時,上級直接拿出了這份方案:你們沒錢了?簡單啊,把用公司資金蓋的家屬樓拿出來騰地方,我們會立刻找到買家。
    聽到這樣的方案,京城第二機械廠的廠長們大吃一驚,這種想法怎麽傳到了領導耳裏?在他們的觀念裏,寧願廠子停工倒閉,也絕不許讓出家屬樓。
    反複權衡之下,工廠最終還是被迫停擺。
    停工的第二天,太平洋投資就直接與新太平洋合資公司進行了會麵,並正式向其上級管理部門發出公函,事件被再度升級。
    管理部門又能說什麽?隻能依法行事。
    正值國內大量引入外資的階段,京二機事件若處理不好會影響整體形象。
    沒人敢拿人情規則去挑戰王大海。
    另外,法律上來說,環太平洋投資公司和王大海並無直接聯係。
    此時的張明選擇了認命。
    任職幾個月以來,他就未有一天清閑過。
    這時他對李強很是羨慕,後悔當初把其擠下職位。
    本想當了廠長會光鮮,沒想到李強當廠長時期才是工廠最風光的時段。
    他因精明失策,接過了這堆爛攤子,導致各種問題全集中爆發,哪裏還能講道理呢?
    “上級,我們京二機真的沒辦法了。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如果資本家覺得我的命有價值,拿去好了;否則的話,我們京二機沒法還這筆賬。” 張明也變得光棍,畢竟沒有選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明!你這是什麽態度?你們把借的錢揮霍完就開始耍賴?告訴你不行!回去告訴你廠裏的員工,那筆錢是靠質押百分之四十五的京二機股權得來的。
    你們還不上的後果想清楚了嗎?”
    “上級,京二機還有國家占的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吧?難不成國家就不顧及我們死活?”
    “哈哈,張明你這話說得真好聽。
    當時搞福利建設時怎麽不想國家呢?分配家屬樓時怎麽忘了國家呢?難道還想著讓國家賣那剩下的五十五份股繼續養著你們?”
    直屬領導人說話非常不留情麵,讓張明心頭火起。
    在他心裏,關心員工的生活本就是企業和國家的職責。
    以前資金充足時也就隻蓋了幾棟家屬樓,竟然引起來這麽大嫉妒?
    但其他工廠無法建造家屬樓是因為利潤大部分交給上級,而合資企業則基本留住了所有利潤以支持經營和發展,
    一旦他們真的這麽做,外資一來就會發現——嘿,原來你們招商引資的目的竟是如此!那麽之後想從國際吸引投資?簡直不用再想。
    這個時候,不少人心裏開始隱約埋怨起了張雲波。
    覺得他之前的做法實在太有問題,生生將一家大企業逼到了這般境地。
    張雲波自然也聽到了這些閑言碎語,甚至有人私下和他談話時,也在暗示:為何不讓林京二廠一條生路?你好我好大家好,豈不更好?
    可惜,張雲波並不按別人的劇本行事。
    作為改革初期的人,許多人還沒有這種覺悟,但張雲波要讓上下所有人都清楚:國際資本絕不是上帝撒下的福祉,而是吃人肉喝人血的猛獸。
    這次林京二廠事件的操作其實簡單得很。
    起初雙方商議的是合資建廠,可後續合資竟成了貸款。
    林京二廠以其股份為抵押。
    如今,林京二廠已經無法經營下去了。
    即使上級緊急注入資源或大量訂單,也無法讓其還清當初貸款。
    動用一筆外匯幫助償還外債是唯一出路。
    否則拖一天就是巨額違約金。
    經過長時間磋商,上級終於決定履行原協議。
    按照當初約定,林京二廠百分之四十五資產用來抵押借貸來的資金。
    如今錢還不上,則需以物抵賬。
    接著,商務部門與工業管理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正式入駐林京二廠,會同張雲波委派人員開始進行資產清算工作。
    廠房、設備、土地車輛,甚至連住滿職工家屬的宿舍都在清算範圍內。
    曆時一個月的詳細核查後,林京二廠大半財產被用於償債。
    隻留下部分廠區和幾排平房,還有個倉庫勉強維持經營。
    其中一棟已分配住房也被要求退回當作賠償使用。
    但想要趕走那些已經入住的工人顯然根本行不通,不管是市工作組還是原工廠領導都無法執行這樣艱巨的任務。
    然而直接讓國家財產就這樣流失用於個人牟利,這是上級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最終決議是:所有林京二廠的主要領導必須退回分到的房屋,不然就得辭職。
    二者取其一。
    你妄想兩頭得利,沒門兒!
    而這些退回的房屋也不會交由張雲波處置,因為他知道接受這種敏感物品會帶來多大的反感。
    而且即便給了他,他也絕對不會接受。
    上級自有解決辦法將其換成人民幣現金並退還給張雲波。
    就這樣,張雲波花費千萬美元曆時兩年終於在政策中開辟出了小小突破口,讓他的恒盛公司得以初步展現出來。
    盡管如此,這僅是一個開端。
    理論上,恒盛仍然隻是合資企業的一個分部,並非完全獨立的企業。
    雖現在掌控合資企業的林京二廠隻殘存少數倉儲空間,隻要有牌坊掛,那仍是林京二廠存在形式。
    隨著償付過程進入關鍵階段,張雲波迅速展開新一輪動作。
    他先找到主管部門,關切起目前處於空閑中的林京二廠職工問題。
    既然拿到工廠卻無人可用也不行吧。
    如何盡快恢複生產成為了擺在所有人麵前新的課題。
    喜歡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