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閣臣造勢亂朝綱

字數:5622   加入書籤

A+A-


    王天培居中精心調度,巧妙地串聯起眾多官員。他憑借著自己在內閣次輔的崇高地位,以及江南士林領袖那無可比擬的影響力,運用各種各樣巧妙的手段。
    時而曉之以義正言辭之理,時而許之以令人心動之利,使得那些官員們心甘情願、死心塌地地為趙王效力。
    於是,推舉趙王的奏折如雪片般紛紛湧向永正皇帝的案頭,仿佛一場洶湧澎湃、勢不可擋的洪流。每一份奏折都竭盡所能、不遺餘力地誇讚趙王的仁德、才能和功績,試圖讓皇帝堅定不移地相信趙王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內閣之中,葉高憤怒地拍案而起,大聲吼道:“王天培此舉簡直是膽大包天、無法無天,亂了朝綱!如此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為趙王造勢,置朝廷的公正於何地?這簡直是對朝廷綱紀的公然踐踏!”
    賈瑀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此事非同小可,影響極為惡劣。這般下去,朝堂恐怕要陷入一片混亂不堪、難以收拾的局麵。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阻止這種局麵的進一步惡化。”
    李鴻漢也麵色凝重地附和道:“沒錯,葉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必須想辦法阻止這種局麵的惡化,不能讓王天培的陰謀得逞。否則,朝廷的公正和秩序將蕩然無存。可這王天培勢力龐大,我們又該如何是好?”
    葉高急切地說道:“不管怎樣,也不能任由他這般胡作非為。咱們得趕緊收集證據,向皇上稟明實情。”
    賈瑀搖搖頭說道:“此事不易啊,王天培做事滴水不漏,要找到確鑿證據談何容易。”
    李鴻漢接著說道:“即便困難重重,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不如從那些被他拉攏的官員入手,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葉高又道:“可那些官員如今都被王天培籠絡得死心塌地,怕是不會輕易吐露實情。”
    賈瑀思索片刻說:“那我們也不能放棄,多派人暗中觀察,總會發現蛛絲馬跡。”
    李鴻漢歎氣道:“也隻能如此了,但願能盡快有所突破。”
    在王天培的精心運作下,滿朝上下、京城內外,皆是推舉趙王的奏章。那如雪片般飛來的奏折,堆積如山,幾乎要將皇宮的書房淹沒。甚至一些本無推舉權的低級官員,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紛紛上表稱頌趙王的賢明。
    他們在表中竭盡所能地描繪趙王的種種美德,將其讚譽為仁德兼備、智慧過人,仿佛趙王便是那上天特意賜予王朝的救星。這些低級官員們為了能夠引起注意,用詞誇張到極致,情感真摯得近乎諂媚,讓人看了不禁心生厭惡。
    在京城的茶館中,人們議論紛紛。
    民間也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大街小巷、茶肆酒樓,處處都在傳頌著趙王的賢明。
    集市上,一位賣菜的老農與旁邊的貨郎閑聊道:“聽說趙王仁義無雙,若他日後能掌大權,咱老百姓的日子可就有盼頭啦!”
    貨郎連連點頭,和道:“可不是嘛,到處都在誇趙王,想必是真有非凡之處。說不定趙王就是上天派來拯救咱們的福星呢!”
    一位路過的教書先生聽到他們的對話,也忍不住插言道:“是啊,如今這局勢,趙王或許真能給咱們帶來轉機。”
    這時,一位年輕的秀才說道:“我看未必,這誇讚之聲來得如此迅猛且一致,實在蹊蹺,恐怕背後有人刻意操縱。”
    一位富態的商人搖頭說道:“管他是不是有人操縱,隻要趙王能讓咱們過上好日子,那就是好的。”
    眾人紛紛點頭,開始跟風附和。
    一位老者緩緩說道:“還是謹慎些好,莫要被表象所迷惑,這背後的水說不定深得很呐。”
    貨郎說道:“哎呀,老人家,您別想得太多,咱就盼著能有個好主子。”
    秀才接著說:“這其中的門道可多著呢,哪能如此簡單就下結論。”
    教書先生也說道:“是啊,咱們還是得冷靜看待,不可盲目跟風。”
    書院中,學子們也在熱烈討論。
    一位激進的學子說道:“趙王如此受推崇,定能帶領國家走向昌盛。”
    另一位沉穩的學子反駁道:“莫要輕易被表象迷惑,這背後的真相或許並非如此簡單。我聽聞內閣的葉大人他們對這事兒頗有微詞,恐怕其中另有隱情。”
    又有學子說道:“可如今這形勢,趙王的呼聲如此之高,怕是難以阻擋啊。”
    激進的學子道:“那又如何?若趙王真有才能,順應民意豈不是好事?”
    沉穩的學子回應:“但這民意是否真實還未可知,不可過早定論。”
    而在皇宮中,永正皇帝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折,麵色陰沉,心中暗自思忖著這背後的玄機。
    永正皇帝午膳時派人找來王天培。
    永正皇帝說道:“不講那麽多規矩了,搬把椅子來,讓王大人坐著吃吧。”
    王天培趕忙說道:“老臣豈敢與皇上同食。”
    永正皇帝說道:“咱們今天不講君臣之禮,坐,坐。朕大病初愈胃口不行,你多吃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天培謝恩道:“臣謝皇上。”
    永正皇帝問道:“怎麽樣,這一向身子骨還好?”
    王天培回複道:“勞皇上惦記,臣這一陣子時感腰酸,晚上睡覺也覺得睡不穩。”
    永正皇帝歎氣道:“朕一樣,左邊這有顆牙已經鬆了,睡覺呢睡倆時辰也就醒了,看起來,咱們都得節節勞了。”
    永正皇帝接著說道:“凡事不能不操心,但也不能太操心,有些事可以讓小輩們去幹,咱們也能歇歇,放手讓他們去幹,前人田地後人收,是不是?”
    王天培奉承道:“皇上龍筋虎骨,聖體旺強,怎麽能說一個老字呢,奴才還想沾著皇上的餘福,伺候皇上一萬年呢。”
    永正皇帝說道:“這就連堯舜到現在,也不過幾千年,人哪有活一萬年的。得撒手時要撒手,該饒人處且饒人,你和朕都得為後人多想想了。”
    永正皇帝又道:“朕看你也老眼昏花了,把新進上來的老花鏡拿去試試,興許中用呢 。”
    王天培眼神閃爍,言語含糊地應道:“皇上所言極是,隻是這……這……老臣一時還未能全然領會。”
    永正皇帝目光銳利地盯著他,失望之色溢於言表,沉聲道:“王大人,朕的意思,你當真不懂?”
    王天培額頭滲出汗珠,強作鎮定道:“皇上,老臣愚鈍,還望皇上明示。”
    永正皇帝冷哼一聲,站起身來,背對著王天培說道:“罷了,你好自為之。”
    王天培誠惶誠恐地跪地謝罪:“皇上息怒,老臣……”
    永正皇帝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退下吧。”
    王天培隻得唯唯諾諾地退出宮殿,這場會麵不歡而散。
    永正皇帝坐在禦書房中,麵色陰沉,對著身邊的高進忠說道:“這王天培,朕本以為他是個識大體的,沒想到如今竟如此利欲熏心,連朕的暗示都裝作聽不懂。”
    高進忠小心翼翼地回道:“陛下息怒,或許王大人一時糊塗。”
    永正皇帝冷哼一聲:“糊塗?他可不糊塗,心裏頭的算盤打得精著呢!朕給他機會,他卻不知悔改,還妄圖在這權力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永正皇帝站起身來,來回踱步,繼續說道:“朕一直念著他往日的功績,對他多有容忍,可他卻不知感恩,為了一己之私,攪亂朝綱。”
    高進忠連忙附和:“陛下聖明,這王大人確實有些過分了。”
    永正皇帝停下腳步,目光堅定:“朕絕不容許這樣的臣子肆意妄為,壞了我朝的根基。高進忠,你派人給朕盯著王天培,一舉一動都要向朕匯報。”
    高進忠躬身應道:“遵旨,陛下。”
    永正皇帝重新坐回龍椅,眉頭緊皺:“朕倒要看看,他王天培還能折騰出什麽花樣來。”
    高進忠站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出,深知皇帝此刻心中的惱怒。
    永正皇帝突然笑道:“那好,朕就給他們再添點火候。高進忠去宣旨,升趙王的母親蔡嬪為貴妃,即刻把這消息傳出去。”
    高進忠心頭一驚,但臉上仍保持著恭順,連忙應道:“遵旨,陛下。”
    旨意傳出,宮廷內外一片嘩然。
    王天培得知此消息後,心中更是篤定趙王有望成為太子,行事愈發張狂。
    而內閣眾人則是麵麵相覷,不知皇帝此舉究竟是何用意。
    葉高緊皺眉頭說道:“陛下這一招,實在讓人摸不透啊。”
    賈瑀沉思片刻道:“恐怕這局勢會更加複雜難測了。”
    李鴻漢憂心忡忡道:“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葉高說道:“不管怎樣,咱們還是要堅守正道,不能讓王天培之流得逞。”
    賈瑀點頭道:“沒錯,隻是還需從長計議。”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也是暗潮湧動。蔡貴妃得到晉升,自是得意萬分,一些嬪妃們則是嫉妒不已。
    蔡貴妃在宮中對著侍女說道:“如今本宮晉升,那趙王的地位想必也會更上一層樓。”
    侍女奉承道:“娘娘洪福齊天,趙王殿下也定會前途無量。”
    其他嬪妃聚在一起議論。
    趙王在府中聽到母親晉升的消息,心中大喜,對王天培等人說道:“看來父皇對本王還是頗為看重的。”
    王天培諂媚道:“殿下,這是大好的兆頭,咱們的計劃必定能成功。”
    趙王笑道:“全仰仗王大人的籌謀。”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