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凶奴三路犯邊境

字數:4950   加入書籤

A+A-


    北方邊境突然傳來八百裏加急軍報,凶奴竟大舉進攻,兵分東、中、西三路,分別猛撲遼東、大同、榆林。
    一時間,邊境烽火連天,戰鼓雷鳴。凶奴鐵騎如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所到之處,硝煙彌漫,百姓流離失所。
    遼東守軍奮勇抵抗,城牆上的士兵們麵容堅毅,緊握兵刃,與來犯之敵展開殊死搏鬥。然而,凶奴兵力眾多,攻勢凶猛,遼東的局勢愈發危急。
    大同這邊,戰況同樣慘烈。守城將領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一次次擊退凶奴的衝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城中糧草和軍備逐漸匱乏,援兵卻遲遲未到。
    榆林的戰況更是驚心動魄,凶奴的鐵騎如洪水猛獸般衝擊著城門,城樓上的箭雨如飛蝗般落下,卻仍難以阻擋凶奴瘋狂的進攻。
    朝廷收到軍報後,朝堂之上一片嘩然。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主張求和,有人堅決要求出兵抗擊。
    永正皇帝惱怒凶奴不識時務,竟敢在自己籌備上道號的關鍵時刻大舉進攻,這無疑像是狠狠給了自己一個響亮的巴掌。
    他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龍顏震怒,雙眼圓睜,怒吼道:“這群蠻夷,竟敢在此時擾我安寧,壞我大事!”那聲音震得朝堂上的大臣們個個噤若寒蟬,不敢抬頭直視皇帝的怒火。
    永正皇帝來回踱步,身上的龍袍隨著他的動作擺動,顯示出他內心的極度煩躁與不安。“朕本欲順應天命,成就無上道號,卻被這凶奴擾了興致。”他緊握著拳頭,關節發白,“朕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林之煥趕忙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此時出兵,切不可魯莽行事啊。凶奴此番來勢洶洶,我們尚需時間籌備戰略、調配糧草,貿然出兵恐難取勝。”
    馬東真也緊接著說道:“陛下息怒,如今國內局勢初定,若倉促出兵,後方軍需供應恐難保障,還望陛下三思。”
    永正皇帝怒目而視,大聲嗬斥道:“你們二人,莫非是懼怕凶奴,才如此阻攔朕?朕的威嚴豈容匈奴踐踏!”
    林之煥急忙跪地,言辭懇切:“陛下,臣絕非此意。隻是戰爭之事,關乎國之根本,萬不可意氣用事。”
    馬東真也跟著跪下,說道:“陛下,當下應以大局為重,先穩住國內局勢,再從長計議出兵之事,方為上策啊。”
    永正皇帝冷哼一聲:“朕意已決,不必多言!若再有人阻攔,休怪朕無情!”
    林之煥和馬東真對視一眼,無奈地歎了口氣,但仍不肯放棄,繼續苦苦勸諫。
    林之煥說道:“陛下,就算要出兵,也需先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選派得力將領,否則倉促應戰,隻會讓將士們白白送死。”
    馬東真也補充道:“陛下,還請您考慮清楚,戰爭一旦開啟,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國家也會承受巨大的壓力。”
    然而,永正皇帝此時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根本聽不進他們的勸告,執意要立刻出兵征討凶奴。
    兵部尚書王子騰:“臣如今敵人大舉進攻,不是和戰的問題,應該防禦敵人這波進攻,再考慮下一步。”
    永正皇帝眉頭緊皺,怒視著王子騰說道:“朕已決心出兵,你卻主張防禦,莫不是也心存膽怯?”
    王子騰連忙跪地,神色惶恐卻堅定地回道:“陛下息怒,臣絕非膽怯。隻是以目前局勢來看,倉促出兵風險極大。先做好防禦,穩固防線,摸清敵軍虛實,再圖進攻之策,方為穩妥之舉。”
    林之煥也再次進言:“陛下,王子騰大人所言有理。防禦得當,亦可挫敵銳氣,為後續反擊創造有利條件。”
    馬東真跟著說道:“還望陛下能采納王子騰大人的建議,以保萬全。”
    永正皇帝沉默片刻,臉色依舊陰沉,冷冷說道:“那依你們之見,這防禦之事該當如何部署?”
    王子騰見皇帝態度稍有緩和,忙道:“陛下,可速調周邊駐軍增援邊境,加固城防,多備箭矢滾石。同時,派出探子密切監視敵軍動向,隨時回報。”
    林之煥補充道:“還需安排好糧草補給,確保防禦期間物資充足,方能堅守。”
    馬東真也說道:“可令當地百姓暫時轉移至安全之地,以免遭受戰亂之苦。”
    永正皇帝微微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便依你們所言,先做好防禦。若防禦不利,朕定不輕饒!”
    眾人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保邊境無虞。”
    於是,朝廷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投入邊境的防禦部署之中。
    散朝後,永正皇帝留下賈瑀。
    禦書房內,永正皇帝坐在桌案後,臉色依舊陰沉。賈瑀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躬身行禮:“陛下。”
    永正皇帝抬頭看了他一眼,說道:“賈瑀,今日朝堂之上,你為何沉默不語?”
    賈瑀心中一緊,趕忙回道:“陛下,臣深知此事重大,不敢輕易妄言。”
    永正皇帝冷哼一聲:“哼,不敢妄言?朕看你是心中沒個主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瑀連忙跪地:“陛下息怒,臣對凶奴進犯一事,也認為首先是做好防禦。然後加強情報,爭取吃下來犯的敵軍,還不是每次打跑而已。”
    永正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哦?那你說說,如何才能做好這防禦?”
    賈瑀定了定神,說道:“陛下,可從臨近州縣抽調兵力,增強邊境防禦力量。同時,加緊趕製兵器,保障軍需供應。再者,可派能言善辯之士前往草原,試圖分化凶奴各部聯盟。”
    永正皇帝聽著,臉色稍有緩和:“嗯,你所言也有些道理。那你覺得,這防禦能抵擋得住凶奴的進攻嗎?”
    賈瑀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隻要部署得當,將士們齊心協力,定能抵禦。但長久來看,還需製定反擊之策。”
    永正皇帝站起身來,來回踱步:“反擊?”
    賈瑀再次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反擊凶奴需從長計議。首先,當整頓軍備,打造精良兵器,訓練精銳之師,提高我軍戰鬥力。再者,可派遣細作深入凶奴內部,了解其兵力部署、糧草儲備等情況,以便我們知彼知己。”
    永正皇帝微微點頭,示意賈瑀繼續說下去。
    賈瑀接著道:“此外,我們當聯絡周邊與凶奴有隙的部落,許以好處,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凶奴。還可在邊境設立多個誘敵據點,佯裝敗退,引凶奴深入,再設伏兵圍殲。”
    永正皇帝目光炯炯,問道:“那糧草補給如何保障?”
    賈瑀回道:“陛下,可從各地征集糧草,同時在邊境開辟屯田,實現自給自足。另外,開通糧道,確保運輸暢通。”
    永正皇帝說道:“若要反擊,何人可以為帥。”
    賈瑀趕忙回道:“陛下,臣以為馬東真、王子騰,或者林之煥大人皆可擔此重任。馬東真大人在江南治理有方,心思縝密,統籌調度之能出眾;王子騰大人久曆戰事,深諳兵法,作戰經驗豐富;林之煥大人足智多謀,能洞察局勢,可把控全局。”
    永正皇帝手撫下巴,沉思片刻道:“這三人各有所長,然究竟誰最為合適?”
    賈瑀接著說道:“陛下,若論軍事指揮,王子騰大人當為首選;若要兼顧後勤保障與戰略規劃,馬東真大人或能勝任;而林之煥大人則善於謀劃奇策,於關鍵時刻扭轉戰局。”
    永正皇帝微微頷首,目光中透露出思索,忽然說道:“人都是毛遂自薦,愛卿太謙虛,最適合為帥的是你。愛卿弱冠之年就投筆從戎,初戰便擊敗凶奴,戰功赫赫。後來豫南平叛,你身先士卒,指揮若定,迅速平息叛亂。江南剿匪之時,你策略精妙,將匪患連根拔起。東海抗倭,你更是勇謀雙全,令倭寇聞風喪膽。西南平播,你奇計頻出,一舉獲勝。平定南疆,安定直隸,哪一樣不是你的豐功偉績?朕一一細數你的過往勝績,這帥位非你莫屬。”
    賈瑀大驚,連忙跪地,惶恐道:“陛下,臣萬萬不敢當。臣雖略懂兵法,但與諸位大人相比,實在相差甚遠。此等重任,臣恐難以勝任,還望陛下三思。”
    永正皇帝看著賈瑀,說道:“愛卿不必過謙,朕觀你平日之謀略,相信你有此能力。”
    賈瑀推辭道:“陛下,臣往昔之功績,皆仰仗陛下洪福與將士們用命,實非臣一人之功。且如今麵對凶奴這等強敵,局勢複雜多變,非臣之能可以駕馭。懇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另擇良將為帥,臣願在旁輔佐,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永正皇帝凝視著賈瑀,臉色微沉,說道:“賈瑀,朕如此看重你,你卻一再推辭,莫非是對朕的旨意有所不滿?”
    賈瑀慌忙再次跪地,叩頭道:“陛下息怒,臣絕無此意。隻是深知帥位責任重大,臣唯恐有負陛下重托,給國家帶來災禍。”
    永正皇帝長歎一口氣,說道:“罷了,你且先回去,容朕再思量思量。”
    賈瑀如蒙大赦,謝恩後緩緩退出殿外,心中依舊忐忑不安。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