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祭祀修道風氣盛
字數:5022 加入書籤
永正皇帝決定在莊嚴宏偉的三清宮舉行盛大的上道號儀式。賈瑀竟不顧自身名聲,全力以赴地積極奔走,為皇帝的此次儀式竭誠服務。甚至在請示永正皇帝之後,他以代理兵部尚書的身份果斷調動軍隊,以確保儀式的順利進行和安全保障。永正皇帝對此大為欣賞,對賈瑀的表現讚譽有加。
內閣眾人其實都深知,這是賈瑀為了抵禦宦官勢力的肆意妄為,主動不顧個人名聲,選擇接近皇帝的無奈之舉。故而,雖然他們不能公開為賈瑀辯白,無法為他的行為進行解釋和正名,但也約束自己派係中的年輕官員,嚴令他們不得找賈瑀的麻煩,以免破壞了當前微妙的局勢。
在三清宮前,紅毯鋪地,旌旗飄揚。陽光灑落在金碧輝煌的建築上,折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遠遠望去,隊伍浩浩蕩蕩而來。走在最前方的是手持金瓜、鉞斧、朝天鐙等兵器的武士,他們身著華麗的鎧甲,身姿挺拔,威風凜凜。
“這排場,可真是奢華無比啊!”一位圍觀的百姓忍不住低聲說道。
“噓,小聲點,別惹禍上身!”身旁的人趕緊捂住他的嘴。
緊隨其後的是一列列舉著旌旗的侍從,旌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旗上繡著各種神秘的符文和圖案。
接著,是一隊隊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士,馬匹毛色鮮亮,裝飾著華麗的轡頭和鞍具。騎士們手持韁繩,目光堅定,整齊的馬蹄聲仿佛大地的心跳。
“瞧瞧這陣勢,皇帝對這道號儀式可真是重視啊!”一位官員小聲對身旁的同伴說道。
“誰說不是呢,隻是這勞民傷財的,唉……”同伴無奈地歎了口氣。
再往後,是一輛輛精致的車輦。其中,最為矚目的當屬皇帝的禦輦,車身雕刻著精美的龍鳳圖案,鑲嵌著珍珠寶石,在陽光下閃耀著炫目的光芒。拉禦輦的駿馬毛色純白,步伐穩健而莊重。
儀仗隊伍中的樂師們奏響莊重而宏大的樂章,鍾鼓齊鳴,聲音回蕩在整個宮殿群,仿佛在向天地宣告這一神聖時刻的到來。
永正皇帝身著繡有九條金龍的華麗道袍,頭戴鑲嵌著明珠寶石的道冠,在眾多侍從的簇擁下,緩緩走向道壇。他的步伐沉穩而堅定,麵容肅穆,眼中透著對道的虔誠。
“陛下這一身裝扮,真是宛如仙人下凡。”一名小太監討好地說道。
“哼,就知道拍馬屁!”旁邊的老太監白了他一眼。
道壇四周,擺放著各種珍奇的法器和祭品。五彩的綢緞隨風飄舞,宛如仙雲繚繞。道士們身著潔白的道服,手持拂塵,口中念念有詞,為皇帝的上道號儀式誦經祈福。他們的聲音整齊而悠揚,仿佛能穿透雲霄,直達天際。
當永正皇帝踏上道壇的那一刻,全場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那神聖的一刻。
主持儀式的大法師通元真人王道玄高聲宣讀祭文:“維永正廿五年,歲次甲子。時逢盛世,國祚昌隆。今有大淳孝慈皇帝,德被蒼生,心懷大道,篤信玄門,虔誠向道。因其功德巍巍,恩澤四海,特奉道號‘浩渺蒼穹禦靈太微金闕無上道真混元大羅金仙濟世渡厄玄通聖尊靈應帝君’。今於京師,設壇祭天,敬告上蒼。伏以,天道蒼茫,玄之又玄,妙不可言。上蒼慈悲,普濟群生,澤被萬物。今吾皇,仁心仁德,治世有方,勵精圖治,使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其施仁政,以安百姓;其崇禮教,以正風俗;其興水利,以豐稼穡;其廣施恩,以撫黎庶。德被八荒,功在千秋。今奉此道號,乃感上蒼之眷顧,祈願上蒼賜福,佑吾皇福壽康寧,國祚綿長。亦願吾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民安康,四海升平。臣等謹以香花素果,清醴時饈,恭奉於天壇之上。伏望上蒼垂憐,納此微忱,賜福降祥。尚饗!”
聲音剛落,法螺大響,五彩的花瓣從空中飄落,如夢幻般美麗。
“這儀式,真是壯觀啊!”有人忍不住感歎。
“噓,別說話,小心犯了忌諱!”旁人趕緊提醒。
在場的眾人紛紛跪地,高呼萬歲,聲音響徹雲霄。這一刻,整個三清宮仿佛化作了仙境,充滿了神秘而莊嚴的氣息。
永正皇帝親自帶領滿朝宗室貴勳文武大臣祭祀。
楚王身著蟒袍,神情莊重,一絲不苟地按照祭祀的禮儀進行著每一個步驟。他眼中滿是敬畏,每一次鞠躬都顯得格外虔誠,似乎將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這場祭祀之中。
“楚王殿下真是恭敬啊!”身旁的大臣小聲說道。
“這等場合,誰敢不敬!”另一位大臣低聲回應。
趙王亦是全神貫注,他那嚴肅的麵容在香火的映照下顯得愈發凝重。雙手捧著祭器,動作小心翼翼,生怕有絲毫的差錯,以顯示對祭祀的極度重視。
賈瑀更是絲毫不敢懈怠,他目光專注,緊跟皇帝的步伐,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卻顧不得擦拭,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盛大的祭祀儀式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祭祀現場香煙繚繞,莊重的誦經聲此起彼伏。眾人在皇帝的帶領下,向神明獻上最誠摯的敬意和祈求。
然而,就在祭祀進行到關鍵時刻,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原本明亮的陽光瞬間被遮蔽,整個祭祀現場陷入一片昏暗。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眾人心中一驚,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這是怎麽回事?難道是上天發怒了?”一位膽小的官員顫抖著說道。
“別胡說,興許隻是天氣變化。”另一位官員趕緊嗬斥。
永正皇帝眉頭緊皺,心中暗自揣測這是否是上天對此次祭祀的不滿。
楚王和趙王麵麵相覷,眼中流露出一絲惶恐。
賈瑀則強自鎮定,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他的眼神快速掃過四周,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就在這時,一道閃電劃過天空,緊接著是一陣震耳欲聾的雷鳴。狂風呼嘯著,吹得祭祀的旗幟和幔帳獵獵作響。
永正皇帝見狀,大聲說道:“莫要驚慌,繼續祭祀,以表吾等之誠心!”
賈瑀突然向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此天象並非不祥之兆。乃是神明為考驗我等之誠心,特意降下此等威嚴景象。烏雲蔽日,象征著陛下即將衝破黑暗,迎來更為光明之盛世;狂風驟雨,是為蕩滌世間之濁氣,助陛下成就千秋偉業;電閃雷鳴,乃神明警示吾等,需時刻保持敬畏之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此乃大吉之象,預示著陛下之偉業將在艱難中崛起,成就不朽之功!”
說罷,賈瑀不顧狂風肆虐,恭敬地再次向祭台深深鞠躬,其身姿在風中屹立不倒,神情堅定無比。
永正皇帝聽了賈瑀的解釋,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說道:“賈愛卿所言,甚合朕意。”
眾人也紛紛附和,心中的恐慌逐漸消散。
祭祀結束後,永正皇帝帶著疲憊和滿足回到宮中。
祭祀結束後,永正皇帝大封道官七等數百人,分為三宮六殿。
一時間,宮廷內外議論紛紛。
“這皇帝怎麽如此癡迷道教,還封了這麽多道官!”一位老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唉,朝政怕是要荒廢了。”另一位老臣搖頭歎息。
那些被封為道官之人,個個喜形於色,身著華麗的道袍,在宮中趾高氣昂。
三宮之中,道官們忙著布置道場,供奉神像,香煙終日彌漫。六殿之內,新上任的道官們為了爭奪權力和資源,明爭暗鬥,相互傾軋。
“你這小子,敢跟我搶?”一名道官指著另一名道官怒喝道。
“哼,憑什麽說這是你的?”對方毫不示弱。
而朝廷的政務卻因此被擱置一旁,官員們人心惶惶,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可怎麽辦?國事無人處理啊!”一位官員焦慮地在府中踱步。
他們在宮廷中穿梭往來,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所到之處,眾人皆側目而視,卻又敢怒不敢言。
這些道官憑借皇帝的封賞,肆意妄為。他們不僅占據了大量的宮廷資源,還插手朝廷事務,使得原本有序的朝堂變得混亂不堪。
在三宮六殿之中,道官們為了爭奪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相互勾結,拉幫結派。有的道官賄賂上級,以求晉升;有的則陷害同僚,排除異己。
“我看那誰,就是靠送禮才升上去的。”一名道官在角落裏偷偷對同伴說道。
“噓,小心被聽到。”同伴緊張地提醒。
民間也因皇帝對道官的尊崇而興起了修道之風,百姓紛紛拋棄農事和工商,投身於道觀之中,期望能借此獲得榮華富貴。田地荒蕪,商鋪關閉,經濟陷入了一片混亂。
一位老農望著荒蕪的田地,痛心疾首地說道:“這日子可怎麽過啊,都去修道了,誰來種地啊!”
一位商人看著關閉的店鋪,無奈地說道:“生意沒法做了,這世道變了!”
而賈瑀看著這一切,心中憂慮重重,他深知必須想辦法改變這混亂的局麵,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