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談笑風生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聞言,武植麵露恍然,含笑抱拳道:“原來武某與道長是因這大寒而有了交際。”
    潘金蓮也滿臉意外,這白麵道士竟是去年到張家看相那個道人。
    隻是當日她患了風寒,正臥病不起,沒有出門見過這道士,所以今日認不出來。
    白麵道人點頭微笑道:
    “當日貧道一時失口,未曾想商人此般重利輕義,竟想靠這大寒攫取銀錢,當真卑劣。
    倘若真如那些商人所想,怕是這縣城百姓會枉死甚多,即便苦挨留存下來的也會背負巨額債務,還結之日,遙遙無期。
    不過,幸得武縣尉仗義出手相解,武縣尉當日之舉真乃仁義無雙,比之昭烈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貧道心中對武縣尉此舉實乃敬佩不已。”
    說罷,他深深一揖,以示敬意。
    武植連忙上前將白麵道士扶起,謙虛道:
    “道長過譽了,武某並非道長所言那般高潔,當日也有自保之故,所以才製作出那蜂窩煤以應對危機。”
    白麵道士嗬嗬一笑,讚道:
    “武縣尉如此真誠,果真心性純良,貧道佩服,不過行仁義善事隻看跡。武縣尉在大寒時節救黎民百姓無數,這點無疑,實乃雪中送炭之典範,也無愧武縣尉‘雪中炭’的尊謂。”
    武植含笑又謙虛了幾句,“道長過譽了,武某愧不敢當。”
    而後抱拳問道:
    “對了,道長今日仗義出手救武某脫險,武某心中感激至極,隻是武某至今還不知道長尊號,還望道長不吝賜教,也好教武某日後傳揚道長的俠義之名。”
    白麵道士啞然一笑,抱拳回了一禮,應道:
    “貧道方才感激之意填滿心胸,竟忘了與武縣尉先通姓名,實乃失禮,實乃失禮啊!還望武縣尉不要見怪。隻是今日這區區小事,不值一提。”
    說到這,他才自我介紹道:
    “貧道複姓‘公孫’,單名一個‘勝’字,薊州九宮縣人士,自小得師尊羅真人垂青,跟在師尊身邊學了一身看相算卦、占卜吉凶的本事,不足掛齒。”
    說罷,他謙虛的擺了擺手。
    “……公孫勝?”
    武植聞言滿臉意外,滿含不可置信之色。
    公孫勝這個名字他如何會不記得?
    這不是水滸傳中大名鼎鼎的入雲龍——公孫勝麽。
    隻是看著麵前這個滿手滿嘴都是油酒汙漬的白麵道士,不禁將他和自己印象中那個在電視上看到的穩重聰慧,逍遙出塵的入雲龍重疊。
    奈何差距太大,讓他不由得微微怔愣當場。
    公孫勝見武植愣了一下,不知是何緣由。
    看了看自己滿是油汙的雙手後,便以為武植是奇怪他這出家修道之人不忌飲食,酒肉皆沾的模樣,所以有些啞然。
    念及至此,他笑著解釋道:
    “貧道修心不修口。我等道家在口欲上,不像佛門那般清規森嚴,所以貧道不忌飲食,倒是讓武縣尉見笑了。”
    武植見他誤會,回過神來,連忙說道:
    “公孫道長乃是不拘小節、肆意豪邁之人,此等灑脫心性非常人所得,難怪道長的道行如此高深,武某佩服。
    武某方才有些啞然,乃是驚訝原來道長便是江湖上有‘入雲龍’之稱的公孫道長。”
    公孫勝聞聽武植聽過自己的諢號,心中有些意外,笑道:“原來武縣尉也曾聽聞過貧道的諢號。”
    他這幾年修成下山,奉師父羅真人之命入紅塵俗世曆練,旨在澄清玉宇,將這顛倒混沌的世道撥亂反正。
    而以公孫勝的道行,自是在江湖上闖出不小的名頭,那“入雲龍”便是江湖上的好漢為其取的諢號。
    武植誇讚道:“公孫道長威名赫赫,武某早已聞名遐邇,未曾想今日卻意外相識,實乃武某之幸。”
    公孫勝聞言,連連擺手,謙虛了幾句愧不敢當。
    同時也驚訝武植為人處世不卑不亢,好生謙遜有節,自己與他交談總感覺有股春風拂麵之感,心中怡然。
    念及此處,公孫勝心中微震,此等讓人莫名就心生好感的能力,可非常人所能擁有。
    之後,武植命小廝再上一桌酒席,帶著妻妾與魏大牧、魏小剛兩兄弟,與公孫勝在席間推杯換盞,談笑風生自是不在話下。
    席間。
    武植滿臉真誠的邀請道:
    “公孫先生今日雲遊至此,何不在武某家中小居些時日?讓武某盡盡地主之誼,也好報公孫先生的救命之恩啊!”
    公孫勝歎了口氣,搖頭道:
    “武縣尉盛情,貧道愧領。隻是貧道去年便與有人約,如今要趕往隔壁鄆城縣一趟赴約,實是無暇多留啊!不過,待此事事畢,貧道定當再次登門叨擾。”
    武植聞言,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怪異之色,公孫勝要去隔壁鄆城縣幹什麽,他幾乎瞬間便明曉於心。
    定是跟晁蓋、吳用、劉唐、阮氏三兄弟等人啟程去劫取生辰綱之事。
    念及至此,武植隻得嗬嗬一笑,舉起酒杯一臉真誠說道:
    “原來如此,既然公孫先生有要事纏身,那武某自是不便多留。隻待公孫先生日後事畢,再次登門,屆時武某定掃榻相侯。”
    公孫勝心中感動,舉杯還禮,點頭道:“一定,一定!”
    說話間,他心中想到:
    “當日要是早早相識這武縣尉,將其拉出這混沌腐朽的官僚體係,與我等一同共謀大事、聚義為天下黎民,豈不美哉?
    如今他已成縣尉,家室美滿,基業興旺,我還如何開口讓他舍棄眼前的富貴榮華,與我等一同聚義?
    隻是可惜了,武縣尉性格仁義良善、處世不卑不亢,言談舉止中自有一股知世故卻不世故的聰慧,實乃人中豪傑。
    可如今屈身官僚,日後想要晉升,難免要與那些蟲豸同流合汙、沆瀣一氣。
    隻願我等日後不要兵戈相對,相互為敵才好。
    唉……
    隻歎有緣相識,卻不趁時啊。
    天意弄人,可惜,可惜!
    雖今日初次見麵,但貧道卻深知,要是武縣尉能與我等一同聚義,以其此番風資,想必日後定能成為魁首之人。
    晁蓋雖說重情重義,剛正不阿?,但心性魯莽衝動,如何能與這武縣尉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