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永信大師
字數:4208 加入書籤
驕陽漸漸西垂。
寅時初,火燒雲般的景色落在眾人眼前。
武植此時眉頭微皺,心中驚詫狐疑起來。
他蹲在這鍾樓上兩個多時辰,靠著紅外線夜視儀偷偷監視,可遠處那老樵夫卻依舊獨身一人,並未發現其他人前來與他匯合碰麵。
“奇怪了,這老頭剛才沒發消息通知其他夜鷂司的密探前來相助?難不成,他覺得今日此行,自己一人便足以應付過來,所以無需其他人幫忙?”
這般想著,武植臉色微沉,心中自我安慰道:。
“一個便一個吧,待會兒隻要將這老頭擒住,加上自己還留著的三支吐真劑,足以在他嘴裏挖出些有價值的線索。”
……
這時,普休和尚麵露恭敬來到武植麵前說道:“武施主,寅時已到,師父吩咐小僧喚你下樓,好將您帶去麵見住持。”
武植聞言,立馬來了精神,起身謝道:“多謝普休大師通傳。”
種雁翎此時亦眸光亮起。
普休連連示意武植不必客氣,而後微微側身抬手,做出個請的姿勢。
武植麵露微笑,他小聲吩咐武鬆、石秀、魏青等人留在這鍾樓用望遠鏡繼續監視那老樵夫,自己則去麵見永信和尚。
臨下樓前,武植小聲朝武鬆幾人提醒道,隔半盞茶的功夫查看一次那老樵夫的位置即可,那老樵夫感官敏銳,若一直緊盯不放,怕是會被他有所察覺。
屆時打草驚蛇,將其驚走,那就虧大了。
武鬆、石秀、魏青等人聞言,連連點頭應承。
“哥哥放心……”
“哥哥放心……”
……
緊接著,武植與種雁翎一起下了鍾樓,雖然武植心中篤定今日此事能輕易功成。
但凡事不敢言一定,為了避免待會兒重金利誘不動永信和尚,還需得種雁翎亮出身份,然後據實而說,無論威逼還是利誘,亦或威逼利誘一起上,今日必須讓永信和尚同意出言相助。
所以,種雁翎也要跟著一同前去永信和尚的禪房。
……
下到鍾樓,永德和尚已經笑臉盈盈在樓下等候。
雙方客套完幾句後,永德和尚側身抬手相請道:“兩位施主這邊請……”
說罷,他便動身在前帶路。
武植、種雁翎稍微對視一眼後,提步跟了上去。
一路穿廊過巷穿,來到大雄寶殿後麵的一處裝潢雅致的禪房前。
禪房門前,兩個伺候在旁的小沙彌見到永德和尚後,雙手合十朝他行了一禮。
“永德師叔!”
永德和尚含笑點了點頭,說道:“這兩位是今日麵見住持師兄的大香客,普景、普明,你們去泡一壺露珠清茶,待會端進禪房內待客。”
“是,永德師叔!”法號普景、普明的兩個小沙彌聞言稱是,接著往後院走去。
這時,永德和尚上前敲了敲房門,低聲道:“住持,今日要麵見您的兩位香客已經移步到門前了。”
話音剛落,房內便傳出一道不疾不徐的聲音:“有請兩位施主進來。”
永德和尚轉頭望向武植、種雁翎兩人,抬手示意相請。
“兩位施主,住持有請。”
武植、種雁翎抱拳謝了一聲,接著上前推開禪房房門便走了進去。
剛一進屋,鼻子便嗅到一陣清幽的檀香。
屋內整潔雅致,牆上掛了幾幅佛帖書法。
榻上,盤膝坐著一個須眉皆白的老和尚,這老和尚約莫有甲子出頭的年紀,相貌端正慈祥,身形略有富態。
其頸上掛著一串由極品翠玉所製成的佛珠,顆顆飽滿渾圓。手上拿著的是一串西海紅瑪瑙打磨而成的念珠,粒粒殷紅發亮。
加上他身上披著一襲鏤金錦緞袈裟,整個人看起來很是富麗,顯得氣質莊嚴貴重,實非凡俗。
如今他半眯著一雙眼睛,雙眼雖因年紀漸暮而顯得有些渾濁,但卻隱含幾縷精光,滿是從容精明之色。
普通人光是看一眼這老和尚的裝扮,便會先自矮三分,心生敬重。
加之其身形富態,相貌和藹,氣質莊嚴持重,實有幾分超然於世、得道高僧的模樣。
武植看了一眼這永信和尚,心中才了然,原來人家是有這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
就在外形,加上太守、州監這種大官是他的俗家弟子,也難怪其餘百姓會如此信奉敬仰他了。
“在下陽穀縣武植,拜見永信大師!”武植抱拳行了一禮。
“在下陽穀縣種麟,拜見永信大師!”種雁翎也報上自己的化名,行了一禮。
永信和尚聽到武植自報名字出身後,身形微震,似有幾分意外之色,不過很快恢複過來。
他打量了武植幾眼,老眼深處掠過一縷精光,而後捋須微微一笑,說道:
“原來是從陽穀縣而來武施主和種施主,快快請坐。”
“多謝永信住持!”
武植、種雁翎先謝過一句,便坐在了旁邊的凳子上。
待兩人剛坐下,普景、普明兩個小沙彌端了一壺茶水進來,為禪房內三人各斟了一杯後,才接連退下。
永信和尚抬手示意,說道:
“這是蔽寺的露珠清茶,茶湯透亮,香氣清幽,雖不如雪頂含翠、霧山毛尖之類的名茶,但口感亦有其不俗之處,兩位施主品鑒品鑒,若喜歡,待會兒老衲便差人擇一些給兩位施主帶下山去。”
武植含笑謝了一句,“多謝住持美意。”
言罷,他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茶水入口,果真茶香四溢,甚是不俗。
“好茶,好茶!清香無比!”武植讚了幾句。
種雁翎喝了一口後,也點頭讚了幾聲。
永信和尚捋須笑嗬嗬地點了點頭,“兩位施主既喜歡,待會兒便帶一些回去。”
接著,他問道:
“武縣尉和這位種施主今日來蔽寺找老衲,不知心中有何迷惑彷徨,盡可講出,老衲與兩位一同參解便是。”
聞聽這永信和尚說出了自己的官職,武植眉梢微挑,抱拳道:“想不到大師竟知道武某如今的忝居之位,武某佩服。”
永信和尚含笑道:
“陽穀縣能有幾個武植?再者,武施主生得英姿勃發、氣宇軒昂。既是陽穀縣來的香客,又自稱武植。那除了陽穀縣那位‘雪中炭’之外,還能是何人?
久聞武縣尉之英名,今日一見,果真傳聞不虛。”
武植謙虛道:“武某這區區薄名,未曾想也能入永信大師耳中,武某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