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紅顏心動,這一世的家人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A+A-


    李紅梅家在江浙屬於南方,確實是能給她寄點黃瓜過來。
    聽說父母都是當地的幹部,家境不錯。
    他搖搖頭,把紙條揉成團塞進原主diy的櫃子裏。
    轉而從床底拖出個帆布包,將饅頭掰碎和兔肉一起包好——這些可是上好的誘餌,下午進山能派大用場。
    下午上工的哨聲響起,院子裏漸漸安靜下來。
    陳建國透過窗縫確認最後一個知青也離開了,這才伸著懶腰出門。
    秋陽暖融融地照在院子裏,晾衣繩上飄蕩著補丁摞補丁的衣物。
    "何必呢"陳建國輕歎。
    秋風卷著枯葉打旋兒,遠處傳來生產隊趕牛的吆喝聲。
    這個質樸的年代,連感情都像秋日的陽光一樣純粹透明。
    可惜他注定隻是個過客。
    日子一天天過去,等到他結束了休養正式上工時。
    他這輩子的家人也在四九城收到了他寄來的三個大包裹。
    等陳父將三個大包裹和陳母用二八大杠拉回四合院的房子,旁邊的住戶都出來看熱鬧。
    二八大杠的車輪碾過四合院門坎時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聲。
    陳母扶著車後座上搖搖欲墜的包裹,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三個鼓鼓囊囊的軍綠色帆布包用麻繩捆得結實,最上麵那個還印著"白山知青辦"的紅色字樣。
    "老陳,這是你們家建國寄回來的?"
    前院張嬸子正晾衣服,濕漉漉的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就湊過來,"喲,這麽大的三個大包裹,比去年寄得多大多了!"
    陳父喘著粗氣支好自行車,車把上掛著的網兜裏還晃蕩著半顆蔫吧的白菜。
    "可不嘛,那小子說是在東北分的口糧。"
    他故意說得輕描淡寫,手指卻緊張地摩挲著包裹上的郵戳——那上麵蓋著"吉林白山"的藍色印章。
    左鄰右舍已經聞聲聚了過來。西廂房老王家的半大小子伸手想摸包裹,被王母一瞪眼縮了回去。
    "建國這孩子就是孝順,"
    後院李奶奶眯著老花眼念叨,"這麽老遠還往家捎東西"
    陳父陳母賠著笑應付了幾句,等圍觀人群散了,才招呼剛下班的大兒子陳建軍幫忙。
    陳建軍是軋鋼廠的二級鉗工,粗壯的手臂一使勁,最沉的那個包裹就離了車座。
    "爸,這得有百八十斤吧?"陳建軍漲紅了臉,脖子上青筋都凸了出來。
    他媳婦王淑芬趕緊上前托住包裹底部,兩口子踉踉蹌蹌往後院挪。
    堂屋的八仙桌被清空,三個包裹挨個擺上去竟占了大半位置。
    大陳建國兩歲的大姐陳建紅也下了班回來,聽到聲音也出來跟嫂子一人抬一邊抬了一件。這時她喘著氣"媽呀!這是三座山啊!"
    邊說她還邊伸手戳了戳中間那個包裹,硬邦邦的觸感不像是糧食。
    最小的弟弟陳建設更直接,鼻子貼著包裹縫猛嗅"有肉味!我聞到肉味了!"
    十二歲的少年正是饞嘴的年紀,哈喇子都快流到包裹上了。
    陳父灌了半缸子涼白開,喉結上下滾動。
    騎車從郵局到四合院這四裏地,他後背的汗把綠軍裝都溻透了。
    "都別瞎猜了,"他抹了把嘴,"老大,拿剪子來。"
    帆布包裹的針腳密實,陳建軍費了好大勁才拆開第一包。
    剝開層層舊報紙,金燦燦的米粒突然瀑布般傾瀉出來,在桌上堆成個小山丘。
    這米粒比北京常見的粳米更修長,大白天的看著還泛著珍珠似的光澤。
    "輝南大米"
    陳母拈起幾粒放在掌心,米香立刻在屋裏彌漫開。
    她突然紅了眼眶,"那孩子信裏提過,說東北最好的米"
    第二包拆開時,全家倒抽一口涼氣。
    整張油亮的熊皮摞得整整齊齊,黑得發亮的毛尖上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壓迫感。
    在熊皮底下還壓著幾張泛著紅光的狐狸皮和青灰色的狼皮。
    熊皮上有封件。陳建軍將信拿給父親。
    他則小心翼翼展開最上麵那張熊皮,油光水滑的皮毛垂到地麵,驚得陳建設直往後躲。
    "這這得值多少錢啊"
    王淑芬聲音發顫。她娘家是河北農村的,見過公社收購站收皮子,這麽完整的熊皮少說能換一年口糧。
    陳父臉色變了,趕緊去關嚴了窗戶。
    胡同裏誰家熗鍋的蔥花香飄進來,混著皮毛的腥臊氣,形成一種奇特的氛圍。
    最後一個包裹最輕,拆開後卻是最讓人驚喜的。
    風幹的麅子肉條用油紙包著,野生榛蘑串成串,還有兩罐密封的野蜂蜜。
    陳建紅眼尖,還從夾層裏摸出封信來。
    "爸!還有一封信!"
    她雀躍著遞過去,馬尾辮一甩一甩。
    陳父抖開信紙,陳母也湊過來。信很短,字跡卻很工整
    "爸媽
    米在市裏換的,隻有十斤給你們嚐嚐。
    皮毛跟老獵人換的,我信裏有交待怎麽用,另外的皮毛給家裏人做些防寒的衣服。
    肉幹和蘑菇都是自己采的,蜂蜜治咳嗽。我在這邊挺好,別惦記。
    建國
    1971910"
    信紙背麵還粘著張照片,是他在原主陳建國的櫃子裏找到的,是一張年初公社裏來人照像,原主站在知青點門口拍的。
    年輕人穿著洗得發白的軍便裝,懷裏抱著杆獵槍。
    身後牆上"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標語已經斑駁。
    當時原主本來是想將這照片寄給他那青梅的,不知當時他又怎麽想的,一直又沒寄走。
    反正這些東西他用不上,就帶著一起寄回了四九城,算是給原主的父母留個念想。
    陳母看著照片,突然眼淚掉下來,砸在照片上。
    她急忙用袖口去擦,生怕弄花了兒子難得留下的影像。
    "這小子"
    陳父嗓子發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照片邊緣。
    他突然起身,從五鬥櫃最底層掏出個鐵皮盒子,"都收好了,別讓人看見。"
    全家人默契地行動起來。大米裝進早就準備好的瓦缸。
    皮毛裹上樟腦丸藏進箱底,肉幹和蘑菇鎖進廚房的吊櫃。
    喜歡我,賈蓉,不做綠帽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賈蓉,不做綠帽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