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商行反擊
字數:4381 加入書籤
正好通過建房,也可以和黎人有更多的來往。
蕭晏希望能和他們合作。
黎人對於當地的適應,還是比漢人好很多,有許多獨到的生存智慧,可以和漢人互通有無。
江明月本來聽說幫範氏蓋房子,已經喜出望外。
等聽到陸棄娘說,還要再蓋三十間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回族裏把這件事說了。
文軒身體已經大好。
他識文斷字,跟著蕭晏跑個腿兒,記個賬,雖然話少,但是沉穩可靠。
蓋房子這邊的事情,蕭晏全權交給陸棄娘盯著,沒有任何不放心。
他則帶著三丫日常騎射,打獵,時不時“湊巧”出現在官舍那邊,引起那些漢子們的注意。
陸棄娘知道後,嘲笑他“孔雀開屏”。
蕭晏可不放過她了。
他們已經很久沒好好幹活了。
蕭晏對懷孕,是有些陰影的。
但是現在隨著時間推移,加上又有了獨立的房間,那從前的“活計”,也就撿了起來。
兩個人又開始了沒羞沒臊的夜生活。
這次黎族出動了上百壯丁幫忙蓋房子,所以雖然工程量不小,但是進展非常快。
範氏隻要兩間房子,先幫她蓋好了,然後才去繼續“大工程”。
或許是因為商行那邊對於他們請黎人蓋房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因為範氏蓋了房子後也沒什麽事情,一同流放來的漢人,也紛紛找黎人蓋房子。
情況也是好起來了。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大家因為蓋房子時常在一起,對彼此了解加深,隔閡漸退。
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三丫屁股後麵綴著幾十個小孩子,不分黎漢,天天混在一起,跟著她“衝鋒陷陣”,別提多熱鬧。
小孩子學語言特別快,尤其是三丫在這個方麵又有異於常人的天賦。
來了幾個月之後,她已經能聽懂絕大部分黎語,也能簡單交流。
大人們熱火朝天的起房子,孩子們就在一起,毫無隔閡地玩鬧。
也不一味就是玩。
黎族的孩子會帶著他們去摘果子。
高大的椰子樹,那些孩子蹭蹭蹭就上去了,砍一堆椰子下來。
野果到處都是。
三丫還能打獵,哪怕隻能獵到一隻野雞,用瓦罐煮了,一人分兩口湯。
黎族的孩子會趕海,烤魚的香味似乎就沒有斷過。
三丫從家裏“偷”鹽和調料,讓原本寡淡無味的烤魚變得鮮香起來。
孩子們聚在一處,吃吃喝喝,打打鬧鬧,高高興興。
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房子蓋好了,蕭晏拉了五六十號人來。
陸棄娘的地裏也開始有產出了。
他們周圍,陸陸續續也住上了七八家鄰居。
一切看起來都不錯。
不過商行那邊,一直按兵不動,讓陸棄娘懸著心。
這日晚上睡覺的時候,陸棄娘還和蕭晏說,“我怎麽感覺,那些人安靜得不像話呢?你說,他們會不會憋著壞招兒?”
“那自然會。”蕭晏把毛巾絞幹。
陸棄娘伸手拿過來,“我自己來,不用你,又不是小孩。”
蕭晏總是想伺候她。
陸棄娘卻覺得自己又不是繈褓裏的孩子,臊死人。
“那你說他們什麽時候會有動作?”
陸棄娘擺爛地想,要是想的話,那就早點放馬過來,省得時時揪心。
“快了。”蕭晏似乎對一切都了如指掌,“他們已經在吵著這件事。不過不用管,他們掐不住咱們脖子。”
本來確實事情棘手,蕭晏已經做好了自己找船來回瓊州采購。
但是奈何二丫太給力。
她從贛州輾轉水路南下,速度很慢,但是算算日子,也快到了。
“我倒是不怕對上他們,就怕其他人退縮。”陸棄娘道,“小老百姓,誰都想安安穩穩過日子。”
麵對威脅的時候,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立場堅定。
“蕭晏,我一直想跟你說,咱們老百姓,可不是你手下的那些兵。”
“怎麽說?”蕭晏接過她用完的毛巾,洗幹淨後晾在架子上。
“你們行軍打仗時候,不讓人往後退,後退了那是逃兵,要砍頭。”
“是。”
“但是咱們得允許這些現在跟咱們走得近的人,顧自己,你說呢?”
如果商行就是強勢對付他們,那很多人可能會做牆頭草。
陸棄娘對這些想得很透徹,怕蕭晏鑽牛角尖。
“我知道。”蕭晏挨著她躺下,“不會走到那一步的——二丫快來了。”
他手裏有人,有物資,有運輸渠道,那商行的人就卡不住他們。
果然,沒過幾日,就有人驚慌失措地來找陸棄娘。
“棄娘,不好了,商行的人,現在不肯賣東西給我們了。”
蓋房子的人,現在基本上還是用東西換黎人的幫忙。
東西都是從商行買的。
買不到東西,意味著房子不能繼續蓋下去,也意味著以後生活艱難。
陸棄娘安撫道:“沒事,不要慌。要是需要什麽東西,我先借給你,我這裏還有一些。”
“不是,那以後怎麽辦?”
“再等幾日,會解決的。”
陸棄娘沒辦法說,二丫已經帶著一大船的物資要到了。
若是這個消息泄露出去,怕是有人會從中作梗。
希望二丫快點來,才能安撫人心。
原本蕭晏是想自己聯係物資,但是有了二丫這神來之筆,現在他們就等著。
來人忐忑不安地回去了。
結果沒有等幾日,當天下午,三丫興衝衝地騎馬從外麵趕回來。
“娘,娘,我看到大船了,我看到一艘好大好大的船在靠岸,我爹讓我回來喊人幫忙!”
三丫的聲音瞬時傳到了這一片聚居點的每個角落。
“大船?”陸棄娘正在院中晾曬衣物,聞聲猛地抬頭。
手中的木盆“哐當”一聲掉在地上,她也顧不上了。
二丫!是二丫來了!
不管她有沒有帶東西來,她的女兒總算來到了身邊,不再孤零零一個人遠在異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