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艱難的遠古時代
字數:5073 加入書籤
老李的清晨總是從挪開始的。他得像生鏽的合頁那樣慢慢轉動身體,左手撐著床沿,右手護住腰眼,每動一下,後背上那截突出的腰椎就像枚硌人的石子,鈍痛順著尾椎爬上來。三十年了,這毛病從年輕時搬重物落下根,到老了竟成了甩不掉的影子。
窗台上的艾草餅還溫著,是老伴兒天不亮就蒸好的。他佝僂著背挪到陽台,把粗鹽袋擱在暖氣片上烘著,這是醫生教的土辦法。窗外的玉蘭花又開了,粉白花瓣落在樓下健身器材上,他想起從前能輕鬆夠到二樓窗台的日子,如今連彎腰係鞋帶都要提前深吸三口氣。
竹製護腰早被磨得發亮,勒在棉襖裏像副堅硬的鎧甲。他扶著牆慢慢做小燕飛,膝蓋咯吱作響,額角滲出細汗。樓下傳來晨練的音樂,太極扇"唰"地展開,他望著自己懸在半空的腿,忽然笑了——年輕時總覺得老了就該頤養天年,誰成想是跟一節不聽話的骨頭較上了勁。
鹽袋熱好了,敷在腰上暖融融的。他摸出手機,屏保是孫子騎在他肩頭放風箏的照片,那時他還能把孩子舉得老高。現在孫子大了,會提醒他"爺爺慢點兒"。陽光透過紗窗落在手背上,老年斑像褪色的墨點,可那截鬧事的腰椎,好像在艾草香裏悄悄安分了些。他想,明天得把護腰的鬆緊帶再收一扣,春天了,總得出門看看新抽的柳芽。
陶罐裏的稻種還沾著河泥,貝殼串成的項鏈懸在石牆上,先民在岩壁上鑿下的水痕漫過了第三道刻痕時,浪濤便從所有方向湧來了。
你看那青銅鼎上的魚龍紋,鱗片間還凝著漩渦;橄欖枝掠過的方舟舷邊,鴿子的尾羽掃過同一片雲;蘆葦船載著陶罐漂過兩河流域時,陶壁上的水波紋正和長江邊的鑿痕重合——原來冰川消融時的浪濤漫過所有河穀,把相似的恐懼與求生的木槳刻進了不同的語言。
母親哼著歌謠哄孩子睡去,說天漏了那年,爺爺的爺爺抱著葫蘆漂了七天七夜;祭司在神廟裏畫下星圖,指給信徒看哪片雲曾馱著人類最後的火種;就連深埋地下的甲骨,裂紋裏都藏著水的形狀——不是哪一次具體的泛濫,是所有被淹沒的村莊、所有抓著浮木的手、所有在洪水中幸存的嬰兒,在時間裏發酵成的共同記憶,從幼發拉底河到黃河,從尼羅河到密西西比,用不同的名字講著同一個故事我們都曾在水裏活下來,又把水的模樣,釀成了永不褪色的傳說。
洪荒風烈,卷起黃塵漫過涿鹿之野。北方的軒轅丘上,黃帝鑄銅鼎的火光徹夜未熄,鼎身刻著的星圖正映著南方九黎傳來的烽煙。彼時中原沃野千裏,粟麥初熟,而蚩尤統領的九黎部落,已憑青銅利器劈開霧瘴,順著黃河東岸的沃土一路北進——他們的陶器裏盛著新收的稻種,背上卻馱著比石斧更鋒利的戈矛。
兩族曾在雷澤畔交換鹽鹵與麻布,那時蚩尤的牛角冠上還係著黃帝贈予的朱繩。可當薑水下遊的農田連年歉收,當九黎的銅劍第一次斬斷軒轅氏的木耒,黃河的浪濤便成了劃分生死的界碑。黃帝站在阪泉舊地,望見南方天際的烏雲壓得很低,那不是雨,是蚩尤部落裏八十一個銅頭鐵額的勇士,正踩著鼓聲踏碎河冰。
“不是他渡河北來,便是我踏破九黎。”黃帝將龜甲擲在火中,裂紋如刀,直劈向南方的天空。風裏突然多了血腥氣,那是兩族血脈即將在涿鹿交匯的預兆——不是為了神隻的喜怒,隻因為洪荒的土地容不下兩個都想活下去的部落。蚩尤的牛角冠在南方天際閃著冷光,他身後的銅鼓聲震得河冰開裂,八十一個勇士的銅斧高舉,像一片驟然出鞘的刀林。黃帝握緊了腰間的玉鉞,鉞上的龍紋仿佛活了過來,順著手臂攀向肩胛。風裏的黃塵更烈了,卷著兩族的戰旗在半空相撞,發出撕裂布帛的脆響——這不是神隻的旨意,隻是洪荒的法則當生存的土地重疊,刀鋒便成了唯一的語言。
就在雙方即將短兵相接之時,一道奇異的光芒劃過天空,落在了戰場中央。光芒散去,竟是一位周身散發著神秘氣息的老者。他抬手一揮,兩族勇士皆被一股無形之力定住。
“你們為生存而戰,勇氣可嘉,但如此廝殺,隻會讓生靈塗炭。”老者聲如洪鍾,“這洪荒大地,本就廣闊,何必非要爭這一方土地。”
黃帝與蚩尤對視一眼,眼中的殺意稍減。老者繼續說道“我可指引你們開辟新的天地,讓兩族都能安居樂業。”
黃帝與蚩尤思索片刻,紛紛點頭。於是,在老者的帶領下,兩族勇士放下武器,跟隨老者向遠方進發。一路上,他們互相扶持,共同克服困難。最終,他們找到了一片水草豐美的新家園,兩族在這裏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將曾經的仇恨化作了攜手前行的力量,開啟了洪荒時代新的篇章。
新家園裏,兩族開始融合,文化、技藝相互交流。黃帝部落擅長的農耕技術,讓九黎族人的農田更加肥沃;九黎部落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也讓黃帝部落的工具和武器變得更加精良。孩子們在田野間嬉戲,他們不再有部落之分,隻有共同的快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然而,平靜並未持續太久。遠方突然出現了一股神秘的黑暗勢力,他們所到之處,土地荒蕪,生靈塗炭。這股勢力朝著新家園逼近,一場新的危機籠罩而來。黃帝和蚩尤再次站了出來,他們召集兩族勇士,重新拿起武器。曾經的對手,如今成了並肩作戰的夥伴。他們憑借著融合後的智慧與力量,以及在新家園積累的經驗,與黑暗勢力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在戰鬥中,他們明白了,無論過去有多少恩怨,在更強大的敵人麵前,團結才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最終,他們成功擊退了黑暗勢力,讓新家園再次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混沌紀年,九天靈脈之源突現於世,各族為爭那能滋養萬靈的本源之力,於不周山下掀起滔天戰火。
天穹之上,金龍盤旋,鱗甲映著血色殘陽,龍息裹挾著九霄雷電,將迎麵而來的神族戰鷹劈得翎羽紛飛;銀袍神將踏碎流雲,手中長戟攪動罡風,戟尖聖光撕裂龍角,卻被龍尾橫掃,撞斷半截星辰。
地麵上,青丘狐妖化出九尾,每道狐火都纏著魅惑妖氣,卷住魔族巨斧的同時,卻被身後衝出的狼族妖將咬斷尾尖,鮮血濺在燃燒的古木上,騰起紫黑色濃煙;人族修士隱於山穀,結"七星誅魔陣",陣眼處老者嘔出精血,引動地火岩漿,卻見陣外石巨人踏碎山巒,每一步都讓陣法泛起裂紋。
水域中更無寧日,鮫人泣淚成珠,珠光照亮深淵,卻被夜叉用骨叉刺穿魚鰭;龜丞相千年龜甲本可擋萬法,卻被突然衝出的蛟龍一口咬碎背甲,露出底下尚在沉睡的幼龜,瞬間被亂戰的餘波震得粉碎。
殘肢斷臂混著法寶碎片從雲端墜落,有的砸在冰封的荒原,有的沉入滾燙的岩漿。靈脈之源在各族廝殺中忽明忽暗,本源之力逸散之處,斷角的龍、折戟的神、斷尾的狐、碎甲的龜,竟在同一刻望向那抹微光,眼中仍是未熄的貪婪與殺意。
遠古的大陸還未被歲月磨平棱角,天空垂著暗紅的雲,像被揉皺的獸皮。各族的嘶吼撕破了亙古的寂靜——那是精靈的銀箭劃破風,尾羽帶著月桂的清輝,釘穿獸人粗糙的皮甲;是巨人赤腳踏碎山巒,每一步都讓大地裂開蛛網般的紋路,巨石被他們擲向雲端,砸得龍族的鱗甲迸出火星;是人類舉著青銅斧與骨矛,結成楔形陣,在獸人的獠牙與巨人的陰影間穿梭,篝火般的眼眸裏燃著對生的執念。
矮人們從地心爬出,黑曜石打造的戰錘裹挾著硫磺味,將大地敲出滾燙的岩漿河,試圖阻攔潮水般湧來的亡靈;而亡靈巫師枯瘦的手指指向天空,星辰便化作冰冷的雨,落在精靈的樹冠上,讓翠綠瞬間枯萎。
最慘烈的是中央平原。那裏,光明神族的聖劍與黑暗魔神的鐮刀相撞,迸發的光芒讓日月失色,餘波掃過之處,連時間都仿佛停滯——精靈的弓箭懸在半空,獸人的咆哮凝固在喉嚨,人類的戰斧停在劈砍的瞬間。唯有血,仍在緩緩流淌,滲入幹裂的土地,將傳說染成永不褪色的殷紅。
天地玄黃初定,冰川與火山在大陸邊緣拉鋸,北歐的迷霧中傳來青銅號角的嗚咽。阿薩神族的金盾在虹橋上列成光牆,對麵是霜巨人的鐵斧劈開極光,霜雪裹挾著遠古的咆哮漫過米德加德。托爾的妙爾尼爾錘砸碎巨人王的顱骨時,飛濺的不是血,是凍成冰晶的星辰;奧丁的岡格尼爾矛刺穿霧之女的咽喉,斷口處湧出整片霧海,將九界的晨昏攪成混沌。
南方的奧林匹斯山正震顫,百臂巨人的石拳砸向宙斯的雷霆,山巒如孩童積木般坍塌,愛琴海的浪濤倒灌進奧林匹斯聖山的裂縫,波塞冬的三叉戟在浪尖劃出銀弧,卻被泰坦巨神的鎖鏈纏住——那鎖鏈是用大地的肌腱與天空的肋骨熔鑄的,每一節都刻著被遺忘的咒文。雅典娜的聖盾反射著赫淮斯托斯熔爐的火光,照見巨人眼中不滅的原始怒火,那是比混沌更古老的恨意,要將諸神親手建立的秩序碾碎成塵埃。
當最後一聲戰吼被風吞沒,戰敗的異族沉入深淵或冰封極地,勝利者在焦土上豎起石碑。後世的吟遊詩人撥動豎琴,說那是遠古的浩劫,是天地初開時必然的撕裂——不是凡間的疆土爭奪,而是兩種本源的碰撞,是光明與暗影、秩序與混沌在創世畫布上留下的第一筆血痕。
大地在五千年前忽然痙攣。冰川消融的餘威尚未散盡,赤道暖流卻驟然改道,北半球的夏季縮短了三個月,冬季的風雪提前漫過陰山。曾經水草豐美的草原褪成赭黃色,芨芨草在風沙裏蜷成枯繩,野馬群消失在天際線盡頭。黃河中下遊的衝積平原裂開蛛網般的溝壑,粟田枯死在灌漿期,陶罐裏最後一把麥種被族長攥得粉碎——那是全族三個月的口糧。
北方的遊牧部落最先開始遷徙。他們的皮帳篷像褪色的蘑菇,沿著幹涸的河床向南挪動,骨哨聲在夜風中打著顫,驚醒了沉睡的農耕聚落。"把水井讓出來!"帶頭的薩滿揮舞著鑲嵌鷹骨的權杖,他身後的年輕人裸著上身,腰間掛著風幹的狼頭,石斧在陽光下閃著冷光。南岸的農人舉起耒耜,木柄上還沾著早晨挖渠時的濕泥,"這是我們開墾了三代的土地!"
衝突從爭奪水源開始,很快蔓延到所有能果腹的東西。東方的夷族劃著獨木舟沿淮河逆流而上,他們的箭鏃是磨尖的蚌殼,卻能穿透麻衣;西方的氐人趕著瘦骨嶙峋的羊群翻越秦嶺,用玉石換取糧食的提議被拒絕後,便在深夜放火燒了對方的糧倉。最慘烈的戰場在汾河河穀,那裏還殘留著去年秋收時的穀茬,此刻卻成了廝殺的修羅場。斷裂的石矛插在土中,矛尖沾著暗紅的血漬,旁邊散落著半塊啃剩的人肉——當粟米和獵物都耗盡時,連最敬畏祖先的部落也開始失去底線。
孩子們縮在洞穴深處,聽著洞外的嘶吼和骨頭斷裂的脆響。他們不明白為什麽昨天還交換漿果的鄰人,今天會用石刀劈開母親的頭顱。隻有老人們望著天上的星鬥落淚,說北鬥七星的柄端歪了,這是天神在發怒。可天神沒有降下甘霖,隻有更多的族群從四麵八方湧來,像逐腐肉的禿鷲,將這片龜裂的大地撕扯得支離破碎。
喜歡安靜的思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安靜的思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