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薦人才

字數:6333   加入書籤

A+A-


    “自然是需要有人和陛下唱戲。”朱予煥見他一臉求知若渴的神情,笑眯眯地說道:“這些大臣們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即便內閣的幾位不願意,下麵的人未必全然支持內閣的決策,隻要找個人能和陛下站在一起就好。”
    “找個人?”朱祁鎮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嘟囔道:“找誰和朕站在一起?兵部尚書王驥都沒有多說一句話……”
    先前王驥在塞外風光了一回,和朱祁鎮調配密切相關,之後更是被朱祁鎮大加封賞,怎麽說也應該和朱祁鎮站在一起,但明眼人都知道不能輕易在這種事情上表態,王驥不是傻子,就算魚竿上的蘿卜再怎麽香甜,他也不能真去做驢啊。
    皇帝和同僚都惹不起,王驥寧可裝傻充愣被禦史參奏、被朱祁鎮申斥,也不願意貿然站隊惹了任何一個。
    朱予煥擺擺手,道:“於科舉出身的文官而言,往往是地位越高,越注重對自己已有地位的鞏固,而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對於文官來說,這輩子做到內閣已經算是極好的成績了,有幸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先生,再得一個禦賜的諡號,為家中子弟蔭封幾個官職,已經是人生贏家,難不成還能封侯?更不用說位置越高、摔得越慘。
    穩妥,穩妥才是最要緊的。
    “大姐姐是說那些低級官員?”朱祁鎮不由皺起眉頭,道:“他們還指望著在六部升遷,誰敢隨意駁斥內閣那幾個人?”
    “那可不一定。”朱予煥笑盈盈地說道:“陛下忘了,外派的官員指不定有想要回京的,隻要有陛下的皇恩,回京的事情還不是張口就來?更何況有王驥的提拔在前,怎麽會有人真的不為所動?”
    朱祁鎮聽她說完,自己在心底琢磨一番,似乎頗有些道理,忍不住感慨道:“果然還是大姐姐更加可靠,先前王先生可未曾想到這一點。”
    “大臣們瞧不起王公公,王公公也未必瞧得起這些大臣們,自然是想不到他們的顧慮和考量。”朱予煥說到這裏,接著說道:“戲台子打起來,兩個人唱可沒什麽意思。”
    朱祁鎮已經沒有了一開始的疑惑,如今隻是乖乖坐在椅子上受教,還不忘拿了一塊點心嚐嚐新鮮,一副乖乖聽話的小孩模樣。
    朱予煥心中嗤笑,麵上卻並不顯露,隻是摸了摸下巴,開口道:“武舉雖好,但有一點確實有些紕漏。”
    朱祁鎮有些困惑地啊了一聲,忍不住追問道:“紕漏?什麽紕漏?大姐姐寫的文書,朕也瞧了,沒看出有什麽紕漏。”
    朱予煥一雙鳳眼微微眯起,笑著說道:“是人都會有紕漏,當初我未能想到,隻是今日見陛下敗興而歸,加之剛剛提起嘉嘉和駙馬的事情,我才想到這一點。”她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潤了潤嗓子,這才接著說道:“那便是武勳的子弟如何安置。”
    常德長公主朱含嘉的駙馬薛桓便是武勳家的子弟,父親是當初頗受朱瞻基重用的陽武侯薛祿,他本人是薛祿的次子,沒有襲爵的資格,自然也就沒有什麽稱得上的官位。
    但怎麽說薛桓的出身也是武勳,所以孫太後才將女兒嫁給了他。
    “陛下要將武舉和文舉一般,每三年在京中會試、殿試,雖然是為邊境、朝廷和國家考量,選拔人才,但於那些武勳而言,這樣做便是從他們口中搶肉吃。”朱予煥臉上的笑意冷了幾分,道:“雖然這肉是祖輩們賞下去的,可誰還沒有個護食的時候呢……”
    朱祁鎮立刻明白過來,忍不住拍了腦門一下,道:“平常用不上這些人,差點要把他們忘了……”
    國家已經多年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征討,這些本應該世襲接替祖輩、父輩們的職務的武勳子弟們早已經退化,連他們所唾棄的隻會拿筆噴唾沫星子的文官都不如,否則朱祁鎮當初也不會派遣王驥去邊關了。
    也正因如此,不用他們的朱祁鎮自然也就不會把他們放在自己的考慮範圍內,倒不如說在朱祁鎮的眼裏,這群人就是蛀蟲,自己找個角落自生自滅也就罷了,要是敢出來跳腳,他必然要大發雷霆。
    自己沒本事守住家裏的榮耀,還好意思跳出來蹦躂?
    想到這裏,朱祁鎮心中算是有了幾分計較,道:“薛桓和他大哥雖然是陽武侯的兒子,可是在朝中沒什麽地位,他們兩個即便說出什麽話來,也無人在意,需得找一個德高望重的人才行……”說到這裏,他眼前一亮,道:“英國公張輔!”
    朱予煥見他已經想到了人選,笑著說道:“陛下說的甚是有理。”
    當初朱予煥寫文書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隻是故意未曾寫進去,等到朱祁鎮受挫的時候再說出口,如此才算是彰顯“輔政”的重要性。
    ——否則她豈不是要和王振混成一路貨色了?
    朱祁鎮轉念一想,道:“可是先前我讓他們主動開口,張輔一句話都沒有說。看他那副樣子就知道他不想插手這些事情,就算朕吩咐下去,他也未必願意出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予煥歎了一口氣,道:“英國公雖然征戰多年,但他年事已高,加之這些年成平日久,早就沒有他的用武之地,他也難免心灰意冷。”她見朱祁鎮似是在思索如何勸說張輔,接著說道:“但有一點卻是英國公十分在意的。”
    朱祁鎮聽到這裏眼前一亮,忍不住追問道:“是什麽?”
    朱予煥勾起嘴角,溫聲道:“自然是爵位。”
    張忠算是半個殘疾,承襲爵位確實有一定的困難。要是放在朱祁鎮還沒有登基的時候,或許張輔還不會擔心自己兒子的爵位,到底他是有功老臣,皇帝看在祖輩的麵子上也不會幹涉這樣的事情。
    但朱祁鎮的一舉一動正在不斷地驗證“他還是個孩子脾氣”這句話的含金量,而張輔可沒有把握能夠熬得過朱祁鎮。既然如此,張輔自然不能得罪朱祁鎮。
    朱祁鎮立刻明白過來,道:“大姐姐的意思是,拿張忠繼承爵位來威脅張輔?”
    朱予煥拍拍他的手,道:“這怎麽能叫做威脅呢?不過是為了讓老臣安心。況且有句話叫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雷霆手段不說,難道沒有幾顆甜棗來糊弄應該?”
    張輔急著讓張忠成婚,也是考慮到張忠繼承爵位存在困難,但要是張忠有了自己的兒子,那也可以跳過張忠,直接由孫子來繼承英國公的爵位。隻是如今張忠還沒有兒子,張輔又眼睜睜地看著朱祁鎮這麽折騰,心中的不安隻會越來越強,正是收攏的好機會。
    朱祁鎮這下算是大徹大悟,道:“我明白了,還是姐姐對他們更加了解,我都未曾想到這些。”
    朱予煥見他興高采烈的模樣,接著說道:“若是用英國公解決了朝臣們的異議,陛下可有想好接下來該如何推行文書上的內容呢?”
    朱祁鎮聞言微微皺眉,有些猶豫地開口道:“想必內閣自然會推薦官員接手……”他說著說著便沒了底氣,顯然是對這群暗戳戳反對自己的官員沒了信任。
    先前下旨命令各地重新安置流民、編輯戶籍時,張太皇太後還在,她老人家對於朝廷的官員頗有了解,派兵遣將自然不需要朱祁鎮這個皇帝考慮,隻要將張太皇太後選出的名單遞到內閣,內閣自然會安排這些官員去推動皇帝旨意的實行。
    而如今張太皇太後已經不在,朱祁鎮這個皇帝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官員還算是了解,但這些人卻並非完全可信,要想讓自己這個皇帝的旨意百分之百得到推進,必須要從低階官員中選取,但朱祁鎮的教育權一直在內閣手中,也就隻有少數兩個侍講是剛入翰林院的年輕官員,沒有經驗和資曆接手這樣的差事。
    想到這裏,朱祁鎮看向朱予煥,眼中多了幾分期待,問道:“大姐姐可有推薦的人選?”
    和朱祁鎮不同,當初朱予煥的講官們大都是剛剛進入翰林院沒幾年的小官,且大都和朱予煥相處過一段時日,也算得上知根知底了。
    朱祁鎮對於大姐姐看人的眼光還是十分信賴的,到底王振如今沒什麽根基,願意趨炎附勢的也都是一些邊緣角色,真正有辦事能力的沒幾個人,朱祁鎮當然是不打算讓王振來推薦人選。
    朱予煥聽他這麽問,思索片刻,道:“若說人選,我倒是認識幾個,隻是如今他們都在外任……”
    朱祁鎮一聽“外任”這兩個字,反而更加高興,道:“那豈不是更好?外任的官員和京中聯係淺,這樣行事反而少了掣肘。”
    朱予煥聞言笑道:“那我先說幾個名字,陛下聽聽看是否有些印象?”
    朱祁鎮連連點頭,道:“好。”
    “徐珵,曾鶴齡,薛瑄……”朱予煥說到這裏,停頓了片刻,道:“於謙。”
    朱祁鎮對徐珵和曾鶴齡還有些耳聞,但對薛瑄、於謙卻沒什麽印象,便問道:“他們有什麽過人之處?”
    這四個人是朱予煥早就考慮好的人選,朱祁鎮這句話自然是問到了點子上。
    “陛下應當還記得,這徐珵是當初阮安外派時挑選的官員,曾經幫著阮安將治理疏通的河道工程收尾,能力也算是值得稱道,況且陛下提拔他是為了讓其他人知道,投身宦官門下同樣能夠受到陛下的重用。至於曾鶴齡,曾經為我講過文章,他還曾主持過正統三年的科舉,處事公道、頗受讚譽,雖然於武事上沒有什麽建樹,大讓他來主持武舉也好、管理國子監的習武學子也好,想必都不會出錯。”
    朱予煥先將朱祁鎮最熟悉的兩個人簡單介紹了一番,這才開始介紹薛瑄和於謙。
    “薛瑄與於謙都是永樂十九年的進士,深受先帝賞識,薛瑄曾經在務農寺任少卿,其人立身處世公正不阿,才思敏捷,稱得上有才幹。於謙也不必說,當初先帝平叛漢庶人朱高煦,於謙代先帝斥責朱高煦,字字珠璣,讓此人無地自容,後被派去巡撫山西一帶,可見先帝對其的信任。”
    聽朱予煥如此介紹,朱祁鎮在心中盤算一圈,除卻曾鶴齡和薛瑄,剩下兩人和朱予煥的關係稱不上密切,且依照朱予煥所說,這四人確實能力出眾,和內閣的關係又沒那麽密切,確實是上好的人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以朱祁鎮立刻爽快地應聲,道:“大姐姐說的我都記下了!”說罷便興衝衝地要走,隻是朱祁鎮到了門口又想起什麽,返回來道:“那之後我也要去皇莊,到時候讓人將公務也一並帶上,爹和我說過的,曾爺爺以前外出打仗的時候經常帶著爹一起,他們都是皇帝,照樣兩不誤,我肯定也可以。”
    朱予煥哎了一聲,道:“若是讓外麵的人知道了……”
    “爹在的時候不也經常田獵嗎?更何況我就是跟著兄弟姐妹們一起去一趟昌平,都不算是出了京畿,有什麽可擔心的?”朱祁鎮挺起胸膛,驕傲地說道:“朕是天子,又不是小孩子。大姐姐難道要我偷偷跟著一起去才行嗎?”
    聽他如此自信,朱予煥笑道:“天子出行哪有偷偷摸摸的?”
    “大姐姐可是答應我了,朕先回宮裏去,讓人給內閣傳話。”
    朱予煥看著他帶人急匆匆地出去,不免搖了搖頭。
    正是因為朱祁鎮的性子是個小孩子,所以內閣的那群人才拿不準他的心思,大概也都分外頭痛吧。
    韓桂蘭有些擔憂,忍不住問道:“這樣真的有用嗎?”
    朱予煥歎了一口氣,道:“這樣也算是幫忠哥兒一把,否則英國公這一把年紀再拚一個兒子,隻怕是太難為他了。”
    在和朱予煥談話之後,朱祁鎮顯然是打定了心思大鬧一場,堅持下旨讓內閣施行照辦,一定要盡快有結果。
    朝臣們頓時靜默無聲,都緊緊盯著內閣,想要得一個具體的結果,更準確地說,是等內閣替他們拒絕朱祁鎮。
    先前順德長公主和孫太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疾而終,已經證明了隻要朱祁鎮不想搭理,來一百個禦史也沒用。
    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些朝臣同樣沒有撕破臉的勇氣。
    喜歡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請大家收藏:()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