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家世

字數:3069   加入書籤

A+A-


    轉日,因著趙荑允了滕晴留在身邊做粗使,一早滕管事家的就帶小姑娘歡歡喜喜地來了院子。順了幾個小丫頭的名字,趙荑叫她晴兒。
    換了和其他婢女一樣服飾的晴兒,眼裏忽閃著好奇,想打量宅院裏的人和裝飾,可又不敢胡瞟亂看,那隱忍又忍不住的樣子,讓趙荑忍俊不禁。小丫頭很有些機靈勁兒,看著不是偷奸耍滑的,很討人喜歡。
    接下來的幾日,趙荑叮囑幾個婢女給晴兒講些府裏的人事和規矩,她裝作閑來無聊,要麽在旁邊坐著閉目曬曬太陽,要麽拿本書翻翻看看,其實耳朵一直豎著聽幾個婢女給晴兒講的一切。
    從幾人的斷續講述中,趙荑還真把原主娘家和婆家的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
    原主出身捬義侯府,其祖父趙行,也就是捬義侯府的老侯爺當年追隨先帝打江山,立下赫赫戰功,且和當年還是太子的今上有同袍之誼,雖然謝世多年,但仍為當今皇上緬懷不已。
    趙行封侯後也未納妾室,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育有兩子一女。長女嫁靖平公府長房嫡二子。因長房長子過世隻留一女,故趙氏夫君立為世子,趙氏地位水漲船高,自會是未來的公府夫人。
    趙行二子分別娶了一對姐妹。故事還得從老侯爺的經曆說起。在追隨先帝打天下時,一次激烈的攻城戰中,老侯爺險些丟了性命,是一位許姓同僚舍命救下他,但同僚卻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為報答救命之恩,趙老侯爺收養了同僚留下的兩名孤女,並做主在孩子及笄後分別嫁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兩對夫妻感情甚篤,府中也無妾室。
    趙大老爺承捬義侯位,娶大許氏,現任雍州牧職,從二品。大許氏生一女兩子。長女入宮,後得當今聖上臨幸,封寧嬪。長子任車騎將軍,正五品,娶晉陽伯府長房嫡長女。次子任度支郎中,從五品上,娶太府寺少卿嫡幼女。
    趙二老爺任瀧州刺史,正四品,娶小許氏,生一子一女。長女趙荑,即原主,嫁與隆昌侯府大房庶子荀翊。其弟趙端靖,年方二十,娶司農寺卿府上二房嫡次女。
    原主夫家隆昌侯府侯爺荀觀是先帝的近身侍衛,雖沒立下顯赫戰功,但也跟隨先帝身邊多年,近水樓台的情分,在先帝建立大平朝後,作為唯一從始至終追隨左右並活下來的近身侍衛而得封侯爵。
    現下,荀侯爺身體依然硬朗,有老妻在側,另有妾室三人。楊姓姨娘、褚姓姨娘過世;目前隻有文姓姨娘尚在,其一女已早早遠嫁。老夫人赫氏出身農家,育有三子。
    荀大老爺任都水使者,從五品,有一妻兩妾。其妻何氏出身市井小戶人家,因是荀家舊宅街鄰,何氏從小和大老爺相識。早年荀侯爺還未得封高位,和鄰家關係和睦,又見孩子親近,遂早早定親。後來荀觀步步高升,及至獲封侯爵,為免留下嫌貧愛富的忘本名聲,侯爺堅持讓大兒子娶了何氏女為妻。
    大太太何氏嫡出一女兩子。長女荀嫣成年後嫁昌順伯府嫡長子,因荀嫣性情跋扈、夫妻感情不睦,被休棄歸家。長子大爺荀曄,正妻王氏為著作郎府上嫡女,生兩女。次子二爺荀斐娶治書侍禦史府上嫡女侯氏,育一子。
    大老爺兩妾,隻錢姓姨娘育庶出一子一女:庶子五爺荀翊,娶原主趙荑;庶女嫁駙馬都尉府上庶子。
    荀二老爺任正六品右監門校尉,有一妻兩妾。二太太孫氏為朝議大夫嫡女,生一子一女。一子三爺荀乾早夭,一女嫁太子洗馬嫡三子。
    二老爺兩妾:鄭姓姨娘為孫氏陪嫁婢女,無所出;蔣姓姨娘生一女,嫁尚藥典禦府上庶子。
    荀三老爺任從六品通事舍人,有一妻三妾。三太太周氏為尚書左丞嫡女,育兩女一子。六小姐、七小姐均待字閨中。四爺荀璋娶國子博士府上嫡女孟氏,生兩子。
    三老爺兩妾早亡,遺一女五小姐待字閨中。餘一程姓姨娘無所出。
    大概總結下原主夫家隆昌侯府:目前府裏老侯爺、老太太俱在;三位老爺、三位太太;大房三位爺,一位歸家姑奶奶;三房一位爺,三位未出閣小姐。二房最是清淨,無男嗣。
    了解了原主家世情況,趙荑心裏愈發安定下來。若說這世上有什麽能讓人心生畏懼惶亂,趙荑一直堅信是未知。所有的已知看開就好,不過爾爾。隻有未知因為莫測才讓人警覺、讓人探尋、讓人敬畏。
    趙荑的英文名字、中文名字有好幾個,趙荑是她進國學院時用的中文名字,取了媽媽的姓,用了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中“心契九秋幹,目玩三春荑”中的“荑”字,意為草本初生的嫩芽。她希望自己可以在國學院有個新的開始,不想就隻是開始而已。趙荑歎了口氣,好在和原主竟然有同名的機會,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字。
    原主娘家門風清正,人口簡單,趙荑心生歡喜。姑姑一家、大伯一家,再就是自家,多好!這是她一直夢寐以求的家的樣子啊!隻可惜原主嫁了人,不然可以一輩子呆在娘家,想想就很幸福!
    至於婆家,趙荑自動屏蔽,和她原本的家一樣亂糟糟,還是不想為妙。不過原主娘家明顯比婆家位高權重,原主依然能被欺負至此,想來除了嫁的庶子在家中無甚地位外,也和其本身的為人處世有很大關係。嗯,不過沒什麽,她不是來了麽?她就不是一個忍氣吞聲的主兒,嗬嗬,且行且看吧,這世上的事兒哪裏有定論?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的比比皆是呀。
    從婢女口中,趙荑知道原主女兒六歲,名喚荀姝;兒子四歲,名叫荀瑞。
    她記得騰管事說他家被罰時,恰逢十二歲的五爺荀翊得了監元,還說他家來了莊子十二年,那她的夫君應是二十四歲。趙荑心裏默算,原主及笄定親,蹉跎四年,十九歲嫁荀翊,現下該是二十六七歲。姐弟戀呀!也不對,是姐弟配!趙荑心下吐槽。唉,最美麗的青春隨她墜崖,就這樣倏忽沒了蹤影!
    她感慨之餘,倒也沒有遺憾或悵然。嗯,大抵她本性淡漠涼薄,又是強說愁的年紀,沒有太多不能割舍的情感,人在哪裏,成為誰又有什麽關係?
    趙荑,趙荑,嗯,你我至此同一人!你的委屈我來解,你的苦難我來承,不過,一定是另一個新的不一樣的人生!
    喜歡青蘿顧請大家收藏:()青蘿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