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絕不暗箱操作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就如智靈根猜測的一樣,這擴建佛堂的工程的確是智遠和尚對楚河的考驗。
隻是依照以往經驗,十萬的項目有個三成回扣也就差不多了。
聰明點的全部呈上,貪心些的黑個一成。
但現在問題來了,楚河拿出的這足足五萬靈石又是怎麽來的。
難道說,以前下麵那些小子......
智遠和尚並未開口,打發了楚河出去。
走出禪房,楚河眉頭一挑。
真正的工賊,就是自己掏錢也得先把大夥卷死才行啊。
他可是正兒八經的青雲傑出弟子,卷死這小小皇宮不是跟玩一樣。
很快,在楚河的全力內卷之下。
他在佛堂的地位水漲船高,儼然就是智遠之下二把手的模樣。
這其中除了楚河的內卷外,還有多方因素影響。
首先,就是楚河的這副皮囊實在超模,這才讓智遠和尚早早就選上了他。
其次,因為大佛寺之事,後來新晉的講經都是經過了女官們的考驗。
如往常那般曲解佛經,酒肉和尚之事大為減少。
同時對於講經們的修行也不再看重。
甚至其中有兩位僧人是正兒八經的肉體凡胎。
考慮到這是長公主的意思,智遠自然也不敢忤逆,正需要一個新講經做副手以表態度。
何況楚河辦事實在漂亮,這些日子佛堂的回扣標準被楚河硬生生拔高了一成。
負責各項事務的僧人不是沒有反抗過。
但智遠才不管這些,誰若是辦不了,自有人能辦。
工賊之危害,就不在資本之下。
楚河的出現,無疑是在給腐朽落後的大周皇宮上上強度來了。
......
數月後,楚河提著個抽簽箱,看著下方整齊劃一的光頭心中滿是感慨。
“各位師兄,諸位大師。”
“大家也知道,下月就是為陛下大講經的時候,所以例行抽簽,打擾各位師兄清修了。”
楚河將抽簽箱放在桌上。
大講經,就是佛堂的主要業務,幾乎所有佛堂僧侶都會出動。
大家齊齊為周皇誦經祈福,講經說法。
如此露臉的活動,自然有大把油水可撈。
畢竟誰不想排次時坐的更前一些,在皇室麵前多露露臉。
若是真被周皇或其他皇室族人看中了,單獨請去講經說法,那才叫一個起飛嘍。
故而每次排位時,都是一次佛堂內不見血的爭鬥。
“小僧也是初來乍到,此次抽簽排序,因為智遠大師身子不適,才讓小僧前來主持。”
楚河的客套下方僧眾又如何會不明白。
這是智遠和尚看楚河辦事辦的好,才讓楚河來替他狠狠撈上一筆大的。
至於楚河本人,更是早早就內定坐在智遠身後的第二排了。
隻是這次換了這個真小人來,大家怕是都要狠狠出血一次才行。
卻不想楚河接下來的話讓眾僧齊齊摸不著頭發。
“小僧此前就聽說過,這大講經排序時常有師兄心懷不軌,私相賄賂之事。”
“但是小僧今天必須說明了,從今天起,那些暗箱操作的事就是舊黃曆了。”
“隻要小僧在一天,這種事就決不準許再發生。”
說罷,楚河在一眾疑惑的僧人麵前取出了第二個抽簽箱擺上。
這群僧眾幾乎都有修為在身,如何看不透這破木頭箱子的玄機。
大講經每次共有九排,每排九位,合計八十一位僧人入殿誦經祈福。
其中前四排的簽都在左邊箱子,後五排的簽都在右邊箱子。
楚河一手一個,按在兩個票箱的口子上笑對眾人道:
“所以交了錢的師兄,請抽左邊,沒交的抽右邊。”
是,這確實不搞暗箱操作了。
這次是幹脆明著來了是吧。
“三害師弟,這智遠大師旁邊的位置小僧都坐了這麽多年了,這次抽簽就不要動了吧。”
一位明顯是領頭人的僧人上前幾步,悄無聲息的將一枚儲物戒塞進了楚河懷裏。
這位來曆確實不小,算得上之前智遠和尚的左膀右臂。
可明明被楚河搶了位置,此時卻依舊如此諂媚,不見半點怨恨。
足見也是位了不得的人才。
楚河感受了一番儲物戒內的內容,笑著打趣道:“前輩說笑了,這第一排的位置前輩才坐了多少年啊。”
那人聞言如何不懂,一咬牙又塞上一枚儲物戒。
楚河這才鬆開手繼續道:“不坐夠六十年,前輩你是哪也去不了啊。”
伴隨著最有價值的一號位,也就是智遠和尚右側的蒲團被抽走。
也為之後的抽簽定下了一個基調。
唯一的例外是,竟有一位僧人不打算行賄,上前後直接將手伸向左邊。
楚河當即就是心頭一怒,就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沒眼力的。
這玩意他楚某人不拿,上麵的師兄怎麽拿?
上麵的師兄們不拿,智遠大師怎麽拿?
大家都不拿,佛堂以後怎麽進步?
這不是在毀我佛堂千古聲名嘛。
卻不想那人發覺楚河眼色不對後連忙縮手低聲道:“三害法師,我的禮趙公公說幫你先收著了。”
楚河皺了皺眉,看向不知為何專挑今天帶著幾個小太監來打掃的陳千帆。
稍一猶豫後,還是看在兄弟麵上,放了此人過去。
......
當夜,楚河的禪房內,三害法師與趙高公公正在緊張地清點著收獲。
因為周皇信佛,所以皇室內上至後宮妃嬪,下至護衛太監都得跟著信佛。
佛堂的油水之大,遠超外界想象。
這位大師背後是太妃關照,那位小僧身旁有護衛統領站台。
誰家比丘的頭上又頂著個太監幹爹。
就連楚河這批新入宮的講經,原本沒背景的進宮了也自有背景找上門來。
這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讓青雲雙璧深刻體會到了什麽叫如魚得水。
所收獲的寶物更是不僅限於佛堂。
外麵的事,自有與佛堂紅人三害法師同日入宮的趙高公公處置。
一番清點過後,兩人也是不由頭昏腦漲。
“老楚,這麽多人送禮,你記得住到底是誰送了嘛。”
陳千帆揉著眉頭問道。
光是送禮就罷了,關鍵這些講經背後都有靠山。
除了大講經時的排序外,更是宮內各方勢力的一次上貢。
事後趁著講經時幫這位後妃說上兩句其是如何虔誠為吾皇祈福。
替那個護衛寫上一筆這用心頭血寫成的佛經又是何等忠心。
這可都有人情世故在裏麵。
讓一向人緣不太行的陳千帆煩惱不已。
楚河放下賬本,瞥了陳千帆一眼回道:
“你放心,誰送了禮我不一定記得,但是誰沒送我可記得清清楚楚。”
“所以趙公公,你的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