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森蚺蝰蛇蚯蚓

字數:7249   加入書籤

A+A-


    洛華生信心滿滿地說道:“是的,我們計劃1907年3月開始鋪軌,所以在接下來的十五個月,我們將在這條試驗環線上進行高強度測試,也包括軌道機車的測試。”洛華生走上鐵軌:“這條20公裏原試驗環線上,鋪設了包括c70型號在內的一百多個型號的軌枕,通過十五個月不間斷的重載測試,車輪碾壓之下,好鋼軌,好軌枕,好機車,自然會脫影而出。最終打造最精品的軌道和最精品的機車。”
    “沒錯,軌道是精品,我們的機車也是精品。”劉文濤不失時機地插言。
    “那好吧!”戈輝笑了,他理解劉文濤獻寶的急切心情:“那我們就去看你的精品機車。”
    劉文濤前行帶路,幾十人一起向幾百米外的機車工廠走去。
    工廠外麵是一個巨大的軌道機車停車場,整個停車場,鋪滿了蛛網一般的軌道,已經有幾十台蒸汽機車停在那裏,都在冒著煙,有工人在往機車裏填煤。
    劉文濤指著這些軌道機車介紹道:“這裏有五十六台機車,都是用於技術驗證的。從最初的1200馬力,到最後的8000馬力……”他指著車體最長的那個:“就是那個最長的,8000馬力,由四台機車鉸接後連接在一起,煤水消耗驚人。”他攤攤手:“這是個成功的失敗品,牽引力是真大,但是能耗也是真高,所以不適用,無奈放棄。”
    “哪些是我們今天要看的,已經定型了嗎?”戈輝直入主題。
    “我們今天要看的在車間裏,停車場上的這些,都是用於技術驗證的。”劉文濤解釋道。
    “那我們就進去看。”戈輝很幹脆地說道。
    劉文濤帶著大家來到生產車間,大、中、小,三台機車停在車間內的軌道上。
    “你來給總督大人介紹一下。”劉文濤一拍身邊的佟強:“這位是北方軌道機車製造廠總經理,佟強,原來是我的助理,秀才出身,幫我做一些文字工作,雖然完全不懂技術,但是非常有管理能力,很會學習,現在也是專家了。”
    “總督大人好,我是佟強,朝陽本地人。”佟強向戈輝微微躬身。
    “劉文濤說你行,你就行。”戈輝說道:“直接開始介紹吧!”
    “我們綜合了德國和美國的技術,一共設計生產了五十六款用於技術驗證的機車。在這些機車中,我們大膽的采用了很多激進的設計,驗證了很多新技術新設想,並沒有為了追求大馬力和多功能,而增加了‘複雜’的設計,反而向‘簡單設計’無限靠近,為日常的保養和維護增加了便利條件,最終確定了我們眼前的這三台機車。”佟強開始介紹:“我們眼前的這三台蒸汽機車,最大的這台,名字叫‘森蚺’,是一種輪式為2102的大型兩汽缸單漲式蒸汽機車,最前端加裝大型鏤空式排障鏟,采用一體鑄造車架,四前輪獨立減震導向係統,全電焊鍋爐、合金汽缸、密閉司機室、混合給水預熱裝置、吹灰器、風動搖爐器等,最大淨牽引力3080匹馬力以上,軸重24噸,全長940寸,蒸汽充沛,黏著係數高,輪周功率大,省水省煤,絕對是未來的貨運之星。掛上全新設計的大型通用水煤車,可以保證長時間運行不需要加水加煤。”
    上一世的於果,對蒸汽機車沒有研究,這一世的戈輝就更不了解了。專家說是什麽就是什麽吧,對他來說,隻要穩定可靠,馬力強勁就可以了。
    佟強指著中間那款機車:“這款機車名字叫‘蝰蛇’,輪式同樣為2102,中型兩汽缸單漲式蒸汽機車,設計和‘森蚺’完全相同,使用相同的車架,隻是鍋爐和汽缸縮小了一些,最大淨牽引力為2400馬力,軸重22噸,主要用來客運,未來的客運主力。當然,必要的時候用於運貨,也完全能夠勝任。同樣掛載了全新設計的大型通用水煤車,可以保證長時間運行不需要加水加煤。”
    佟強來到最小的一款機車前:“這款機車名字叫‘蚯蚓’,輪式為262,小型兩汽缸單漲式低速蒸汽機車,設計和‘森蚺’相同,最大淨牽引力隻有1200馬力,軸重15噸,是用 於32寸1024毫米)窄軌的短途低速鄉村小火車,速度雖慢,但是能耗低,經濟實惠,身材細小,皮實耐用,爬坡能力強,山區也能使用。現在已經在礦山、采油區,以及鎮妖峰和官營農場之間運行了。”
    “三台機車,設計原理是共通的,外觀大小,除了蚯蚓外,區別不是太大,之所以沒有追求更大馬力,是因為整車成本過於巨大,煤水消耗過大,能效比卻並不突出。綜合考慮,3000馬力和2400馬力,是貨運和客運最合適的動力組合。”佟強最後總結:“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兩款列車還會不斷的更新,但是在功率上不會再增加,蒸汽機到這個程度已經足夠了。”
    戈輝重重地點頭,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但要相信專家,不能蠻橫指揮。非要他們執行總督意誌也可以,但沒有這個必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別的要看嗎?”戈輝又問。
    佟強馬上回答:“列車的車廂,1:1的實木樣車已經做好,並且總督大人要求的具體的功能都能實現,如果您認為沒問題,全鋼實車就開始全麵生產。”
    “先去看看。”戈輝說道,他有點期待,能不能達到後世二十一世紀的水平。
    眾人又被帶到另一個車間,十幾種實木樣車擺在空地上。
    “普通硬座車廂、普通軟座車廂、高級軟座車廂、商務豪華座席、普通硬臥車廂、普通軟臥車廂、高級軟臥車廂、豪華臥鋪車廂、豪華套房專廂。”佟強開始介紹。
    戈輝仔細查看,詢問各種功能,基本能達到後世二十一世紀的d字頭車廂的水平,甚至在豪華裝飾上超出太多,因為更寬更舒適,車體寬度達到120寸3840毫米),高度達到110寸3520毫米),除了硬座是真的硬木板)以外,其它的真的超過了後世二十一世紀d字頭列車的水平了。
    戈輝還能說什麽呢:“非常滿意!開足馬力生產吧,以後會需要大量的車廂。”
    接下來是發車儀式,森蚺和蝰蛇,分別點火熱車,兩條大蛇即將開始在20公裏的試驗環線上試車,後麵還會掛上幾節重載車廂。他們將在這條環線上,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運行,做極限測試,直到出故障,不得不停車修理。
    戈輝登上了幹淨整潔的駕駛室,一臉憐惜地說道:“火車煤煙大,粉塵多,很快就會一團漆黑了吧!”
    “不會的,這是封閉式的駕駛室,幹淨明亮,冬暖夏涼。”佟強馬上說道:“為了避免汽缸和機車前方下方排氣口的蒸汽和煤煙直接吹向司機窗口,我們在鍋爐前方安裝了導流板。利用行車氣流,在司機窗口位置形成穩定的氣流,這樣車下方的蒸汽和上方的煙塵就不會吹進司機的觀察窗了。前部側門的了望窗非常寬大,司機也無須探出身體。”
    “還不錯,這樣司機師傅可以穿的幹淨點了,不會把自己變成一塊炭了。”戈輝半開玩笑地說道。
    森蚺和蝰蛇,一前一後,吭哧吭哧的緩緩移動。看著打磨光滑,漆麵平整的黑色車體,紅色白邊的巨大車輪,戈輝心目中,鐵軌上的國家,仿佛就在眼前了。
    森蚺和蝰蛇,先後駛上試驗環線,緩慢加速,越來越快,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兩山之間。
    禮花再次綻放,明天一早,《朝陽日報》、《東北商報》、《禁衛軍報》、《字林西報》、《申報》上都會在頭版頭條,登載“森蚺和蝰蛇”橫空出世的消息。具體性能也會詳細披露在報紙上,相信北方經濟特區很快就會進入鐵路時代。
    之後,大家在會議室進行了座談,戈輝談了未來北方經濟特區的鐵路網規劃,包括以奉天為中心的東北鐵路,京奉北京至奉天)、奉大奉天至大連)、奉哈奉天至哈爾濱)等一係列的鐵路。同時允許私人修建連接鄉村縣城的32寸軌距的短途窄軌鐵路。從東北開始,逐漸向蒙古、向西北延伸。從北京開始,向南延伸。戈輝為他們描繪了未來的鐵路時代,
    戈輝最後向佟強推薦了皮特黃的大壓機,一些追求結構強度的大型構件,完全可以用大壓機鍛打,省時省力。看到劉文濤和佟強聽到8000噸大壓機時,眼裏放光的樣子,戈輝更得意了,仿佛那是他研發出來的一樣。
    戈輝對今天的視察非常的滿意,對未來的特區鐵路建設充滿信心。不差錢,肯花錢,沒道理生產不出好東西。如果不好,那就換人,問責,法庭,監獄,一係列的辦法在後麵等著。
    下午離開時,依然戀戀不舍地看了幾眼試驗環線的方向,因為那裏有北方鐵路的未來。
    劉文濤看著一路塵煙駛向遠方的總督車隊,感慨道:“1900年7月19日,我在天津遠郊的家裏第一次遇到戈輝,他告訴我,最遲三年,快的話兩年半,就讓能我看到希望。我當時一點也不信。”
    “我是1900年7月24日,在北京街頭,遇到戈輝的。他告訴我,快則兩年半,最遲三年,他保證會有我的用武之地,我當時也一點不信。”皮特黃坦言道。
    “1900年?他哪裏來的自信?不可理解!”洛華生一臉不信的樣子。
    “1902年8月10日,我再次來到了朝陽,很快就被任命為工業局長。後來遇到了懷才不遇的佟強,他成了我的助理。”劉文濤一臉感慨地回憶道。
    “我是1902年8月9日,來朝陽找他,他直接出資成立朝陽機床廠,讓我當總經理,告訴我錢不是問題,出成果就行。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背後有戈輝的全力支持。”皮特黃也在感慨。
    就在劉文濤和皮特黃,對戈輝大發感慨的時候,戈輝的總督車隊停在了三叉路口,戈輝在思考,是回朝陽,還是去官營農場。
    “去官營農場吧!”戈輝最後決定,既然來這裏了,沒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十幾分鍾後,總督車隊來到官營農場門口。警衛看到總督車隊的車牌,立即放行。
    隔著車窗,戈輝看到官營農場裏,很多民兵在訓練,秋收結束,訓練的時間更多了。不僅是這裏,在七老圖山腳下的官營農場裏,也有民兵在訓練,考核優秀的將不斷的補充到禁衛軍中。
    戈輝感歎:“秋高氣爽,訓練正當時。”< arsena)的廠區門口,同樣直接放行,最後停在辦公樓前。上次來這裏時,還是毛坯房。
    此時,辦公樓五層的大會議室裏,成雨和幾個項目的工程師們,正在討論“中口徑通用機槍”的設計概念。會議已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了,每個項目組都有自己的方案,幾個項目組爭執不下。大家的聲音都很大,仿佛聲音大就能確定自己的技術方案一樣。這裏空間大,喊聲大一點,不會影響到別人,這也是為什麽選擇在大會議室的原因。
    東北直接問樓裏的員工,成雨的辦公室在哪裏。樓裏的員工告訴東北,成經理在五樓開會,辦公室沒人。
    戈輝和東北隻好去五樓大會議室,剛到門口,就聽到成雨像是在喊:“……大家有點跑題了,我們今天探討的不是氣動原理的優劣。我再次重申一下,我們是在討論選擇哪個技術方案……”因為戈輝的推門而入,成雨的話戛然而止。
    大家也回頭看向門口,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三百多人,幾乎占據了大會議室的四分之一。不論是清國人,還是歐美人,他們都帶著崇敬的目光,注視著這位年輕的總督大人。
    “坐坐坐”戈輝伸出雙手,示意大家坐下:“你們討論你們的,我坐這裏聽聽就成,不用在意我,你們是專家,我是外行,在你們麵前,我應該做學生。”說完,戈輝和東北就坐在了後麵的椅子上,真的就什麽也不說,準備聽下文。
    成雨還是簡單解釋了一下:“我把今天開會的原因,給你介紹一下。”
    戈輝點頭,並未說話,洗耳恭聽。
    “通過兩次大淩河戰役,台安防線反擊戰,盤錦防線反擊戰,大家對0.2寸口徑的fa26式輕機槍和0.3寸9毫米)口徑的fa42式重機槍,都不滿意。特別是死神特種部隊的顧易上尉,把fa26輕機槍貶斥得一文不值,踩上一腳不算,還要再吐上一口痰。”成雨直接下結論:“我很想說,他們是被慣壞了,真應該去北洋常備軍體驗一下生活。”
    包括戈輝在內,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成雨說的沒錯,禁衛軍對輕武器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了,的確是被慣壞了。
    成雨繼續介紹:“他們認為,0.2寸口徑的fa26式輕機槍,射程不夠遠,無法壓製敵人的1897哈奇開斯重機槍,也無法射穿有效射程邊緣的遮蔽物,這個要求很過分,有些不講道理了,但我明白,他們就是覺得0.2寸口徑的輕機槍威力不夠。”
    “再說,0.3寸9毫米)口徑的fa42式重機槍。”成雨接著介紹:“無法伴隨步兵衝鋒,這又是什麽道理,簡直是無理取鬧。重機槍,本身就不是給輕步兵準備的,是為重機槍射擊小組準備的。”
    “他們想要一個口徑大於0.2寸,小於0.3寸,射程大於0.2寸口徑的fa26,威力無限接近0.3寸口徑的fa42,又不會像fa42那麽重,單人就能扛著就跑,還能攜帶原來數量的子彈,這個要求好過分啊!” 成雨最後下結論:“所以,我們提出了0.25寸8毫米)‘中口徑通用機槍’的設計概念。”
    “這個‘中口徑通用機槍’的概念非常好。”戈輝忍不住插言褒獎:“而0.25寸,在國際上也並不特立獨行,法國的1886式勒貝爾步槍就是0.25寸口徑8毫米)。”
    “沒錯,所以我們幾個項目組各出了一個方案。”成雨說道。
    戈輝沒再說話,等著成雨的下文。
    成雨直接說出了幾個方案:
    1、將fa26式輕機槍口徑放大到0.25寸。    3、將fa42式重機槍的口徑縮小到0.25寸。
    4、還有就是蔡海軍所在的項目組提出的全新設計方案。
    成雨最後解釋:“剛才爭論的也是蔡海軍這個設計方案,討論這個氣動結構的優劣,因為還沒有製造出樣槍,所以隻能基於設計圖紙討論。”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禁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