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光緒的整軍計劃
字數:7696 加入書籤
1月13日,上午8時,北方經濟特區廣播電台新聞節目《第一時間》,播出了兩條重要消息,震驚了所有人,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第一條:禁衛軍第8、9、10師,於12日深夜,收複了奉天日軍最重要的後勤節點遼陽,從而切斷了奉天到大連的補給線。目前,禁衛軍第8、9師,正在遼陽遠郊阻擊奉天日軍。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們,瞬間炸了。禁衛軍這是沒完了,白天,野戰,消滅日軍騎兵第一旅團,夜裏,夜戰,拿下重兵把守,城牆高大的遼陽。禁衛軍這是要上天啊!
大清老百姓肯定是喜大普奔據說意思是:喜氣洋洋,大聲歡呼,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禁衛軍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這才開戰兩天,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列強們卻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還是在日俄戰場上一直勝利的百戰之師嗎?一夜之間,遼陽說沒就沒了,沒有後勤補給的奉天日軍,還能堅持多久呢?如果說,日軍騎兵第一旅團覆滅,是因為禁衛軍大量使用了機槍,那麽,擁有高大城牆保護,重兵把守的遼陽,連一夜都扛不住嗎?禁衛軍也是人,而且還是一支成立時間尚短的新軍。沒想到日軍戰力如此不堪,日本還有資格和列強站在一起嗎?
聽到廣播大山岩一口老血噴出去,直接栽倒在指揮部裏,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吐血了。第一次是昨夜聽到遼陽失守,本田親喜聯軍投降禁衛軍時,氣得連吐了三口血。
第二條:光緒皇帝二次親政,並在親政第一天,在乾清宮叫大起,直接奪了袁世凱的兵權,包括袁世凱在內,北洋軍的幾位核心人物,全被剝離北洋係。北京禁衛軍和北洋常備軍合並,更名為大清皇家近衛軍,光緒皇帝親自擔任總司令一職。
列強們驚詫莫名,這位年輕的傀儡皇帝,居然二次親政了。那位老太後,是出於什麽目的還政給光緒呢?看來多半是老太後身體真的不行了,早晚是給,晚給不如早給。
更多的人認為,這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北京的朝廷開始加強皇室權柄了,二次親政的光緒皇帝,很可能是一位殺伐決斷的皇帝。最重要的是,他今年才三十四歲,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犯太大的天怒人怨的錯誤,他很有可能帶領清廷走向中興,成為一位偉大的君王。
特區廣播電台,還在稍後的《實事評論》節目中,請來兩位對政治軍事理解較為透徹的資深人士,對兩條新聞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對錯不重要,反正很多大清老百姓,聽的很認真,並深以為然。
光緒在長春宮陪著慈禧太後一起聽了《第一時間》和後麵的《實事評論》。
兩人聽到禁衛軍收複遼陽,非常振奮,禁衛軍並沒有出現他們擔憂的事情,而且還越打越勇,不斷有好消息傳來。
最讓兩人苦笑不已的是,光緒二次親政的消息,這麽快就傳到了朝陽,朝廷這裏真的是毫無秘密可言啊!
對《實事評論》中,關於光緒二次親政的評論,兩人不住搖頭,並不認可,當然,這是因為他們就是當事人。
外人可能聽的很高興,因為有很多美好的展望,特別是長城以南的老百姓,他們會覺得,以後可能日子會好過一些。而北方經濟特區的老百姓,對此很無感,因為他們不歸皇帝管,他們相信,在戈輝總督的治下,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光緒陪著慈禧太後聊了很久,直到吃完中飯,才回乾清宮禦書房。
“傳旨,阿林山覲見。”
“傳旨,鐵良覲見。”
“傳旨,一月份畢業於朝陽陸軍講武堂的20名優秀學員,覲見。”
“傳旨,袁世凱、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五人覲見。”
“傳旨,北洋六鎮,鎮、協、標的主官,全體乾清宮覲見。”
一回到乾清宮的禦書房,光緒就下了一連串的旨意。他要盡快的完成整軍計劃,從而達到加強皇權的目的。
阿林山作為大內侍衛總管,禦前護衛統領,他的工作地點就在紫禁城,所以他是最先到的。
“奴才,阿林山叩見陛下。”阿林山單膝跪地,單手扶地,動作標準,毫無瑕疵。
“平身吧!”光緒淡淡地說道:“朕讓你辦的事兒,怎麽樣了?”
“回稟陛下,奴才已經和幾位侍衛統領溝通過了,正在製定條陳,三天內肯定能夠完成,粘杆兒處的工作,也正式開始。”阿林山小心地說道。
“可以,但是你們的工作,現在就可以開始。”光緒不容質疑地說道。
“奴才,遵旨,請陛下示下。”阿林山小心地說道。
“今天來這裏的每個人,都是你的調查對象,是否忠誠於朕,是否忠於朝廷,是否與外國人有聯係,特別是與日本人有聯係,談什麽事情,是否通敵,都是你要調查的。”光緒直接說道。
“奴才,記住了。”阿林山現在覺得壓力山大,人手不夠,經驗不足,想想都頭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個到來的是北京禁衛軍副編練大臣鐵良。
“臣,鐵良叩見陛下。”鐵良甩袖磕頭。
“平身吧!”光緒等鐵良做完了全部動作,才讓鐵良平身。
“招你過來,是談一下北京禁衛軍和北洋常備軍合並的事情,說說你的看法。”光緒直接說道。
“臣,不敢有看法,一切聽陛下安排。”鐵良還真的沒想法,其實他對北京禁衛軍的管理,就是不管理,放手讓下麵的人管理,他當甩手掌櫃,美其名曰,無為而治。
鐵良的話,光緒無疑是不滿意的,他沒想到,向來以“知兵”自稱的鐵良,居然是個榆木腦袋,軍隊交給他,太不讓人放心了。
“沒想法,就等等別人,看看他們有什麽想法。”光緒不想再和鐵良談合並整編的事情了,在他的內心中,大清皇家禁衛軍已經沒有鐵良的位置了。
第三個到的是袁世凱、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五人。
“臣,叩見陛下。”五個人一起甩袖磕頭,異口同聲。
“平身吧!”光緒看著他們做完全部動作,才讓他們起來:“說說吧,北洋常備軍,最近在幹什麽?”
袁世凱快速思考了一下,說道:“年終將近,正在做訓練總結,還在組織學習,從朝陽陸軍講武堂畢業的優秀學員,正在北京講課,北洋六鎮的鎮協標營的主官們,都在北京學習,學習東北禁衛軍的……額……他們叫先進的軍事思想。”
“不錯,懂得向優秀的人學習,這是進步的表現。”光緒很滿意,但他也沒再問下去,因為這不是他叫袁世凱等五人來的目的。
光緒直入正題:“朕叫你們過來,就是談一下北京禁衛軍和北洋常備軍合並的事宜。幾位有什麽意見?都說說吧!”
“臣等沒意見,臣等是陛下的臣子,北洋常備軍是陛下的軍隊,一切聽從陛下的安排,全力配合陛下完成整編。”袁世凱立即說道,聽起來十分的誠懇。
光緒很滿意袁世凱的回答,輕輕點頭,表示聽到了,未再多言。
袁世凱不知道為什麽,突然間覺得這位光緒皇帝不好相與,和已經在他心中固化的傀儡形象完全不同,這是一位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的皇帝,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了。
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四人,內心中一片灰敗,我們都被他懦弱的表麵欺騙了,曾經的傀儡皇帝,居然隱藏得如此之深,這肯定是個心如鐵石,內心狠辣的皇帝啊!
第四個到的是一月份畢業於朝陽陸軍講武堂的20名優秀學員。
這二十人回到北京後,並沒有像其他學員一樣,立即被分配到北洋六鎮,而是在北京為北洋六鎮的鎮協標營的主官們講課,主要講禁衛軍,講朝陽陸軍講武堂,講他們眼中的禁衛軍,他們眼中的講武堂,所以才能這麽快來到紫禁城。
“陛下,20名優秀學員到了,是在禦書房覲見嗎?”小元福輕聲匯報。
“去正殿吧!這裏太小了。”光緒說罷,向乾清宮正殿走去。
阿林山、鐵良、袁世凱、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也跟著去了乾清宮正殿。
“臣等叩見陛下”二十個人來到乾清宮正殿,站成整齊的四排,一起下跪磕頭。
“都起來吧!以後穿軍服,朕準你們不磕頭,敬軍禮就可以,隻有穿官服時才需要磕頭。”光緒的態度明顯不同。
“謝陛下”二十個人齊聲回答。
“聽說,你們在給北洋常備軍的鎮協標營的主官們講課。”光緒饒有興趣地說道。
其中一個,主動上前一步,敬禮後,回答道:“是的,在北京講課。”他看了一眼袁世凱等五人,接著說道:“袁大人讓我們講一講東北禁衛軍,因為我們近距離的接觸過東北禁衛軍,我們的了解更直觀更全麵。還讓我們講一講朝陽陸軍講武堂,是怎麽教學的,如果我們成立軍校,能不能辦的和朝陽一樣好。”
“先說你叫什麽,你覺得,我們辦的軍校,能和朝陽一樣好嗎?”光緒微笑著問道。
“臣叫楊燁,我們缺少經驗豐富的教官,也缺少身經百戰的老兵,缺少先進的教學理念,缺少像戈輝大人那樣高屋建瓴的校長。”楊燁小心地說道:“短期內我們還達不到朝陽的水平,但隻要堅持,相信有一天,我們也行。”
“你很務實,敢在朕麵前說真話,當獎。”光緒認真地點頭,說道:“軍人就要務實,就要說真話,不論是站在誰的麵前。”光緒強調:“朕不喜歡有人站在朕麵前故意誇大事實,針尖大的事情,說成元寶那麽大。這樣的人,朕會直接讓他滾出朕的軍隊。”光緒的聲音如滾滾驚雷。
“楊燁,你很不錯,你是個敢說真話的正直的軍人。”光緒再次誇獎道:“不過,今天招你們二十人過來,不是聽你們講故事。”
光緒認真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二十人,直接問道:“招你們過來,是談一下北京禁衛軍和北洋常備軍合並一事,談一下你們的看法,怎麽整編合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十人短暫的沉默之後,一人首先上前一步,立正敬禮,然後小心地說道:“臣叫餘文燧,臣,並不知道陛下希望是什麽樣的整編,是采用原來的鎮協標的編製1.25萬人,還是學習東北禁衛軍的師團製編製1.5萬人,臣覺得,兩種編製各有長短,都很好,都很適合當下的大清軍隊,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光緒猶豫了一下,直接說道:“首先,朕不喜歡北洋常備軍現在的編製,朕也不否認東北禁衛軍的編製很好,但朕不想要這樣的編製,皇家禁衛軍作為朕直接指揮的軍隊,並不需要那麽大的編製,短期內,甚至未來很長時間,都不可能有大規模的戰爭,朕指的是長城以南,所以,朕需要的是小而精的編製。”其實,光緒是不喜歡軍權過於集中在幾個人身上,這樣會讓他感覺不踏實。
“朕這麽說,你們明白嗎?”光緒提醒他們。
這時,有一人踏出一步,立正敬禮,然後說道:“臣叫羅海,臣知道東北禁衛軍之外,還有一支武裝警察部隊,是北方經濟特區的內衛部隊,主要任務是配合警察處理警察無法處理的群體性治安問題,還有剿匪,以及重要時期的安保任務等。他們總兵力隻有人,旅級編製,10個5000人的標準旅,每旅下轄8至9個營,這種旅營製的編製,組合非常靈活,可多可少,對各種情況的群體性治安問題,都能做到遊刃有餘。臣說完了。”說完,再次敬禮,並後退一步,退回隊列。
光緒聽後,非常滿意,所以直接拍板:“不用討論了,就按照這個旅營製整編,5000人一個旅,計劃編成20個旅,不夠20個旅,就再招一些人進來,湊夠20個旅,就由你們20人擔任旅長。剩下的軍官由那些和你們一起畢業的其他學員來擔任。”
二十人一聽,立即興奮了,這就成旅長了。二十人立即給光緒敬禮,齊聲道:“謝陛下隆恩。”
鐵良、袁世凱、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立即明白了,光緒根本就沒打算給他們留位置,要把他們遠遠地踢開。
“謝的太早了,你們若是幹不好,我隨時撤了你們。別忘了,今年四月份,還有800人要畢業,你們幹不好,就由他們替上。”光緒微笑著說道。
“保證完成任務。”
“不辱使命,不負忠誠。”
二十人一高興,把朝陽陸軍講武堂經常說的話,順嘴說了出來。
光緒一愣,他去過朝陽陸軍講武堂,他聽過這樣的話。今天再聽,味道和意義不一樣了,因為和他有關了。他發現,這樣的表忠心,非常有力量,他喜歡。
“很好,我等著看你們的表現。”光緒很高興。
二十人本以為自己說錯話了,內心忐忑,沒想到,皇帝陛下很滿意,他們也就放心了。索性再喊一遍:“保證完成任務,不辱使命,不負忠誠。”
“要的就是這個舍我其誰的氣勢,朕的大清皇家禁衛軍,就應該是這樣的。”光緒再次褒獎他們。
鐵良、袁世凱、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徹底放棄了,徹底沒希望了。
最後一個到的是北洋六鎮,鎮、協、標的全體主官。
這些人,本來就在北京參加學習,否則,很難立即把他們叫過來。
等他們完成覲見禮節之後,光緒直接告訴他們:“朕要升你們的官。”
北洋六鎮,鎮、協、標的全體主官,聽後立即就要謝主隆恩,光緒直接抬手示意他們先等等,然後繼續說道:“經朕了解,你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績,特別是去年十月下旬的河間秋操,你們做的非常好,如此大的規模,在沒有日本教官的指導下,你們能堪稱完美的完成,朕心甚慰。”
北洋六鎮,鎮、協、標的全體主官們,聽得熱淚盈眶,我們的努力並不是默默無聞,皇帝陛下都知道。有些人更是生出了為陛下肝腦塗地的心情。
鐵良、袁世凱、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看著眼前的這些北洋六鎮的主官們,心中不住的搖頭,皇帝要卸磨殺驢,你們卻在感恩戴德,多荒唐的事情啊!
阿林山也在心中打鼓,以後為陛下辦事,一定要兢兢業業,一是一,二進二,否則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他現在從心底是懼怕光緒,伴君如伴虎,應該就是我現在的樣子吧!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禁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