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亡靈之城

字數:3062   加入書籤

A+A-


    但據那位前輩所言,亡靈之城地下墓道的結構,堪稱錯綜複雜,墓道彼此交織連通,宛如一座深不可測的迷宮。然而,真正致使人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關鍵所在,實則是巧妙利用了人自身的視覺認知差異。
    換言之,在缺乏充足照明設備的昏暗環境下,再加之心理上被極度恐懼所籠罩,人在低視覺認知的狀態下,所感知到的諸多事實往往存在極大偏差。
    墓穴的建造者正是精準拿捏住了人在生理和心理層麵的這一弱點,借助墓道獨特的結構布局,將人困於其中。
    即便盜墓者僥幸獲取了財寶,也決然難以覓得歸途。相較之下,我們今日所遭遇的狀況,與之相比可就小巫見大巫了。
    那位前輩年輕時跟隨考古隊踏入其中,就曾親眼目睹一條螺旋形的回字形通道。
    沿著通道向裏旋轉行進,能夠徑直抵達墓室,可當你試圖折返出來時,就會陷入無盡的循環,仿若踏入了一個沒有盡頭的噩夢,無論如何掙紮都無法逃脫。
    他們在通道內發現了無數具來自千百年來不同時期的盜墓者屍體,那些屍體最終呈現出的死狀,無一不是慘不忍睹。
    有的是因彈盡糧絕,在絕望中被饑餓和幹渴奪走生命;有的則是在那暗無天日的環境中被困太久,精神徹底崩潰,最終在癲狂狀態下,彼此殘殺,甚至肢體都被無情斬斷,血腥場麵令人毛骨悚然。
    但究其根本,之所以被困而無法脫身,實則是一種精巧的結構機關在作祟。墓室的建造者會刻意通過一些極具迷惑性的視覺暗示,或是故意留存的虛假記號,誘使人誤以為自己走的是先前進入時的道路,殊不知,這一切都不過是引向死路的陷阱。
    世間竟還有如此詭譎的設計?
    我心中暗自驚歎,不由得陷入沉思。片刻後,我望向白芳,開口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倘若我們今日所經曆的狀況,與古埃及亡靈之城墓道結構存在相似之處。那麽,我可否將其總結為一句話:我們極有可能踏入了某種特殊的地下結構,比如岔道。一旦踏入這個岔路口,就如同你剛才提及的死亡循環墓道一般,徹底迷失方向,永無出頭之日?”
    白芳點頭道:“沒錯,大致就是這個意思。不過,咱們今天碰上的情況,理應不像古埃及墓室那般複雜。雖說我們被困在一個封閉的甬道空間裏,不斷轉圈卻始終無法脫身,但好在並未出現回字形螺旋結構。倘若真的是結構方麵出了問題,那破解之法想必不會太過艱難。”
    棍子聽得全神貫注,他的思維向來敏捷,此刻立刻接話道:
    “對啊,我們之所以走不出去,或許真如你們所言,進入了地下通道的另一種特殊結構。在這個空間裏,一切都與我們先前進來時的場景毫無二致,這也就解釋了為何老萬抽過的煙頭莫名消失不見。
    咱身後這個被巨石堵住的入口,根本就是個唬人的擺設,挖又挖不開,隻會讓我們陷入絕望,永遠被困其中,這手段可真是歹毒至極!可話說回來,既然我們能夠進來,那就必定存在一個入口,可那個入口究竟在何方呢?”
    是啊,那個入口究竟在何處呢?我緩緩閉上雙眼,試圖梳理這一團亂麻般的思路,將我們剛才所經曆的所有事情,在腦海中重新複盤了一遍。
    依照白芳所說,這種設計要想發揮出最大功效,就必定要讓陷入其中的人被恐懼、焦慮和緊張的情緒所吞噬。
    那麽,反推回來,在整個墓室結構當中,究竟是哪一個地點,最能引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呢?我思索片刻,心中認定,應當是那個石俑坑的位置。
    且先拋開那石人究竟是如何消失的謎團不談,單看最終結果,石人的消失並未給我們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可這般詭異的出現與消失,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實際目的?難不成是有人故意與我們玩捉迷藏的幼稚把戲?
    顯然,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都不會耗費如此心力,吃飽了撐的去做這種毫無意義的設計。
    我暗想,這背後的設計意圖,大概率是要讓踏入這條地下通道的人,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進而在慌不擇路之中,踏入那早已精心設計好的特殊結構。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剖析,隻要有人出現在那個特定位置,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被石俑坑牢牢吸引,從而無暇顧及周遭的環境。
    如此一來,我們便更容易誤入歧途,掉進那致命的死亡循環之中。所以,我篤定那個地方的嫌疑最大。
    我將這一番思路向眾人詳細闡述,他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思路既定,我們當機立斷,決定再次前往石俑坑附近,進行一番細致入微的勘察,滿心期許能從中找到新的線索。
    一路上,眾人皆沉默不語,待抵達目的地時,映入眼簾的石俑坑依舊保持著我們離開時的模樣,靜靜地躺在那裏,仿若從未發生過任何變故。
    那個石俑消失後留下的空缺位置,依舊空蕩蕩的,不見石俑歸來的蹤影。
    但此刻,我們關注的焦點早已不再是那石俑,而是它周邊的環境。此地地形錯綜複雜,周圍散布著零星的溶洞,地麵起伏不平,宛如一片神秘的地下迷宮。
    我們迅速掏出強光手電,將亮度調至最高,兩人一組,分別在石俑坑周圍展開了地毯式的仔細探查。
    不得不說,此處地下坑道的環境,相較其他地方,確實複雜得多。不僅有天然形成、形態各異的溶洞,還有一根根突兀聳立的溶岩立柱,阻擋著我們的視線,更兼有人為開鑿的明顯痕跡,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我們在視覺上極難分辨方向。
    回想剛才,我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石人坑上,竟全然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
    沒過多久,老萬猛地晃了晃手中的手電,扯著嗓子喊道:“嘿,你們都快過來,我瞧這俑坑前麵的洞可太特殊了!拿手電往裏照,根本照不到盡頭!”
    喜歡【陰卦天師】之東嶽神宮請大家收藏:()【陰卦天師】之東嶽神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