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破解循環

字數:3136   加入書籤

A+A-


    我們幾個聽到呼喊,立刻聞聲飛奔過去。隻見從我們進來的那個方向,緊貼著牆麵有一個側向的空洞。
    我舉起強光手電向裏照去,裏麵的環境與外麵大致相仿,卻又莫名透著幾分熟悉之感。最讓人覺得奇特的是,這個通道的地麵顯然經過了精心整理,一眼便能看出是人為打造的痕跡。
    這個洞的洞口,恰似在甬道的牆壁上被斜著切了一刀,由於洞口被伸出的石壁嚴嚴實實地遮擋住,若非刻意尋找,根本難以察覺,而且從我們來時的方向望去,更是完全看不見。
    我心中頓時有了一束光,直覺這個洞的嫌疑極大,不禁暗自揣測:它究竟通向何方?會不會就是那個將我們引入絕境的地方?
    白芳毫不猶豫地認為應該進去一探究竟,可棍子卻麵露難色,極不情願。
    他嘟囔著:“萬一這洞裏的通道不知道通向哪兒,那我們豈不是更出不來了?誰知道裏麵還藏著什麽可怕的東西呢!還不如就在這個死循環的圈兒裏再轉轉呢。”
    其實,我內心是極為讚同白芳的建議的。畢竟,即便我們不進去探查這條新路,也依舊會被困死在這個地方。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探尋新的生機。
    商議後,我們毅然走進了藏在側壁石牆上的這條甬道。剛一踏入,便有絲絲縷縷的白霧在前方繚繞,仿若一層神秘的麵紗。
    隨著我們步步深入,那種熟悉感愈發強烈。此時,我們也漸漸回過神來,這條道路極有可能就是我們剛才進入石俑坑時所走的路。
    與剛才那不斷轉圈的通道不同的是,我明顯感覺到路麵有一個緩緩的坡度,仿佛正引領著我們逐漸向上攀升。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我們就發現甬道變得愈發低矮,而前方赫然出現了我們熟悉的石室。那熟悉的結構,那熟悉的牆麵石刻浮雕,一切都和記憶中一模一樣。
    然而,令人驚喜的是,那個曾經被巨石堵住的出口,此刻竟被打開了,呈現出的模樣與我們進來時別無二致。
    刹那間,所有的謎團都豁然開朗。
    我們齊聚在石室之中,紛紛席地而坐,每個人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要將這一路的緊張與疲憊全部吐出。
    棍子像是被抽去了所有筋骨,“噗通”一聲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整個人仿若被一場無形的風暴席卷過後,身體被徹底掏空,虛弱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消散在這石室之中。
    在方才那令人窒息的高壓環境裏好不容易緩過神來,瞬間,所有的力氣也隨之離他而去,隻剩下一副疲憊不堪的軀殼。
    他仰望著石室那黑漆漆的頂部,長歎一聲,感慨道:
    “哈哈,信白芳,得永生啊!阿門!還是白小姐說得在理。看來這地下通道當真和古埃及墓葬的結構有幾分相似。這可真是應了那句:壞人滿地跑,全球都不少啊。合著全世界的壞人使壞的招數都差不多。你們說,咱們進去的時候,咋就跟瞎了眼似的,愣是沒瞧出那是個岔路口呢?”
    趁著這間隙,我強壓下內心的波瀾,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試圖將這一團亂麻般的思緒梳理清楚。
    片刻後,我開口向大家道出心中所想。
    我琢磨著,可能一直被困在一個類似壓扁了上半部分的‘8’字形循環結構裏。它的設計是這樣的,在同一水平麵內,‘8’字的頂部和中間聯通的地方,各有一個規格相同的石室,裏麵的雕刻裝飾簡直一模一樣,就跟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似的,這就容易讓人產生錯覺。
    隻不過中間聯通部分的那個墓室,後麵弄了個假通道,看著像是被大石頭封得死死的,直接把人逼入絕境,讓人絕望透頂。
    其實咱們一開始從‘8’字上麵那個真正的入口進去的時候,走了一段甬道,突然在馬上到石俑坑的地方,以斜切麵快速進入一個較大的空間。而且周圍還有幾個類似天然裂縫。
    首先,我們真正進入的坑道,是斜著緊貼裏麵通道的牆壁連通的。一進去,走一段路再回頭看,岩壁跟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似的,把來路擋得嚴嚴實實,根本看不到。
    更要命的是,在那個出口前方,就是那石俑坑,好家夥,跟個磁石似的,把咱們絕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吸過去了。
    我推測,就連裏麵那個麵帶微笑的石人,還有它的消失,都是精心設計好用來牽引咱們注意力的。一旦咱們的目光被它吸引,或者害怕被那消失的石人傷害,精神就會高度緊張。
    正常人在這黑咕隆咚的地下通道裏本就慌裏慌張,六神無主。到了俑坑邊,再看到那些詭異的事兒,那不得更亂了套。
    在這種神經繃得緊緊的情況下,不管是往前走還是往後退,不管去哪個方向,都很難發現不遠處進來時那個真正的甬道,隻能在‘8’字下麵那個大圈裏像沒頭的蒼蠅似的亂轉,這不就掉進地下的死亡循環裏了。
    在那個循環裏也有一間和上麵一模一樣的石室,甚至石室牆壁浮雕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毫無差別。這種設計就是要讓人誤以為自己又回到了剛進來時的那個石室。
    這兩個石室唯一的不同,就是顯示咱們來時的那個通路被巨石堵上了,讓咱們覺得插翅難逃。要是不明白這裏麵的玄機,在裏麵轉再多圈也是白搭,隻能困死在這個要命的坑道裏。
    等我分析完,白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
    “我覺得大有剛才的思路完全正確,不出意外的話,事實應該就是如此。其實咱們第二次到達那個石俑坑的時候,我就總感覺哪兒不太對勁,可又說不上來。現在想想,就是兩次的視覺角度和路麵坡度稍有不同,所以我才會有那種異樣的感覺。因為兩次咱們經過的壓根兒就不是同一個通道,視覺角度當然不一樣。”
    白芳定了定,又補充道:“當然了,咱們能發現這一切,也多虧了用了現代高強度的照明設備。要是在古代,人們用火把照明,一旦陷入循環,想逃生那可太難了。”
    喜歡【陰卦天師】之東嶽神宮請大家收藏:()【陰卦天師】之東嶽神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