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還會一直漲下去?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A+A-


    長安街,又名神州第一街,這裏不僅是首都的中心軸線,更是國家文化中心、以及政治中心的一種象征。
    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這些標誌性建築,分布在街道兩側。
    他們從下午三點多,一直逛到晚上七點半。
    華燈初上,看著籠罩在繁榮夜景下的長安街,陳媽不禁開口說道:“咱們可算是吃虧了……早知道這裏晚上這麽好看,我們就不該來這麽早。”
    陳爸笑嗬嗬地說道:“沒關係,晚上好看,咱們就晚上在這多待一會兒。”
    陳媽回道:“待不了太久,咱們還得去什刹海,那裏晚上也好看……首都這麽大,景點這麽多,咱們盡量都走一遍。”
    陳爸點頭道:“好,都聽你的。”
    陳老爺子籲了一口氣,說道:“能來一趟首都,瞻仰主席的遺容……這輩子,值了!”
    他和陳老太都是四幾年生人,他們親身經曆了這個國家在毛主席的帶領下,一掃往日的衰敗氣象,在世界之林中站了起來。
    對他們這一輩人來說,毛主席就是世上最偉大的人。
    能來毛主席紀念堂,親眼看一看主席,是他們畢生的夢想。
    陳瑞笑著說道:“爺爺,以後你想來,我隨時讓人送。”
    聊了一會兒天後,幾人坐上車,往幾公裏之外的什刹海趕去。
    半路上的時候,陳瑞開口說道:“爸,你說咱們在首都買兩套四合院怎麽樣?”
    前世的時候,他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首都的四合院,是給真正的有錢人準備的。
    那時候他是個吃豬腳飯,住城中村的社會底層。
    他時常在心裏幻想,什麽時候自己也能來上這麽一套?
    現如今他身家幾百億,穩穩躋身了國內超一線富豪。
    四合院這種頂級奢侈品,在他看來,不過就是個貴點的玩具。
    說買也就買了。
    陳爸回道:“好端端的,買那玩意兒幹嘛?不能吃不能喝的……還死貴。”
    在2012年,首都的房地產已經很火爆了。
    這裏的四合院,便宜的一套也要兩三千萬,貴的甚至要兩三億。
    陳瑞接著說道:“買來放在那,以後來首都了可以住,或者幹脆就等它升值。”
    陳爸摸了摸下巴,說道:“都這麽貴了,你覺得它們以後還能升值?”
    陳瑞回道:“這才哪到哪?首都這麽特殊的地方,以後房價肯定還要大漲,這裏的四合院也肯定會越來越貴。”
    “這樣漲下去,那以後普通人的日子可怎麽過?一輩子就為一套房活?”
    “一輩子能買得上一套房,那就已經是理想情況了。事實上,在首都這樣的地方,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他們年輕時在這裏打工,奉獻青春。到老了、幹不動了,就隻能被迫離開這裏,回自己的家鄉養老。”
    “這不是把普通人當柴燒嗎?”
    “自古以來,普通人不都是被當柴燒的嗎?”
    陳爸聞言,臉上不由露出了一抹感慨。
    他們家發跡之前,也是普通人。
    那時,陳爸經營著一家生意並不穩定的小廠,陳媽在製衣廠裏上班。
    一家人最大的財富,就是在寧城買的一套小三居。
    為了那套房,他們耗掉了十幾年的積蓄。
    而反觀此時的首都,兩個普通人幹十幾年,別說是一套小三居,就算是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都不一定能買得起。
    房價漲到這種地步,對無數想在首都安家的普通人來說,實在太殘忍了。
    關鍵陳瑞說,房價還會漲。
    陳爸都有點不敢想象,再漲下去,那該是一種什麽樣的場景?
    這時,陳媽插話道:“瑞瑞,難道房價會一直這樣漲下去?”
    陳瑞回道:“那肯定不會,國內房價上漲的本質,是政府高度依賴土地轉讓金。說白了,就是土地財政。”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不惜成本地搞基建,上大項目,就是因為土地財政下,政府來錢來得實在太快了。”
    “你想想,從老百姓的手裏,以極低的價格把土地收上來。稍微一平整以後,翻十幾倍乃至幾十倍賣出去……世界上有比這個更賺錢的事嗎?”
    “這個搞法,雖然能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利益,也能讓經濟迎來繁榮,可它實際上是在透支一個城市的未來。”
    “就以製造業為例,房價越高,工廠的租金越貴,生產成本就越高。最終體現到產品上,就是價格偏高,沒有競爭力。”
    “也就是說,隻要房價一直漲,那些沒有自己物業的公司和工廠,經營成本就會一直上升。直到扛不住,最終倒閉。”
    “而公司和工廠倒閉,就會減少工作崗位,造成人員失業。失業的人一多,經濟就會陷入停滯。到那個時候,現在漲上去的房價,就會翻倍地跌回來。現在所提前透支的東西,也需要老老實實地償還。”
    “當然,就目前來說,還看不到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但是隻要房價繼續這樣誇張地漲下去,那這一天,就一定會到來。”
    ……
    晚上十點多,從什刹海逛了一圈後,他們回到了酒店。
    上樓休息之前,陳媽開口說道:“今晚咱們好好睡一覺,明天上午去爬長城。”
    陳爸轉頭說道:“爸、媽,走一天了,你們累不累?要是累的話,明天多休息一下。”
    陳老太回道:“這有啥累的,不就是走路嘛?不是我吹,你還不一定走得過我們哩。”
    他們在老家生活,每天田裏地裏都要走幾趟,還得抽空遛遛馬……身體健康得很。
    陳爸這樣車接車送、坐辦公室坐慣了的老板,在運動量上,還真比不過他們。
    這也是陳爸、陳媽還有陳瑞,同意老兩口在農村生活的最大原因。
    對六七十歲的老人來說,平時幹幹農活、活動活動筋骨,比天天待在城市的大別墅裏,要強得多。
    老人就怕閑,一閑就容易生病。
    陳爸笑嗬嗬地說道:“你們不累就好,那就早點休息……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明天咱們一家人都當好漢去!”
    隨後,他們分別回了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