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殿試(中)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太和殿正中間坐著身著龍袍的東慶帝。
兩側分別是禮部官員以及丞相、四部尚書。
如果皇帝覺得無聊離開,他們就是主考官,保證此次殿試能正常進行。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文官武將等朝臣也都在兩側侯著。
這是東慶帝特允的。
雖然允旨上說的是可來可不來,但在皇帝麵前誰敢稱自己有事不來?
皇帝都來了,難道你個當臣子的比陛下還忙?
所以,在眾貢士進來的時候,就看到太和殿裏密密麻麻的也站了不少人。
除了丞相有座位,其他人都是站著的。
壓迫力很足。
有考生看到這麽些大臣,手腳都有些抖。
要不是在禮部練了那麽長時間,還是有用的。
哪怕再緊張,也沒有讓他們手腳發軟的走不了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考生行禮。
先行的拱手禮,行的是學生禮。
此禮畢。
又行的跪拜禮,這次行的是君臣之禮。
“坐。”
“謝陛下!”
太和殿中間已經擺放了考桌。
筆墨紙硯也放置整齊。
考生們隻需要坐下即可。
沈書凡坐在最前麵中間的位置,他隻要抬頭,就能看到在龍椅上坐著的東慶帝。
沈書凡:……
有一種被東慶帝盯著的錯覺。
沈書凡垂頭低眸,很是認真拘謹的模樣。
隻有他知道他自己的心裏想的是:沒抬頭,沒看到,沒人看我,就不用緊張~
東慶帝在每名考生的臉上都轉了一圈,在沈書凡的位置多看了一眼,氣氛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刷!
東慶帝坐在那裏,氣勢十足。
大太監看著沙漏,時辰一到,東慶帝點點頭,道:“汝等都是我東慶棟梁!
今日殿試考題為:天災,罪己詔,國庫空虛。”
“……”
“!!!”
整個太和殿瞬間陷入了詭異的安靜,數百人隻有呼吸聲。
謝丞相坐在椅子上的身體抖了兩抖,好在是坐了五分之一的椅子沒有跌下來。
其他的文臣武將身體都前傾了些許。
就在入了三月之後,東慶省府傳來的奏折裏,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請賑災糧銀的。
水災,旱災,蝗災,再加上邊境的催糧草折子,而就在各處都需要銀子的時候。
京城遭盜!
丞相府、國舅府、安定侯府、大將軍府以及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皇宮,都讓人偷了!
剛開始是有人不信的。
直到後宮皇後、貴妃以及各妃嬪把自己的體己都借給陛下。
不管是災還是邊境欠了多少年的糧草,都沒有給出去的,因為國庫空虛了。
因為此事,他們文武朝臣可是吵了大半個月的。
沒有賑災糧、銀,各地的難民有很多都直奔京城來請願,再加上太子妃薑楚楚變賣所有鋪麵給城外難民設粥施食,才慢慢的有官員相信。
也僅僅是相信,還以此為由請東慶帝下罪己詔!
說好聽是讓上天聽到東慶帝的真誠,真相則是逼著皇上把天災人禍的原因都背在他自己身上。
你是皇帝,你不背誰背?
東慶帝不樂意,一直找各種理由推拖著,文武官員還以為就此作罷了呢?
他們也就是不想拿銀子,更不想把天災人禍的結果放在自己身上。
沒有想到的是,東慶帝竟然會以此為題讓前來參加科舉的學子們解題!
朝臣緊張。
考生們更是懵的!
他們其中有很多尋了往年的殿試題,不乏花費重金請人解題潤色。
結果呢?
沒用,一點用也沒有!
丞相以及六部官員極力忍著,他們不敢表現出不高興來。
他們費盡心思的選了數百個殿試題,皇上是一個也沒選用他們的。
那些投奔他們門下的門客們的題白背了。
他們東慶的皇上可不是那種能聽得進去人勸的。
在備題的裏麵,沒有一個是與皇上所出題麵類型相似的……
東慶帝對於新科貢士們的模樣很滿意。
往年的科舉中,那些人往裏麵塞自己的人他知道,就連題目被漏出去他也清楚。
但從去年的恩科鄉試被這些人給他搞的一團亂,讓他這個皇帝的臉丟到了整個東慶國。
今年的鄉試還算安穩,在會試、殿試時竟然還敢給他來這一出?
真當他這個皇帝是眼盲心瞎了!
他倒要看看這些幹實事的,他這個皇帝親自挑選出來的貢士能不能給他個好刀!
貢士們不知道,會試時的排名其實是排了三次的。
第一次時,以沈書凡寫的內容甚至連二甲都沒混上。
要不是看在他的身份還有連中五元的份上,名落孫山也是有可能的。
正在謄寫發榜時,皇上突然駕臨貢院閱卷處,並讓把所有前三甲以及有望三甲以內的舉子的考卷取出他要禦覽!
主考官大驚迎駕,雖然與禮不合,但東慶國的皇帝要看卷宗誰敢拒絕?
主考官連忙安排人,將此次入榜的考卷全部都擺出。
已經閱過卷了,名字、內容草稿等全部都放在一起。
還沒完全看完,東慶帝就發了怒!
東慶帝雖然隻看完了中了一、二甲者的考卷,可那誇大其詞的文章,還有言而無實的內容,都讓他上火。
這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這裏麵的水分太足,足到他這個皇帝想裝看不著都不行。
一、二甲的考卷有十多份相似。
是的,就是考卷內容相似的。
解題,步驟,思路,結果,甚至連文章裏引用的字句都是一模一樣。
十多份啊!
很明顯,科舉中他最厭惡的事又發生了:漏題!
明明在去年他才砍了一大批,這些人怎麽就是不長記性呢?
“查!”
隻一個字,大理寺、禦林衛、都察院的人又忙開了。
但凡有可能與科舉作弊有關的府邸人員全部都被秘密押入大牢,嚴加審問。
那些偷題,背題,投靠的等等的都被查了出來。
相應考生廢除科舉功名是一定的。
犯案的官員則是都被看了起來,有的已經確定罪名的,則是直接的抄家。
東慶帝那空虛的國庫總算是有了點入賬……
眾考官們差點嚇出毛病。
慶幸陛下沒有治他們的罪,連夜再次查閱會試有可能入榜的考生卷題並重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