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殿試(下)
字數:4992 加入書籤
會試入榜的第二次的排名特意呈到龍案前。
東慶帝直接扔了砸到主考官的腦袋上:“朕要的是能為朕解決問題的官員,而不是酒襄飯袋,這些繡花枕頭的東西,朝廷還不夠多嗎?
你能幹就幹,不能幹滾!”
主考官被罵的狗血淋頭,抱著又沒發出去的榜重新回去。
這次的用時更久,足足三日才出結果。
眾閱卷官們把三場試全考的舉子們的考卷全部找出,重新查閱。
隻要是實事求是類型的解題思路的,全部都單獨抽出來,再從這些考生裏排名入榜。
第三次呈到東慶帝禦案前的發榜奏折,還有一、二甲考生的抄錄題稿。
東慶帝看完還是不高興,不過這次並沒有讓他們再重新整。
名次才就此定下……
*
太和殿上。
眾考生都在認真的解題中。
若不是此次是殿試,有皇帝在,好多人都想抓耳撓腮了。
太難了!
眾所周知的殿試就是策問為主,更側重時政分析,以東慶律法為輔,再以四書五經為支撐,寫出來的東西總不會太難看。
可皇上出的題,針對性太明確了!
要說以前的科舉考試中針對的是朝臣,如丞相等。
這次卻是直接對上了皇上啊,他們有多少條命也不敢敷衍、更不敢說陛下有罪啊!
天災,罪己詔,國庫空虛。
哪一個都像是在讓他們用題意往陛下的臉上拍啊?
可不這樣解,這題就沒法做!
沈書凡認真的想了一會兒,就平靜的磨磨,攏袖,下筆,書寫。
有的舉子眼睛的餘光看到沈書凡動筆了,也不再猶豫。
會試發榜日,沈書凡是榜首會元!
他因為身體不好沒去看榜,其他人都去看了。
尤其對於沈書凡這個會元的卷題看的更仔細,甚至還有人特意抄了一份回去。
與自己的同窗等都很深入的解過這位沈會元的卷紙。
得到的結論也是很統一:直接,尖銳,就事論事,不摻雜一點水分,該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在卷紙上絲毫不避諱。
但他得了第一!
當時還有人說這位沈會元走不長遠,但此時的殿試,那些認真研究過沈書凡卷題的考生卻是暗自歡喜。
沈會元的習慣是就事論事!
他們也如此,鐵定沒錯。
也有人投奔到各府衙門,多多少少的聽到朝堂上的事情。
丞相以及六部等官員上奏折請旨陛下寫罪己詔的事情也是聽聞過的。
朝廷已經做出來的事,那他們寫下來肯定不會錯!
這麽一想就不難了嘛!
有那麽一小部分的考生就提筆揮毫的寫下:
天災乃天降災禍,
……陛下的罪己詔乃應天命,
……縱然國庫空虛,最有效的法子就是增加賦稅徭役,讓百姓多多上繳即能解決。
還有人寫的非常的中庸,反正知道自己不會落榜,就算是進不了前三甲也無礙。
畢竟這題是真能要命!
太和殿上,眾考生揮毫潑墨的解題。
文臣武將們一個個的安靜如雞,或站或坐的盯著。
他們也想知道這些考生們能考個什麽樣子來給他們的這位陛下看?
殿試所考,按往年要求,所解之題寫出的字數約為千字左右即可。
一時半會寫不完。
東慶帝也坐不住,他撩起龍袍,親自在殿上踱步。
偶爾還會挨個的在正在書寫貢士的旁邊站上一站。
當那一抹皇上特有的明黃色站在旁邊,膽小的握筆的手都是抖成一團。
殿試可是沒有更換紙張的機會的,這抖著的手可寫不出好字兒的。
結果就是皇上站在哪個考生的旁邊,哪個考生就一個勁兒的抖著不敢落筆。
看了幾個都是這樣的,東慶帝不由微微的搖搖頭。
這些考生的卷紙他看過,是很有想法的,就是膽兒太小。
好歹也是他自己選出來的人,還是得讓他們在有限的時辰內寫完卷題的。
東慶帝並沒有一直看,而是看一個,隨後離開,繼續去看下一個。
等他去下一位同年的考生們的身邊看著時,那位緊張的考生才稍微放鬆了一點點。
緩過氣來再寫字是不成問題,至少能看,不會落筆就是墨點點。
沈書凡覺得東慶帝就是故意這樣做的。
雖然不明白他的真實用意,但絕對不會是無心之失。
東慶帝走來走去的,終於來到了沈書凡的旁邊。
不但站在他旁邊,還特意離的特別近,沈書凡甚至不需要用眼睛餘光就能感覺到。
因為東慶帝站在他的身邊,正好擋住了他的光線。
如此一來正合沈書凡的心思。
燭光太亮,刺眼睛。
沈書凡無視那抹在自己桌旁的龍袍和壓力,仍然繼續書寫著。
甚至比剛剛寫的還要快一點點。
東慶帝的眸子動了動:這小子的字兒有長進,而且看起來還是這麽天不怕地不怕嗎?
他這個皇帝站在這邊,這家夥連個表情都沒變一下。
也是,膽兒小的話,也不敢把京城去的暗衛差點給他殺幹淨!
這倒沒什麽,主要他擋光了,這個小世子也不吱聲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他還打算著隻要他出聲就治他的罪,哪怕是嚇唬嚇唬他呢!
可惜,他的想法落空了。
沈書凡連眼皮都沒多抬一下,書寫的那叫一個認真啊!
東慶帝看了看沈書凡寫的卷題,眸子不由的一縮:這小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大膽啊!
再去向下一位考生時,東慶帝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很期待沈澤宇這家夥的卷子貼出來的那天。
到時他一定讓暗衛把各府的人得知這卷題時的模樣都畫下來,他能想象得到,那些老家夥得有多氣!
氣死幾個有些難,或者能氣病幾個也是能讓他高興的……
謝丞相和蕭尚書的眼神對視了一下。
倆人心裏都有些拿不定主意,難道陛下打算重用沈家這小子?
可是不應該啊!
按他們打聽到的消息,陛下明明是對這小子有著殺意的!
可,再想以會試前兩次的發榜,會元都不是他,是陛下發怒換成了他才完事兒。
雖然拿著科舉舞弊說事兒,還抄了不少人的家,但他們總覺得他們的這位陛下是故意的呢?
原因打聽不出來,但肯定是此子有何特殊才能讓他們的這位陛下下了這麽大的力氣幫他走到這一步……
也就是沈書凡不知道這些老家夥的想法。
否則肯定會呸他們一臉!
誰家正經人幫別人會想要弄死對方的?
沈書凡根據殿試題意寫的,很直白。
題意他是各寫各的,中間有關聯,但不多。
一切為了中狀元,臉可以暫時不要!
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