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交鋒
字數:7262 加入書籤
鄭南城外三十裏,黃昏時分,暮靄沉沉,天地間彌漫著濃重的濕氣。林木密布,山道蜿蜒,在這深秋寒涼中卻不減殺伐之意。此處正是通往鄭南的一處要衝,三萬精兵已在此安營紮寨。
旌旗招展,號角未鳴,軍容肅穆。
營地中央,高高聳立的主帥大帳巍然不動,四周巡邏兵丁來回穿梭,步伐如一,神色凝重。大帳之外,四盞長明燈穩穩地燃著,黃火如豆,照得周圍明亮清晰。帳內則寬闊肅然,陳設整潔,一方巨大的沙盤陳列在正中,其上地形勾勒細致,山勢河道、村落關隘無一不具。
此刻,大帳內主位之上,一人身著玄衣銀帶,目光深邃,麵帶幾分儒雅笑意,卻自有一股不動如山的威勢。此人正是謝必安麾下大軍師——諸葛長明。
在他下首,左側坐著趙玄清,身形魁梧,眉若臥蠶,眼如銅鈴,乃是牙門將中最擅騎戰之將,人稱“破鋒馬將”;右側為李仲庸,文武兼資,號稱“鎮山虎”,其人外表斯文,實則剛猛有力;再下首則是孫景曜,輕騎指揮,行蹤詭秘,被譽為“夜鷹”。三人皆為牙門三將,此次領軍三萬,由謝必安親點,隨諸葛長明出征,奔襲鄭南。
三人端坐其位,眼中俱是敬意,不敢有絲毫倨傲懈怠。
諸葛長明緩緩啟唇“此番討伐武陽,非但要奪下鄭南,更要借此一役震懾群雄,使我軍大名威震天下。謝公命我領軍,責無旁貸,但破城之策,尚須諸位將軍齊心協力。”
趙玄清性子直爽,當即拱手道“諸葛先生乃百戰名謀,我等三人奉命來此,自當唯先生之命是從。如今城已在望,請先生示下破敵良策!”
李仲庸、孫景曜亦俱點頭附和,眼中皆有躍躍欲試之意。
諸葛長明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緩緩站起,步至沙盤前,伸手一指城南。
“鄭南守將正是那大潘降將衛鍾,非等閑之輩,老於兵事,不可小覷。他治軍有方,兵卒雖不多,卻能固守。我等若強攻,恐陷苦戰,損兵折將,非上策,也不知道那武陽小賊是如何說服了衛鍾歸降的?”
他話鋒一轉,指向城北一帶山林,“然其人之性,卻有一弊——多疑少斷,喜聽左右耳語。若使其心生疑慮,自亂其陣,才可無血破城。”
趙玄清皺眉“既然如此,豈非要用離間之策?”
諸葛長明搖頭“非也。離間雖好,卻緩不濟急。我觀衛鍾近日常遣斥候出南門巡林探路,說明其疑我軍突襲西北山口。但此路崎嶇難行,非重兵可通,實則我軍隻需示之以形,虛張聲勢,便可使其轉兵西北。”
孫景曜眼睛一亮“這就叫調虎離山?”
諸葛長明微微頷首,續道“我欲分兵三路,趙將軍,命你率重甲騎三千,自南道故意喧嘩進逼,擾其耳目,不可接戰,三日三夜不歇,佯裝主攻。”
趙玄清雙目如炬,抱拳應諾“末將得令!”
諸葛長明轉向李仲庸“李將軍率兩千精兵,自山道迂回,紮營於西北,夜晚點火造營,多設營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引其主力。”
李仲庸沉聲道“當以死任之。”
諸葛長明又轉向孫景曜“孫將軍,你麾下皆為輕騎飛鷹,夜間行動無人可比。你率六千騎,繞行鄭水,潛至北門之外五裏林中,伺機而動。待衛鍾疑神疑鬼,將北門兵力抽調,便乘夜破其側營,擾其軍心。”
孫景曜喜道“破敵之機,在此一舉!我親自前往,不破敵軍,誓不歸帳!”
諸葛長明此時斂容正色,道“待三路布成,我將領主力於夜半直逼東門,趁其兵力調動、城防空虛,揮軍突襲,一舉而下鄭南。”
帳中頓時寂靜片刻,隨即三將齊聲高呼“妙計!實乃妙計也!”
趙玄清歎道“我等曾破城數十,未見此等神謀。諸葛先生神機妙算,佩服之至!”
李仲庸亦讚“誘敵、虛張、聲東擊西,環環相扣,一旦發動,敵人隻怕難以招架。”
孫景曜拍案而起“此計不但精妙,更貼合敵將之性!若衛鍾果真多疑,必中先生之計。”
諸葛長明卻淡然一笑,緩緩坐回主位,輕搖羽扇,道“此計雖精,但並非專為衛鍾所設。”
三人一愣“哦?莫非另有深意?”
諸葛長明眼神微微一動,緩聲道“此乃為武陽所設。”
“武陽?”三人幾乎同時發問,神色俱變。
諸葛長明點頭道“他也算智勇雙全,麾下之兵精銳非凡,今在鄭南城外活動甚密,或有圖謀。若我等與鄭南衛鍾鏖戰,武陽一定會來襲,而這個時候我便會親自率領一萬精兵做好埋伏,坐收漁利。故此策不止為破鄭南,更為引武陽出手。”
帳內頓時陷入片刻沉思,趙玄清抬頭“先生之意,是欲將武陽一並困殺於此?”
諸葛長明冷笑一聲“他自以為洞察世局,善用人心。我便讓他誤判戰局,步入我設下的棋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若他按兵不動呢?”李仲庸問道。
“若他不動,便全力攻破鄭南,鄭南破後,我軍可直取巴鎮,他再無翻盤之機。”諸葛長明自信滿滿,“動也敗,不動亦敗。”
孫景曜嘖嘖稱奇“這才是真正的殺人不見血。”
諸葛長明眼神微寒,望著沙盤之上那座小小鄭南城,道“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然若屈不了,就要戰而屠之。”
帳中三人齊齊起身,肅然拱手“願隨諸葛先生,鏖戰一場!”
帳外風起,旌旗獵獵,夜色漸沉,星光斑斕如碎玉傾灑。燈火通明間,三萬鐵騎正靜候命令,一場波瀾壯闊的攻城大戰,即將悄然揭幕。
翌日拂曉,旭日初升之際,諸葛長明便開始按照昨夜軍議中的部署命三將發起進攻。
戰鼓雷鳴,塵土飛揚。
然而,戰局卻並未如三將所願那般迅速打開。
守城之衛鍾,素有“銅牆鐵壁”之稱,果非虛名。其所率三千豐戍營將士皆為悍勇之輩,擅長固守、精通布防。他早早便將鄭南外圍數十裏地段嚴密布防,設下三重拒馬,五道陷馬坑,弩樓高築,烽火相連,配合李丁手下玄武營善於近戰攔截的兵種,將趙玄清的騎兵攻勢生生擋下。
趙玄清初戰氣勢如虹,自信滿滿,率騎兵繞至山道,正欲施展奔襲之術,未曾想陷馬坑密布,前軍三百騎一頭撞進陷阱泥沼,後軍措手不及,紛紛避讓,陣型頓時大亂。
趙玄清怒吼連連,抽刀親自上前指揮調度,方才穩住陣腳,可三次嚐試繞襲均告失敗,終被迫止步於山林之前,無法前進分毫。
與此同時,李仲庸的中軍自正麵推進,卻也吃盡苦頭。他本以為對手不過是倉促防守,不足為懼,誰知李丁將玄武營布置得猶如銅牆鐵壁。玄武營擅長盾牆對衝與陣地守戰,每當謝家軍攻至近前,盾牆一立、長戟一出,便如海嘯撞山,激烈反震。謝家軍攻勢一次次如潮退去,換來的是己方屍橫遍地,鮮血塗地。
李仲庸皺眉不止,眼中雖仍有戰意,卻不免生出幾分躊躇。他心中暗忖難不成這衛鍾,真是傳說中那般難啃?若此戰久攻不下,豈不陷我軍於疲敝之境?也不知道為何被武陽降服?!
而孫景曜所部本擬從南側林間突襲,焚燒糧倉,破敵根基。然玄機營早已偵知其蹤,暗中設伏。孫景曜初入林中,便被飛箭迎頭痛擊。雖未致命,卻也亂了陣腳,久戰不得寸進,隻得遣斥候探路,再做圖謀。
三將連日攻勢如浪潮翻湧,然皆撞上磐石。
城中,李丁站在北城樓之上,望著城外連日煙塵滾滾、喊殺震天,不禁咂舌“這一戰,隻怕是我所曆最難的一戰。”
身邊傳令兵小聲問道“將軍……是否需援兵?”
李丁一擺手,眼神堅毅“不必,如今我才知道,衛鍾為何能守得住西州。當時我認為衛鍾名號是吹噓出來的,,可如今看來,是我鼠目寸光了。”
他望向南城方向,衛鍾親自率軍布防之處,旗幟飄揚,兵將如林,調度井然。
“此人不動如山,調兵遣將如行雲流水,真正的防守大將之材。”李丁低聲喃喃,眼中多了幾分敬佩。
此時營中,衛鍾坐於營帳地圖之前,幾名軍司輪番稟報戰況。他聽罷略一頷首,道“諸葛長明用的是‘三麵合圍、一擊穿心’之策,三將皆是猛將,必圖速戰速決,但我偏要拖他數日,等他兵疲將憊、糧盡氣竭。”
他轉頭望向李丁的方向,低聲道“城內有李丁之盾,城外有我之拒馬,他若敢再來,便讓他有來無回。”
一聲令下,士卒奔走如流,箭塔更迭、壕溝修築、弓弩新張,夜火通明,嚴防死守。
幾日攻戰,謝家軍死傷者眾,尤其趙玄清所部騎兵死傷近一千,李仲庸雖穩步推進,卻寸土難得,已覺疲態。
大帳中,諸葛長明麵色沉穩,聽聞戰報,不語良久。
“諸葛先生。”李仲庸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若敵人真似此等頑強,我等是否需暫緩攻勢?養精蓄銳,再做打算。”
諸葛長明緩緩抬頭,目光如電,望著地圖上那座固若金湯的鄭南城,低聲道“正合我意。此戰未為敗,亦未為勝,真正的破局之法,還在後手。”
言罷,他目光落在一處不起眼的山嶺上,指尖輕點,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且讓他衛鍾,再多得意兩日,接下來就等著大魚上鉤了。”
畫麵一轉——
黃沙飛揚,天邊殘陽如血。
一道道馬蹄印在荒野間疾速延展,宛若鐵流翻滾。武陽一身輕甲,披風在身後獵獵作響,策馬奔行在前方。他身旁,趙甲緊隨左右,兩人騎著駿馬,率領赤虎營將士如同一道赤色長龍,呼嘯著向鄭南戰場疾馳而去。
“駕!”武陽一聲高喝,馬鞭如影,落在戰馬側腹上,座下赤風嘶鳴一聲,速度更快了幾分。身後赤虎營將士個個神色凝重,手持長槍、戰刃,眼中盡是肅殺之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主公!”趙甲拍馬靠近,皺眉低聲道“我聽說諸葛長明已親自率軍對鄭南發動猛攻,那衛鍾……真的可靠嗎?”他一邊說一邊回頭望了望身後長長的軍陣,似乎也在斟酌此行的勝算。
武陽沒有立刻回答,隻是勒緊韁繩,沉默半晌,方才側首開口,聲音帶著冷峻的自信“李丁在城內,衛鍾在前線,鄭南一定守得住。”
趙甲聞言點了點頭,卻仍舊一臉憂色“衛鍾雖有威名,但西州之戰我始終心中不安。”
武陽望著前方塵土滾滾的地平線,神色不動,隻是沉聲道“西州之敗,並非衛鍾之過。戰局失衡,他選擇歸降,是明智之舉。”
“可如今對陣的,卻是號稱‘天機囊’的諸葛長明。”趙甲低聲說著,眼中掠過一絲憂色。
“我知。”武陽聲音低沉,卻充滿了力量,“正因如此,我們才必須快馬加鞭。”他微微轉首,看向身後的赤虎營將士,高聲道“諸位兄弟,此戰若敗,靖亂軍立足之本將毀;若勝,我等可在亂世之中立下根基!”
“誓死隨主公!”赤虎營將士齊聲怒吼,殺氣騰騰,聲浪如雷,震蕩山野。
趙甲聞聲,心中稍安,也一並高呼“誓死隨主公!”但他眼角餘光仍有一絲擔憂之色。那是多年沙場廝殺養成的本能——對未知的警惕。
然而他並不知道,此刻的武陽,內心其實也在天人交戰。
他對衛鍾了解不多,西州一戰雖說是因寡不敵眾,但究竟是智守有失,還是未戰先怯,武陽並未完全弄清。但如今形勢危急,鄭南若破,巴鎮便暴露在敵軍之下,西州糧道將斷,整條靖亂軍的脈絡就將被掐斷。
“我隻能信他。”武陽心中暗道,“否則,此戰我親率赤虎營,又有何意義?”
忽然,一騎快馬從遠方奔來,塵土飛揚,馬背上的將士高聲呼喊“主公!鄭南來報!”
武陽當即勒馬,那信使疾馳至其麵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高聲稟道“啟稟主公,衛鍾與李丁已與敵軍交戰,謝家軍分三路猛攻,但被我軍死守,敵損我傷,城牆未破!”
“好!”武陽振奮地揮鞭擊空,朗聲喝道“趙甲,你聽見了嗎?鄭南還在我們手中!”
趙甲微笑頷首“那便好,看來我趙甲是小看了衛鍾。”
武陽點點頭,心中已開始推演敵我局勢“諸葛長明穩重謹慎,必不會輕啟中軍,他三分兵力三路進攻,意在試探我城防,必另有後著。”
“將軍可要變更計劃?”趙甲問道。
“計劃不變。”武陽目光如電,“我們繼續趕往鄭南,入城之後,我將坐鎮主陣,趙甲你率赤虎營分出一半兵力,支援西門——李丁與衛鍾防守雖好,但需以攻為守,不能讓敵軍久拖。”
“明白!”趙甲抱拳應下。
隨即,武陽翻身上馬,舉鞭一揮“全軍,前進!目標——鄭南!”
“殺——!”赤虎營再度呼喝,一路風馳電掣,鐵甲在夕陽下反射出凜冽寒光,旌旗烈烈,如火如焰。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