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反間計(下)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A+A-


    “這盤棋,才剛剛開始。”武陽輕聲道,語氣如同午後的風那般溫柔,卻蘊藏著寒意。
    坐在他對麵的唐承安神色凝重,點頭稱是“謝必安若是隻憑這幾封密信便起疑,那便不是我們所認知的謝大帥了。”
    武陽放下茶盞,目光望向遠方“諸葛長明跟隨謝必安近十年,兩人之間不是沒有裂痕,但信任的根基尚在。若想動搖這份信任,單靠子衡的幾封書信,遠遠不夠。”
    唐承安緩聲道“屬下也是這般想。隻是……接下來,謝必安會如何應對呢?”
    武陽目光深邃,緩緩一笑“不外乎試探。若他真是個久經戰場之人,定然不會貿然發難,而是先試諸葛之心。”
    ……
    而此時,在數百裏外的大營之中,謝必安正坐於主將大帳,眉頭緊鎖,眼前放著一摞送來的密信。
    “……諸葛長明於行軍途中屢有微詞,言大帥多不聽其諫言……攻下鄭南後,治理方略亦多偏離大帥原意……牙門三將對其言聽計從……此番末將被遣留守,實感其有意排斥……不知三將與其是否另有圖謀……”
    謝必安臉色沉了幾分,他沉默良久,屏退帳中眾人,隻留下王瑾。
    “大帥?”王瑾輕聲問。
    謝必安望著空蕩的大帳,緩緩開口“諸葛長明跟隨我十年,從無二心。他的妻兒孫子都在我府中撫養,他若真有異誌,豈不是要斷己根基?”
    王瑾不置可否,過了一會兒道“大帥信得過他,但將士卻未必都信得過。周子衡之言雖未明指,但意在言外。若軍中眾將多有此想法,即便無事,也會惹出事來。”
    謝必安點點頭,卻依然神情不定。
    王瑾見狀,提議道“大帥若要知其忠心,不妨設下試探。如今我們正籌謀進攻古涪郡,需集中兵力,便可借此為由,命諸葛長明率牙門三將撤回大營,隻留周子衡與五千人守鄭南,觀其反應。”
    謝必安目光一亮,點頭道“此計甚妙。若他遵令而行,自無問題。若有推脫搪塞,再議不遲。”
    他旋即吩咐親信傳令官“書令一封,速送巴鎮。”
    軍令大致如下
    “軍師諸葛長明閱,現古涪郡形勢嚴峻,本帥決意傾盡兵力一舉攻破,望爾即率牙門三將,攜主力軍返回本營,周子衡留守鄭南,率五千兵馬維穩。務在五日內完成軍伍整編,勿誤軍機。”
    傳令官領命,帶著軍令披甲上馬,轉瞬消失在黃塵飛揚中。
    ……
    夜幕降臨,謝必安倚坐在案前,燭火映照著他鐵雕般的臉龐。他眼中不再有怒意,反倒透出一股若隱若現的憂慮。
    “十年……”他低聲自語,“諸葛先生啊,願你不負本帥信任。”
    王瑾靜靜站在一旁,並未出聲打擾。他知道,此刻的大帥不是那個睥睨群雄的軍中猛虎,而是一個與生死兄弟關係交織在一起、需要判斷忠奸的孤膽決策者。
    帳外風起,旌旗獵獵作響,戰爭的陰影正在悄然聚集,而諸葛長明的命運,似乎也在這封軍令中悄然改變。
    而數日之後,巴鎮方向的回應,又將成為這一場驚心動魄博弈中的關鍵轉折。
    ——
    巴鎮,初夏的陽光熾烈如火,遠處荒山靜默如虎伏野,蟬鳴聲陣陣,仿佛也被戰火驚得躁動不安。五裏之外,一片廣闊軍營坐落在丘陵之間,謝家軍的旗幟高懸,在熱浪中獵獵作響。
    營中主帳內,一場軍議正在激烈展開。
    “縮頭烏龜!這衛鍾簡直就是一隻縮頭烏龜!”李仲庸猛地一拍案幾,臉色鐵青,胡須亂顫,吼聲中透出壓抑不住的憤怒,“連著三日攻城,他就是不出戰!老子站在城下罵得他祖宗十八代,他竟連個屁都不放一個!”
    “李將軍息怒。”孫景曜皺眉勸道,“衛鍾此人性情謹慎,守城素有一手,硬攻無益。”
    “硬攻無益?我們傷亡多少了?你去看看弟兄們的傷亡簿!這仗是這麽打的嗎?”李仲庸氣得站起身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手中長劍輕輕敲打掌心,聲聲刺耳,“謝大帥給了幾萬兵馬,我們在這兒圍了三日,除了累死弟兄,啥都沒撈著!”
    營帳中諸將麵色各異,有的低頭不語,有的皺眉沉思。
    諸葛長明坐於主位之側,一襲青袍未動分毫,宛如老鬆靜坐風中。他拈著案上一枚黑子,輕輕放入棋盤正中央,“李將軍說得不錯,三次強攻,損兵七百有餘,城頭卻未破寸土。”
    “那諸葛先生還不著急?”李仲庸有些不悅道,“我頭發都白了幾根,諸葛先生倒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
    諸葛長明抬眸看他,微微一笑,“不急,勝負未分,何來焦躁?”他轉頭看向一旁一直沉默的趙玄清,“趙將軍,糧草還可支撐多久?”
    趙玄清臉色有些不自然,略一頓,答道“若無外援,最多半月。”
    “半月。”諸葛長明點頭,語氣溫和得像在聊天,“足矣。”
    此言一出,營中一時沉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足矣?”孫景曜遲疑,“先生有計?”
    諸葛長明點頭,拈著長須慢慢道“三位將軍不必憂慮,衛鍾雖善守,但他死守不出,亦是困獸之舉。他手中兵馬不過一萬餘人,一月來損耗不小,又無外援,遲早人心渙散。加之潘峰已率軍與西州鏖戰,若吾軍按兵不動,衛鍾反成孤城。此局之勢,十日內巴鎮必破,十五日內靖亂軍將會徹底覆滅。”
    三人對視,心中雖覺這話太過自信,卻也被諸葛長明鎮定從容的神情所感染,一時間都不再爭執。
    正此時,帳外傳來一聲通報“啟稟諸位大人,大帥有急令傳至!”
    帳內眾人一驚,諸葛長明神情微動,趙玄清蹙眉道“大帥此時傳令?莫非有變?”
    “快傳進來!”孫景曜大聲道。
    片刻,一名騎著快馬的傳令兵衝入大帳,滿身塵土,長途奔波下臉色焦黃。他躬身將一封漆封紅蠟的書信遞至諸葛長明手中。
    諸葛長明接過書信,仔細查看封口印章確是謝必安親信所用之章。他緩緩拆開信封,展開書信細看。隻見他神情微變,原本平靜如水的臉上隱隱浮現出一抹疑色。
    趙玄清察覺,輕聲問道“先生,何事?”
    諸葛長明並不立刻作答,而是合起書信,凝神片刻,才緩緩抬頭。
    這時那名傳令兵朗聲說道“奉大帥軍令——命諸葛先生即刻率牙門三將於五日內全數撤軍回歸大營;由周子衡統領五千謝家軍留守鄭南。大帥已有定計,準備集中兵力,一舉攻取古涪郡,不得耽誤!”
    帳中一片嘩然。
    “什麽?”李仲庸一臉不可置信,“撤軍?五日內?”
    “古涪郡?”孫景曜皺起眉頭,“為何如此突然?”
    “莫非,是有人向大帥進言……?”趙玄清話語未盡,卻與諸葛長明四目相對。
    諸葛長明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又很快恢複如常。他將信緩緩收好,歎道“看來……大帥另有打算。”
    趙玄清低聲問道“先生可有應對之法?”
    諸葛長明沒有出聲。營帳中眾人肅然,雖疑雲未散,卻已暗自警覺。這突如其來的軍令,不止打亂了既定攻勢,更像是……一次來自謝大帥的試探。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