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反間計(中)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周子衡手中正端著一杯溫熱的釀酒,酒香四溢,香氣繞鼻。他臉頰略顯潮紅,連日來在鄭南的優待令他沉浸在久違的尊崇與滿足之中。然而武陽突兀的話語卻讓他立刻從美食佳釀的愜意中抽離出來。他放下酒杯,正襟危坐,目中流露出一絲殷勤與諂媚,拱手抱拳,道“主公有何吩咐?末將誓死效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武陽微笑著擺了擺手,語氣溫和,做出一副寬厚仁義的模樣“周將軍不必多禮,此事其實並不難辦,不過是寫上一封書信罷了。”
“哦?”周子衡略顯訝異,神情轉為警覺,“不知主公要我寫信給誰?”
武陽緩緩舉起酒杯,輕抿一口,才將目光轉向周子衡,語氣輕描淡寫“你寫給謝必安,告訴他諸葛長明有謀反之意。”
話音一落,席間頓時安靜。周子衡神色一僵,臉上的笑意逐漸淡去,眉頭微皺,眼中浮現出猶豫與一絲躊躇。他沉吟片刻,緩緩開口“主公,若隻是寫封信,自然不難。可謝必安向來多疑,又與諸葛長明交情匪淺,恐怕不會輕信我的隻言片語。”
武陽笑了笑,眼神中閃過一絲鋒芒“這便需要將軍從旁引導了。你如今掌控著鄭南謝家軍殘部,可調動的將士不少。你隻需命令那些擔任軍職之人,各自寫信給謝必安手下的舊識好友、故交上司,言語中不必明說,隻需暗示——比如諸葛長明身邊私兵增多,行動隱秘,常在私下與陌生人密談……隱隱有謀反之意這類話語,傳到謝必安耳中,自會生出疑竇。”
周子衡聞言,眼中頓時亮了起來。他不是愚人,自然明白武陽的意圖用眾口鑠金之術,群言惑主,將諸葛長明從謝必安的心腹中剝離。這樣一來,不動一兵一卒,便可離間二人,讓謝必安心生疑忌,甚至親手拔去他最倚重的謀臣。
“高明!高明啊!”周子衡重重拍了下大腿,仿佛終於找到了一雪前恥的機會,“諸葛長明那老賊,早就該有人收拾了!若不是他屢次在謝必安麵前進讒言,末將如今豈會困在大統領這個閑職上?”
他咬牙切齒,情緒激動,“每次謝必安要提拔我,次次都被諸葛長明一句‘浮躁不足當重任’否定……他不就是怕我功高震主麽?如今倒好,他讓末將守著鄭南這窮地,怕我再立功……哼,真當我周子衡是泥捏的?”
武陽安靜聽著,心中卻在暗自冷笑。他早就察覺周子衡的怨毒,隻需稍加撥動,便能撬開他那顆翻雲覆雨的心。
他舉杯相勸,笑容溫和如春風“將軍心中有不平,武陽皆知。此計若成,諸葛長明自會在謝必安心中失寵。”
“若將來我真能登上王座,將軍必是我麾下上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武陽斬釘截鐵道。
此言一出,周子衡隻覺熱血上湧。他仰天大笑,拍案叫絕“主公真乃世間罕見的伯樂!末將,今日總算遇到了知我者!”
他一口氣連飲三杯,酒液沾染胡須,卻絲毫不顧,滿臉紅光,豪氣頓生,“此事我即刻安排!我手下那些老兄弟皆知我被諸葛長明壓製多年,早與我同仇敵愾,隻要我開口,他們定會願意出力!”
“主公放心!三日之內,信件必送至謝必安營中,字字句句,叫他心頭起疑!”
武陽哈哈一笑,舉杯與之對飲。酒宴氣氛愈發熱烈,周子衡口無遮攔,開始幻想起未來局勢,竟隱隱透出對王位的覬覦。
“主公若日後真的登基稱王,莫忘了我周子衡!我雖不通文墨,卻能守疆拓土,為主公掃清一切宵小奸佞!”他大聲說道。
“若登王座,封你為柱國上將!”武陽一飲而盡,語氣豪邁。
“好!好!哈哈哈!”周子衡笑聲震天,拍桌起舞。
又過幾巡,他已是酩酊大醉,酒杯端起不穩,話語含糊不清。武陽見狀,命兩名天武騎將他攙扶回房休息。
目送周子衡身影被攙扶而去,武陽臉上的笑意緩緩退去,眉頭微皺,眼神鋒利如刃,低聲自語“此人果然狼子野心……一旦他完成此計,就再不能留了。”
翌日清晨,天光微明,霧氣尚未散盡,鄭南城中已有輕微的馬蹄聲響起。周子衡在天武騎設下的宅邸之中早早起身,洗漱之後便披上整齊戰袍,步入書房。書房中案幾已擺好筆墨紙硯,一炷香嫋嫋而升,香氣清雅沉穩,使人思路格外清晰。
他坐下之後,凝神沉思片刻,心中斟酌著言語措辭。武陽昨夜之言仍在耳邊回響,雖說此事頗具風險,但若能借此除掉諸葛長明,不但能解多年來心頭之恨,更可贏得武陽的信任,將來若能與其共圖大業,未嚐不是翻身之機。
“主公若登基稱王,封本將為上將軍……”他回想起昨夜那句令人心潮澎湃的話,不禁嘴角浮起一絲笑意。
他提筆蘸墨,手腕微揚,寫下密信開頭“啟稟大帥。”隨後便開始娓娓陳述。信中寫道自鄭南城攻陷以來,諸葛長明常在夜中感歎,大帥近來多不采納其計策,每每心中悵然。更有數次,於兵士前議論大帥輕率用兵之事。尤其令人不安者,諸葛長明對鄭南治理方式大異於以往,不循軍規、不行法紀,卻大開民權,收買人心,似有私心蓄謀之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信中更指出,牙門三將皆以諸葛之命為先,幾近結黨營私之態。而周子衡自己,乃堂堂大統領,卻被諸葛長明留在鄭南,不得隨軍征戰,其意圖不明,令人不安。結尾更言“屬下身處鄭南,心憂大局,唯恐將來局勢有變,故不敢不報,還望大帥察之。”
寫畢,他細細檢查數遍,確認措辭得體、言辭微妙而不顯直白,既透露警訊又不致顯得造謠。其後,他召來親信,低聲叮囑“此信交由你親自護送,一路換馬急行,務必在三日內送達大帥軍中,切不可延誤!”
黃朝領命而去,馬鞭一揮,朝北門而行,轉瞬消失於城門之外。
周子衡並未就此罷手。旋即又召來親近的數名將士,分別布置“你們幾人,各自寫封書信,言明近日城中軍紀鬆懈,諸葛長明態度異樣,隱有不軌之意。你們的書信可寫給在安廣郡的同僚,或寫給謝帥身邊熟識之人,但言語不可太露,需點到為止。”
這些將士或為恩義,或為投機,紛紛點頭稱是。片刻之後,十餘封密信陸續完成,皆裝封妥當,另遣快騎傳出鄭南。
短短一日之內,十幾騎信使陸續從鄭南出發,風塵仆仆地朝著謝必安所在大營奔去,翻山越嶺,晝夜不停。
畫麵轉至百餘裏外的謝必安大營。
此時正值中午,陽光烈烈,暑氣蒸騰。營地中將士如火如荼地操練著,遠處旗幟獵獵,塵土飛揚,演武場上殺聲震天。中軍大帳之中,謝必安正倚靠虎皮大椅,神情頗為輕鬆。他手中捧著諸葛長明之前傳來的戰報“鄭南已定,賊寇潰敗,武陽差點身死,接下來將揮師巴鎮。”
謝必安眉頭舒展,大聲讚道“好一個諸葛長明,不愧為我帳下第一謀臣!”
一旁軍侯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低聲稟報道“啟稟大帥,鄭南留守大統領周子衡有密信送到,信使稱事關重大。”
謝必安眉梢微挑,放下酒盞,嘴角帶著幾分譏笑“周子衡?那匹夫現在也懂寫信?他不是一向隻知道打仗,不通文墨嗎?”
他取過信封,見封口火漆未破,確認並非中途被調包,方才撕開查看。信紙上筆跡沉穩,墨香猶在,謝必安看著看著,臉色逐漸變得凝重。
“大帥有何不妥?”幕僚王瑾在側,見狀問道。
謝必安並未立刻回答,隻是沉思良久,旋即將信紙遞了過去。王瑾接過,細細隨即臉色亦有微變。
“若此信所言不虛……”王瑾欲言又止。
謝必安冷哼一聲“這個諸葛長明,素來自負,若真敢有異心……哼,倒是不能不防了。”
王瑾點頭道“不過,周子衡畢竟是留守之人,消息來源是否確鑿?可需再做查證。”
謝必安沉聲道“信自然不可信全。”
話音未落,軍侯又快步奔來“啟稟大帥,有諸多統領前來求見相稱有要事稟報。
謝必安目光一凝“讓他們全部進來。”
接著這數位統領紛紛拿出手中的信,稱前線將士有密信而來,事關重大需要稟報大帥。
數封信件依次攤開在案,謝必安與王瑾並肩查看。信中所言皆圍繞諸葛長明,內容雖無雷同,卻多有暗示,指出諸葛近年來頗有私心,其言行與主帥背道而馳,治軍風格偏軟,更喜收攬民心,疑似另有圖謀。
謝必安放下最後一封信,閉目沉思片刻,心頭暗生疑雲“莫非……諸葛真有反意?”
王瑾低聲道“周子衡終究是將才出身,此番或許真有所察覺。大帥不如借此再做一局,看看這諸葛長明究竟懷了什麽心思。”
謝必安點頭,目光漸寒“若他真敢不忠,本帥定叫他身首異處!”
此刻,遠在鄭南的武陽坐於堂中,品茗於窗前,望著飛鳥掠空,心中卻在默算時間。他低聲對旁側趙甲道“快馬已行兩日,若無意外,應當今日便到謝必安帳下。”
唐承安笑道“主公此計精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諸葛長明縱是聰明一世,也未必料得此著。”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