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諸葛長明的歸宿(八)
字數:7669 加入書籤
風卷殘雲,血染黃塵。謝家軍在巴鎮城外剛剛經曆了一場吞噬靈魂的自相殘殺,戰場之上屍橫遍野,殘陽如血,天幕壓頂,仿佛連老天都在為這場兄弟相殘的慘劇低聲哀鳴。
唐承安立於高處,目光冷峻,身披染血戰袍,胸膛劇烈起伏。他望著漸漸遠去的敵影——那是諸葛長明帶著幾千殘兵倉皇撤退的方向。他沒有追,他知道這不是追擊的時候。
身旁親兵低聲稟道“將軍,敵軍退走,大軍是否立即出擊?”
唐承安搖頭,聲音低沉“不急。先清戰場。”
隨著一聲令下,謝家軍開始收攏殘兵,清理屍體。這場“內戰”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謝家軍總共陣亡超過一萬人,其中多是諸葛長明麾下的舊部,與謝家軍的骨幹力量拚殺至死,血流成河。唐承安走過戰場,每一步都踩在謝家軍的鮮血之上,眼底滿是陰霾。
數個時辰後,鄭南城內的謝家軍大帳中燈火通明。唐承安披甲而坐,目光炯炯,一道道血書戰報擺在案前。他重重一掌按下,沉聲道“召將議事!”
片刻間,諸將盡至。周子衡身負輕傷,仍神情高亢,率先開口“將軍,如今諸葛長明逃往北方天狼山方向,此獠狡詐陰狠,若不趁其落敗一鼓而下,必將成為我軍心腹大患!”
他環視諸人,眼中寒光一閃,“屬下願請命,率軍追擊,必將其剿滅!”
唐承安眉頭微皺,低聲道“諸葛長明兵敗雖退,但其智謀猶在。天狼山一帶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若他以山林為障,不出數月便可東山再起。”
“將軍所言極是,”楊謙禮沉聲道,“但我謝家軍今雖傷亡慘重,士氣未散,若按兵不動,隻怕反令其有隙可乘。我等當乘勝追擊,斬草除根!”
大帳中眾將你一言我一語,皆主戰,唯獨有幾位舊將眉頭緊鎖,卻不敢多言。因為他們知,謝家軍已非昨日之謝家軍。
唐承安見眾人意見一致,遂不再猶豫,起身道“好!我唐承安即率兩萬謝家軍,周子衡、楊謙禮為副,即刻北上,追剿諸葛長明!”
“喏!”眾將齊聲應下,戰意再燃。
隨後,唐承安目光投向帳外,略顯凝重“衛炎章將軍大病未愈,連日高熱不退,不能再動。命其留守鄭南,交軍醫嚴加照料,待謝帥抵達鄭南後,親自問責。”
一切安排妥當,天剛拂曉,謝家軍大軍破營而出,聲勢浩蕩,朝北方天狼山方向而去,雪色山川間,一場更為詭譎的追殺正悄然拉開帷幕。
而在這肅殺寒意之中,諸葛長明正騎馬行於蒼莽山道之上。
他披一身青袍,甲胄盡數脫下,整個人仿佛蒼老了數年。身旁是牙門三將。
他們一行人帶著數千殘兵,日夜兼程,兩日之間未敢休整,早已人困馬乏。但即便如此,這支軍隊依然保持著驚人的紀律,兵士傷殘而不退,饑寒交迫亦無怨言——他們不是為謝家軍而戰,而是為自己而活。
“謝必安那個畜生!”李仲庸忽然怒吼,揮鞭抽打地麵,“我們替他征戰南北,踏破三州五郡,他一句話便將我們打作叛軍,派人殺我們兄弟,奪我們兵權!他眼中隻有自己,哪將兄弟情分放在眼裏?”
“謝必安狼子野心,早非昔日之人。”孫景曜冷聲道,“諸葛先生,您不可再回頭了。謝家軍再無可留戀。”
一向沉著冷靜的趙玄清此刻更是滿腔怒火“我弟趙玄明為他擋刀而死,屍骨未寒,他便令周子衡斬我滿營弟兄!謝必安若真敢來追擊我們,我第一個斬他!”
他們三人輪番怒罵,恨意滔天。隊伍前行間,傷兵咳血,馬匹喘息,卻無人言棄。
而諸葛長明,始終未開口。
他隻是低頭看著手中那封早已揉皺的書信,那是他昔日親手寫給謝必安的密信“事定之後,願隨君左右,用心籌謀。”
如今,信尚在,人卻異心。
“謝必安,你終究不信我。”
諸葛長明喃喃道,語氣平靜得可怕,卻仿佛壓著雷霆。他一直明白謝必安此人不願輕信他人,疑心病很重,隻是沒想到,變故會來得如此突然,謝必安如此冷酷。
隊伍漸近天狼山,前方探騎來報“前麵山林通道狹窄,險峻難行,但可暫作屏障。”
諸葛長明聞言即刻下令“全軍進林,紮營防守。”
營地設在一處山腹狹穀,背山臨溪,僅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入。雖然簡陋,卻足以抵禦暫時來敵。
夜幕降臨,諸葛長明坐於軍帳外的岩石之上,寒風吹動他灰白的發絲。他手執地圖,神色凝重。
“我等可往西走,避入氐羌;也可東歸楚烈或乾元朝廷,求棲身。玄秦與我們之間有仇,肯定是不能去的。”李仲庸在一旁道。
趙玄清卻皺眉“苟活非計,若是我們投靠這些勢力,如何對得起這些弟兄?”
諸葛長明沉默良久,忽抬頭道“若謝必安無意再容我等,我們就先占據天狼山,天狼山地勢險峻,資源豐富,我們若是占天狼山,謝必安不出動五萬以上的人馬無法完全清繳我們,況且得軍報潘峰率領的大軍馬上要攻破西州了,兩人必定會在巴鎮展開決戰,到時候我們說不定還能坐收漁翁之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此言一出,牙門三將齊齊動容,麵露狂喜。“大人此言,當真?”
“從今日起,謝家軍再無我諸葛長明!我們要在這天狼山紮根建寨,招兵買馬,自成一軍,我們要靜待風向。”
牙門三將齊齊點頭,然後諸葛長明忽然問道“巴鎮中的靖亂軍現在是什麽動靜?那武陽和巴鎮我終究還是沒有拿下。”
“武陽一直不見蹤影,而巴鎮裏麵現在是一片寂靜,不知道具體發什麽了事情,現在的情形我們也不好再派斥候偵察了。”孫景曜緩緩道。
聞言諸葛長明點了頭,然後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在想著什麽
夜色沉沉,天狼山穀間風聲呼嘯,月光被烏雲遮蔽,天地一片昏沉。
此時的山中臨時營帳,帳外隻餘微弱火光閃動,偶有幾聲夜梟低鳴,與山風呼嘯交織成一曲森然的夜曲。帳中,諸葛長明靜靜躺在榻上,身披黑衣,眉頭微皺,似乎尚未入眠。
兩日來奔波勞頓,又強行翻越崎嶇山道,諸葛長明雖已疲憊至極,卻始終難以安然入睡。汗水從鬢角滑落,浸濕了枕墊,他強自閉目,但心中總有一股隱約不安纏繞心頭,像蛛絲般難以擺脫。
忽地,一股涼意順著脊背蔓延上來,仿佛夜風中藏著刀鋒。他霍地睜開眼睛,目光一瞬間變得淩厲如鷹。空氣中,有一絲異樣的味道——血腥?火油?還是殺意?
他猛地坐起身,反手抽過披風披在身上,動作幹淨利落如出鞘利刃,整個人已然進入備戰狀態。
“太靜了。”他在心中低語。
四周靜得出奇,不見蟲鳴鳥叫,不聞兵卒巡邏腳步。甚至連夜風穿林的嘩嘩聲都仿佛被什麽吞噬,天地間隻剩壓抑到令人耳膜發脹的沉默。
這是山林,不是荒塚,為何這般寂靜?
諸葛長明步至帳前,沉聲喚道“來人。”
但那一聲,仿佛投進深淵,無聲無息。
他的眉頭猛地皺起,手指已然握上腰間佩劍劍柄,正欲踏出帳門探查,忽然——
“敵襲——!!!”
帳外傳來一聲暴喝,如同驚雷炸響,聲音正是孫景曜!
未及反應,下一刻便是殺聲震天,鐵甲相撞之音如山崩海嘯,刀光劍影劃破夜色,火光四起,混亂洶湧而至,仿佛整個營地瞬間被猛虎闖入,烈焰中崩裂開了黑夜的安寧。
“殺!”
黑暗之中,一道銀光如流星般劃破夜空,直墜營心。
諸葛長明推開帳門,眼前景象頓時血腥炸裂——
一名謝家親衛剛拔刀尚未發力,便被一柄銀槍如靈蛇穿喉,槍尖自後頸破體而出,鮮血如泉湧。一旁兩名士兵方欲支援,卻已然被槍風震開,胸甲碎裂,連人帶盾拋飛數丈。
在銀槍之下,謝家軍士兵如落葉般紛紛倒飛。那一道身影似鬼魅般遊走於營中,步伐極快,每踏一步便如有驚雷落地,每揮一次槍便帶起一陣慘叫。
那是一個少年。
銀色戰甲貼身而製,在火光與月光下泛著冰冷寒芒;灰色長袍翻卷如羽;他的眼神如出鞘之刃,冷漠沉凝,眉宇間透著無可動搖的決絕。
他的槍,不隻是兵器,更像是他軀體的延伸,槍出如風,槍回如電,一挑一翻之間,便是一片鮮血淋漓。
“是武陽!”
諸葛長明瞳孔陡然收縮,背脊如遭雷擊。他萬萬沒想到此人竟會出現在這裏——他怎知我藏身天狼山?為何能繞過耳目、悄然逼近?此人又帶了多少兵馬?
他心中閃過無數疑問,尚未理清思緒,便聽山穀間驟然響起一道戰鼓聲,沉重、厚實,如擂在心口!
咚——咚——咚——!
伴隨戰鼓轟鳴,四周密林中火光一一亮起,仿若天降流星般照亮整片營地。
蹄聲如雷霆滾滾,一支支銀甲鐵騎踏雪而出,戰馬噴氣如龍,騎兵如潮,三千餘靖亂軍瞬間布下鐵桶陣,層層推進,將諸葛殘營團團圍困。
戰旗獵獵,在夜風中震顫,那巨大的“靖”字如利刃插在諸葛長明眼前。
“武陽……”他低聲呢喃,嘴唇輕顫。
那少年站在火海之中,銀槍拄地,盯著他,語聲朗朗,似在寒夜中響起雷鳴“諸葛先生,我武陽,在此恭候多時了!”
聲音震蕩夜空,傳遍山穀。
諸葛長明心中一沉,卻依舊強撐鎮定,向前一步沉聲問道“武陽……你深夜帶兵突襲,是想做什麽?”
他聲音雖穩,卻難掩話語中的惱怒與驚駭。
武陽卻不怒反笑,朗聲道“諸葛先生裝糊塗做得真像。你自離謝營,兵敗逃亡,自立門戶,招兵買馬,已非謝家之將。你準備屯兵天狼,妄圖複起,我若不來,一月後便是你再起之時!”
“今日,若非我,來者亦將是謝必安。”武陽再次說道。
諸葛長明站在亂軍殘火之間,臉色如風雲變幻,眼中翻滾著憤怒、疑惑、掙紮與絕望。他終究不再偽裝,長吸一口氣,抬首挺胸,整個人如古鬆般挺拔不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你既知我棄謝而自立,便也該明白,你我再無情麵。”諸葛長明聲音如鍾鳴,蒼涼中透著傲然,“隻是不知你今夜而來,是欲勸降,還是斬殺?”
話落的一刹,空氣仿佛驟然凝結。
武陽並未立刻回應,而是緩緩將手中銀鱗槍一指,寒光直指諸葛長明的咽喉。槍尖處尚帶著血珠,在火光照耀下晶瑩如玉,卻帶著逼人的殺氣。
“我若要你死,”武陽聲音低沉而清晰,每一個字都如錘敲戰鼓,鏗鏘作響,“你已無命。”
他向前邁出一步,戰袍獵獵作響,銀甲反射著熾熱的火光,身形如神隻般映入所有謝家殘兵眼中。
“今日圍你,非為殺你,而是讓你做一個選擇。”武陽語氣漸冷,眼神如霜刃凜冽。
“是歸降王詔,隨我共同靖亂劉蜀天下?還是負隅頑抗,命喪此山?”
話音落地,三千騎兵如同雷霆震動,整齊劃一地擎起長槍與弓弩,馬踏山地,戰意席卷整個山穀,殺氣如濤如雲。
諸葛長明聞言冷笑一聲,寒意自喉間吐出“歸降你武陽?你不過區區義軍,何來資格?”
武陽緩步而前,腳步沉穩,每一步仿佛都踏在諸葛長明的胸口。
“我有兵,有將,有民心,有天命。”
他頓了頓,右手緩緩從懷中取出那道王詔,在火光下徐徐展開。
“更有王詔在手。”武陽語氣堅定不容置疑,“你諸葛長明若肯歸順,我武陽既往不咎,立你為謀主,共謀霸業;若不從——”他銀槍再起,直指天穹,“天狼山今夜,便是你埋骨之地!”
火光映照下,他的身影仿佛天地之間的利刃,令周圍殘兵不自覺地後退一步,戰意已然動搖。
營地陷入短暫的沉寂,隻有夜風吹動旗幟與火焰的獵獵之聲,與遠方偶爾響起的馬蹄踏地之聲。
諸葛長明靜靜地站著,眼神始終沒有離開武陽。
他死死盯著那少年身上散發出的淩厲氣勢,盯著那一紙王詔與三千精騎,良久,才仰天長歎一聲,聲音中滿是苦澀與落寞。
“謝必安終不容我,武陽又橫刀而來……”他眼中神光黯淡了一瞬,“沒想到,上天真的是容不下我諸葛長明,不給我一條活路啊……”
他低頭看了看四周,那些殘兵身上血跡斑斑,麵露驚惶。再望向身旁趙玄清、孫景曜與李仲庸三人,皆是披甲負傷,眼中卻還殘留幾分忠誠與希望。
這一刻,諸葛長明百感交集,心中仿佛有千軍萬馬奔騰,往昔豪言、今日狼狽,在心頭激烈碰撞。
他緩緩轉頭,看著武陽,聲音漸冷如霜刃摩鐵“武陽,你以為老夫不知道你的狼子野心?你雖然是奉王詔靖亂,實則心懷異誌,想要占據劉蜀天下,自立為王!你口口聲聲講王詔,那不過是狗屁。”
他驟然大喝,聲如炸雷,震得周圍人心神動蕩“天下哪有真正的義軍?你我不過皆是野心家借亂世起兵之人!”
說罷,他目光炯炯,冷冷逼視武陽,“你武陽若真有膽,便放馬過來,與我諸葛長明——決一死戰!”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