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慶州決戰(一)

字數:9010   加入書籤

A+A-


    大戰正式開始,第一幕雙線作戰
    濃重的戰雲,如同浸透了墨汁的棉絮,低低壓在南北兩片大地上。
    一邊是煙波浩渺的太湖,水汽與即將潑灑的鮮血氣息混合;另一邊是巍峨聳立的慶城,城牆的磚石在戰鼓聲中微微震顫。
    命運的齒輪,在第三日的晨光中,伴隨著兵刃的反光和戰馬的嘶鳴,開始殘酷地轉動。
    太湖戰線,由牙門三將,趙玄清、李仲庸、孫景曜三人負責。
    第三日
    辰時,太陽剛從東方升起,將金色的光芒灑在太湖萬頃碧波之上,也照亮了湖畔那支肅殺之師。
    太湖戰線的靖亂軍主力經過連夜疾行,終於抵達太湖外圍。
    旌旗招展,甲胄鮮明,長途跋涉的疲憊掩不住將士眼中銳利的鋒芒。
    作為先鋒的輕騎兵早已撒開,如同警惕的獵犬,清理著敵軍可能布下的零星哨卡和陷阱。
    中軍大旗下,趙玄清勒住戰馬,舉目遠眺。
    太湖城依水而建,城牆高聳,憑借水網地利,易守難攻。
    他麵容沉靜,看不出絲毫波瀾,但緊握韁繩的手指關節微微發白,顯露出內心的凝重。
    李仲庸和孫景曜兩員大將分列左右,同樣沉默地審視著這座即將經受戰火洗禮的城池。
    “傳令下去,全軍原地休整,進食飲水,保持警戒。斥候隊再探,我要知道四麵城防的詳細情況,尤其是守軍兵力調配和器械布置。”
    趙玄清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位將領耳中。
    命令迅速被傳達下去,龐大的軍隊如同精密的機器,開始有序運轉。
    巳時,幾批斥候陸續回報。
    趙玄清與李、孫二將聚在一張臨時鋪開的地圖前,仔細研判。
    “將軍,”
    一位斥候校尉指著地圖上的西門方向,
    “西門臨近山麓,地勢略有起伏,城牆似乎不如北門和東門那般堅固,且觀察其守軍旗幟變換,兵力調度略顯混亂,疑似是新募之兵或士氣不高。”
    趙玄清目光銳利地盯著西門標識,沉吟片刻,又看向李仲庸和孫景曜。
    “二位將軍,有何看法?”
    李仲庸性子沉穩,撫須道。
    “西門防禦相對薄弱,確是突破口。但需防其有詐,或是誘敵深入之計。”
    孫景曜則更顯銳氣,接口道。
    “李將軍所慮甚是。然戰機稍縱即逝。既然西門有機可乘,我軍當集中力量,雷霆一擊。可遣一軍佯攻他處,牽製敵軍主力,使其不能及時救援西門。”
    趙玄清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正合我意。時間緊迫,慶城方麵壓力巨大,我們必須速戰速決。”
    他直起身,聲音陡然提高,
    “眾將聽令!”
    氣氛瞬間肅殺。
    所有將領挺直身軀,目光聚焦於主將。
    “李仲庸將軍!”
    “末將在!”
    李仲庸踏前一步,抱拳領命。
    “命你率八千步卒,大張旗鼓,佯攻北門!務求聲勢浩大,吸引敵軍主力於北城!但切記,以牽製為主,避免強攻造成不必要傷亡。”
    “得令!”
    李仲庸沉聲應諾,轉身便去點兵。
    “孫景曜將軍!”
    “末將在!”
    孫景曜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命你率五千精銳弓弩手,急速迂回,搶占東側那片高地!”
    趙玄清指向地圖上一片隆起,
    “居高臨下,以弩箭覆蓋東門及部分城牆區域,壓製守軍,同時警惕可能從水門出來的敵軍船隻,策應主力攻城!”
    “末將明白!定讓敵軍不敢露頭!”
    孫景曜領命,快步離去。
    趙玄清目光掃過剩下的一眾將領,語氣斬釘截鐵。
    “其餘各部,隨本將親率,直撲西門!此戰關鍵,在於快、準、狠!一鼓作氣,破城而入!”
    “謹遵將軍號令!”
    眾將齊聲怒吼,戰意沸騰。
    午時剛過,太湖城外的平靜被徹底打破。
    李仲庸率領的八千佯攻部隊,高舉旗幟,擂動戰鼓,如同黑色的潮水般向北門湧去。
    喊殺聲震天動地,雲梯、撞車緩緩前移,做出全力進攻的姿態。
    城北守軍顯然被這浩大的聲勢所懾,警鍾長鳴,兵力明顯向北城集中。
    幾乎在同一時間,孫景曜的五千弓弩手如同靈動的山豹,悄無聲息地快速運動,迅速控製了城東的製高點。
    箭矢上弦,寒光閃閃,如同一片死亡的陰雲,籠罩在東城守軍頭頂。
    未時整,趙玄清看到北門和東門方向都已按計劃行動,知道時機已到。
    他深吸一口氣,拔出腰間佩劍,劍鋒直指太湖西門!
    “進攻!”
    隨著他一聲令下,靖亂軍主力如同決堤的洪流,向著西門發起了猛攻。真正的戰鬥,此刻才開始。
    盾牌手在前,結成緊密的陣型,抵擋城頭傾瀉而下的箭矢和滾木礌石。
    弓箭手在盾牌掩護下,向城頭進行仰射還擊。
    無數的雲梯被架起,悍不畏死的士卒口銜鋼刀,奮力向上攀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城頭的守軍也拚死抵抗,滾燙的熱油、巨大的石塊不斷落下,每一次都能帶走幾條鮮活的生命。
    慘叫聲、兵刃碰撞聲、戰鼓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殘酷的戰爭交響樂。
    西門守將顯然沒料到主攻方向竟是這裏,倉促間調動兵力,城牆上顯得有些混亂,但這混亂之中,守軍依然憑借著地利進行著頑強的抵抗。
    趙玄清親臨前線,站在弩箭射程的邊緣,冷靜地指揮著。
    他不斷下達命令,調整進攻的節奏和重點。
    “第二梯隊,上!集中火力,壓製那個箭樓!”“撞車,給我撞門!不要停!”
    戰鬥從未時一直持續到酉時,兩個時辰的血戰,城牆上下已是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土地,連太湖的波浪似乎都帶上了一抹淡紅。
    靖亂軍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攻勢一浪高過一浪,士兵們被主將的親臨和決死信念激勵著,前仆後繼。
    終於,在酉時三刻,伴隨著一聲巨響,西門的包鐵城門在撞車持續不斷的衝擊下,轟然倒塌!
    同時,多處城垛也被勇猛的靖亂軍士卒突破。
    “城門破了!殺進去!”
    不知是誰首先喊了出來,頓時引起了山呼海嘯般的響應。
    趙玄清長劍一揮。
    “全軍突擊!清剿殘敵,占領府庫、官衙!降者不殺!”
    靖亂軍主力如同潮水般從缺口湧入城內。
    巷戰隨之展開,但城門已破,守軍的士氣徹底崩潰,抵抗迅速變得零星。
    大部分守軍眼見大勢已去,紛紛丟棄兵器,跪地投降。
    酉時末,太湖城基本被控製。
    城頭飄揚的旗幟換成了靖亂軍的戰旗。
    趙玄清在親兵護衛下踏入城中,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和硝煙味。
    他麵無表情地走過滿是狼藉的街道,下令道。
    “迅速清點戰果,救治傷員,撲滅火焰,安撫百姓,嚴明軍紀,不得擾民!將所有降兵集中看管。”
    第四日,
    太湖之戰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但緊迫的軍情容不得絲毫懈怠。
    慶城方向的戰報雖然還未詳細傳來,但趙玄清能想象到那裏的慘烈。
    他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穩定太湖局勢,然後回師馳援。
    這一整天,太湖城內都在緊張地忙碌著。清點傷亡,統計繳獲,整編降軍。
    靖亂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很快便初步安定了民心。
    投降的六千守軍經過初步篩選和教育,被分批打散,編入靖亂軍的輔助部隊,由可靠的軍官帶領,以充實兵力。
    雖然其戰鬥力有待考驗,但至少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也避免了降兵生亂。
    趙玄清與李仲庸、孫景曜簡單商議後,做出了決定。
    “慶城戰事吃緊,我們必須盡快回師。”
    趙玄清指著地圖,
    “留下五千守軍,由偏將周慎統領,鎮守太湖,負責安撫地方,維持水路通暢,並防備可能來自其他方向的敵軍援兵。其餘主力,即刻整編,明日淩晨出發,回師慶城!”
    “末將領命!”
    周慎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深知責任重大。
    經過一日整編,靖亂軍剔除了重傷員,補充了部分降兵,組成了一支約兩萬五千人的精銳部隊,士氣高昂,攜帶著從太湖繳獲的部分糧草軍械,做好了長途奔襲的準備。
    第五日,
    天還未亮,回師的部隊已經集結完畢。
    趙玄清站在點將台上,看著下方黑壓壓的、精神抖擻的將士,沉聲道。
    “弟兄們!太湖已下,首戰告捷!然慶城猶在苦戰,武陽將軍正與荀仲業老賊麾戰!我等需疾馳回援,與主力匯合,共破慶城!建功立業,正在此時!”
    “吼!吼!吼!”
    士兵們用戰吼回應,聲震四野。
    隨著趙玄清一聲令下,兩萬五千精銳拔營起寨,如同一條鋼鐵巨龍,沿著來路,向著慶城方向疾馳而去。
    太湖漸漸消失在身後,而前方,是更加殘酷的戰場。
    ——慶城戰線(武陽主力)
    第三日,
    與太湖戰線初戰告捷的迅猛不同,慶城腳下的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膠著和慘烈。
    巳時,武陽率領的主力大軍,完成了對慶城的合圍。
    數萬大軍將慶城圍得水泄不通,營寨連綿,旌旗蔽日。
    中軍大帳內,武陽麵色凝重。
    慶城作為戰略要地,城牆高大堅固,守將荀仲業更是以善守著稱,他知道,這將是一場硬仗。
    “荀仲業老謀深算,慶城兵精糧足,強攻恐難速下。”
    一位幕僚憂心忡忡地說。
    武陽冷哼一聲。
    “難下也要下!陛下委以重任,豈能因敵強而怯戰?再堅固的城牆,也擋不住我軍的鋒芒!傳令,午時發起第一波試探性進攻,重點攻擊東門,摸清敵軍防禦虛實!”
    午時,戰鼓擂響。
    數千名靖亂軍士卒,在盾牌掩護下,扛著簡單的雲梯,呐喊著衝向慶城東門。
    城頭上,守軍嚴陣以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箭矢如同飛蝗般落下,不斷有士兵中箭倒地。靖亂軍冒死衝到城下,架起雲梯,開始攀爬。
    但守軍的抵抗異常激烈,滾木礌石如雨點般砸下,熱油傾瀉,火光四起。
    試探性進攻持續了約半個時辰,靖亂軍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突破,在丟下大約五百具屍體後,被迫撤退。
    第一次接觸,就讓靖亂軍上下感受到了守軍的頑強。
    武陽在遠處觀戰,眉頭緊鎖。
    他看出守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指揮得當。
    “果然是一塊硬骨頭。”
    他喃喃道,隨即下令,
    “投石機部隊前移!給我不間斷轟擊東門及其兩側城牆!砸開缺口!”
    未時開始,數十架重型投石機發出沉悶的轟鳴,巨大的石塊劃破天際,帶著毀滅性的力量砸向慶城城牆。
    一時間,地動山搖,磚石飛濺。城牆在持續不斷的轟擊下顫抖著,煙塵彌漫。
    經過近兩個時辰的猛烈轟擊,東門附近的城牆終於被砸開了三處明顯的缺口,雖然未能完全洞穿,但已為後續進攻創造了條件。
    夜幕降臨,戰場上暫時恢複了寂靜,但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感絲毫未減。
    武陽決定利用夜色掩護,發動一次夜襲,試圖擴大白天的戰果,一舉突破缺口。
    酉時末,精心挑選的八百死士,人銜枚,馬裹蹄,借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向城牆缺口摸去。
    然而,荀仲業用兵老辣,早已料到敵軍可能夜襲。
    缺口後方,早已布下了重兵和陷阱。
    當靖亂軍死士剛剛湧入缺口,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箭雨和突然出現的長槍陣。
    火光驟然亮起,將偷襲者的身影暴露無遺。
    一場混戰在缺口處展開。
    靖亂軍死士雖然勇猛,但陷入預設的包圍圈,地形不利,損失慘重。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慘烈搏殺,夜襲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僅有數十人帶傷逃回。
    武陽接到敗報,臉色鐵青。
    夜襲失敗,又折損了八百精銳,這對士氣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意識到,荀仲業比他想象的還要難纏。
    第四日,
    經過一夜的休整和籌劃,武陽決定不再保留,發動全天候的猛烈攻城,企圖以絕對的力量壓垮守軍。
    寅時,天色未明,第一波進攻便已開始。
    這次主攻方向依然是損傷較大的東門。
    數萬大軍如同潮水般湧向東城牆,攻勢比昨日更加猛烈。
    雲梯如林,衝車咆哮著撞擊著城門。
    守軍在荀仲業的指揮下,沉著應戰,依托城牆工事,頑強抵抗。
    戰鬥從黎明一直持續到清晨,城牆下堆積的屍體越來越多,護城河的水都被染成了暗紅色。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