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將殞桐城(下)

字數:8930   加入書籤

A+A-


    然而,就在穀口方向,煙塵驟起,大地傳來沉悶而整齊的踏步聲!
    “立盾!豎槍!”
    一聲冰冷、威嚴、充滿鐵血氣息的號令響徹穀口!
    隻見趙玄清親率早已埋伏好的重步兵方陣,如同從大地深處湧出的鋼鐵森林,瞬間填滿了本就狹窄的穀口!
    一麵麵沉重巨大的塔盾被重重頓在地上,發出沉悶的巨響,連接成一道密不透風的冰冷鐵壁!
    盾牌之間的縫隙中,無數長達丈餘的鋒利長矛如同毒龍的獠牙,猛地探出,密密麻麻,閃爍著死亡的寒光,令人望之膽寒!
    重步兵們如同紮根大地的山嶽,沉默而堅定地徹底封死了魏陽軍逃生的最後希望!
    “騎兵!騎兵衝鋒!給我撞開他們!”
    馮坤眼睛赤紅,幾乎要滴出血來,歇斯底裏地命令尚未完全混亂的騎兵發起決死衝鋒。
    但重步兵結成的嚴密陣型,輔以地利,豈是輕騎兵能夠輕易撼動?
    戰馬嘶鳴著撞上冰冷的鐵盾和如林的長矛,瞬間被刺穿撞翻,騎士慘叫著跌落,後續的衝鋒在這銅牆鐵壁麵前被撞得粉碎,隻留下更多屍體和絕望。
    就在魏陽軍前有鋼鐵壁壘堵路,上有無窮箭雨覆蓋,進退維穀、陷入絕境、士氣瀕臨崩潰之際——
    “靖亂軍!項莽在此!魏陽鼠輩,納命來!”
    “蘇落在此!破敵!”
    山穀兩側,再次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如同猛虎出柙!
    項莽率一支身披重甲、人馬皆覆鐵葉的重騎兵,如同勢不可擋的鋼鐵洪流,從左側山坡一處緩坡猛衝而下,以雷霆萬鈞之勢,直接砸向魏陽軍已然混亂不堪的中段側翼!
    而幾乎同時,蘇落率領另一支輕捷迅猛的輕騎兵,如同靈活的致命尖刀,從右側迂回掠過,狠狠刺入魏陽軍更為混亂的後陣和輜重隊伍!
    三重打擊,一環扣一環,如同精密而冷酷的死亡機器,完美運轉!
    魏陽軍徹底陷入了毀滅的深淵。
    指揮係統完全失靈,號令無法傳達。各部被分割包圍,各自為戰,甚至為了爭奪狹窄的躲避空間而自相踐踏。
    馮坤縱有萬夫不當之勇,此刻也已回天乏術,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帶來的精銳之師被一點點分割、吞噬、殲滅,鮮血染紅了葫蘆穀的每一寸土地。
    慘烈的激戰持續了將近兩個時辰。
    山穀內屍骸枕籍,斷肢殘軀隨處可見,流淌的鮮血幾乎匯成了小溪,空氣中濃鬱的血腥味令人作嘔。
    魏陽軍一萬五千援軍,除極少數機警者見勢不妙,從一開始就拚死從兩側近乎垂直的陡坡攀爬逃脫,以及主將馮坤在親兵隊拚死血戰、幾乎全部戰死的代價下,丟盔棄甲,身帶數創,狼狽不堪地逃回慶城報喪之外,其主力幾乎被全殲於此!戰場上遺棄的軍械、旗幟、糧草、馬匹,不計其數。
    當葫蘆穀大捷的震天歡呼和馮坤僅以身免的敗訊,幾乎同時傳到桐城內外時,桐城守軍原本翹首以盼援軍、苦苦支撐的士氣,瞬間徹底崩潰瓦解,如同被抽走了最後一絲力氣的病人,陷入一片絕望的死寂。
    武陽看準這稍縱即逝的戰機,毫不猶豫,立刻下令一直伴攻桐城的部隊轉入真正的、全力以赴的猛攻!
    士氣攀升至的靖亂軍將士,如同出閘的猛虎,扛著雲梯,推著衝車,向那些已然失魂落魄、毫無戰意的桐城守軍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總攻!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外圍營壘幾乎未遇像樣抵抗便接連被攻破,守軍或望風而降,或丟盔棄甲逃入內城。
    不到一日功夫,桐城外圍所有防禦工事、所有 營壘全部易手,殘存的魏陽軍狼狽不堪地縮回內城,桐城,至此徹底變成了一座被靖亂軍重重圍困、孤立無援的孤城。
    葫蘆穀一戰,是一場酣暢淋漓、決定性的勝利。
    它不僅僅是一場戰術上的完美伏擊,更是一場戰略上的巨大成功。
    荀仲業派出的這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損失殆盡,意味著他再也無力組織起任何有效的野外反擊,徹底喪失了戰場主動權,從此隻能龜縮在慶城和太湖這兩個據點之中,被動地等待命運的審判。
    靖亂軍則通過此戰,繳獲了海量的軍械、鎧甲、馬匹、糧草,實力不僅未因太湖之敗受損,反而大幅增強。
    更重要的是,此戰徹底掃清了籠罩全軍數日的太湖敗北的陰霾,將靖亂軍的士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無論是百戰老兵還是新附士卒,無不對武陽的指揮藝術佩服得五體投地,信任倍增。那些新附的士兵,更是通過這場輝煌的勝利,完成了心理上的徹底轉變,歸屬感、榮譽感和戰鬥意誌空前高漲。
    武陽站在葫蘆穀一側的高坡上,秋風吹動他的戰袍,獵獵作響。
    他俯瞰著山下正在緊張有序地打掃戰場、收攏戰利品的勝利之師,目光卻已然越過了已成甕中之鱉的桐城,投向了遠方那座最終的目標——慶城。
    通過桐城大捷這場精彩的“圍點打援”,他成功地將老辣的荀仲業逼入了戰略上的絕境,慶州大戰的全局,至此,已基本定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辰時的陽光透過桐城府衙臨時充作中軍大帳的雕花木窗,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大帳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武陽端坐主位,玄甲未卸,目光沉靜地掃過帳下濟濟一堂的將領沉穩的諸葛長明,殺氣未消的牙門三將趙玄清、李仲庸、孫景曜,悍勇的趙甲、錢乙,傷愈歸隊、眼神更加銳利的孫丙,以及蘇落、項莽、韓章等一眾新銳,還有李丁、謝戊等核心骨幹。
    空氣中彌漫著硝煙未盡的氣息和大戰將至的壓迫感。
    “諸位,”
    武陽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桐城已下,荀仲業已成甕中之鱉。然,慶州大局,尚未定鼎。”他微微頷首示意。
    諸葛長明會意,手持細杆,走到中央那座精心製作的慶州沙盤前。沙盤上山川城池栩栩如生,敵我態勢一目了然。
    “諸位將軍請看,”
    諸葛長明羽扇輕點沙盤,
    “荀仲業經連番挫敗,手中殘軍約四萬,分守兩處慶城,是其根本,屯兵三萬,糧草充足,城防經過多年經營,極為堅固;太湖,駐軍一萬,倚仗水網與我周旋,乃其側翼犄角。”
    他話鋒一轉,細杆移向沙盤邊緣,語氣變得沉重。
    “然,真正迫在眉睫之威脅,在此處——魏陽朝廷,已命丞相龐涓,遣十大神將之一的蒙驁,統率二十萬大軍,星夜馳援慶州!”
    “蒙驁”
    二字一出,帳中頓時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
    尤其是那些經曆過城關鎮慘敗的老兵將領,臉色更是瞬間變得難看。
    那是曾給予靖亂軍起兵以來最沉重打擊的對手,其用兵之狠辣淩厲,眾人記憶猶新。
    諸葛長明繼續道。
    “據最新探報,蒙驁前鋒已出魏陽境,其主力二十萬,最快十日內,便可抵達慶州邊界!”
    十日!
    這個時間像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心頭。
    沙盤上,代表蒙驁大軍的紅色箭頭,正以一種無可阻擋的姿態,指向慶州腹地。
    “形勢已然明朗。”
    諸葛長明總結道,
    “我軍必須在蒙驁大軍抵達之前,徹底解決荀仲業,完全掌控慶州,方能據險以抗強敵。否則,內外夾擊,我軍危矣!”
    帳內瞬間炸開了鍋。
    “二十萬!還是蒙驁那殺才!”
    趙甲第一個跳起來,滿臉虯髯都因激動而抖動,
    “元帥!沒時間猶豫了!趁蒙驁還沒到,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慶城!跟荀老賊拚了!就算崩掉滿口牙,也要在十天內砸開慶城!”
    “拚?拿什麽拚?”
    李仲庸相對冷靜,反駁道,
    “慶城不是桐城,城高池深,守軍三萬,糧草充足!強攻十日?就算打下來,我軍還能剩下多少力氣應對蒙驁的二十萬生力軍?那是送死!”
    孫景曜嗡聲道。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難道圍而不攻?等蒙驁來了,我們腹背受敵?”
    趙玄清沉吟道。
    “圍困…或許可行。慶城雖固,但軍心已不穩。我軍圍城,斷其外援,施以攻心之計,或可迫其內變……”
    “等不了!”
    蘇落冷靜地打斷,
    “十日,太短。荀仲業老謀深算,豈會輕易內變?若十日內不下慶城,蒙驁大軍一到,我軍頓兵堅城之下,進退失據,必敗無疑!”
    項莽吼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把到嘴的肉吐出去?要我說,先集中兵力,把太湖那一萬雜魚吃了!斷了荀老賊一臂,再回頭收拾慶城!”
    韓章則提出不同看法。
    “太湖水域縱橫,易守難攻。一萬敵軍據險而守,急切間難以速下。若我軍主力陷在太湖,慶城守軍出擊,或蒙驁提前抵達,如何應對?”
    眾將爭論不休,速攻派與圍困派各執一詞,帳內氣氛熱烈而緊張。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投向了始終沉默的武陽。
    武陽的手指在沙盤邊緣輕輕敲擊著,目光銳利如鷹,在慶城和太湖之間來回移動,最終,定格在那代表蒙驁大軍的紅色箭頭上。
    他緩緩抬起頭,眼中已是一片決然。
    “蒙驁二十萬大軍,如同懸頂利劍。十日之期,是我軍唯一的機會。”
    武陽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圍困,太緩;強攻一城,太險。唯有雙線出擊,速戰速決!”
    他站起身,走到沙盤前,手指重重地點在慶城和太湖之上。
    “我親率五萬主力,攜大部攻城器械,主攻慶城!不求十日必克,但要以泰山壓頂之勢,日夜不停地猛攻,最大程度消耗、震懾守軍,使其無暇他顧,更不敢輕易出城!”
    “同時!”
    他目光轉向牙門三將,
    “趙玄清、李仲庸、孫景曜!”
    “末將在!”
    三將踏前一步,齊聲應道。
    “命你三人,率三萬精銳,多為步卒,輔以輕騎,奔襲太湖!太湖之敵,兵力較少,且連失外援,士氣低落。我要你們以雷霆之勢,速克太湖,拔掉這顆釘子!然後,即刻回師,與我合攻慶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得令!”
    牙門三將眼中精光閃爍。
    “孫丙!”
    “末將在!”
    孫丙出列。
    “予你五千騎兵,皆為軍中翹楚,作為全軍機動兵力。你的任務最重一要警戒蒙驁方向,若有異動,即刻來報;二要遊弋於慶城與太湖之間,隨時策應兩路大軍;三要徹底清掃慶城外圍,切斷其一切信使探馬,我要慶城變成聾子、瞎子!”
    “末將明白!必不負元帥重托!”
    孫丙抱拳,神色凝重。
    武陽環視眾將。
    “此戰,關乎我軍存亡!各軍隻攜帶十日口糧,輕裝簡從,拋棄一切不必要的輜重!要的就是一個‘快’字!十日內,必須解決荀仲業!”
    “謹遵元帥號令!”
    眾將轟然應諾,戰意被提升至。
    軍事會議結束,龐大的戰爭機器以最高效率開始運轉。
    會議後至次日黎明, 整個桐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兵工廠。
    工匠們在火光映照下,連夜趕工,重點加強攻城器械。
    雲梯被加長加固,衝車的撞木包裹上新的鐵皮,投石機的部件被仔細檢查維護,一筐筐打磨鋒利的石彈堆砌如山。
    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徹夜不息。
    軍中各級軍官忙碌異常。
    根據武陽的指令,進行大規模的人員調整。
    將經曆戰火較少的新附士兵與百戰老兵進行混編,確保每個小隊、每個百人隊都有經驗豐富的老兵作為骨幹,以老帶新,既能快速提升新兵戰鬥力,也能穩定軍心。
    陣亡將士的缺額被迅速補齊,旗幟番號重新確認。
    情報工作 數支精銳的斥候小隊,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他們的任務是滲透到慶城四周,清除敵軍暗哨,截殺任何試圖出入慶城的信使或探馬,最大限度地孤立慶城,確保主力行動的突然性。
    武陽並未留在府衙,而是親自巡視各營。
    他走過一排排營帳,檢查士兵的裝備,詢問夥食情況。深夜,他就在一支前鋒營中,與普通士卒同席而坐,吃著一樣的粗糧餅,喝著一樣的菜湯。
    “弟兄們,”
    他放下碗筷,目光掃過周圍一張張年輕而堅毅的臉,
    “前麵就是慶城,荀仲業的老巢。後麵,蒙驁的二十萬大軍正在撲來。我們沒有退路,隻有向前!十天,隻有十天!拿下慶城,這慶州就是我們的根基!拿不下,你我皆死無葬身之地!”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
    “我知道,有人怕。怕慶城牆高,怕蒙驁兵多。但我告訴你們,我們一路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望江、宿鬆、嶽西、桐城…哪一座城不是硬骨頭?我們怕過嗎?荀仲業老了,他的兵膽已寒!而蒙驁…城關鎮的仇,該報了!”
    “此戰,有進無退!有功必賞!怯戰者,軍法無情!隨我破城者,共享富貴!”
    簡單的話語,卻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士兵們眼中燃燒著戰意,低沉的怒吼在營盤中回蕩。
    “願隨武帥!死戰破城!”
    當黎明的第一縷曙光劃破天際,桐城外,靖亂軍已列成整齊的方陣,刀槍如林,旌旗蔽日。
    武陽立於陣前,拔出佩劍,直指慶城方向。
    “出發!”
    一聲令下,大軍如同蘇醒的巨龍,分為兩股鋼鐵洪流,一股由武陽親自統領,帶著沉重的攻城器械,浩浩蕩蕩撲向慶城;
    另一股由牙門三將率領,輕裝簡從,如同利劍般刺向太湖。
    孫丙的五千騎兵,則如同遊弋的狼群,散向廣闊的戰場邊緣。
    最終決戰的序幕,就此拉開。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