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玉虛至寶

字數:4605   加入書籤

A+A-


    狄長孫、褚登善、楊燁三人依言行事,各自率領一萬士卒,從東、南、北三方衝殺,成犄角之勢,席卷四方。
    一時間,西涼鐵騎盡皆震恐,士氣渙散,顧不得軍令如山,各自奔逃。
    趙元謙悵然一歎:“大勢已去!”
    眼見兵敗如山倒,無法挽回,他當機立斷:“傳令,鳴金收兵,回返姑臧。”
    “是!”萬餘殘兵敗將,盡皆鬆了口氣,隨他逃往都城。
    高楷見狀,下令聚攏兵卒,清理戰場。
    過不多時,醫者匆匆前來,為夏侯敬德診治一番。
    “夏侯都尉並無大礙,周身皆為皮肉傷,隻因失血過多,又精疲力竭,方才昏迷不醒。”
    “所幸,不曾傷及五髒六腑,隻需按方吃藥,靜養一段時日,便可痊愈。”
    高楷鬆了口氣,笑道:“謝醫者,有勞您開方抓藥,時時問診。”
    “無論何等藥材,皆可盡取,務必上佳之物。”
    “待敬德痊愈,我必重賞。”
    “是!”醫者依言而去。
    高楷遠眺天色,見斜陽西墜,暮色四合,正欲下令全軍進城,驀然神色一變。
    隻見昌鬆以西,柔和蒼茫的夜色之中,一道宏大清光席卷而來,其中玄氣四溢,彌漫八方。
    似黃河之水倒流,四海海眼噴薄,裹挾無窮水氣,遮天蔽日。
    “且慢!”高楷沉聲喝道,“勿要進城,速速往北,登上琵琶山。”
    眾人皆不明所以,麵麵相覷。
    楊燁拱手道:“主上,敢問有何不妥之處?”
    “不必多言。”高楷麵色肅然,“傳我軍令,即刻起行,不得有誤!”
    “是……”見他神色凝重,眾人不敢怠慢,當即起兵,奔赴城北。
    高楷策馬疾馳片刻,驟然停駐,沉聲道:“長孫、登善聽令!”
    “你二人各領一千輕騎,奔赴昌鬆,傳誦四方,言語洪水將至,若想活命,速出城門,登上琵琶山,不得遲疑!”
    “得令!”狄長孫、褚登善二人心中一凜,即刻領命去了。
    楊燁麵露疑惑:“主上,這寒冬時節,已然月餘無雨,何來洪水?”
    眾人亦百思不解。
    高楷冷聲道:“此水非天時所致,而是人為。”
    “人為?”楊燁倏然一驚,脫口而出,“莫非是……修行中人,施展法術神通?”
    高楷默然頷首,歎道:“盡人事、聽天命,但願多救一些百姓,不致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
    且說趙元謙率領殘軍,直奔姑臧,行不過五十裏,忽見一支兵馬逶迤而來。
    為首者頭戴金冠,身披蟒袍,胯下駿馬鬃毛淩然,膘肥體壯。
    “末將拜見大王!”趙元謙慌忙下馬參拜。
    這人正是涼帝張雍第三子,張仲琰,受封晉王。
    “起來吧。”張仲琰微微頷首,“此戰情形如何?”
    趙元謙又羞又愧:“末將有負聖恩,未能攻取蘭州,斬殺高楷。”
    “反倒損兵折將,丟了昌鬆,狼狽而回。”
    “請大王降罪!”
    張仲琰蹙起眉頭:“這高楷,竟如此詭計多端?”
    須知,趙元謙引兵回返之時,衍一真人便已察覺,施法困住狄長孫、褚登善二人援軍。
    父皇又命他率領三萬鐵騎,前來助戰,務必奪回昌鬆,剿滅高楷。
    誰曾想,如此天衣無縫之局,竟功虧一簣。
    趙元謙慨然長歎:“大王,高楷用兵之能,著實厲害,竟以區區三千兵馬,硬抗末將數萬鐵騎。”
    “麾下更有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實在不好對付。”
    張仲琰聞言,嘴角掠過一抹冷笑:“既如此,正可以玉虛神通,將其等一網打盡。”
    趙元謙既驚且疑:“大王,不知是何神通?”
    張仲琰笑而不語,忽然拱手一拜:“請至寶現身!”
    虛空之中,忽有一道道清光擾動,蕩開一圈圈漣漪,現出一柄玉如意。
    這玉如意潔白無瑕,渾然天成,上嵌玄、赤、青三顆明珠,下懸一根紫色絲絛,五色光華一一閃耀,照徹寰宇。
    趙元謙又驚又喜:“竟是玉虛派至寶?”
    他隨侍張雍之時,曾有幸見聞此寶。
    衍一真人以法力催動,輕輕一晃,一座城池眨眼間化為齏粉。
    當真可怖!
    “正是。”張仲琰笑道,“至寶在手,高楷必死無疑。”
    趙元謙好奇道:“大王欲施展何等神通?”
    “水火無情,正要高楷領教一番水淹全城的滋味。”張仲琰淡然一笑。
    趙元謙思緒電轉,猛然想起此前所見,不由脫口而出:“古浪河斷流,莫非是此寶神通所為?”
    張仲琰微微頷首:“若無此寶,怎能截斷古浪河,掀起洪流?”
    趙元謙麵露敬畏,默然無言,心中卻是感歎,高楷堅守昌鬆,怕是連人帶城,一齊葬送了。
    事不宜遲,張仲琰默念口訣,拱手道:“請至寶顯靈!”
    話音剛落,玉如意大放玄光,彌蓋四野。
    忽有一股股磅礴水流,自崇山峻嶺之間席卷而來,一路摧枯拉朽,無物可擋,所過之處,盡成澤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驚起鳥雀高飛,走獸奔逃,稍慢一步,便卷入水中,化為一灘膿血。
    這洪流迎麵而來,聲勢震動九天十地,眾人無不色變。
    待至近前,忽又分為兩部,繞開大軍,於前方匯合,徑直撞向昌鬆。
    趙元謙驚魂未定,歎道:“此水一去,昌鬆數千軍民,必無一人幸免。”
    張仲琰淡聲道:“行大事者,不拘小節。”
    “若能以區區數千人之命,換取高楷身死,豈非大賺?”
    趙元謙點頭附和,心中卻是不忍。
    畢竟,城中軍民,皆是大涼百姓,此神通一展,必然濫殺無辜,慘絕人寰。
    何況,一旦傳揚出去,怕是千夫所指,萬眾唾棄,無窮業力襲身,不得安寧。
    張仲琰看穿他心中所想,搖頭一笑:“不必多慮。”
    “今日之後,世上再無昌鬆,也無高楷,又有誰,敢將此事謠傳。”
    “莫非,不怕我大涼鐵騎兵臨城下麽?”
    “是。”趙元謙唯唯諾諾。
    張仲琰瞥他一眼,暗中搖頭:“這趙元謙經此一敗,竟似抽掉脊梁骨,毫無血勇之氣,隻知婦人之仁,不足謀大事。”
    他勒馬佇立,遠眺昌鬆,嘴角掀開一抹弧度。
    “雖不知狄長孫、褚登善二人,如何逃過真人法術,助你反敗為勝。”
    “卻有這玄水洪流,送你入冥府,再不敢與我大涼作對。”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