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歸心似箭
字數:4510 加入書籤
番禾既下,高楷召集文武於縣衙議事。
楊燁拱手笑道:“主上,城中糧草充裕,似新運而來,足夠數月之用。”
高楷目光一亮:“仔細貯存,不容有失。”
所謂手裏有糧,心中不慌,有了這批糧草,他孤軍深入,便無後顧之憂。
楊燁頷首應是,忽又提起一事:“主上,軍中士卒發現一具屍首,正是那郭道宜。”
高楷早有所料:“此人自負計謀,小看天下英雄,必然有此一劫。”
魏槊兒命格奇特,遇強則強,他亦不願直攖其鋒,以免遭遇變故。
郭道宜卻將魏槊兒視為有勇無謀之人,自以為拿捏,卻不想取死有道。
鄧驍驟然開口:“主上,番禾已落入掌中,當務之急,須得速速攻取神烏,切斷李正則援兵。”
“如此一來,方可控遏姑臧,使其成為一座孤城,合兵圍困。”
高楷微微頷首:“此話有理。”
楊燁麵露憂色:“神烏有三萬大軍鎮守,又是糧倉,為重中之重。”
“恐怕一時半刻,難以攻取。”
唐檢亦然擰眉:“主上,據探馬來報,吐穀渾似有異動,世子慕容承瑞屯兵於廓州邊境,窺視達化。”
“倘若久攻不下,這慕容承瑞趁機來攻,我等隻怕必遭不測。”
鄧驍麵色一變:“李正則為西涼大將,久經戰陣,頗知用兵之事。”
“若他來援,我等進退兩難。”
高楷蹙眉道:“諸位可有良策攻取神烏?”
默然片刻,楊燁拱手道:“主上,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依微臣看來,須得設法探知神烏軍情,再作計議。”
高楷點頭道:“此為正理。”
“唐檢,你可派奉宸司潛入神烏探聽軍情,若有發現,即刻來報。”
“是!”唐檢領命去了。
楊燁再度開口:“主上,李正則既奉命回返,廣武便無邊患,可令一將率軍前來相助。”
高楷從諫如流:“傳令,命李安遠率領一萬兵馬,前往神烏。”
“務必小心行事,勿要追擊李正則,以免中了算計。”
“是!”
……
且說李正則聽聞高楷攻下嘉麟,不欲回返,打算兵圍廣武,以圍魏救趙,迫使高楷撤兵。
這一日,三軍涼軍出了白亭戍,正往廣武而去,忽見一員親衛匆匆來報:
“郎君,天使來了。”
李正則倏然一驚,隻以為陛下派人降罪,不由惴惴難安。
然而,天使來臨,正如陛下當麵,不容他君前失儀,急忙跪接旨意。
這天使白麵無須,正是一個小黃門,其尖聲道:“左驍衛大將軍李正則接旨。”
李正則一撩袍袖,跪倒在地:“末將在。”
小黃門展開一卷金帛,緩緩念誦:“朕膺昊天之眷命,宵衣旰食……今有左驍衛大將軍李正則,領兵在外,徒勞無功。”
“命爾即刻班師,駐守神烏,伺機剿殺高楷,斷絕後患,不得有誤!”
“遵旨……”李正則麵色一變,陛下雖未降罪,卻令他率軍回返,這與他設想完全背道而馳。
他攥緊一枚玉珠,不經意間,滑入小黃門手中,賠笑道:“末將愚鈍,敢問何人建言召我班師?”
小黃門暗自掂量片刻,低聲道:“此事朝中盡知,告訴李將軍也無妨。”
“正是晉王進言,勸說陛下召你回返。”
“竟然是晉王!”李正則心中一驚。
他略微思索,便知張仲琰用意,分明不想讓他建功,召他回返,駐守神烏,若能擊退高楷,為理所當然。
若不能,甚至大敗,陛下必然大怒,屆時,他的下場,不會好過趙元謙。
他不由咬牙:“晉王心機深沉,卻隻知爭權奪利,置國家大事於不顧。”
“如今,高楷這外敵窺視,肆虐涼州諸地,姑臧有旦夕之禍。晉王不思齊心應對大敵,反而掣肘於我,劍指太子之位。”
“何其可笑!”
他暗歎一聲,意態蕭索,待送走小黃門,沉聲道:“傳我軍令,即刻拔營,回返神烏。”
身側,一郎將不甘心道:“大將軍,廣武在望,建功在即,怎能就此離去,豈不功虧一簣?”
李正則歎道:“陛下旨意已下,一言九鼎,若不奉命,莫非要抗旨不成?”
抗旨不遵,可是滿門抄斬的重罪。
郎將狠狠咬牙,卻不敢多說半句。
過不多時,大軍起行,經過白亭戍,正要跨越琵琶山,抵達涼州。
忽有一員探馬奔來,滾鞍下馬,慌亂道:“大將軍,大事不好!”
“嘉麟已失,落入高楷掌中。”
“什麽?”李正則驚愕萬分,“怎會如此?”
“郭郎中設計伏擊,奈何遭高楷看破,將計就計,奪取嘉麟。”探馬一五一十道。
“不光如此,番禾也已失守,城中糧草、兵馬悉數落入高楷手中,且郭郎中身首異處。”
這一連串的軍情,仿若天雷陣陣,狠狠劈落。
眾人皆驚駭失色:“嘉麟、番禾皆失,郭郎中身死,這如何可能?”
高楷怎能數日之間,便盡奪二城,勢不可擋,莫非真乃神人降世?
李正則聞言,隻覺頭暈目眩,天地顛倒,險些墜落馬下。
“大將軍!”眾人齊聲驚呼。
李正則喘了口粗氣,閉了閉眼,沉聲道:“我無礙。”
“傳令,速速行軍,晝夜不停。”
“敢有懈怠者,斬!”
“得令!”眾人神色一凜,不敢怠慢,當即快馬加鞭。
李正則麵沉如水,眉頭緊皺。
原以為高楷孤軍深入,糧草不繼,必無法久持。以郭道宜智謀,必能禦敵於嘉麟城下,令他不得寸進。
誰曾料想,轉眼之間,高楷竟接連攻取嘉麟、番禾二城,斬將奪旗,盡收糧草、兵馬。
就連郭道宜也兵敗身死。
簡直匪夷所思。
“天傾之禍,便在眼前。”李正則咬牙沉思,“若不早日回返神烏,與高楷決一死戰,不光陛下盛怒難熄,家鄉父老亦有身死之患。”
想到這,他歸心似箭。
當下,顧不得體恤將士,連連催促,甚至斬殺數個綴至末尾之人。
一時間,人人恐懼,不眠不休,生怕步入後塵。
諸將見此,皆神色凜然。
大將軍素來從容不迫,愛兵如子,如今卻麵露驚惶,不顧士卒疲憊,一味催促。
簡直判若兩人。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