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金碧輝煌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A+A-


    安修貴麵露喜色:“若非你提醒,我已忘了此事。”
    內侍監笑道:“還望安尚書對奴婢家人稍加照料,大恩大德,銘感五內。”
    安修貴鄭重道:“你是我同鄉同族之親,此番又對我有恩,我必當報答。”
    兩人辭別,安修貴悄然拜訪哥舒浩,兩人密議許久。
    ……
    涼州,姑臧城。
    高楷率領中軍,踏入皇宮之中,來至謙光殿外。
    環目四顧,皆金碧輝煌,令人目眩神迷。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高楷不由讚歎,“當真奢華無比。”
    楊燁冷聲道:“如此壯麗宮殿,不知搜刮多少民脂民膏,方才建成。”
    “恐怕長安太極宮,洛陽紫微城,也不過如此。”
    高楷笑了笑:“既然取之於民,便用之於民。”
    “傳令,將宮中金銀財帛封存,以待日後不時之需。”
    “是!”
    楊燁頗覺欣慰,這“亂花漸欲迷人眼”,主上並未沉醉,果然明主也。
    便在這時,謙光殿中,傳來一聲嗬斥。
    高楷頗為好奇,便上前一觀。
    原來,張雍走得倉促,宮中眾多嬪妃,除去深受寵愛的許貴妃,其餘皆滯留宮中,更有諸多年幼皇子,不過幾歲,難以成行,便拋棄在此。
    高軍士卒奉命,搜查殿宇,肅清頑抗之敵,封存金銀財帛,難免晃動刀槍,一片肅殺之氣。
    眾多嬪妃皇子,哪裏見過見過這等場麵,一時間個個駭然,抱頭痛哭。
    惹得兵卒不喜,出言震懾一番。
    恰有一小黃門,見婦孺遭受“欺淩”,忍不住仗義執言,與士卒衝突起來。
    “奴婢聽聞,高君侯起義兵,救萬眾於水火,解黎民於倒懸,所過之處,與民秋毫無犯,可稱仁德之主。”
    “如今,爾等言行無禮,恐嚇婦人孺子,是何道理?”
    “此行此舉,豈非與高君侯本意背道而馳?”
    一番話,正義凜然,一眾兵卒無言以對。
    高楷定眼一觀,見這小黃門身材高大,麵容俊美,麵對刀槍劍戟,凜冽殺氣,卻怡然不懼,將一眾嬪妃皇子護在身後,不由麵露驚訝。
    楊燁讚歎一聲:“閹宦之中,亦有忠臣。”
    “爾等都退下吧,勿要無禮。”高楷淡聲道。
    “是!”眾兵卒連忙應下,魚貫而出。
    嬪妃皇子們見了他,慌忙下拜:“見過高君侯。”
    高楷揮手請起,轉而問道:“你是何人?”
    那小黃門不卑不亢道:“奴婢王寅虎,拜見君侯。”
    “大涼滿朝文武,皆逃散一空,倒是你這內侍,忠心為主。”高楷稱讚道。
    “君侯謬讚了,奴婢愧不敢領受。”王寅虎低眉斂目。
    高楷直言不諱:“王寅虎,你可願為我效力?”
    在他眼中,這王寅虎頭頂紅氣成雲,紫光熠熠,竟有三品高官之命,著實令人驚訝。
    王寅虎拜道:“奴婢有一事相求,還請君侯應允,否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高楷笑了笑:“你但說無妨。”
    “宮中婦人孺子無辜,還望君侯莫要濫殺。”王寅虎叩首道。
    高楷朗聲笑道:“這是自然,我怎會濫殺無辜。”
    “不過,為免這兵荒馬亂之時,遭受衝撞,須得留在宮中等候些許時日。”
    王寅虎麵露喜色,大禮參拜:“謝君侯。”
    “起來吧。”高楷一揮手,越過眾人,踏上金陛玉階,一張金獅子床赫然在望。
    珠光寶氣,晃得人頭暈目眩。
    高楷微微搖頭,如此奢華之物,最能消磨意誌,沉迷享樂之中,將昔日雄心壯誌,忘在腦後。
    “傳令,將此宮封禁,宮娥、內侍,願出宮者,盡皆放還。”
    “是!”楊燁拱手應命。
    停駐片刻,高楷出了皇宮,來至一座府衙,升堂議事。
    李安遠回稟道:“主上,城中已然平定,數萬軍民不曾遭受兵燹。”
    “好!”高楷頷首道,“城中守卒,願從軍者,編入軍中,不願者,可放其歸家。”
    李安遠拱手應是。
    楊燁開口道:“主上,城中戶籍圖冊,國庫糧倉,官衙,道觀寺廟,各處亭台樓閣,諸多文獻,皆已封存。”
    “有勞你費心整理。”高楷麵色肅然,“災情將至,須得開倉賑濟,務必妥善看守糧倉,以應不時之需。”
    “遵令!”楊燁轉而提起一事,“主上,西涼文武百官,不曾離去,正於府衙之外,等候接見。”
    高楷微微頷首:“讓他們稍候,我必親自接見,以安撫人心。”
    “若有賢才,可酌情錄用。”
    楊燁、李安遠二人齊聲稱是。
    正商議時,忽見一員斥候匆匆奔來,稟報道:“大將軍,韓都尉傳來軍情,張雍逃至張掖,他已射殺張仲琰。”
    夏侯敬德擰眉道:“主上,除惡務盡,末將願為先鋒,領一萬兵馬,攻取張掖,擒拿張雍。”
    高楷搖頭道:“張雍有道門高人輔佐,氣數未盡,縱然興兵去攻,也不過徒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逃脫須虎伏擊,若我所料不錯,必有忠臣來救。”
    “大將軍洞見千裏。”斥候讚歎不已,“據聞,西涼禁軍嘩變,殺李正則、魏方靜,重傷韋師政,險些誅滅王公大臣。”
    “卻有刪丹縣令安修貴,率兵來援,又有突厥汗王之弟哥舒浩,領軍來投,方才抵達張掖。”
    高楷玩味一笑:“西涼軍中,盡是粟特、突厥人,張雍豈能安枕?”
    楊燁笑道:“依微臣看來,這西涼朝廷,來日必有爭端。”
    夏侯敬德蹙眉道:“主上,何不趁此良機,征發大軍,畢其功於一役?”
    “若等張雍重整旗鼓,怕是戰事不斷,百姓難安。”
    高楷微微搖頭:“收糧之時將至,這一歲,旱情牽連甚廣,我須得返回金城坐鎮,安定民心。”
    此事議定,高楷在姑臧城駐留半月,便班師回返。
    ……
    廓州,米川城外五十裏處。
    一支吐穀渾兵馬正在行軍,為首者,正是慕容承瑞。
    “世子,涼帝前番派遣使者求援,您不為所動,如今,為何突發大軍,兵臨米川?”身側,司馬德堪麵露疑惑。
    慕容承瑞笑道:“德堪你有所不知,我那好嶽父,有求於我,卻並非私事,而是兩家相爭,怎能不慎重以待?”
    “倘若他一言我便出兵,顏麵何存?”
    “正要稍作拖延,以示為難之處,又出其不意,攻下廓鄯二州,解姑臧之圍,不叫西涼輕視。”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