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奇恥大辱

字數:4629   加入書籤

A+A-


    司馬德堪讚歎道:“世子高瞻遠矚。”
    實則心中搖頭,若要出手相救,何必多此一舉,惹人發笑?
    大軍急行一日,已至米川城外,慕容承瑞正要下令攻城,忽見一員探馬飛奔而來,下拜道:
    “世子,前頭傳來軍情,涼帝棄城而走,逃至甘州。”
    “姑臧已然落入高楷手中。”
    “什麽?”慕容承瑞大驚失色,“涼帝逃遁,姑臧易主?”
    探馬身形瑟縮,低聲道:“正是如此。”
    “涼帝不知為何,舍棄祖宗基業,聲稱巡狩張掖。”
    “高楷趁機攻城,姑臧已成囊中之物。”
    司馬德堪不敢置信道:“這才區區七日,姑臧竟落入高楷掌控之中,何其之快?”
    須知,姑臧城一度可與長安、洛陽媲美,城堅池深,糧草充盈,兵多將廣。
    依照他們君臣二人設想,張雍隻需堅守,必能無恙。
    高楷久攻不下,糧草不繼,又有外敵進犯,必然引兵回返,姑臧之圍迎刃而解。
    誰曾想,這數日之間,竟完全事與願違。
    若非青天白日,他幾乎以為身在噩夢之中。
    慕容承瑞惱羞成怒:“張雍,垂垂老朽,竟如此不堪。”
    司馬德堪沉聲道:“世子,事已至此,不如回返伏俟,從長計議。”
    “不可!”慕容承瑞斷然搖頭,“我此番起兵,誓要攻取鄯廓二州,如今兵臨城下,怎能一箭不發,便班師回返?”
    “致我顏麵何存?”
    司馬德堪低聲道:“世子,高楷用兵如神,並非好對付的。”
    “何況,世子領兵在外,微臣疑心,伏俟城將有變故。”
    慕容承瑞眉頭一皺:“有何變故?”
    “三王子鷹視狼顧,心機深沉,頗有不臣之心。”司馬德堪直言道,“世子不可不防。”
    “我道是誰。”慕容承瑞仰頭大笑,“慕容承泰,他不過女奴所生,最是卑賤。”
    “縱然有異心,城中諸將,豈會受他驅使?”
    司馬德堪勸說道:“世子,不可大意……”
    “不必多言。”慕容承瑞揮手打斷,“他行事怯弱,毫無血勇之氣,便是父王,也頗為不喜。”
    “他能成什麽氣候!”
    話音剛落,卻見一騎策馬揚鞭而來,翻滾在地,滿頭是血,嘶聲道:
    “稟……稟世子,汗王薨逝,三王子把控伏俟城,於靈柩前繼位為王。”
    “你說什麽?”慕容承瑞勃然變色,“再說一遍?”
    “世子,昨夜二更時分,汗王病危,三王子入宮覲見,緊閉宮門,未過三刻,汗王逝去,城中大將皆奉三王子為王。”
    “下令叫您即刻回返,不得耽擱!”
    慕容承瑞怒喝出聲:“豎子,安敢如此辱我?”
    他翻身上馬,當即下令班師,返回伏俟鏟除叛逆。
    司馬德堪急忙拽住韁繩,苦勸道:“世子,三王子既已篡奪王位,伏俟城必定重兵把守,不啻於龍潭虎穴。”
    “您是千金之軀,怎可輕涉險境,讓三王子稱心如意?”
    慕容承瑞咬牙切齒:“他不過一介賤奴,竟敢僭居王位,與我爭鋒。”
    “如此奇恥大辱,我若不報複,誓不為人!”
    見他盛怒,一意孤行,司馬德堪急忙勸道:“若要班師,不可急行太速,以免士卒疲弊,餘力不足。”
    “更需防備三王子於途中設伏,令我等全軍覆沒。”
    慕容承瑞稍稍冷靜,喝道:“你有何計,快快說來!”
    司馬德堪眼珠一轉:“世子可擇一人,與您樣貌身形相似者,率領前軍回返,倘若有伏兵,也傷不到世子分毫。”
    “另外,以世子金印,書寫檄文,言語三王子弑父謀逆,罪不容誅,召集仁人誌士,共同討伐。”
    “隻要大義名分不失,世子可率堂堂正正之師,討伐叛逆,撥亂反正。”
    慕容承瑞頷首道:“德堪所言極是,就依此計。”
    當下,兵分兩路,各自行事。
    ……
    蘭州,金城。
    這一日,正是寒食節,家家戶戶禁煙火,吃冷食。
    一大早,楊皎起身梳洗,前往春暉堂問安。
    巧惠並三兩個婢女如臨大敵,團團轉著,緊緊攙扶,為她保駕護航。
    生怕一丁點錯漏,弄出禍事。
    “夫人,小心腳下,可不能邁大步。”
    “這四月天氣,雨水甚足,昨夜剛下過一場大雨,路麵濕滑,須得小心。”
    楊皎望一眼回廊,隻見一塵不染,光潔如新,不由啞然失笑:
    “巧惠,不必如此謹小慎微。”
    “我可沒有這般脆弱。”
    自她有孕以來,府中眾人簡直把她當成瓷器一般,處處小心,百般謹慎,恨不得她躺在房中,安心靜養便好。
    巧惠不認同道:“夫人,您肚子裏懷的,可是小君侯,日後繼承郎君大業,可不能粗心大意。”
    “這話不許再說。”楊皎麵色肅然。
    “是!”巧惠神色一凜,不敢多言。
    主仆數人繞過九曲回廊,穿過假山花池,來至春暉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巧,敖鸞攜著一個侍女,款款而來。
    兩女互致禮數,進了堂中,正見張氏端坐。
    楊皎笑道:“今日寒食,不得燃灶火,我讓小廚房,做了些糕點,奉與阿娘、鸞兒一起嚐嚐。”
    巧惠便與數個丫環張羅起來,不一會兒,一張萱花桌案上,便擺滿各色糕點。
    酥山、櫻桃畢羅、梅花酥、玉露團、軟棗糕、透花滋等琳琅滿目,呈在嫩白瓷盤之上,清新別致,香氣撲鼻,令人口舌生津。
    張氏笑道:“難為你有心,可巧我今日胃口不佳,不喜油膩之食。”
    “這些糕點倒是清甜,足以果腹,又不積食。”
    她一眼便知,這些皆是她素日喜好,又特意做得鬆軟,入口即化,可見用心。
    楊皎溫婉一笑:“阿娘喜歡便好。”
    又讓巧惠奉上幾碟點心,笑道:“鸞兒喜甜食,不知這些可合口味?”
    敖鸞轉眼望去,隻見青瓷盤上,呈著玫瑰酥、雲片糕、糖蒸酥酪等,顏色鮮嫩,清香怡人。
    她展顏一笑:“嫂嫂蘭心蕙質,鸞兒喜好皆放在心中。”
    心中不由感歎,這位嫂嫂,不光治家理事井井有條,又孝順婆母,善待奴仆,府中交口稱讚。
    更飽讀詩書,頗有見識。
    自高楷領兵出征以來,前堂有事回稟,亦處置得恰到好處,令人挑不出一絲錯。
    又時常施粥放糧,接濟貧苦,城中軍民無不感恩戴德。
    當真是表哥的賢內助。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