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大隱於市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薛郎君?”高楷好奇,“這又是何人?”
唐檢回言:“據聞,此人是周至薛家子弟,與縣令薛績頗有淵源。”
崔皓陡然失笑:“這倒是奇了。”
“薛衍忠心大周,恐怕怎麽也想不到,族中子弟,竟已向主上投誠。”
眾人皆笑。
唐檢呈上一封書信:“不光如此,這薛郎君,請主上至司竹園一敘。”
“哦?”高楷接過一觀,似笑非笑,“這倒是有趣。”
崔皓蹙眉道:“既是薛家子弟,為何不知禮數?”
既已投誠,正該前來拜見主上,怎能不分尊卑,反讓主上登門?
“無妨!”高楷擺了擺手,“我正想見識一番,何等英才,竟能光憑口舌,招攬三萬之眾。”
當下,高楷率眾人欣然赴約。
這司竹園非比尋常,乃是大周禦竹園,朝廷曾在此設立司竹監,專門負責種植、采伐竹子。
行走在竹林之間,高楷稱讚道:“此地茂林修竹、頗為隱蔽,又地形複雜,可謂一處天然屏障,足以抵禦數萬大軍來攻。”
“主上慧眼如炬!”唐檢笑道,“據聞,這薛郎君原本在周至,不知聽從何人指點,來司竹園駐紮,在此發號施令,一一說降馬仲文、丘仁利。”
“朝廷曾派人來攻,卻無功而返。”
“有趣!”高楷意味深長道,“這薛郎君背後,必有大才。”
說話間,君臣二人來至一座宅院。
這宅院掩映在竹林之間,黑河環繞,清幽雅致,仿佛在鬧市之中,一處淨土,令人心曠神怡。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高楷讚賞,“這薛郎君,倒是個淡泊明誌之人。”
“秦國公謬讚了!”這時,門扉輕啟,走出來一名年輕郎君,約莫二十多歲,麵貌俊秀。
唐檢問道:“你便是薛郎君?”
這人搖頭失笑:“我是周至縣令薛績,並非你口中薛郎君。”
唐檢擰眉:“我家主上前來赴約,薛郎君為何藏頭露尾?”
“唐將軍稍安勿躁。”薛績笑了笑,轉而看向高楷,拱手道。
“還請秦國公入寒舍一敘。”
“有勞!”高楷淡淡一笑,正要率眾進入宅院。
“秦國公且慢!”薛績倏然開口,“薛郎君性喜恬靜,不願眾人叨擾。”
“還望秦國公海涵!”
“大膽!”唐檢喝道,“你竟既知眼前是何人,怎敢無禮?”
崔皓亦然擰眉:“薛家為關中士族,本該禮數周全,為何這般輕佻,莫非,居高自傲?”
薛績麵色一變,正要開口解釋,卻見高楷擺了擺手,不甚在意道。
“無妨,爾等暫且在外等候,由唐檢一人作陪即可。”
徐晏清急切道:“主上,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萬不可掉以輕心。”
楊燁亦然勸說:“主上身負眾望,大業係於一身,還請主上三思!”
高楷笑了笑:“不必擔憂,我自有打算。”
他施施然邁入宅院,登上石階,唐檢持刀,緊隨其後。
薛績暗讚:秦國公好膽魄!
這宅院為三進製,轉過照壁,途經四方亭,便是前堂,左右兩側則是東西廂房。
前堂外,陳設一尊尊彩釉陶俑,姿態各異,有金雞報曉、貓犬嬉戲、駱駝昂首挺立,不一而足。
“秦國公,請!”薛績在前引路,儀態恭敬。
高楷看他一眼,微微點頭。
這人頭頂青氣成雲,紅光熠熠,倒是一員大吏之運。
堂中,窗明幾淨,幽幽檀香嫋嫋升起。
上首正有一人端坐,其身穿碧綠襴衫,頂戴襆頭,腰束蹀躞帶,懸著香薰球。
此刻聽聞動靜,抬頭望來。
高楷與他對視一眼,不由目光一亮。
這薛郎君麵如冠玉,膚如凝脂,眉黛唇赤,腰肢不盈一握。
倒是一副好相貌。
唐檢一見,亦覺驚豔:好一個翩翩公子,隻是,稍顯纖弱。
這薛郎君連忙拱手一禮:“見過秦國公!”
下首,三個高鼻深目的胡人,亦然起身,用不太標準的官話說道:
“末將何善誌、馬仲文、丘仁利,拜見秦國公!”
“請起!”高楷虛扶一把,笑道,“薛郎君請我來,不知有何見教?”
“不敢!”薛郎君恭聲道,“隻願與秦國公約定一事,化幹戈為玉帛。”
“但說無妨!”高楷淡笑道。
薛郎君誠懇道:“我等願率部下三萬餘人,投效秦國公。”
“隻盼秦國公善待三縣百姓,平息戰亂,使民眾安居樂業。”
高楷鄭重道:“這本是我分內之責,理所應當之事。”
“即便爾等不降,我也不會遷怒無辜百姓。”
薛郎君神色一震,慚愧道:“我等心思狹隘了,還請秦國公恕罪!”
高楷不以為意,正色道:“這三縣百姓卻應慶幸,有你為他們考慮,免受戰火侵擾,有一席棲身之地。”
“秦國公謬讚!”薛衍展顏一笑,看得唐檢怔愣。
高楷失神片刻,轉向三個胡商:“爾等既然率眾投靠,便為我麾下仁勇將軍、致果將軍、宣節將軍,各自統率一軍。”
“謝主上!”何善誌、馬仲文、丘仁利大喜,連忙下拜。
他們三人本為胡商,雖然家財萬貫,仍被漢人大族瞧不起。
如今,搖身一變,竟果真如薛郎君所說,成了秦國公麾下將軍。
不知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怎不叫人欣喜?
高楷揮手請起,笑道:“薛績,你撫境安民,頗有功勞,便為我麾下記室參軍。”
“謝主上!”薛績亦然大喜。
高楷望向薛郎君,正要開口,卻見他搶先說道。
“秦國公容稟,我不過閑雲野鶴,擔不得重任,無需官職。”
“既如此,便予你十匹蜀錦,如何?”高楷也不強求。
薛郎君目光一亮:“謝秦國公!”
蜀錦絢麗多姿,一寸錦一寸金,少有人不喜。
封賞已畢,高楷忽然問起一事:“我觀這司竹園駐軍,頗有條理,蘊含兵法之道。”
“卻要請教,是何人排布?”
“秦國公眼力非凡!”薛郎君讚歎,“實不相瞞,此舉是我一名友人所教。”
“哦?”高楷越發好奇,“敢問此人姓名,何方來曆?”
薛郎君歎息一聲:“我與他萍水相逢,匆匆數麵。”
“隻知他名為許晉,卻不知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