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魚躍龍門
字數:4996 加入書籤
許晉?
高楷眸光一閃,暗思:久聞其名,卻緣慳一麵,著實叫人好奇。
唐檢亦然驚訝:這許晉到底是敵是友?
此前,屢次與主上為敵,如今,卻又出手相助。
令人費解。
念及此,他忍不住問道:“不知此人身在何處?”
薛郎君麵露遺憾:“他助我說降何將軍之後,便告辭離去,我也不知他下落。”
何善誌附和道:“正是許晉規勸,末將方才得遇明主。”
他忍不住慶幸,當初,聽從許晉“威逼利誘”,投降薛郎君。
如今,才能魚躍龍門,成為仁勇將軍。
高楷暗歎一聲,頗覺可惜。
薛績寬慰道:“主上勿憂。”
“既是大才,必有相見之日。”
高楷微微點頭,笑道:“我將攻打長安,爾等皆可入營效力,若立功勞,我必不吝封賞!”
薛績、三胡商麵露喜色,連忙拱手:“臣等不才,願為主上效犬馬之勞。”
惟有薛郎君欲言又止。
唐檢怫然不悅:“薛郎君,主上禮遇甚厚,你怎可如此倨傲?”
先前,非要主上紆尊降貴,屏退眾人也就罷了,如今,得主上好言相待,竟也不願效力。
實在叫人惱怒!
“我……”薛郎君想要解釋,卻見高楷笑道。
“無礙,人各有誌,不必強求。”
他正打算告辭,忽見薛郎君急切道:“秦國公,待來日,可否看在我等微末之功的份上,寬宥薛衍薛將軍?”
高楷看他一眼,淡聲道:“他若投靠,我必掃榻相迎,絕不會追究過往之事。”
“謝秦國公!”薛郎君笑意盎然。
高楷眼眸一眯,丟下一句話,便轉身離去。
“薛姑娘,你的耳璫掉了!”
“啊?”薛郎君連忙去摸耳垂,驀然愣住。
“我沒有……我不是……”
她語無倫次,神色慌亂,想要辯解,卻見高楷早已大踏步出了堂門。
登時,一張臉蛋羞得通紅。
薛績滿臉驚愕:“主上,竟然識破了?”
這薛郎君,正是他胞妹薛采薇。
隻因女兒身不便拋頭露麵,於是扮作男子,一番掩飾,將何善誌、馬仲文、丘仁利,盡皆瞞過。
沒想到,竟被主上一眼看破。
三個胡商瞪大雙眼,滿臉不可思議:“薛郎君,竟是薛姑娘?”
他們三人,與薛姑娘會麵多次,卻懵然不知。
“難怪,薛姑娘每次接見他們,都會由薛明府作陪。”三人不約而同想到此節。
薛采薇眼神閃爍:秦國公,他怎會發現……
她不由陷入沉思中,一張俊臉滿是困惑。
另一頭,唐檢跟隨高楷出了宅院,忍不住好奇:“主上如何發覺,薛郎君乃是女子?”
高楷但笑不語。
心中卻是驚訝:這薛姑娘,想必就是薛衍之女,薛績之妹。
隻是,她頭頂紫光氤氳,隱約有鸞鳳和鳴,著實貴不可言。
若非這鳳命,高楷也險些蒙在鼓裏。
“主上?”見他出來,一眾文武皆是大喜。
高楷笑道:“爾等不必擔憂。”
“此行,又得三萬義士,齊攻長安。”
“應該欣喜才是。”
眾人皆大喜過望,齊聲道賀:“恭喜主上!”
武功、鄠縣、周至三縣既得,偌大的雍州,隻剩同官,與長安城了。
拿下長安、全據京畿道,指日可待,怎不叫人欣喜?
“諸將聽令,各率兵卒,匯聚長安城下,不得有誤!”高楷沉聲喝道。
“得令!”眾人轟然應諾。
……
天佑十三年、九月初三。
京畿道、長安城、萬年縣,春明門外。
偌大的長安城,共計一百零八坊,以朱雀大街為界,西側為長安縣,東側為萬年縣,各設一縣衙管轄。
此刻,高楷率領本部兵馬四萬,降卒三萬,合計七萬大軍,於城東春明門外駐紮。
與此同時,鮮於通、元整二將,率三萬兵卒,從奉天趕來,圍住城西金光門、開遠門、延平門。
馬規元、哥舒浩二將,領兩萬人,從同官而來,圍城南明德門。
另有薛績率三萬之眾,交由趙喆率領,屯駐城南安化門、啟夏門。
三麵大軍,共計十五萬人,各自結營,厲兵秣馬,隻等高楷一聲令下,立刻攻打長安。
春明門外,高楷登上了望樓,沉聲道:“長安城周圍,整肅得如何了?”
唐檢拱手道:“依照主上之令,盜匪、賊寇盡皆肅清,安頓流民,施以賑濟。”
“好!”高楷點頭,轉而問起一事,“翠微宮、長樂宮、華清宮,三宮之中,諸多宮娥內侍,可已放還家鄉?”
這些宮殿,皆是大周曆代皇帝所建行宮,供避暑、療養、享樂之用。
唐檢肅然道:“末將已然遵令,將一眾宮娥內侍盡皆放還。”
“同時,也按照主上吩咐,將一切窮奢極侈的建築拆除。”
“好!”高楷叮囑道,“傳令全軍,駐紮於營壘中,不得侵擾鄉、鎮、村落。”
“敢有違反者,一律軍法處置。”
“得令!”
“另外,命奉宸司校尉潛入城中宣揚,降者不殺,隻誅首惡董澄,其餘一概不究。”高楷繼續說道。
“務必讓城中百姓、群臣、將士皆知。”
“是!”唐檢領命而去。
崔皓稱讚道:“主上仁德!”
高楷淡聲道:“無論王朝興衰,百姓皆苦,這亂世之中,更是艱難。”
“我雖興義舉,想要除暴安良,但也需避免傷及無辜。”
“主上愛民如子!”眾人齊聲讚歎。
可惜,一連三日,滿城文武並不敢異動,即便有心投降,也懼怕董澄,深恐一時不慎,惹來滅門之災。
高楷並不意外,下令大造攻城錘、雲梯、壕橋、投石車,一麵連續不斷命人招降。
晝夜輪轉,時光毫不停留,直至九月十三日。
“主上,諸攻城器械,皆已完備。”唐檢肅然回稟。
“糧草、甲胄、刀、槍、弓弩、箭矢,皆已齊全。”
“十五萬將士,皆養精蓄銳,隻等您下令。”
“好!”高楷頷首,驀然問起一事,“鄜、坊、丹三州,如何了?”
“正如主上所料,薛衍率軍抵抗石重胤,此刻,正在鄜州、洛交城外對峙。”唐檢回言。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高楷朗聲喝道,“諸將聽令,長安不破,師必不還!”
“敢有怯戰者,斬!”
“遵令!”
“楊燁、徐晏清、崔皓?”
“臣在!”
“諸將功勞詳加記錄,不得有誤!”
“是!”
高楷環顧眾人,片刻後,沉聲道:“傳我軍令,即刻攻城!”
“得令!”眾人凜然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