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威震天下

字數:4566   加入書籤

A+A-


    “什麽?”劉競成大驚失色,“始羅可汗怎會突然來犯?”
    小校戰戰兢兢:“據聞……據聞,康紹利逃回突厥,向可汗進獻讒言。”
    “可汗方才興兵。”
    “康紹利?”劉競成咬牙,“他竟如此命大?”
    跳入黃河之中,不光沒死,竟還逃回突厥,與他作對。
    怎不叫人驚怒?
    張釗急忙問道:“幽州形勢如何?”
    小校一五一十道:“幽州刺史不敵突厥騎兵,連連敗退。”
    “所幸,滄州趙刺史率兵增援,設計將康紹利擊退。”
    “趙德操?”劉競成又驚又喜,“有勇有謀、敢於擔當,此人當真不凡。”
    馮睿趁機建言:“大王,趙德操立下大功,正該封賞一番。”
    “這是自然!”劉競成笑道,“傳令,命趙德操為幽州刺史,抵禦突厥。”
    “大王英明!”馮睿讚道。
    張釗本想勸阻,卻又咽下話頭。
    畢竟,趙德操立功為實,他總不能勸大王有功不賞。
    隻能在心中暗暗警醒,小心提防此人。
    一場虛驚之後,劉競成朗聲道:“命蒲、虢二州刺史供應糧草,待來日,厲兵秣馬,劍指都畿道。”
    “遵令!”
    ……
    數日後,都畿道、洛州、洛陽城。
    王玄肅聽聞劉競成率兵來攻,大驚失色:“這該如何是好?”
    此前,趁劉競成敗逃,他悍然出兵,打算拿下蒲州。
    沒想到,中了劉競成奸計,損兵折將,狼狽逃回洛陽。
    見劉競成並未舉兵來攻,尚且慶幸,卻不料,竟如此之快,便迎來反擊。
    中書舍人封長卿沉聲道:“劉競成坐擁兩道,兵多將廣,不可力敵。”
    “為今之計,隻能向秦國公求援。”
    “對……對!”王玄肅仿佛抓住救命稻草,“有勞長卿去一趟長安,請高楷出手相助。”
    “且慢!”皇甫懿出言反對,“高楷攻下長安不久,正需安撫民心,恐怕不會出兵。”
    “不如派人出使汴州,請夏王增援。”
    封長卿哂笑道:“竇至德野心勃勃,一直覬覦洛陽。”
    “請他相助,無異於引狼入室。”
    皇甫懿冷哼一聲:“夏王是狼,劉競成是虎,虎狼相爭,勢均力敵,我等方可無恙。”
    王玄肅躊躇不定。
    淩霄子建言道:“豫公,驅虎吞狼之策,實不可取。”
    “不如派人出使長安、汴州、襄陽三方,把這灘水攪渾。”
    “各家投鼠忌器,反倒於我等有利。”
    王玄肅忙不迭地道:“真人此話有理。”
    當即安排出使事宜,又招兵買馬,命諸州刺史謹守城池。
    ……
    與此同時,河南道、汴州、開封縣。
    夏王宮中,竇至德正召集群臣升堂議事。
    “滑州形勢如何了?”
    納言孫循拱手道:“賊首柴讓接連敗退,已退回寨中,龜縮不出。”
    “依微臣所料,不出數日,便可攻破敵寨,斬殺柴讓,鏟除賊軍。”
    “好!”竇至德麵露喜色,“若能殺了柴讓,著實去孤一心腹大患。”
    天佑初年,一場大旱災波及河南道十餘州,赤地千裏,顆粒無收。
    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
    偏偏,官府苛捐雜稅有增無減,剝削愈重。
    朝廷不給活路,民眾隻能揭竿而起,聚眾為匪,殺刺史縣令,四處劫掠求生。
    柴讓本為一介小卒,因故判處死刑,後來得人相助,逃得一命。
    隨後,召集鄉人青壯,聚寨築城,不斷吸納流民,發展到數萬人。
    期間,眾多文士勇將來投,幫他出謀劃策,轉戰四方,終於攻下滑州諸縣。
    竇至德屢次率兵鎮壓,卻敗多勝少。直到偶遇孫循,以他為謀主,設下妙計,方才大敗柴讓。
    如今,柴讓隻剩一城一地,距離覆滅之日不遠了。
    內史侍郎黃仙芝建言道:“大王,柴讓不過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
    “倒是趙王劉競成,坐擁河東、河北兩道,聲勢大增,又對我河南道虎視眈眈,不可不防。”
    竇至德微微頷首:“劉競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孤自然知曉。”
    孫循倏然笑道:“黃侍郎憂心太過,依微臣看來,這段時日,劉競成絕不會率軍來攻。”
    “哦?”竇至德好奇,“這是為何?”
    孫循侃侃而談:“前番,劉競成率四萬大軍,匯合突厥一萬驍騎,攏共五萬之眾,進犯京畿道。”
    “然而,於潼關城外中了埋伏,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短時間內,招兵買馬尚且來不及,怎會貿然與我等相爭?”
    “此言在理!”竇至德點頭讚同,轉而提起一事,滿臉驚歎。
    “沒想到,秦國公高楷如此善戰,竟接連擊敗石重胤、王玄肅、董澄,占據長安。”
    聽聞此言,堂中一眾文武皆有同感。
    秦國公高楷,出身隴右這等邊陲荒僻之地,地狹民寡,又是寒門小戶,不聞一名。
    誰能料到,他竟一躍而起,奪隴右道、占河西道、據山南西道,取劍南道。
    如今,更一舉拿下京畿道,坐擁西都長安,麾下足有五道八十一州,威震天下。
    著實不可思議!
    黃仙芝讚歎不已:“秦國公,實為當世梟雄!”
    “此言差矣!”孫循搖頭,“依我看來,西北四道,皆是碌碌之輩,並無強勁敵手,方才讓高楷輕鬆竊取。”
    “至於京畿道,不過是恰逢其會,叫他鑽了空子罷了。”
    黃仙芝嗤笑道:“孫納言此話,有失偏頗。”
    “姑且不論西北群雄,便是魏帝石重胤、趙王劉競成、齊王董澄,有哪個是好相與的?”
    “高楷實打實擊敗這些勁敵,拿下長安,乃實至名歸。縱然為敵人,也難以詆毀。”
    孫循冷聲道:“黃侍郎如此誇耀高楷,莫非有心投靠?”
    黃仙芝急忙道:“大王,微臣一片忠心,絕無此意。”
    兩人於大庭廣眾之下,爭吵起來。
    “夠了!”竇至德麵色一沉,“爾等當這是什麽地方,竟敢造次?”
    “大王恕罪!”兩人慌忙下拜。
    竇至德冷哼一聲:“高楷縱有五道,孤又有何懼?”
    “眼下最要緊的,是商討一番,該攻取何地。”
    “而不是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大王教訓的是!”眾文武齊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