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火眼金睛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A+A-


    這郎君頂戴黑襆頭,身穿深青色圓領襴衫,腳踩六合靴,腰圍蹀躞帶、懸著香熏球,手持一柄羽扇。
    光論服飾不甚出奇,乃是大周士子尋常裝扮。
    不過,這郎君麵如滿月,目送秋波,舉手投足之間,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貴氣縈繞不散,叫人一見忘俗。
    聽聞這話,他身側一名白麵無須的隨從,恭聲道:“好叫郎君知曉,從去歲開始,秦國公便下令連通絲綢之路。”
    “讓戶部司郎中沈不韋,延請西域諸國商賈往來長安,在這西市交易。”
    “另有天南海北的文士武人慕名前來,方才有這般景象。”
    這隨從聲音尖銳,麵貌陰柔,卻是個宦官,名為侯三寶。
    這郎君也非尋常人,乃是吳王袁弘道第六子,袁文通,獲封豫章郡公。
    他環顧四周,見磚牆嶄新,匾額鋥亮,坊門朱漆鮮紅耀眼,不由疑惑:“這西市,竟與從前大不相同了。”
    他生性坦蕩,喜遊俠之風,走遍江南、中原諸道,見識風土人情,流連於名山大川之間。
    即便被袁弘道訓斥為不務正業,也樂此不疲。
    恭帝在位時,他曾數次遊曆長安,自然來過這西市。
    隻是,先前所見,城牆斑駁、匾額褪色、門環掉漆,雖不失上京規模,卻也一副飽經風霜、風雨飄搖之象。
    與此時所見,竟大相徑庭。
    侯三寶笑道:“郎君有所不知。”
    “為廣迎賓客,秦國公特意,讓工部司郎中宇文凱,整修長安城,尤其是東西二市。”
    這東西二市,屹立在金光門——春明門大街南麵,一左一右,宛如人之雙肺。
    各占兩坊之地,呈現“井”字字形,劃分為九宮格布局。
    前朝時,稱為“都會市”、“利人市”。
    其中,東市鄰近興慶宮,大多是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所居,素有“大市”之稱。
    攏共有商品種類二百二十行,數萬家店鋪,售賣珠寶、玉器、絲綢、瓷器、金銀器等奢侈品。
    至於西市,為絲綢之路起點,更為繁盛,三百六十行無所不包,遠勝於東市,有“金市”之美名。
    藥材、皮毛、陶瓷、香料、脂粉、布匹等琳琅滿目,不光有中原、江南諸多風物,更有西域諸國的舶來品。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袁文通微微點頭,“這一番布置,倒是用心。”
    身旁一名文士忽然冷哼道:“不過裝點門麵罷了。”
    “縱容胡商往來,實在有辱斯文!”
    這人名為庾行簡,乃袁文通府中長史。
    袁文通笑了笑:“胡商蜂擁而來,並非壞事,隻需妥善管理,反倒於國、於民皆有利。”
    說著,抬腳便往坊門走去。
    庾行簡阻止道:“郎君千金之軀,怎可臨賤地?”
    “不如往曲江池一遊,方才不失體麵。”
    所謂南貧北富,東貴西賤,這西市遍布販夫走卒,三教九流,乃是沾染銅臭的汙濁之地。
    郎君貴為吳王之子,怎能與商戶賤籍為伍?
    然而,袁文通毫不介意:“曲江池大多是吟風弄月,不知人間疾苦之人。”
    “倒不如這西市,士農工商匯聚,可窺探出秦國公高楷幾分底細。”
    他一搖羽扇,施施然來到坊門處。
    前方正有一支商隊,呼朋引伴,驅趕一頭頭駱駝,押送皮貨,等候署吏查驗。
    小吏們分工合作,一人負責勘驗貨物,一人在書簿上勾勾畫畫。
    明日便是上元佳節,西市比往日裏提前半個時辰開放。
    署吏們盼望著早些完成工作,回家陪伴家人,手中的動作不由加快些許。
    持筆的是個積年老吏,幹這行將近二十載了,早就練出一副“火眼金睛”。
    大部分貨物,他隻需瞥上一眼,便能分毫不差地算出來具體數目、金額、稅錢。
    待驗過通關文牒後,有疑點的,他便在簿子上寫下一個“未”字,交由西市署丞再行勘察。
    明白無誤的,他便寫個“聽”字,以示批準入市。
    為維持秩序,高楷早已派遣武侯,於各坊巡視,這東西二市也不例外。
    更有奉宸司小校們,扮作尋常百姓,密切關注一舉一動。
    這些時日,諸多細作扮作胡商,妄想蒙混過關,入城刺探軍情。
    都被武侯們一一揪出來,關進奉宸司大獄,聽候審訊。
    一番震懾下來,不但各方細作收斂行動,就連西域胡商們也“乖巧”起來,老老實實排隊入市,不敢造次。
    片刻後,這支商隊便被放行。
    領頭一個康國大賈,笑嗬嗬遞上一張胡餅,餅上綴滿油光鋥亮的芝麻粒,焦香誘人,勾得人饞蟲大動。
    老吏瞥他一眼,餘光掃過胡餅反側,一枚小銀鋌赫然夾在其中,露出一點微光。
    這胡商滿臉賠笑,口中嘰裏咕嚕說著胡語,偶爾蹦出幾個“感謝”、“心意”之類的周話字眼。
    然而,老吏麵色一肅:“快進去,莫要耽擱我做事!”
    這胡商一怔,半晌後,方才會意,見老吏不耐煩地催促,連忙快步走開,麵上卻殘留著驚色。
    袁文通暗讚:一介小吏尚且清廉,可見,秦國公治下嚴謹。
    商隊走後,輪到他這個遊人,署吏們看一眼路引,便揮手讓他進去。
    不一會兒,袁文通一行數人,邁入西市。
    迎麵是一個十字路口,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都是店鋪行肆。
    一排排還未開張,卻早已將旗幌高高掛起,風吹過,恍若彩雲罩頂,遮天蔽日。
    門楣上,除夕夜掛上的桃符,尚未摘下,旁邊卻多了數盞花燈竹架。
    袁文通目光一亮:“倒是喜慶!”
    侯三寶笑道:“明日便是上元佳節,遵照秦國公之令,暫且廢弛宵禁。”
    “於十四、十五、十六這三日,特許民眾夜行,觀燈遊玩。”
    “無論何方何國,隻需一次勘驗,即可入市,諸坊之間,亦可自由來往,不作限製。”
    庾行簡眉頭大皺:“如此散漫放縱,必定釀成禍患。”
    袁文通搖頭失笑:“三日罷了,以秦國公對長安城的掌控,必然無恙。”
    “畢竟,京兆府、長安、萬年兩座縣衙、武侯鋪、金吾衛、監門衛、奉宸司,以及城外十萬禁軍,都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