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一驚一乍

字數:4850   加入書籤

A+A-


    都尉麵色煞白:“將軍,這……”
    “傳我軍令,立刻關閉城門。”陸重榮陡然大喝。
    “敢有違逆者,斬!”
    此時此刻,他顧不得傷及無辜。
    一旦突厥、張啟攻入城中,滿城軍民皆難逃一死。
    “得令!”諸將凜然遵從。
    然而,為時已晚。
    張啟抓住這大好時機,指揮一萬大軍,悍然殺入南門。
    不知多少百姓慘死於屠刀之下,更有踩踏致死、跌入護城河淹死、被流矢射中而亡者,數不勝數。
    慘叫、嚎哭、求饒聲不絕於耳。
    南門一角,已成人間地獄。
    “傳令,攻下雁門關之後,劫掠三日,搶到多少各憑本事。”張啟神色振奮。
    “此外,砍下陸重榮首級,滿門抄斬。”
    “是!”眾士卒獰笑著衝入城中,大開殺戒,所過之處,一片腥風血雨。
    陸重榮見此,哀歎一聲:“大勢如此,我無法挽回,有愧於段將軍信任。”
    他拔出長刀,便要自刎。
    忽聞都尉一聲大喝,夾雜著難以掩飾的狂喜。
    “將軍,快看,南門外有援軍來了!”
    “有援軍?”陸重榮轉頭望去,果然見得一支兵馬,自天際線滾滾而來,掀起一片煙塵。
    恍惚間,可見一麵麵旌旗,上書一個個鬥大“秦”字。
    “秦軍,是秦軍!”
    “秦國公來了!”
    “我們有救了!”
    眾人齊聲歡呼,按捺不住內心狂喜。
    陸重榮亦又驚又喜,朗聲喝道:“兒郎們,隨我出戰,取張啟首級!”
    “是!”眾人轟然應諾。
    南門內,張啟正縱軍劫掠,大肆屠殺百姓,慘叫聲不迭,他卻隻覺悅耳動聽。
    驀然,一聲急呼,將他滿臉得意撕成粉碎。
    “秦軍,秦軍來了!”
    “快跑!”
    相同的場景,不同的反應,人與人之間截然相反。
    張啟眉頭大皺,喝道:“一派胡言,秦軍怎會來此?”
    “休要一驚一乍,動搖軍心!”
    嚴申慌忙道:“刺史,秦軍,確是秦軍來此!”
    “您一看便知!”
    張啟轉頭一望,一麵麵赤旗獵獵飛舞,馬蹄聲驟響,足以踏碎人心,為首一將,玄甲赤袍,麵貌剛毅,卻是他恨不得殺之後快之人。
    “蘇行烈?”
    “他怎會來此?”
    “他怎會率秦軍,來攻?
    一個個疑問充塞腦海,可惜,無人解答。
    “刺史,形勢不利,速速突圍要緊!”嚴申急忙叫道。
    “你說的是!”張啟如夢方醒,一迭聲道,“傳令,速速出城,不得有誤。”
    “是!”銅鉦震響,傳訊兵卒策馬奔走,接連大叫。
    隻是,萬餘兵卒忙於燒殺搶掠,縱然聽聞軍令,亦舍不下手中財貨,一個個假裝不知。
    “見錢眼開的蠢貨!”張啟勃然大怒,“要錢不要命不成!”
    嚴申勸諫道:“刺史,生死有命,不必理會他們。”
    “召集一眾親衛,撤退便是。”
    張啟點頭認同,領著四千之眾匆匆出了南門。
    “張賊,休走!”身後,陸重榮率兵殺來,刀鋒直指他首級。
    “快,快走!”張啟駭得魂不附體,狠命鞭打戰馬。
    眾人亦亡命奔逃,霎時間擠成一團。
    混亂之中,陸重榮追上後軍,一番砍殺,丟下數百具屍體。
    張啟見機不妙,早已跨過吊橋,直往東陘關而去。
    還未鬆一口氣,卻聞喊殺聲爆響,震得他頭暈目眩。
    “殺!”
    “殺張賊!”
    他回頭一看,卻是蘇行烈領兵殺來,大有不死不休、你死我活的氣勢。
    “這個殺星!”張啟駭然失色,隻顧策馬奔逃,全無一戰的勇氣。
    論武力,十個他摞起來,也非蘇行烈對手。
    “張啟休走,拿命來!”一聲暴喝,陡然在身後響起。
    聽聞這索命之音,張啟寒毛直豎,隻恨父母少給他兩條腿,不能立刻逃走。
    然而,這混戰之中,竟讓他逃到東徑關,與牛進達匯合。
    蘇行烈卻不甘心,緊追不舍,將兩人嚇得亡魂直冒,竟拋棄東徑關,竄入句注山中,不知去向。
    雁門關外,陸重榮製止眾人追擊:“守城要緊,張賊讓蘇將軍去追便是。”
    “不可因小失大。”
    “是!”
    眾人回返城中,肅清亂兵,整頓秩序。
    得益於蘇行烈來援及時,雁門關有驚無險,並未陷落。
    關外突厥騎兵本想趁亂突襲,卻見城中守禦有方,一時難以攻下,隻能鳴金退去。
    過不多久,城樓之上,陸重榮滿臉感激,拱手道:“幸得蘇行軍援救,才能守住雁門關。”
    蘇行烈還禮,慚愧道:“可惜,未能斬殺張啟,清除叛賊。”
    陸重榮寬慰道:“蘇將軍不必自責,守住雁門關,護佑諸縣百姓,才是最要緊的。”
    “陸將軍所言極是!”蘇行烈重重點頭。
    陸重榮轉而問道:“蘇將軍此行,可是受秦國公之令?”
    “正是!”蘇行烈回言,“主上料定代州動亂,雁門關難保,特命我率輕騎來援。”
    他將諸事一一說了,引得陸重榮驚歎不已。
    “秦國公果然英明神武!”
    ……
    崞縣,高楷聽聞捷報,笑道:“行烈、重榮,果然不負眾望。”
    雁門關在手,便可從容與突厥一戰,不致生靈塗炭,流血漂櫓。
    “唐檢,你命奉宸司校尉,探查突厥軍情,若有異動,隨時來報。”
    “另外,查一查龍興寺,看看其等有何高明之處。”
    “遵令!”
    崔皓哂笑道:“亂世中,佛門弟子也不甘寂寞了。”
    楊燁點頭:“前有千佛寺,後有龍興寺,毫無出家之人風範,卻汲汲營營,渴求名利。”
    “惟名與利,不可假於人。”高楷淡笑一聲,“為道統計,輔佐一方梟雄,謀求國運加持,增進修為,倒也不足為奇。”
    許晉擰眉:“既求氣運,大可擇神州群雄之一輔佐,為何投靠突厥,助紂為虐?”
    趙喆冷哼道:“欲壑難填,甘為突厥走狗,實在叫人不恥!”
    高楷笑了笑:“異族入主中原,倒也並非破天荒頭一遭。”
    李光焰搖頭:“從前,隻因漢家羸弱,其等趁虛而入,方才竊據神州,作威作福。”
    “如今時移世易,我漢家兒郎絕不弱於突厥人。”
    “怎可讓胡虜肆虐,遍地腥膻?”
    眾人同仇敵愾,絕不願做突厥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