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耀武揚威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楚州,盱眙縣。
錢惟治自從退兵以來,頗不甘心,苦心孤詣想要殺回北岸,攻破臨淮城一雪前恥。
不過,高楷親率十萬大軍駐守,任憑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就這般,秦、吳兩軍對峙數日,隔著淮河大眼瞪小眼。
這一日,縣衙中,他正端詳堪輿圖,推演沙盤,思考反敗為勝的計策,忽聞腳步聲響起。
“大將軍,秦軍在北岸耀武揚威,似有動兵跡象。”
“果真?”錢惟治吃了一驚。
沒想到,高楷終究按捺不住。
“卑職親眼所見,不敢扯謊!”
錢惟治心中一沉,快步出了縣衙,策馬直達城外,登上都梁山。
山頂有一座行宮,為先帝南巡時所建,可居高臨下,飽覽淮河兩岸風景。
極目遠眺,北岸平原上,五色旗幟招展,駿馬奔走,人頭攢動,掀起陣陣煙塵。
凝神細聽,鼓聲、鳴金聲,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
隻是,稍顯嘈雜,似乎陷入忙亂。
錢惟治驚疑不定,看這情形,不似動兵開戰,倒像是演練陣法。
此外,淮河浮橋上空無一人,不合常理——倘若開戰,怎能不搶占橋梁?
“莫非,高楷打算率軍講武?”錢惟治腦海中浮現一個猜測。
不一會兒,斥候飛奔來報,證實他的想法。
“大將軍,秦軍興師動眾,正在預演戰陣。”
“據聞,明日,高楷將於北岸講武。”
果然如此!錢惟治鬆了口氣,忽又忍不住揣測,高楷於此時講武,有何用意。
庾行簡嗤笑一聲:“高楷費盡心機,故意在我軍對岸講武,分明以此震懾,讓我等知難而退,就此罷兵。”
這點伎倆,怎能瞞過他?
錢惟治恍然,高楷竟打的這個主意。
說實話,這天寒地凍的時節,若非大王有令,他也不想大動幹戈。
不過,高楷僅憑一次講武,便妄想讓他罷兵,是否太過天真了?
庾行簡看出他心中所想,哂笑道:“高楷詭計多端,讓人防不勝防。”
“依我看來,所謂講武,不過是掩人耳目。”
“他真正招數,藏在我等難以覺察之地。”
錢惟治深以為然,兵者,詭道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高楷無疑是其中行家裏手,用兵之策,總讓人猝不及防。
兩人苦思冥想,猜測高楷有何詭計,卻一無所獲。隻能下令按兵不動,以不變應萬變。
……
江南東道,金陵。
神州以北,已然下過數次大雪,然而,南方雪粒姍姍來遲。
天穹上,彤雲密布,一絲絲柳絮,紛紛揚揚。
吳王府,早已燃起炭火,驅散寒氣。
袁弘道端坐禦榻,眉宇間遍布陰霾。
這幾日,探馬來報,征北大將軍錢惟治,敗在高楷手下,倉促退兵,於楚州滯留。
原本,勝敗乃兵家常事,對手又是高楷,縱然一時敗退,也情有可原。
但庾行簡上書,彈劾錢惟治不聽勸諫,一意孤行,非要和高楷死戰,方才損兵折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倒也無可厚非。
隻是,宮中探子密報一則流言,首陽山玄虛上人,曾拜見錢惟治,聲稱他有帝王之氣,可登臨九五。
這讓袁弘道不得不猜疑。
玄虛上人行蹤飄渺,修為深不可測。曾遊走於中原諸道,先後拜見竇至德、趙德操、徐智遠和皇甫懿,算定四人可登基稱帝。
雖然結局不太美妙,但這四人無一不是當世梟雄,身懷鯨吞天下、囊括四海之誌。
他既斷言錢惟治有稱帝之運,必然不假。
想到這,袁弘道麵沉如水:“傳我令,請張真人入府一見。”
“是!”管事匆匆去了。
這張真人是齊雲派掌門,修為高深,頗受先帝推崇,屢次請他出山,他卻堅辭不受。
直到先帝駕崩,袁弘道成為百官之首,掌控朝堂,他才受邀下山輔佐。
不多時,張真人邁入堂中,打個稽首:“貧道拜見大王!”
其人鶴發童顏,頭戴蓮花冠,手持一柄白玉拂塵,頷下三綹胡須飄動。
“免禮!”袁弘道虛扶一把,屏退左右,低聲道,“孤請真人來,有一事相詢。”
“大王請說,貧道知無不言。”
“依真人高見,錢惟治是否有帝王之氣?”
張真人不答反問:“敢問大王,如何得知此事?”
袁弘道直言不諱:“探子密報,乃玄虛上人所說。”
“原來如此!”
張真人略一蹙眉,淡笑道:“大王不必憂心。”
“錢將軍雖有幾分氣象,但實屬尋常。”
“這是為何?”
“隻因亂世之中,自有英雄趁運興起,或稱王稱帝,或為他人效力。”
“譬如蕭憲、竇至德、徐智遠等人,不願屈居人下,方才登臨九五。”
“錢將軍則為大王鞍前馬後,並無異心。”
袁弘道難掩憂慮:“此一時、彼一時,難免生出妄念。”
他在位時,尚可壓製這些驕兵悍將,但他撒手人寰之後,又該如何?
張真人寬慰道:“大王春秋鼎盛,無需瞻前顧後。”
“須知,高楷麾下,亦有帝王之運者,從前蜀王張常遜,如今大將吳伯當,皆俯首帖耳,並無自立之心。”
說到這,他忍不住讚歎,高楷威望太盛,無論張常遜,還是吳伯當,抑或何霸道,皆遠遠不及。
這些人在他麾下,隻能為臣子,掀不起半點風浪。
袁弘道微微頷首,忽又問起一事:“真人曾言,江南諸道人傑地靈,有群雄並立之兆,這該如何應對?”
他雖坐擁五道,但並非鐵板一塊。譬如黔中道,便時常叛亂,不得安寧。
此外,淮南、江南西、嶺南三道,也暗流湧動。
張真人建言:“江南王氣之最,在於金陵。”
“大王可讓諸道節度使、刺史,輪番來京述職。”
“若有氣運非凡之人,便留在朝中,給個虛職供養起來。”
“畢竟,氣運之道,在於集眾,若無疆土、兵馬、百姓,縱有帝王之氣,也隻是無源之水,遲早消耗一空,泯然眾人。”
袁弘道歎了口氣,數年前,他曾用這一招對付高楷,先召入朝中,再慢慢炮製。
可惜,高楷並不動心,以至於一步步壯大,到如今,竟一統大半個北方,和他分庭抗禮,甚至更勝一籌。
讓人不得不感歎,世事難料!
不久後,金陵三百裏加急,直奔盱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