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狡兔三窟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玄元子淡聲道:“昔年,貧道受姚刺史一飯之恩,自當竭力報答。”
“如今塵緣已了,不便在世間逗留。”
姚常滿臉不解:“這亂世爭霸之時,天下各派道人、各寺和尚紛紛下山,輔佐一方潛龍,希冀得享國運。”
“道長若助我擊退高楷,必能得陛下封賞,何樂而不為?”
玄元子搖頭:“貧道不求聞達於世,隻望清靜苦修。”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姚刺史,貧道就此告辭。”
說完這話,他化一道清風散去。
“道長?”姚常阻止不及,歎道,“道長為何來去匆匆,竟不讓我設宴餞別。”
郎將低聲道:“刺史,玄元道長通曉城中隱秘,又修為不凡,萬一投靠高楷,那該如何是好?”
姚常搖頭:“道長既言歸隱山中,絕不會出爾反爾。”
“你派人守好各處出入口,避免秦軍斥候窺探。”
“遵令!”郎將笑道,“刺史略施小計,便將秦軍玩弄於股掌之中。”
“武當城有藏兵道,可謂固若金湯。縱然高楷強攻城池,我等也可從容轉移。”
姚常矜持一笑:“我隻希望,這雕蟲小技,能瞞過高楷一時,為我楚國贏得喘息之機。”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已是亥時。
城北十裏外,五十名精銳士卒趴在密林中,直勾勾盯著前方。
不遠處,一隊吳軍兵卒突兀出現,如神兵天降。
張建兆眉飛色舞:“果然不出大王所料,這些兵卒有蹊蹺。”
李元崇附和:“斥候回稟,這些人麵貌相似,卻一會出現在城內,一會出現在城外,怕是同一批人。”
高楷笑了笑:“能從城內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城外,卻不見城門開啟,吊橋放落,這姚常倒是煞費苦心。”
“吳軍若非翱翔天宇,必是從地道鑽出來。”
張建兆茅塞頓開:“此人竟挖了一條地道,從城內直通城外。”
“難怪諸州援兵從早到晚絡繹不絕,竟都是假象,以此迷惑我等!”
李元崇頷首:“他想憑借此計瞞天過海,讓我軍摸不清虛實,止步不前。”
“想來,隻要將入口找出來,將其堵塞,這姚常也就無計可施了。”
高楷微微搖頭,淡聲道:“這條地道可不簡單,並非一個出入口,反倒錯綜複雜,類似迷宮。”
“姚常若非天資聰穎,必有高人指點。”
在他眼中,整座武當城地下,氣機流轉,四通八達,遵循特定路線,可遁出城外,逃之夭夭,也可借助孔道,把敵人困死。
張建兆濃眉緊擰:“這地道如此繁瑣,該如何破局?”
“自然是深入其中,一探究竟。”高楷淡笑,“我們這五十人作為先鋒,理出一條明路。”
“讓敬德、伯當他們率軍在後,從地道潛入城中,一舉擒拿姚常。”
李元崇勸道:“大王千金之軀,身係萬民之望,怎可身陷險境?”
張建兆附和:“此事由末將和元崇代勞即可,大王在營中安坐,必有捷報傳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高楷搖頭否決,“這地道太過複雜,我需親往。”
他整肅衣衫,持金鱗刀,悄然跟上吳軍士卒。
“大王!”張建兆、李元崇勸阻不及,連忙率眾跟隨。
茫茫夜色裏,借助草木掩映,高楷陡然發覺一處出口。
讓人驚訝的是,這出口設在一座破廟裏,後廊房一口古井之中。
絲絲白氣飄動,在這夜色裏,頗為醒目。
張建兆壓低聲音:“好精巧的心思,竟以古井為地道出口。”
李元崇沉聲道:“狡兔三窟,這樣的出口,必然不止一處。”
“這是當然!”高楷微微一笑,按捺心思,等一個又一個吳軍士卒從古井中出來,又往城門走去。
良久之後,井口再無動靜。
“立即行動!”
“是!”
這古井口栓著一個木桶,原本供僧人們打水之用,如今,借助長繩,眾人一個個來到井底。
嘩!高楷率先踏入水中,蕩起一波水流,所幸,水深不過膝蓋。
抬頭看去,一點月光明明滅滅,好似風中殘燭。
環顧四周,這井底特意擴寬,形如一個葫蘆口。五十三人站著,綽綽有餘。
循著水流,高楷踏過一條百米長的甬道,拐彎處,道壁上端,挖出一個方形龕洞,放著一盞油燈。
借助淡淡光芒,眾人環顧,赫然發現這竟是個岔路口,四條巷道向四方延伸,不知通往何處。
張建兆咋舌:“這麽多條道,究竟該走哪一條?”
李元崇擰眉:“隻能分派人手,一一試探了。”
“不可!”高楷否決,“這地道經緯交織,縱橫交錯;布局極具巧思,變化多樣。”
“為防敵人擅闖,必然設置障礙,有去無回。”
“這四條道,隻有一條可安然通行。”
張建兆隻覺頭疼:“這如何分辨?”
高楷環顧一圈,笑道:“隨我來!”
隨氣機流轉的痕跡,他踏入左側第二道,七拐八繞,過了數百米之距,又是一方拐角。
抬頭看去,頂端有一長方形通道,不知去往何方。隱約間,一絲絲涼風拂過。
這一路,雖然曆經波折,但安然無恙!
張建兆、李元崇隻覺驚奇不已,剛要開口,卻見高楷麵色一肅。
“噤聲!”
眾人連忙閉嘴。
片刻後,道壁上一個方形小孔中,陡然傳來敲擊之聲,三長一短,似銅鉦之聲,清脆悠揚。
但落在眾人耳中,不啻於一道驚雷。
張建兆屏住呼吸,隻覺心跳如擂鼓。
“什麽人,出來!”
“賊子,休走!”
一聲聲暴喝,陡然響徹在地道之中,引起一陣陣回聲。
“出來……休走!”
話音還未落下,腳步聲驟然響起,越來越近,密集如鼓點,仿佛踏在心頭!
五十名兵卒個個冷汗直流,呼吸粗重起來。
張建兆、李元崇二人目視高楷,難掩焦急之色。
然而,高楷神色淡然,伸手指了指頭頂通道。
眾人怔愣片刻,倏然回過神來,連忙手腳並用,一步步向上攀爬。
高楷綴在末尾,聽著呼喝聲、腳步聲,夾雜著甲葉鏗鏘之聲,越來越密集,震得道壁灰塵簌簌落下,不由暗讚。
“這姚常倒是謹慎,即便半夜三更,也派人巡邏。”
一燈如豆,倏然出現在視野之中。不過,尚未照亮高楷,便見地道中再無一個秦軍。
惟有絲絲涼風,吹散淡淡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