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鳳郡王離開應天城
字數:2343 加入書籤
過幾天很快就到了端午節。應天城官道內,鳳郡王朱鳳身著一襲素白的袍子,衣袂飄飄,他的頭上戴著一頂玉冠,玉冠上鑲嵌著寶石,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更顯得他的氣質高雅、風度翩翩。鳳郡王此刻在應天城逗留了十多日,已經有快二十年沒有回到老家了。他本來想回城南巷子裏看看故居。可是怕秦淮和門口鄰居認出他來,所以就作罷了。
鳳郡王麵色凝重地離開應天城,心急如焚地想要趕回京都城王府中陪伴王妃和兒子朱雙。
他猶如離弦之箭一般,快馬加鞭,短短數日便回到了王府。他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去看望王妃。此時的王妃,已身懷六甲,腹部已經隆起,猶如一座小山丘,行動起來頗為不便。鳳郡王妃的心情猶如那陰沉沉的天空,壓抑而沉悶。前段時間,她的父親丞相因科舉一事被皇帝下令斬首,娘家也遭抄家,母親、兄弟、侄子都被迫返回原籍,這一別,或許今生都難以再相見。然而,自從得知自己懷有二胎的那一刻起,她心中的陰霾才漸漸散去,仿佛春日裏的陽光穿透雲層,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鳳郡王看到王妃心情變好非常開心。又來到兒子朱雙院落裏。
踏入院子,便看到兒子朱雙正與教的文化課先生相對而坐。朱雙身姿挺拔,一襲素色長袍,顯得儒雅而又專注。他微微前傾身子,認真聆聽先生講解經史子集,時而蹙眉思考,時而點頭稱是,那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眼前的知識。
文化課先生則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麵容清瘦,卻透著一股文人的睿智與從容。他手持書卷,聲音雖略顯蒼老,卻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歲月
的沉澱,在空氣中回蕩。鳳郡王輕輕踱步上前,不願打擾這專注的學習氛圍。朱雙眼尖,率先看到了父親,忙起身行禮:“父王。”文化課先生也放下書卷,起身向鳳郡王見禮。鳳郡王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而後饒有興致地看向書卷,問道:“先生今日教的是何內容?”先生恭敬答道:“正講解《論語》中修身治國之理。”鳳郡王微微點頭,又看向朱雙:“可有心得?”朱雙思索片刻,道:“兒子覺得為人當以仁為本,治國當以禮為先。”鳳郡王露出欣慰之色,誇讚道:“說得好。”隨後,他又與先生交流了一番治學之道,先生對鳳郡王的見解也頗為讚同。不知不覺,日頭漸西,鳳郡王便讓朱雙早些休息,自己則回到了王妃處。他將朱雙的表現告知王妃,兩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對未來充滿了期許。
等鳳郡王回到京都城第二天一早,就去齊王府看哥哥朱仁了。齊親王自從莊護衛被皇上派去送大夏國的大臣回國後,心情便一直不好,今天看到鳳郡王來看他,心情突然變好。兄弟兩人還一起下了棋和一起喝酒了。一直到下午,鳳郡王才離開齊王府,回自己的郡王府了。
待鳳郡王府離去後,齊親王竟來到一處陌生院落。他步入院落,隻見其中有一間低矮的房屋。屋內,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小姑娘見齊親王駕臨,趕忙上前跪地說道:“奴婢拜見齊親王。”齊親王定睛一看,原來是昔日與秦淮一同在洗衣房做事的小梅姑娘。如今秦淮已離開王府,這房屋便僅剩小梅一人居住。齊親王望著這間屋子,不禁憶起四個多月前自己中了春藥,強暴秦淮之事。他心中再次湧起懊悔與悔恨之情,愈發覺得對不住秦淮。
齊親王凝視著小梅,緩聲道:“你可還掛念著秦淮?”小梅垂首應道:“小梅一直稱秦淮為幹娘,幹娘在王府洗衣房做工兩年,待小梅甚好,這幾個月來,小梅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她。”齊親王聽罷,沉默不語。
齊親王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地穿過王府的庭院,朝著自己位於西側的跨院走去。一路上,他沉默不語,心中似乎有千頭萬緒在交織纏繞。
王府的仆人們遠遠地看到齊親王走來,都紛紛低頭行禮,不敢發出一絲聲響。他們知道王爺此刻心情不好,生怕自己的一個舉動會惹惱他。
今天的齊親王與往常大不相同,他對那些仆人們的行禮完全視而不見,就好像他們根本不存在一樣。通常情況下,齊親王總是會熱情地與下人們打招呼,展現出他和藹可親的一麵。
然而,今天的他卻完全變了一個人,他的目光始終落在前方,似乎那裏有什麽極其重要的事情正等待著他去處理。但實際上,隻有齊親王自己心裏清楚,此刻他的內心是多麽的迷茫和不安。
最近一段時間,齊親王遇到了許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讓他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他的思緒如同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使得他無法集中精力去應對眼前的事情。
齊親王突然思念秦淮,不知道哪個被自己傷害過的女子現在回到家鄉可好。秦淮和她的丈夫在一起生活幸福嗎?她的丈夫想必是個忠厚之人,會疼她、惜她,給予她自己未曾給過的安穩。齊親王突然有了一個念頭,帶小梅姑娘去秦淮的家鄉杏花村看看秦淮。小梅姑娘本是秦淮的幹女兒一起工作生活了兩年,母女情深。
喜歡秦淮絕戀請大家收藏:()秦淮絕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