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臨摹的字畫

字數:2422   加入書籤

A+A-


    李悟真手裏拿著那件高仿的宋汝窖天青釉碗,久久不肯放下。
    汝窖位於河南省寶豐縣,以燒製天青色釉瓷器聞名於世。
    宋元明清以來,汝瓷屬宮廷汝瓷用器,加之傳世品數量極少,被曆代藏家和鑒賞家視如拱璧,清代帝王對汝窖推崇備至,古董市場視如珍寶,可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李悟真清楚,宋汝窖天青釉碗,目前所見傳世的宋代汝窖瓷碗僅有兩件,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收藏一件,另一件就存放在水峪村元家地下庫房裏。
    國內僅存的這件宋汝窖天青釉碗,卻在他李悟真手裏丟失了。
    李悟真甄別到,這些高仿陶瓷古董,就是用房山縣最常見的黃土,褐土,黑土混合,形成的三合土製造的。燒製這些高仿陶瓷的人,在瓷土裏有加了一定量的高嶺土,並添加了適當的石英石和莫來石。
    造假者先按照陶瓷古董的硬度和大小,按照比例配置好三合土,添加好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和少許溶劑,配製成瓷土料,經過練泥,製坯,上釉,畫寫獸紋,煆燒,打磨,上漆等多道工序後,燒製出各種造型的精美陶瓷器具。
    李悟真思忖,無論打製、澆鑄銅器,銀器,金器等金屬器皿,還是燒製高仿陶瓷,不可能在元家地下庫房裏完成,必定是在外麵製造好後,再拿到這裏來,然後以假換真,將珍貴的古董和財寶掉包走。
    李悟真按捺住痛楚的心緒,看完陶瓷古董,又轉到字畫古董區域。
    李悟真對字畫的鑒別能力有限,他不可能一件件甄別貨架上的所有字畫,但有5幅字畫,給他留下銘心刻骨的記憶,他隻需要看一眼,就能辨別出真假。
    這5幅字畫是:清乾隆皇帝行書千叟宴恭依皇祖元韻七律字條,明李世光夜宴桃李園圖扇頁,宋法常水墨寫生圖卷,明沈周辛夷墨菜圖卷,清吳昌碩花卉蔬果圖冊之白菜頁。
    李悟真在字畫古董區域轉悠兩圈,找到了這5幅字畫。
    當李悟真將這5幅字畫拿到手裏,一一掃視一遍,又掂量一遍,隨即斷定,這5幅字畫全部為贗品。
    清乾隆皇帝行書千叟宴恭依皇祖元韻七律字條,是乾隆皇帝在75歲時,親筆書寫的一首詩,詩文追憶了祖父康熙皇帝舉辦千叟宴,以及他再次舉辦千叟宴的感受。
    李悟真的前世元容安知道,千叟宴是清代宮廷中舉行的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盛宴,一般邀請65歲以上滿蒙漢大臣及百姓,來乾清宮前歡聚一堂,以此宣揚清政府養老尊賢,入孝出涕和憂老的政策。
    李悟真記得,這幅字共7列71個字,其字用墨濃厚,墨色變化較少,字體粗重,沉穩大氣,行筆平穩,從容不迫,於安靜肅穆中體現著雍容華貴的帝王氣度。
    而貨架上的這幅行書千叟宴恭依皇祖元韻七律字條,雖然字列,字數和行書字形等外觀,均與乾隆皇帝行書千叟宴恭依皇祖元韻七律字條相似,但書法清雅秀逸,細膩靈動,頗具文人氣息。他一見之下,就知這幅字條不是乾隆所題。
    明李世光夜宴桃李園圖扇頁,表現的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和眾兄弟,在春暖花開的夜晚,擺案戶外,聚餐飲宴的典故。他們的桌案上擺放著四盤下酒菜,簡單的菜品並沒有影響他們“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興致。因為夜宴上不僅有誌同道合的兄弟相隨,還有明月清溪相伴,以及盛開的桃花和鬆風秀石相佐。
    李悟真手裏的這幅圖扇,其題詞和畫風同樣清雅秀逸,細膩靈動。扇形和字畫相似度較高,與原明李世光夜宴桃李園圖扇頁相比,卻完全是兩種風格。
    這幅圖扇頁是贗品。
    宋法常水墨寫生圖卷,是南宋僧人法常號牧溪)所畫果蔬、花卉、禽鳥、魚蝦圖卷的局部。圖中不假以顏色,純用水墨暈染魚,菱角、茄子等食材,看似信手拈來,隨意點染,實則是作者深厚的筆墨造型和功力所成。
    法常的水墨寫生圖卷,以其清新簡括的畫風,在南宋畫壇別具一格。
    李悟真甄別著這幅水墨寫生圖卷,畫中的魚、菱角、茄子等果蔬,也用水墨勾染,不施顏色,形神兼具,顯得平淡天真,但畫中所留空白太大太多,給觀者的想象空間太大,失去願意。
    宋法常水墨寫生圖卷,在畫幅上將幾種食材隨隨便便擺放在一起,看起來就是最為常見的,與人們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景象,但是,畫卷中墨色的氤氳,排列的錯綜,變化的神奇,卻又分明蘊含著禪意。
    這幅宋法常水墨寫生圖卷,同樣是贗品。
    喜歡百年討債了塵緣請大家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